返回第137章 见观音(1 / 1)端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山辞心想幸亏他的脸都长得很好看。

虞澜意困了,“肉丝面挺好吃的,明天晚上我还要吃。反正平安吃米糊,他不用吃饭菜。”

郑山辞:“还要做一碗冬阴汤,配着米糊一起。”

小平安自打被郑山辞喂汤后,他已经习惯喝汤了。

早上醒来后,虞澜意心里也坦然了。他就瞒过郑山辞这一件事,当然瞒着私房钱不算。

虞澜意去看了看自己的私房钱,攒了很多年,他已经攒了一百两银子。郑山辞升官后,他的俸禄变成每月十五两银子,很快就到下一个月了。

他可以攒一百十五两银子了。

郑山辞把十五两的俸禄交给虞澜意后,账房那边每月会给他二十五两的月例,他吃住在家里,平时都在膳堂里,一个月下来除了晚上跟着虞澜意去逛一逛京城的夜市,或者是休沐的时候全家一起出去玩,还有给小平安买玩具外,郑山辞花的钱少之又少。

开的食肆跟小吃店,还有一个布铺跟香水坊,这般赚下来的钱都是让账房收了去,有什么需要可以去账房支取银两。

他一个月下来花不到十两银子,偶尔需要给虞澜意买点玉跟簪子会多花一些。

……

翌日一早,郑山辞去给谢承跟谢澹上课。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郑山辞拿了一个木桶出来,让谢承跟谢澹出了上书房。他拿着勺子在一个完整的木桶里给手里的木桶倒水。

“这个木桶的承受能力有限,你们喊停时,我就会停止下来。记得要让这木桶的说装得很多,同时不能让木桶的水漫出来。”

郑山辞手中的木桶有一截最短的,跟其他的木板长短不一样。

“每个人只能喊一次。”

谢澹觉得很有意思,他靠近郑山辞,挨着他看木桶的水线高低。

谢承同样凑过来,他先喊了停,水停在了短板的下方半个手指间。

郑山辞问道,“二殿下你还要继续加水么?”

谢澹想了想,他说,“继续加。”

水开始继续往上蔓延,谢澹卡在水线要满过木桶时叫了停。

水线稳稳的停住了,谢澹露出高兴的表情。

郑山辞把木桶放下,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他开始解释那句话,“知止要自我认知。大殿下知道水线停在这里会给自己带来安稳感,二殿下敢于冒险在最后才叫停。这两种都是两位殿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选择了水线在位置停下。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这就是知。在知之后还有止,止意味着一种约束和规范,在追求我们的目标时,还要遵守准则,不然水桶的水就会漫出去。”

郑山辞再多加了一点水,水从短木板的流出来了。

谢承听着流水的声音,他心中似有所悟。谢澹听着流水的声音,心里渐渐安静下来。

“定而后能静。”郑山辞放下水勺。

“不盲目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能失去内心的平衡,保持知止。”

谢承看向木桶,他伸出手摸了摸短板。

等下课后,谢澹用毛笔戳了戳谢承的后背,“皇兄,我觉得这位郑大人讲课很有意思。他说得话我听得懂,而且他对我们的态度也很平和。”

谢澹有点喜欢郑山辞了。他一直觉得像男人就该像虞长行,武艺了得,现在他从郑山辞身上感到了另一种力量。这样的力量他在魏首辅身上也感受到过。只是魏首辅跟郑山辞给他的感觉又不一样。

谢承点点头,“郑大人是一个好老师。”

上午他们上两节课,郑山辞又给他们讲了《大学中的另一则句子。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郑山辞讲的是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有终结和开始,明白事物的先后就能接近事物的本质。

郑山辞把自己准备两粒种子拿出来,“这是两颗茶花种子,请两位殿下种下后,仔细照料,观察它。”

谢承从讲台上拿过了种子,小小的一颗,可以捏在手心里。谢澹跑上去拿了茶花种子。皇宫有御花园,他们从来就没有在意过御花园里的花,反正从小到大,御花园的花都是那样。现在他们从郑山辞手里拿了一颗茶花种子倒是稀罕起来。

两个人都珍惜的把种子收好。

谢澹提出问题,“郑大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那看来人也有本末,人也有终始了。”

谢承同样也想到了这层,人的开始在出生,人的终点在于死亡吧。谢承还未见过死亡,武明帝跟王凤君在两个皇子面前,没有血腥的处罚过宫人,他们身边的人都是从小伺候他们长大的,目前还年轻也没有什么疾病,他们不知死生。

“二殿下说得是。人也是有始有终的。至于人的本末,各有都有各人在乎的东西,这无从去批判。”

“如果命运就在此刻停止,那么我们能做什么?”谢承想了想,他未曾经历生死,却知道丧父之痛。尽管王凤君待他很好,他内心里还是希望能见一见自己的生父。

“命运会有局限,在有限的时间让自己的心经风不熄。”

