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什锦锅子(1 / 1)松雪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京城也开始下雨了, 虽是霏霏小雨,但御街上搭了一半的鳌山灯还是淋湿了,工匠们匆忙扯起雨布遮盖, 连厢军都被调去帮忙了。

爆竹碎屑与烟火残烬混在泥泞之中, 那卖灯的货郎,三三两两躲到路边的檐廊之下。正月里本应热闹非凡的街市,在这雨意中,忽然添了几分冷清。

雨水湿润的味道弥漫进来,沈渺坐在柜台后头, 算盘珠子噼啪响。

趁着有空,她把去年的账彻底盘过一遍。

自开店后算起, 她铺子里每月营业额平均能达到一百五十贯上下。累积到年底,沈记的营业额已有一千三百五十贯之多。

其中, 毛利占全年营业额的百分之六十,纯利约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菜品与粮食的成本占百分之三十,调料及易耗品占百分之三,油费占了百分之二, 冬日里柴火炭火价格上涨,合起来占了百分之三。

有余、阿桃、唐二、福兴四人的人工费用,占了百分之十二。另外, 还需缴纳总计百分之五的税赋。

再加上上门做饭的额外收入其中冯家贡献了大头,沈渺去年以来,竟挣得了大约两千多贯。

与后世相比, 此时的利润更为可观。毕竟后世人工成本及各项支出远高于此时。在这里, 她因无需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倒是节省了不少银钱。

沈渺暗自思量,往后过年过节以及发放年终奖的时候, 还是要多给他们几个发些银钱。今年快食店既然已经开起来了,也要努力多挣些钱给他们涨涨月钱。

她略一思索,便下意识地开始琢磨薪酬管理的每年涨幅,是该设为百分之五,还是百分之十…… 毕竟,等着员工忍无可忍来提涨薪,是不对的。

主动涨薪才是好老板。

虽说在这世道,人力最为轻贱,但沈渺还是决定要这么做。

世人都称人如草芥,可在她眼里,人非草木,她打心底里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身为东家,对伙计们的好与坏,从铺子里高速顺畅的运转中,就能清晰地感知到。

沈渺合上账本,回头望向灶房里——唐二、福兴和阿桃都在偷偷“加班”。

剁菜、切菜、洗菜,他们从初七开始,就常常早早起身,帮她备齐团膳所需的食材,如今已非常熟练了。沈渺虽然总是让他们和几个孩子出去玩耍,毕竟铺子里生意不多,她自己慢慢备菜也能应付得来。

阿桃埋头择菜,轻声说道:“耍也耍够了,也该收收心了。”

唐二则手起刀落,飞快地切着肉,接口道:“怎能看着娘子一人操劳,我们却在这里享清福?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福兴在一旁煮着例汤,也说道:“我们几个闲着也是闲着,不过搭把手,娘子就能做得快些。”

后来,连济哥儿也过来帮忙。

有他们在,沈渺肩上的担子已经轻了许多。何况如今外头还临时雇了两个闲汉帮忙送餐,除了自家的十一郎,还额外租了一辆驴车。等元宵过后,雇到厨子,快食店就能独立运作起来了。

沈渺已经签下了那半间铺子,因不需要后头的宅子,一月才二十贯的租银,正合她的预算。

做团餐其实利润不低,沈渺上辈子做团餐时,利润常常对半分。因为不需要太大的店铺,只要有厨房、两三个做饭的阿姨,再加上送餐的人就足够了。而且盒饭分格越多越细,看着越是精致,实际上能装的饭菜就越少。餐食定价平价,是因为本身成本就足够低。即使在后世人工成本数倍于此时的情况下,她都曾有过高峰期一月十万的营业额。

但她还不算做得最好的那一批,据传那些做餐饮营销极为厉害的朋友,甚至有过一月十六万的进账。[注]

实际上,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摊小店,都很赚钱。

沈渺老家的小镇上,有一家在路边摆摊卖小笼包的,月收入可达两三万。在那经济不算发达的小镇里,这收入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体制内人员和企业员工。不过,这种越平凡的营生也着实辛苦,天还没亮,就得起来揉面做包子。

话说回来,这平凡而普通之人活在世上,又哪有不辛苦的活法呢?大洋彼岸的灯塔国里,还有不少人一日打两份工,却仍然难以保住自己的房子。

多劳便能多得都已算是幸运,沈渺已经十分知足了。她喜欢如今的生活。

快食店如今略显匆忙,只是因为人手不足导致的。但正月是个打开市场的好契机,其他食肆都关门了,才适合沈渺搞事情。

如今她手里已有厢军约五十人份、开封府衙约三十人份的订单。在瓦子里,也和极为吃得开的矮子牙保一起去谈过了,团餐人数虽然还没报过来,但想来几十份总是有的。虽说订餐人数并不是每日固定不变的,有人今日吃了明日就不吃,会有些波动,但大体维持在七八十份的范围之内。

