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长子谢承,勤勉好学,品行高洁,才德兼备。朕观其行,察其心,是社稷之福。朕欲将江山社稷托付于贤能之人,是以册封谢承为太子,以承朕之基业,统御天下万民。望太子能恪尽职守,造福万民,不负朕之所托。钦此!”
谢承站在最前面领了旨意。
他看向武明帝,武明帝冲着他认可的笑了笑。
谢承的眼睛有些酸涩。原来在父皇眼里他还是能担大任的,他可以担起这样的责任。他的心仿佛注入了热水,变得滚烫起来。
“儿臣领旨谢恩。”
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闻言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朝臣还未站队,武明帝就已经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了,这般就让朝臣们少了猜忌,朝中的动荡也减少了。
郑山辞不知道武明帝会选择谁做太子,这般选了大殿下,郑山辞也不觉奇怪,他为谢承高兴起来。
冯德又念了一份圣旨,这圣旨就是封二皇子为齐王。
下朝后,朝臣们都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要事要商谈。现在陛下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了,他们就要派人到太子身边,亲近太子,以后等太子上位后,自有他们的好处。
长阳侯的脚步轻松,并未半点动容之色。他回到兵部,瞧见兵部的人也是小声的在议论太子的事,长阳侯美滋滋的正打算回去,自己关着门高兴一下。
一个老侯爷喊住他,“老虞,还是你有先见之明,让你家二儿婿做了少詹事,只有你们家不慌不忙的。以前你儿子是陛下的伴读,现在你们家又有人在太子身边了,这还是师生情谊。”
老侯爷说着心里就发酸了。这下虞家又要得多少便宜,这般比他们家以后还要富裕,这子辈有出息啊。
不管他们之前如何想老虞让一个寒门进士做了儿婿,现在都是眼红得厉害。这样有潜力的儿婿,谁不想要。这榜下捉婿,也没抓到一个像郑山辞这样的。
有的勋贵还去三甲进士里看了,都不符合他们心里的要求。这般想来这郑山辞是真的给虞家带来了好运气,他就该落在虞家,旁人都没这个福分。
长阳侯笑道,“你说这话,让我自己好接。当初山辞到了新奉县,我还想给他使劲去吏部找人运作一番,结果他自己升官回来了。他回到京城里继续升官,我都没帮上什么忙,这都是他自己的功劳。山辞确实像是我的另一个儿子,我对他颇为看好。”
长阳侯说着进了屋子,免得让人觉得他得意。他是得了好处,还有人没有得到好处,若是他太张扬了,这终归是不好的,容易惹得人眼红。
老侯爷长叹一声。他家里的哥儿长相也不差,这般怎么没有找到一个像样的儿婿。诸位朝臣还要想方设法跟谢承扯上关系,郑山辞早就跟谢承有关系了。
郑山辞下朝后回到太常寺,冷寺丞给他殷切的奉茶,“郑大人,这是上好的毛尖,您尝尝。”
郑山辞有些好笑,但他也能理解。他喝了一口颔首点头,“这茶挺好喝的。但我家里已经有了,冷大人可以留着自己喝。”
冷寺丞应下来。
晌午郑山辞去用午膳时,有几个不相熟的官员就来找郑山辞攀谈。郑山辞礼貌的跟他们说话,把他们打发走后才回到小伙伴那里。
崔子期啧了一声,“这些官见了你是少詹事,现今陛下立了太子,这就找你来套近乎了。”
崔子期去了都察院,唇舌越发厉害了。
杜宁说道,“我都没想到陛下这么早就立下太子了。陛下正值壮年,这般年轻不应该这么早就定了太子。”
萧高阳说道,“陛下早早定下太子,社稷就稳了,这般朝臣也不会想着从龙之功,安心的辅佐陛下跟太子,名分已定,两位皇子相处就更有分寸了。”
这般说来也是。史书上有多少皇族为了争夺皇位,让天下生灵涂炭。武明帝早早就把名分定下来,朝臣中一些投机分子就歇了心思。
“我赞同萧兄说的话,太子是陛下的嫡长子,品行高尚,顺应天时,这就是最好的结果。”梅淮说道。
郑山辞倒是没想这么多,两个皇子都优秀,这般立了大殿下为太子,只要二殿下心中没有介怀,这江山就是稳的。
谢承跟谢澹的关系很好,郑山辞不希望看见两个小孩的关系因为太子之位,让他们心存芥蒂。
郑山辞下午回到太常寺午睡后,冯德就带着圣旨过来了。
“郑大人过来接旨吧。”冯德笑眯眯的说。
圣旨面前,太常寺的人都跪下了。
冯德念了武明帝的旨意,封郑山辞为太子少傅,太子太傅是魏首辅,太子太保是庞次辅,蒋詹事也封了太子少保。
这官是一个虚职,更多的用于加封大臣。魏首辅跟庞次辅的官是虚职,这太子少傅跟少保对于郑山辞跟蒋詹事来说却是实打实的职务。
因为他们两个人本身就是负责教谢承跟谢澹的。
郑山辞领旨谢恩。
“郑大人快起来吧,地上凉得很。”冯德虚扶了一把郑山辞,他笑眯眯的说,“洒家还要去给蒋詹事传圣旨。”
这个消息是冯德给郑山辞卖的好。
郑山辞应了一声,给冯德塞了荷包,“多谢公公的提醒。”
冯德笑着把荷包收进自己的袖子里,带着一群人洋洋洒洒的走了。
太常寺的人都来向郑山辞说恭喜。
郑山辞一一谢过。
他在太常寺不能做出政绩,只能把心思放在两位皇子身上,这般也算落下了好结果。
蒋詹事得了圣旨,心里头高兴,也给冯德包了一个大荷包。他拿着圣旨,一想自己已经成了太子少保了,心里很是得意。
侍从打听消息回来,“大人,郑大人做了太子少傅。”
蒋詹事听了这话,面上不愉,“我教了两位皇子多年才成了少保,怎么郑山辞还做了少傅?”
