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曦都不用说话,大家一看他那个表情,就知道这锅酸笋榛鸡汤一定难喝不了。
卿孟祝看得有点馋,问周晏:“周哥,汤算煲好了吗?”
周晏低头看了眼锅里的汤,说到:“还差点火候,要再等一会儿。”
赵和曦期待地搓了搓手:“还差点火候都这么好喝,等会得好喝到什么程度啊?”
周晏:“等会就知道了,你们要不要来点面条?正好配汤和炸鸡枞。”
卿孟祝他们大晚上的上山跑了一通,还真有点饿了,急需一点碳水,此时也不客气:“要,谢谢周哥。”
周晏炸好鸡枞就揉面去了,三两下弄出一大把面条:“我挺久没拉面,今天大家凑合着吃吧。”
卿孟祝:“这面条一看就很筋道,竹虫也弄好了,可以炸了吗?”
周晏:“我来,就用炸鸡枞的油炸?”
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炸鸡枞剩下的油那么香,炸竹虫肯定也好吃。
他们在厨房忙活了好一通,终于在零点之前吃上了宵夜。
烤肉串、拉面、炸鸡枞、炸竹虫、凉拌竹荪和一种叫“小皮伞”的蘑菇,另外还有一锅酸笋榛鸡汤。
四人坐在餐桌上,吃着宵夜喝着汤,感觉人生都圆满了。
尤其赵和曦,他喝了一大口酸笋榛鸡汤,又吃了一个炸竹虫,喟叹一声:“哎,现在这日子,真是了无遗憾了。”
卿孟祝吹了吹榛鸡汤:“你说这话太早了,我们还会养出更好的家禽家畜,种出更好的菜,说不定以后吃烤肉,都不需要用外面的烤肉,吃我们自家的肉就行了。”
赵和曦乐了,以汤代酒跟他干了一杯:“那我可就盼着了啊。”
明春晰喝了小半碗汤,问周晏:“周哥,酸笋榛鸡汤能代替大虾成为农庄的新招牌吗?”
周晏很乐观:“我觉得能!等明天我就邀请老顾客到农庄里来试菜。”
说完,周晏抬眼看向卿孟祝:“就是这个酸笋——你们之前泡的酸笋多吗?现在是不是要抓紧时间再泡一批?”
卿孟祝:“泡了两大缸,应该够用了,反正酸笋榛鸡汤里面也不用放太多的酸笋。周哥你先限量供应,明天我再让人挖笋,农庄里多泡几缸笋。等用完现在这批竹笋,后面的竹笋应该也泡好了。”
周晏点头:“好,那我安排人接收。泡酸笋用你们家的井水泡吧?我感觉你们家的井水特别好,外面的水不够甘甜清冽,应该泡不出好酸笋。”
酸笋都给了,卿孟祝自然不可能心疼这么一点井水。
他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明天我直接让人运大缸过来,我们将井水和酸笋装好,再放到农庄里。”
周晏想了想:“那还是拿小缸吧,比较方便运送,到时候我也好开一缸用一缸,免得走味。”
卿孟祝没什么意见:“那我明天弄好了,你等着接收吧。”
他们在餐桌上将事情定下来,晚上一点多才各自回住处睡觉。
有了新菜,周晏实在激动,回去之后也没睡着,半夜爬起来写了半天的工作计划,写完之后保存好才爬上床,心满意足地睡了。
周晏第二天依旧起得很早,起来之后精神抖擞,给老顾客发了个试菜邀请,让老顾客们过来尝尝酸笋榛鸡汤,并提意见。
正好夏季的蔬菜陆续下来了,店里也有很多新菜,周晏打算一并做出来,请老顾客们提提意见。
他素来人脉广阔,老顾客也很捧场,接到他的信息,纷纷给他回电,表示愿意过来。
他邀请的大多都是食客,不过也有同行听到消息后表示要过来尝一尝。
比如之前用过卿孟祝家番茄的厨师长范东华。
范东华主动打电话说想尝一尝酸笋榛鸡汤,周晏自然没有拒绝:“正好,范哥你过来给我提提意见。”
范东华:“哎,哪里称得上意见?就是交流交流,你们卿总家的菜最近太有名了,我好多粉丝都说想再让我尝尝他家的菜,我就厚着脸皮过来看看了。”
周晏笑着说道:“没事,你尽管来,我正需要一些实力强的老前辈帮我把把关。”
范东华:“那我能拍摄不?也算是个探店了,我拍点素材。”
周晏:“那我得问问我们卿总,范哥你等一下,我跟他商量一下再回复你。”
范东华:“应该的,我等你的回复。”
范东华好歹也算个大网红,他愿意拍摄,其实也是个宣传的好机会。
卿孟祝听完,觉得白来的流量不要白不要,直接答应了下来,标明拍详细一点也可以,他们的食材不怕被拍。
于是,周晏跟范东华约了第三天,说要做一下准备,再让范东华过来探店。
在范东华来之前,周晏先请了老食客们试菜。