快餐店人员到齐,渐渐步入正轨之后,沈渺觉得其利润应当不会低于汤饼铺。

沈渺还托唐二去外城水门边一趟,寻了年婶娘。与她约好了,日后由她来送瓦子里的餐食。这样一来,年婶娘就不用辛苦缝衣洗衣,冬日里也不用再把手泡在冷水里。送餐的活儿相对轻松些,沈渺给她开的工钱,比她原来在瓦子里每日还高出五文钱。

年婶娘已经答应了,若非沈渺快食店的灶房还未改造好,她都想当日便跟唐二回来上班了。

新铺子需要重新砌造灶台,她还和铁匠铺定制了两个直径2尺270cm的巨大铁锅,就像后世农村流水席上用的那种,一次就能炒5070人份的菜,配套的锅铲都有4尺多1.5米。不过……她要找的厨子,恐怕得是个格外强壮的大汉才行,平常人真的难以挥动这锅铲。

当时,矮子牙保原本在家中翘着二郎腿逗鸟,悠悠哉哉的,却临时被沈渺拉着去谈生意,之后听她雇庖厨的要求更是直呼要了他的命,不过他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元宵过后便替她寻摸人去。

顺便,沈渺也在自家铺子门板上,用浆糊张贴了 “招工” 二字。

算完账,沈渺便也进灶房去忙活了。

外头雨声淅淅沥沥,湘姐儿和猫狗都没法出去玩了。

但院子里静悄悄的,这让沈渺警惕地探头看了眼。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果不其然,在冬日里秃了不少的老桂树下,因为下雨积起了不少水洼。雨势轻柔,就像雾气,几个孩子戴着斗笠、撑着伞,领着两条狗在和泥巴玩。

原本这也算正常,可不知是谁起的头,竟然你一把泥我一把泥地互相涂抹起来,偷摸着玩得不亦乐乎。沈渺发现时,陈汌、湘姐儿和两条狗都是浑身泥点子,回过头来那叫花鸡的模样,令她两眼一黑。

幸好家里灶房里不缺热水,她双手叉腰,把人和狗都叫了过来,转身回去抬了一盆水来让他们自己擦洗。

雷霆和追风自知犯错,两只狗眼不住地瞥着沈渺,尾巴都夹起来了。

湘姐儿拉着陈汌,也不敢出声,手拉手站到沈渺面前,乖乖地用帕子擦脸洗手,他俩连头发都黏成了一团了。

“湘姐儿,是不是你又拉着小汌胡闹?天本来便冷,你们还敢在雨天玩泥巴。”沈渺一边拧着帕子给狗擦身,一边瞪了湘姐儿一眼,“人家明儿便要去邓讼师身边学律法了,脏兮兮的去像样么?这时候又洗不了澡。”

沈渺请邓讼师一块儿去衙门里谈生意时,顺带将陈汌在律法上的天赋跟邓讼师提了一嘴,沈渺卯足了劲儿夸陈汌,当时邓讼师也没说什么,只是后来特意挑了一日过来瞧了瞧他,考较了他几条律例,见陈汌都十分流畅地背了出来,他又看了他自学的字,便松口让沈渺正月里便把孩子送到兴国寺,从此跟在他身边当学徒。

他会教他写字、算学、起草契书、写状纸,日后还能考专门的讼科,只待考中长大后便能正式入行了。当讼师虽需费心经营与衙门的人情,但算是很体面富裕的行当了。

那几日,陈汌一直都很高兴,平日里有些面瘫的脸都透了笑了。甚至今日便将明日要穿的衣裳找出来,请阿桃用茶壶底子帮他熨烫过了。可见他是很期盼的。

沈渺平日也不怎么管他们玩闹,只是如今香水行都没开门呢,头上弄脏了不好洗。

湘姐儿盱着沈渺的脸色,发现阿姊并不是真的生气,便小声地拉着沈渺的袖子撒娇辩驳:“我是怕小汌去上了邓讼师那儿整日要背书,没空玩了,才带他玩的。阿姊你别罚他的糖,罚我的吧。”顿了顿,又加了句软乎乎的,“好吗?”

以往湘姐儿和陈汌调皮捣蛋,沈渺便会没收他们的零食。陈汌刚来那会儿看不出来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那时候他身体不好,还是个惊弓之鸟。但后来不知是不是被湘姐儿带坏了,如今他特别喜欢吃糖,兜里每天都装着一两颗糖,夜里常常还抓着糖睡觉。

她其实是担心这俩孩子玩得太疯,着了凉。这时候可没有疫苗,伤风着凉可难受了,全靠硬抗。于是,她板起脸,又说了湘姐儿几句,让他们知道玩闹也要注意身体就罢了:“别总是用撒娇来糊弄阿姊,下回可不许再这么玩了,知道吗?万一真着了凉,你们俩都得喝苦药,岂不是更难受?”

结果湘姐儿听了,忽而举起被她抓住的那截衣角,不满地撅起嘴说:“为什么九哥儿跟阿姊撒娇,阿姊就答应了,我就不行呢?阿姊偏心眼。”

沈渺的脸瞬间热了起来:“什么?你说什么?”

“九哥儿那时不也拉着阿姊的袖子撒娇么?我都瞧得真真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