郑山辞把自己的课上完了,他回到太常寺。

谢承记好笔记,让小太监拿着书箱。谢澹跟着谢承,“皇兄,晚上父皇又要考查课业了。”

“今天我们回去就在屋子里温书。”谢承打算下课后不去玩了。

谢澹怏怏不乐应了一声。

晚上武明帝批改完奏折后,想到还有两个儿子,就把他们喊过来,先让老大进去,老二站在盘龙殿外等着。

谢澹想趴在门上去听,但又觉得自己身为皇子做这样的事太不雅了。谢澹老老实实的站在殿外。

谢承先是给武明帝见礼,武明帝考查了他几句基础的话,谢承都一一答上来。

关于背诵这些课本,谢承已经知道该怎么背诵了。

武明帝又多问了几句,谢承回答得有模有样的,其中还有一些见解让武明帝很满意,他大手一挥,“你先出去吧,把谢澹喊进来。”

谢承这次没有挨骂,他喊谢澹进去。

谢澹没过半晌出来了,这次他也没挨骂。两个人欢欢喜喜的去坤宁宫吃夜宵。

“今晚父君让宫人做了馄饨。”谢澹喜欢吃小馄饨,一口一个,汤是用大骨汤熬制出来的,他吃完小馄饨,能把汤喝完。

到了坤宁宫,王凤君让两个孩子坐下,侍从给两位殿下都盛了一碗小馄饨。谢承先喝了一口汤,随即拿着勺子吃。

王凤君自己吃了一碗,刚吃到一半,武明帝就过来了。

谢澹忙不迭把一碗汤喝完。

“吃什么这么香,给朕也盛一碗尝尝。”

侍从给武明帝盛了一碗,一家人晚上一起吃夜宵。难得两个皇子没有挨骂,王凤君也不用烦谢澹哭哭啼啼的来找他了。

两个皇子用了夜宵见礼后就离开了,殿内只剩下武明帝跟王凤君,看样子武明帝今晚是要留宿。武明帝才三十几岁的年纪,长相自然是俊美的,他的文治武功都是一等一的好。

他躺在床上想了想,“等再过几年,谢承跟谢澹大一些了,朕就把太子立下来。”

王凤君没说话,他装睡了。

武明帝半晌没听到回应,他侧过身去瞧王凤君,王凤君闭着眼睛看样子已经睡熟了,呼吸都是平稳的。武明帝只好作罢,伸出手搂着他的腰,抱着人睡觉。

……

郑山辞回到家里就抱着小平安玩,小平安把皮球踢给郑山辞,郑山辞跟小平安有来有往的玩,虞澜意见状看着也心痒痒,三个人各自站了一角,开始传球。

“喝!”小平安踢一下皮球就奶声奶气的喊一声。

虞澜意脚上的力气放轻了,小平安没接到球时,自己慢吞吞的去捡球,随即又高兴的踢起来。

三个人这般玩闹到了晚上。

小平安自己用勺子吃完膳,他今晚想跟虞澜意一块睡觉。

虞澜意拒绝,“平安虽说长大了,但我怕起夜,还是让他自己一个人睡觉吧。”

小平安听不懂,吴氏抱着他往屋子里走。他眼巴巴的趴在吴氏的肩膀上,瘪着小嘴,委屈巴巴的。

郑山辞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小孩子早早就要睡下。今天郑山辞就休沐了,他跟虞澜意说好了,两个人去逛夜市。

京城的夜市好久没逛了,虞澜意倒是看上了几件稀罕的小东西,郑山辞把东西买下来,然后他拿着。

虞澜意挽着郑山辞的肩膀,看见新奇的玩意儿就好奇。不远处有搭戏台子唱戏的,京城出名的梨园有几个,今晚正好有虞澜意感兴趣的戏曲,他拉着郑山辞一块去听戏。

古代的听戏就跟现代看电视剧是一样的,郑山辞点了一壶茶,外加三碟点心。梨园里的茶跟点心都比外面的茶楼还要卖得贵一些。他们进了梨园都要交一笔人头费,一个人六两银子。

虞澜意寻了一个位置坐下,他听戏不喜欢坐在包厢里,反而喜欢坐在大堂里,嗑瓜子,吃糕点,随便听听戏。

晚上听了一出戏,虞澜意心情很好,他跟郑山辞说说笑笑就离开了。

郑清音今晚也是被施玄邀来听戏的,这还是晚上他一个人不敢来,拉了林哥儿一同来听戏。施玄给郑清音送了三张戏票。

还有一张戏票郑清音把它送给了布铺里爱听戏的绣娘。

林哥儿看戏看得入迷,他打小就爱看戏,郑清音请他来看戏,他立马就来了。等他把这出戏看完,这天色也不早了,两个人再到夜市上买点小吃,晚上痛痛快快的睡一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