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青梅还能腌成小菜啊?(1 / 1)月寂烟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卿孟祝家去年没少给同乡辣椒种子,看来这些辣椒种子散落到各地,已经传播到吕春开他们村了。

吕春开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就说这辣椒的味道跟之前的老辣椒有点差别,原来是新种。”

他倒不怀疑卿孟祝的话的真实性,或者无所谓是否真实,只要生意能谈成就好。

吕春开热情招呼:“那你们今天得尝尝我家的黄鳝和你家的辣椒炒好的味道,特别鲜辣下饭,特别香!”

吕春开很快就做好了饭,打电话叫他老婆回来,又倒了自酿酒出来,热情招呼卿孟祝他们吃吃喝喝。

黄鳝确实很好吃,配上辣椒更是鲜辣诱人。

卿孟祝他们吃着黄鳝喝着甜米酒,不知不觉都吃了两碗饭。

就是辣椒有点太辣了,卿孟祝怀疑吕春开家种的时候可能混了小辣椒的基因,他家的辣椒没那么辣。

不过,他们也可以考虑种出不同辣度的辣椒出来,辣一点的辣椒也挺带劲。

甜米酒不醉人,饭后,大家坐在客厅谈买卖茭白苗的事。

吕春开要收两块五一棵,赵和曦头发都炸起来了,说外面的人才收一块五一棵。

最后双方拉锯,谈到了两块一棵,一共需要一万两千棵,每一棵都要经过卿孟祝他们验收之后才会收。

吕春开叹气:“你们不愧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要求,那不如你们到我家田里来验收吧?省得我们把茭白苗拉过去你们又不收,伤了苗之后就不好种了。”

卿孟祝:“行,我们先回去整地,等整好地之后再过来买。先说好,要是茭白苗达不到我们的标准,那我们宁愿不收也不会买哈。”

吕春开:“行,只要你们别把好苗全挑走了,最后也没买几棵就行。”

卿孟祝他们找好了茭白苗,回去之后就计划把新的田给耕出来。

种茭白的地方要靠水,且对水深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说,水稻只要求五六厘米高的水,那么茭白起码要一二十厘米,他们得先把地耕好,把底肥施好,再来买茭白苗。

耕地施肥等工作,他们交给了冯凝香团队。

作为有经验的老农,冯凝香他们会完成得很好。

赵和曦现在拿不准主意的是茭白田里套养的生物:“我们要套养吗?像吕春开他们家那样养黄鳝,还是养点甲鱼之类的?”

卿孟祝:“我再问问。看看哪种养起来比较简单,利润也比较高?”

赵和曦:“那就是黄鳝了,近两年黄鳝的价格水涨船高,尤其是这些半野生的黄鳝,一斤能卖到六七十块,相反,现在养甲鱼的人多了起来,一斤也就四五十块。”

卿孟祝吃惊:“现在的市场已经换过来了吗?”

赵和曦:“是啊,黄鳝不好养,喜欢吃的人又很多,价格就比较贵了。”

卿孟祝立刻拍板:“那就养黄鳝吧。我不懂黄鳝苗,你看着买就行,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请一个专家指导一下。”

赵和曦:“那我去问问。”

赵和曦还没买好黄鳝苗,他们先去将预定好的茭白苗给提了回来。

吕春开对卿孟祝的本事叹为观止:“卿老板你这眼睛也太毒了,我种茭白种了小二十年都没有你会挑。”

卿孟祝说道:“会员们对我们的菜要求高,眼睛不毒不行。”

吕春开:“那你们也挣钱啊,我听说买你家菜的都是有钱人。”

卿孟祝看着吕春开好奇的表情,笑笑:“有钱人往往更精明,我们想挣那点钱也不容易。”

搪塞了吕春开,卿孟祝继续带着人挑茭白苗。

吕春开家的茭白苗并没有那么多,最后卿孟祝还是去之前看好的那户人家挑了一批。

他们给的价格相对较高,哪怕比较挑剔,农户也挺欢迎他们去挑苗。

种完茭白就要种水稻了。

卿孟祝忙着给水稻育苗,分身乏术,没太多精力管公司里的那批水稻,便让赵和曦他们看着育苗。

公司里的工人们都是老农户,对育苗方面挺熟,不用他事事出马。

他现在将工作重心放在自家田里的水稻种植上,既要保证田里的肥水,又要保证水稻的出芽率,两边都准备好,稻子才能种得比较好。

他现在正往中级种植者方向冲,水稻种植是中级种植者的必备技能,他想在上面取得成就,必须得要多加用心。

卿孟祝这几天都在忙种水稻的事情,根本不在田里露面。

周晏找了他两次没找到人,只好上他家来堵他。

卿孟祝很惊讶:“周哥,你找我做什么?”