来的老食客虽然大部分都不会做饭,但他们有钱有闲,在美食上又有一定的追求,舌头都叼得很。
周晏招待了十多位老食客,愣是没听到一点差评,他就知道这次稳了。
于是,周晏在农庄招待范东华。
范东华也是第一次来他们农庄,带着团队过来拍摄的时候,忍不住对周晏说道:“你们这里不愧是藤城的农庄,就是霸气,我探了那么多店,也没几家的面积和装修比得上你们家。”
周晏笑容满面地跟范东华握手:“别的还好说,我们农庄里的植物是我们卿总亲自管理的,所以我们这里的环境特别好。”
范东华左右张望:“看出来了,颇有点闹中取静的感觉啊。”
五月了,草木深深。
范东华他们在外面还觉得热,一进农庄,树荫和水汽扑面而来,瞬间心就静了。
哪怕他们这次不是来探店,就是普通地进来用个餐,也是要夸的,这家农庄的环境太好了。
范东华作为半个同行,这次除了过来探店试菜,也要看他们的厨房。
周晏一点都不怵,他们的厨房管理得挺好,所有人员都有相关证照,水平也过关,所有的食材也都有着很清晰的来源,全是一水儿国际高端食材——尤其那些进口食材,基本都是行内有名的食材。
后厨的食材要是被拍下来,放到网络上应该也是加分的。
自从周晏答应拍摄,范东华就知道他们这地方差不了,然而真正进到后厨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惊讶了。
范东华:“你们这里也太好了吧,怎么做到那么干净整洁,管理得井井有条的?”
周晏的脸上带着骄傲:“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都拿同水准的同行百分之一百二的工资。”
这下,不仅范东华脸上露出了惊叹,连他后面跟着拍摄的工作人员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果然是大农庄,真有钱啊。
周晏给范东华介绍后厨的食材和工具,重点介绍今天的酸笋和榛鸡:“酸笋是我们老板承包的竹林里面产的,用井水泡足了六十天,所以才会有这么金黄明亮的色泽。”
范东华忍不住微微低头闻了一下:“确实酸香,我看你们这竹笋也足够脆嫩肥厚,是用冬笋泡的吧?”
周晏:“对,这一批酸笋是用冬笋泡的,我们刚泡下去的那一批就是春笋了。”
范东华:“那榛鸡呢?”
周晏:“榛鸡也是养在竹林里的散养走地榛鸡,模拟野生环境,吃的是草籽小虫,喝的是山泉水,养殖的时间基本长达半年,宰杀之前也经过了检疫,这是我们的证书。”
范东华点头:“是弄得挺规范。我现在比较好奇酸笋榛鸡汤的味道,这道菜的灵感是来自于文学作品里面的酸笋鸡皮汤吗?”
周晏笑道:“不知道老板的灵感来源是什么,我们老板让做的。”
卿孟祝之前提出酸笋榛鸡汤更没有考虑过文学作品里面的菜品,他纯粹是想用优质的食材堆一堆,稳住农庄的口碑。
“优品”的竹笋和“精品”的榛鸡,目前应该是他们能批量拿得出来的最好食材了。
周晏带范东华在后厨参观了一圈,然后开始做酸笋榛鸡汤。
这道菜的配方完全不用保密,它考验的就是厨师对火候的把控能力和食材的品质,周晏大大方方地在镜头下做好,又请范东华品尝。
周晏做这道菜的时候,范东华就知道这道菜一定翻不了车。
太香了,同为厨师,范东华知道那是食材带来的本源香气,是任何一种烹饪手法都没办法凭空达到的香气。
等喝到汤的时候,那香、浓、酸、鲜的滋味,直让范东华闭着眼睛仔细品尝。
喝了好几口,范东华叹了一声:“太香了,难以想象食材居然配合得这么恰到好处,互相映衬,互相点睛,你们这汤做得真好。”
周晏笑着说道:“我们的汤好就好在食材特别好,之前有食客说,一口汤喝下去,整个味蕾都被点亮了,人好像忽然‘醒’了过来。”
范东华又仔细品尝一口,点点头:“这话总结得到位,哎,怎么不知不觉就喝完了?我再来一碗尝尝。”
周晏:“来来来,我给你盛。厨房里也还有,这是我们的招牌菜,后厨都备着。”
范东华喝着汤,忍不住说道:“你们这不叫招牌菜,应该叫镇店菜。有这道菜在这里,谁来都不能说,来你们农庄来亏了。”
周晏看他是真的喜欢,笑着说道:“那范哥你回去的时候打包只榛鸡带回去。”
这也是给范东华提供素材,方便他后续拍视频了。
范东华闻言果然一喜,笑着答应下来:“那我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