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想, 家里还有两块腊肉,你给张师父带上吧!”
赵奶奶把家里还没吃完的两块腊肉用油纸包起来,递给徒弟。
“谢谢奶奶。”
赵想放下碗, 从奶奶手中接过腊肉,放进给师父准备的干货袋子里。
“不不不, 大爷大妈你们已经给我拿了许多东西, 这腊肉就不拿了哈。你们和阿想留到自己吃就行了。”
张百草一着急,蜀省话都冒出来了。
在这边待了好些年,本地话也学了不少。
“要拿,要拿的。你是阿想的师父, 好不容易回家, 总要带点当地的特产吧?难道是我家做的腊肉不好吃吗?所以张师父你才不愿意要?”
赵爷爷在一旁帮腔, 总之就是一个字, 不拿不行。
“不不不,腊肉很好吃,只是这……”
张百草赶紧否认,最后也没能拒绝成功,离开的时候大包小包,其中除了身上的衣服,他带着的包里全都是赵家人准备的特产。
张百草离开不像顾老悄悄地不让人知道, 他离开时大半个赵家村的人都来送行。
“张医生, 你要是有空就回来瞧瞧。”
这是舍不得他的村民,好不容易村子里有位神医, 以前不知道错过了。现在知道了,对方又要离开了。
知道张百草被平反要离开, 那些经常生病的村民就跟死了爹妈一样难受。
以后看病得去镇上,张医生说了, 他徒弟连半吊子都不是,卖点药可以,看病不行。
赵想那傻孩子居然还站在一旁笑着点头。
是的是的,他不会看病,你们就不要找我看病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们包扎伤口,兼职再卖点药。
“好。我只有阿想一个徒弟,他就有劳乡亲们照顾了。”
张百草虽说要离开了,也不想和村民们交恶,他徒弟还要在这里生活呢!
好听的话当谁不会说哟?下乡这些年,他以前的清高倒是都被磨没了。
“张医生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赵想的。”
村民们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说出来的话还是让人听了很舒服的。
“那就谢谢大家了。”
张百草感激地朝众人笑了笑,摸了摸徒弟的头。
“阿想,别让为师首都等你太久。”
张百草看了看时间,该离开了,不然就赶不上班车。
“我知道了,师父。”
赵想一路把张百草送到了河边,不是他不想再送,而是张百草不让他再送了。
“不用送了,回去吧!”
阻止徒弟再送下去,再送就到镇上了。
“哦。”
赵想停下脚步,也没回去。而是目送师父离开。看着他跟来接他的人爬山坡,赵想转身往另一边爬去。
等到他爬到最高处,张百草、他们也爬到了最高处,只要过了那个山梁,就再也看不到对方的身影了。
张百草站在山梁上,朝对面的徒弟挥了挥手。
“阿想,回去吧!”
“知道啦,师父。”
赵想双手放在嘴边喊道。
张百草走了,带着赵想和大家的不舍。
不过牛棚众人却很兴奋,因为随着顾老和张百草的平反,证明情形开始好转,离他们平反也不会太久了。
顾老肯定不会不管他们,他们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就了。
然而还没等大家的兴奋劲过去,一个噩耗传来。
“他还是走了。”
听到广播上传来的噩耗,赵想脚下一软,半跪在地上。
只是这一次在时间上比他穿越前多拖了一个月,过了最后一个春节才走的。
赵家村家家户户把红对联取了下来,身上鲜艳的东西也摘了下来,新衣服都换成了旧衣。
“呜……”
赵家村到处都能听到哭声。
扶着墙,赵想眼泪不停往下流。
爷爷奶奶更是虚弱到躺在床上,赵想不得不打起精神去照顾和安慰他们。
“爷爷奶奶,喝点水吧!”
喂二位老人喝了盐水,他们已经哭了好几个小时了。
赵想眼睛也是红的,只是他穿越前就知道会有这么一遭,所以还能忍住悲伤。
“好啦,你也去休息一下吧!我们没事了。”
看着大孙子,赵奶奶心疼地说道。
“奶奶,我没事,你快躺下。”
赵想拿了枕头给赵奶奶垫到腰后,让她能舒服一点。
“我躺了半天了,再躺就废了。乖孙孙,奶奶和你爷已经没事了,你去休息吧!”
赵奶奶继续劝说。
“你奶说得对,去休息吧!我们没事的,有事会叫你的,去吧!”