侍从没有吭声。
蒋詹事把侍从打发出去,自己一个人兀自生气。
……
王凤君跟谢澹在坤宁宫也知晓了谢承做了太子,谢澹倒是没什么不满的。皇兄是嫡长子,而且没甚错处,待他还好,他做太子以后,他以后就有太子哥哥了。
父皇还封了他做齐王。
谢澹为谢承高兴,也为自己高兴,他这么小就是亲王了。
王凤君摸了摸谢澹的头,“这样也好,以后长大了就可以去封地了。”
谢澹眨巴着眼睛,“那儿臣要带着父君一块去封地上享福,若是父皇不骂儿臣的话,儿臣也带着父皇一块去。”
谢承先是来给王凤君听见谢澹的话抿了抿唇,宫人向王凤君通报后,谢承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君。”
王凤君把他扶起来,“快起来吧承儿,做了太子以后你要听魏大人他们的话,好好的读书学习,做一个好储君。”
谢承认真的应下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谢澹身上,眉眼间有些紧张。
谢澹抱住谢承,“你以后就是太子哥哥了,你以后罩着我么?”
谢承唇角含笑,“不管什么时候,我永远会罩着你。”
王凤君听见这句话,心中松了一口气。谢承跟谢澹的关系还是好的便好。谢承敏锐的觉察到王凤君对他的态度不一样了,他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接受了。谢澹待他还是一样的,晚上他们在坤宁宫用了膳,东宫还在收拾,谢承这几天还是睡在皇子所里。
谢承拉住谢澹,“二弟,今晚我们一起睡吧。”
谢澹点点头,“我要跟皇兄一起泡脚。”
宫人们小心的伺候两位皇子洗漱,谢澹在谢承的床上打滚,他抱着被褥把自己埋进去。
谢承同样盖上了被褥。
“二弟,你以后还是叫我皇兄吧。”
谢澹觉得这没甚区别,他应下来。
“二弟,你说你以后有了封地要把父君跟父皇带走,你就没想把皇兄带走么?”谢承一口气的说出来。
“可是到时候,皇兄就成了皇帝了,我把你带走了,大燕怎么办?”谢澹摸了摸谢承的头,“等以后皇兄老了,我就把皇兄接到封地上养老。”
谢承闻言心中不知是欢喜还是什么,他只说,“二弟就不能留在京城陪着皇兄么?”
“可是我想去外边看看。”谢澹认真的说,“我想游遍大燕,但我会回来的,你永远是我的哥。”
谢承抱紧了谢澹,“这样也好。”
谢澹伸出手去挠谢承的后背,谢承怕痒躲开了。
“皇兄,你不要怕。以后等你娶亲后,你就有很多的儿子了。”谢澹不知从哪听来的话,这般说给谢承听。
谢承嘴角抽了抽。
谢承:“睡吧。”
谢澹:“……”
谢澹气呼呼的睡觉了。
谢承心想,谢澹从小就跟着他,再也没有这样的情谊了,谢澹永远会是他最喜欢的弟弟。
他会一辈子对谢澹好的。
……
这边郑山辞下值回到家里,他把自己做了太子少傅的事告诉给虞澜意。
“太好了,你升官了,我就离诰命不远了。”虞澜意还惦记着自己的诰命。他拍了拍郑山辞的肩膀,“郑山辞,你还要继续努力。”
郑山辞笑了笑,“这只是在东宫的职位,在六部之中并没有实权,我会给你挣诰命回来的。”
虞澜意亲了亲郑山辞,“你已经这么好了,是京城里最好的郎君,你高兴我就高兴,诰命也没那么必要。”
“那我就松快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