周晏无奈:“餐厅马上要开了,不得试菜啊?”

卿孟祝眼睛一亮:“这两天就要试菜吗?”

周晏:“对,不过找你不是为了试菜,是想用一下你家山上的青梅——之前说好有一部分食材会用你家的食材。”

卿孟祝笑道:“我又不会反悔,用就用嘛。是不是要晒青梅干,今年的青梅长得挺好,我前两天上去看,青梅都快有乒乓球大了,晒成青梅干味道应该不错。”

周晏:“后续可以晒一点,不过这次主要想用青梅做道小菜。”

卿孟祝:“青梅鸭?”

周晏:“不是,用青梅做主菜。”

卿孟祝“嘶”地倒吸一口凉气:“那得多酸啊?”

周晏:“是有点酸,不过也比较开胃。你家的青梅能摘了吗?能的话我上山摘一点。”

卿孟祝连忙说道:“能!你尽管上山摘。”

说完,卿孟祝想到自己那一个山头的好东西,又连忙说道:“还是我带你上山吧,山上有点乱。”

周晏也不介意:“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去吧。”

卿孟祝刚下完田,脚都没来得及洗,只好换了双鞋子带着周晏上山。

他家今年的青梅专门修剪过枝叶,埋过肥,产量虽然没有去年高,但是个头比去年的大多了。

现在青梅已经快成熟了,好些青梅慢慢向黄梅过渡,青黄中带一抹红,藏在绿色的枝叶间,显得很诱人。

不过这都是假象,他们只要伸手摘一颗咬下去,酸涩的汁水就会迸溅出来,令人露出痛苦面具。

卿孟祝示意周晏看枝头的青梅:“周哥你要摘什么样的梅子?所有梅子都可以摘,我没有打过药,摘回去就可以吃。”

周晏拉着一根树枝,低头轻嗅了一下青梅,非常感兴趣地说道:“摘那些比较硬,没那么黄的。”

卿孟祝感觉已经开始牙酸了:“那个特别酸。”

周晏:“我知道,酸才有风味。”

卿孟祝:“行吧?那我按你的要求摘了啊。”

第一次用青梅做菜,他们也没摘太多,就摘了两篮。

周晏懒得回厨房,干脆在卿孟祝家做晚饭。

摘回来的青梅,周晏用细盐仔细搓洗干净,然后用刀把青梅拍碎,把里面的核给取出来,再放油、盐和干辣椒丝,就这么生腌。

卿孟祝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青梅腌制方法,感觉十分好奇。

等吃晚饭的时候,青梅已经腌制得差不多了。

周晏将盛在雪白碟子里的青梅端上桌,要求每个人都尝一尝,留下评语。

腌制的青梅还是很好看,青色的梅子肉,红色的辣椒丝,一点点酱油和油,看起来非常具有春天的气息。

只是一想到这是酸涩无比的梅子,卿孟祝就有点感觉到牙酸了。

不过他是老板,怎么着也要捧一下场,他拿筷子夹了一小块青梅肉,送到嘴里一尝。

瞬间,酸而清新的梅子肉,辣而浓香的辣椒丝,加上酱油——味道居然非常丰富协调,不会太酸太咸太辣,反而令人回味无穷。

卿孟祝尝了一口,感觉整个胃口都打开了,原本不怎么饿的肚子一下就饿了。

不止卿孟祝觉得腌制青梅意外地好吃,赵和曦也非常惊艳:“腌青梅怎么是这个味道?看起来跟黑暗料理似的,没想到尝起来居然还挺解馋。”

明春晰在旁边评价:“也很解腻。”

周晏有些得意:“那是,开胃生津的上好小菜,要不是这个季节,再加上梅子肉的质量够好,想凑这么一盘小菜还凑不出来。”

卿孟祝:“真挺好吃的,完全颠覆了我对青梅的印象。”

周晏:“所以你家的青梅别卖了,就留给我做菜吧。”

卿孟祝满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我不摘,你什么时候要你就摘。”

腌青梅实在太颠覆卿孟祝的认知了,他尝了两口,忍不住拍了照片发朋友圈。

也算为他们的农庄预热——马上就要开业了,得造点势。

没想到一发朋友圈,明乐心便私聊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