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品行端正(1 / 1)端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朝结束后,众人都来恭喜郑山辞。清丈田地这事寻常人没有胆子提出来,郑山辞把这件事提出来,虽说现在只是京城完成了清丈田地的事,等大燕清丈田地的事全完成了,这不知要给大燕带来多大的好处。

像是这次在京城收缴上来的金银价值就有四百万两银子,不知这些人是有多贪,清出来的土地现在全在朝廷手里,以后不管是分地还是做甚都好使。

“郑大人恭喜恭喜。”

“郑大人是大燕最年轻的尚书了,郑大人休沐日有空么?”

郑山辞一一作答,好一会儿才从官员堆里脱身,他回到户部才松了一口气。升官的事不止是郑山辞一个人高兴,长阳侯府,英国公府,施家都很高兴,就连谢承心里也高兴。

他是储君名分已定,他视郑山辞为老师,看见郑山辞升官做了正二品尚书,心中就放心了。

谢承回到东宫让自己身边的太监去库房里挑一些珍贵礼品送到郑府去。

“本宫记得父皇赏了本宫一套茶具,本宫不爱喝茶,这套茶具就送给郑大人吧。”谢承突然想到什么吩咐小顺子。

小顺子应一声:“奴婢这就去办。”

小顺子去了库房挑了一些珍贵的物件,拢共有六件,凑一个六六大顺之意,太子爷说了要这套茶具,小顺子命人包得好好的。

“你们仔细一些,把这些物件送到郑大人府上去,客气一些别摆架子,不然回来有你们好果子吃的。”小顺子挑好礼品先把单子拿过去请了谢承的安。

谢承同意后,小顺子差人送过去。

在东宫当值的人都是人精,他们出门都是教人捧着,讨好着的。知道什么人该敬着,什么人该拿乔,他们心里门清。

像是郑山辞这样的朝中大臣,又是太子少傅,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郑山辞面前拿乔,放肆。

众人皆是恭恭敬敬的把礼品送到郑府去。

虞澜意刚起身用了早膳,金云就说东宫来了。

虞澜意立马拾掇好出去见人。

“恭喜虞少爷,郑大人荣升户部尚书了,太子爷念着郑大人,派小的们来送礼。”小太监欢欢喜喜的说。

虞澜意一听心里也是欢喜的,让金云客客气气的送了荷包,把人送走。他先把礼盒拆开一眼就瞧中那款茶具,“郑山辞还在用紫砂壶,我看这套茶具挺好的,等他回来就给他换上。”

他看见有一个金项圈,还镶嵌了宝石,眼睛顿时也变得亮晶晶起来。

“留着改日送给同初,小平安是男孩子戴这个不合适,小哥儿戴这个就合适了。同初都十岁了,戴上这个一定很好看。”虞澜意美滋滋的说。

安哥儿也生了一个哥儿,虞流歌,在家里很是得宠。虞和柏作为哥哥,待弟弟很好。

流歌还太小了,两岁都没有,撑不起这个金项圈。

虞澜意想了想,他懒懒的躺在躺椅上,翻阅账本:“郑山辞升官了,以后的应酬又多了。不过升官嘛,总是一件好事。”

他看了一阵账本,让厨房今晚做一顿好饭好菜。

他起身去铺子里巡逻,没巡到什么要紧的事,反而自己去小吃里吃了东西,林哥儿瞧见他,拉他过来一并坐下,两个人说说闲话。

小吃店扩张了,招揽了几个伙计都是长得俊俏的,林哥儿压低声音说:“我招来一个账房先生还是举人出身,家道中落,现在到我们店里先做个账房,一个月有五两银子。”

“我这话只给你说说,旁人我是没说的,他有野心还想一直在京城里考,直到成了进士才肯罢休。”

虞澜意:“京城中的读书人多着呢,这么一想,每隔三年就有三百名进士,这名额真珍贵。”

这名额是珍贵,在翰林院就不珍贵了。能留在翰林院的最低也是二甲进士。崔赵两个人飞黄腾达了,余下还有好多翰林没有出路,只能写写文书,替人跑跑腿。

萧高阳在翰林院做侍读学士,苏言把萧高阳要的文书放在他身侧,他做事仔细,又不似寻常人那样浮躁,萧高阳有好几次都看见苏言一个人默默在翰林院的书阁里看书。他不吵不闹,吩咐的事情会去做。本来这次有个去礼部见政的机会,众位翰林都表达了想法,只有苏言还是欲言又止没说话。

萧高阳就把这次机会给了旁人。

今天他处理公务,苏言来拿文书。萧高阳叫住他,“我跟你谈谈,你先坐下。”

苏言心中有些紧张,乖乖坐下来。

萧高阳开门见山问道:“你的成绩在二甲中也是名列前茅,怎么不去争取这次机会?”