赵爷爷也劝说。
“好,那我先去躺一会儿,有事爷爷奶奶你们记得叫我。”
赵想确实累了,听劝回屋休息去了。
躺在床上,他想到了今年还有一位也会离开,他的离开也代表着这十年的动乱的结束。
坏人都会得到处罚,牛棚里的爷爷伯伯们也都会被平反,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
到时整个国家也将迎来重大的变化,从此华夏开始改革,直到后世腾飞。
难过了好几天,大家把悲伤掩埋在心底。
日子总是要过的,大家开始准备起了春耕,悲伤也不能耽误种地。
“阿想,邮局有你的包裹。”
去赶场的人回来告诉赵想。
“谢谢二婆,我马上去拿。”
谢过了对方的告知,在家学习的赵想锁好门,带着背篓去镇上的邮局取包裹了。
当然他还带了身份证明,不然人家邮局的同志是不会给他的。
“小同志,这就是你的包裹。很重,背得动吗?”
验证过身份无误后,邮局的工作人员把包裹递给了赵想,有些担心地问道。
“谢谢叔叔,我力气大,背得动。”
赵想接过包裹,好大一包啊,都快赶上他人高了。
看了看上面的地址,是首都寄来的,名字写的是张百草。
师父寄的,也不知道寄了些什么,又大又重。
赵想把包裹放进背篓,又用绳子捆好,这才走出邮局。
邮局的工作人员见他轻轻松松背起来,这才放下了心。赵想是他们共河镇的名人,因此他才多关心了几句。
“赵想,你来取包裹吗?”
赵子苏来邮局寄信,正好撞上背着包裹往外走的赵想。
“是啊赵大哥,你是来寄信的吗?”
赵想看到对方手中已经贴好了邮票的信封,外面就有邮箱,只要把信投进里面,回头会有邮局的工作人员来收。
“是的,有封信寄给我哥,他在市里工作,平时我们都是写信联系。”
赵子苏把信投入邮箱,见赵想下台阶还伸手扶了他一把。
“是啊,我师父给我寄的,也不知道寄了些什么。”
赵想见有好些人不停地看着他,知道不说清楚,还不知道这些人会传成什么样呢!
“哦,你那个神医师父是吗?他可是首都人,肯定是给你寄了首都的特产。”
赵子苏是个人精,立即配合赵想,把这包东西的来历说得清清楚楚。
以前不敢大声说自己拜了个住牛棚的人为师,可对方平反了啊!现在说出来也没关系了,红小兵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找赵想的麻烦。
“是,回头我整理好了送你一些,让赵大哥也尝尝首都特产的味道。”
“好啊!那我肯定要好好尝尝。”
二人有说有笑的地离开了邮局,不过他们对赵想的好奇心也消失了。
都知道包裹是赵想的师父寄来的,那就没什么好八卦的了。
走到镇中心,两人分开来。
赵子苏回药房,赵想离开共河镇。
包裹还挺重的,赵想路上歇了两回才到家。
不知道师父寄了些什么东西,都有上百斤了。
赵想那么大力气的人,都需再歇上两回才能背回来,这重量肯定不轻。
“阿想,你背上的是什么?”
赵爷爷赵奶奶回来看到门被锁着,以为大孙子上山采药去了,二老也没有多想。
结果他们等回一个背着大包裹的大孙了。
“包裹,师父从首都给我寄回来的。”
赵想把背篓放下,去厨房打了热水擦了擦脸上额头脖子上的汗水。
“张师父也太客气了,这么大一个包裹肯定花了不少钱吧!”
二位老人说悄悄话,阿想的师父才回去就花这么多钱,会不会引起家庭纷争啊?
赵爷爷赵奶奶可担心了,然而他们的担心对远在首都的张百草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回去后,上面补发了他这些年的工资不说,还另外有一些补偿,他家的院子也都还给他了。
张百草可是医学世家的嫡长子,他名下有几座四合院。其中有两处被分给了职工居住,不过在张百草回去后,这些人都搬走了。
看着被弄得破破烂烂的四合院,张百草找人来收拾。
他打算把其中一座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的四合院给大徒弟。
“老张,要不咱们另外挑一座,这也太小了。”
张百草的妻子解英红看着只有五房正房和东西两间厢房,外加两个倒座房的四合院,觉得有些拿不出手。
“不了,这个就很好。大了,阿想那小子不一定会收。”
张百草摇头,除了这一点外,这座四合院离阿想以后要读的大学也近,他以后不用住校,可以住在家里。
“我现在非常好奇,可惜你连张照片也没带回来,不然我就能看看你嘴里那个好看到不行的徒弟是什么样了。不过听你的形容,我知道他是个很好的孩子。”
解英红和丈夫的感情好,一座房子给就给了,就当是谢谢那个孩子对丈夫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