苏言低头:“我怕争抢不过他们,再者萧大人这里还需要我帮忙。”

这个回答倒是诚实,萧高阳笑道:“我这里可以换个人,除了礼部的名额外,杜大人你认识吧,他是刑部郎中,最近刑部的事多,他私下托我帮他找个人,我想来想去你认真细心去刑部正好。礼部的名额是翰林院的,这次是我私下请你去,不过你放心吏部那边会把流程走完,你在刑部做的事也是你以后升迁的政绩。”

苏言听见萧高阳的话,心中发喜又发酸,“谢谢萧大人。”

“都是你自己做事细心的功劳,等你从刑部回来还是来我这里当差吧。”

苏言闻言更加欢喜了。

晌午去用午膳时,眉眼舒展,这神色连崔主事都看出来了。

“你今儿这么高兴怎么了?”

苏言忙不迭把萧高阳的话告知给他。

“原来如此。这话也是,我在吏部当值,这吏部郎中就是姜大人,听说萧大人跟姜大人,还有梅大人,郑大人,杜大人都是顶好的情谊,还有一个施大人在地方任官还未回来。”

崔主事在做翰林时跟赵主事,还有几个翰林交好,其中就有苏言。虽说苏言的身份不高,但为人很真诚谨慎,崔主事倒是蛮喜欢跟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赵主事打了饭菜坐下,“郑大人升官做了户部尚书,户部里又热闹了,今日事多,吃午膳时耽误一点功夫,还望两位仁兄原谅。”

三个翰林聚在一块又说了一通话,赵主事得知苏言要去刑部帮忙,给他传授了一些为官之道,崔主事也提点几句,望他不要犯错。就算不能做到十分满意,至少也要无功无过,不然这就不是去帮忙,这是去结仇了。

苏言谢过两位好友。

……

郑山辞又换了位置,户部尚书办公的地方空间更大了,这位置在正中间,平常也不会关门,旺福在外边守着。

他走进内室,这内室就不仅是一床一桌了,还安置了一个书架。郑山辞对书架很满意,已经打算下值后就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新书放在书架上,等把公务办完他就可以躲进内室,躺在床上看书了。

今日还有一些公务要批,郑山辞批阅了。刚做户部尚书的第一天,郑山辞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本来就是户部侍郎现在管理这些人这些事都已熟悉了,只是做户部尚书还是要跟其余几个部门一块做事,这交叉到六部的事就多了。

还有内阁下放下来的文书,这也该他来处理。

郑山辞处理完文书下值回到家里,虞澜意没在家。

他先去洗漱一番便觉有些困意,升官了总归脑子里还带着兴奋晌午躺在床上也睡不着,下午处理文书后脑子就渐渐冷静下来,回到家里就想躺在床上睡一觉。

郑山辞扯着被褥把自己埋进枕头。

虞澜意跟着时哥儿,吕锦还有宁哥儿一块跑马去了,宁哥儿的相公是武官,跟他很是相配。时哥儿在郊外来没跑马,带了马奶回去。

虞澜意回到家里就找郑山辞,旺福小声说大人回屋了,现下还未出来。

他推开门,瞧见郑山辞一个人在床上睡得正香,虞澜意的脚步放轻,坐在床沿边上,给他捻了被褥。

这做官也是累的,虞澜意看了一阵郑山辞的睡容,离开了屋子。

小平安下学后,他高兴的把书箱放好:“阿爹,我在下课的时间就把作业写完了,我可以去玩了么?”

“去吧。”

小平安疯跑出去。

还知道把作业写完再去玩,虞澜意小时候想玩就玩,才不管作业的事,大不了晚上点着蜡烛赶夜工。

郑山辞睡一觉起来好多了,今晚两个人喝了一点小酒,虞澜意说道:“恭喜你当户部尚书了!”

小平安举着自己的汤碗有模有样的说:“恭喜爹爹做户部尚书了!”

郑山辞跟两个人碰杯:“谢谢。”

虞澜意把葡萄酒喝完,小平安把碗里的汤喝了两口,喝不完。要是现在喝完了,小平安吃饭就吃不下去了。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小平安很喜欢。

小孩子对升官这些不是很懂,在小平安眼里升官就是好事,就可以吃好吃的,爹跟阿爹都会很高兴。

“爹,尚书是什么呀?”小平安夹了一个鸡腿边吃边问。

他们家里规矩不严,不用食不言,寝不语。

“尚书就是一个做官的职位,就像你们班上的组长跟班长一样,我现在升官就相当于做了一个组长。”

小平安的脑瓜子转得快,他语重心长的说:“爹你竟然还只是一个组长,你要努力变成班长呀。”

虞澜意听了小平安天真的话,乐不可支。

郑山辞笑着说好。

小平安扳着手指头算了算,他们班上就有八个组长了,一共有四个班,还分年纪来读书,他们小的就有这么多组长,大的也有很多组长。

大燕那么大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个组长。

看来这个尚书也不是很大的官嘛。爹跟阿爹太好满足了,做了一个尚书就高兴成这样。

小平安摇摇头,小小年纪已经学会惆怅了。

郑山辞还不知道儿子心里这么想的,他给小平安夹了他爱吃的香菇煎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