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抢杜十娘(1 / 1)木子蓝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 抢杜十娘

樊川,

丰乡侯府。

“夫人,东院二郎来了,”

郭氏皱眉,一脸厌恶,“他来做什么?”

“二郎说有重要的事告诉夫人。”

郭氏沉默许久,“让他进来吧。”

杜如晦穿着绯色圆领官袍,腰系金銙蹀躞带昂着头走进北厅,这里是他从小恐惧的地方,后来则有意保持距离的地方,

堂上那个银发老夫人,多年来似乎一直是这个模样,永远的一言九鼎,永远的嫌弃他们东院的。

“孙儿拜见祖母。”

“今天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

“刚从长安回来,听到些洛阳方面的消息,想着告诉祖母。”

听到是洛阳的消息,郭氏顿时打起精神来,“洛阳出什么事了?”

“大事。”

“昨日中元,夜半三更,洛阳兵变,王世充攻入宫城,杀元文都、卢楚、赵长文、郭长懿等,皇甫无逸弃妻子西奔长安,段达归附王世充,杨侗被迫封王世充为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

王世充搬进尚书省,任命兄长王世恽为内史令住在宫内,王氏子弟分掌兵权,将政事全都交给同党主持,

洛阳变天了。”

郭氏身子晃了一下,

“四郎六郎他们可还好?”

四郎便是郭氏嫡出的杜淹,六郎也是她嫡出的杜锐,

杜如晦见他只关注亲生的两个儿子,心里不屑,杜如晦的大哥和三弟也都在洛阳,却没见郭氏关心一句。

“韦六郎逃出洛阳,投奔李密去了。”

郭氏不关心韦六郎,只关心两个亲儿子。

“四郎六郎可还好?”

“四叔早就依附王世充,如今算是鸡犬升天一朝得势了,已经升御史大夫了,连六叔也做了吏部主爵郎中,”

“只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就连韦六郎都知道,王世充就算兵变夺权了,可现在洛阳朝廷最有实力的不在洛阳城中,而是在外的太尉、魏国公李密。

洛阳本就缺衣少食,苦苦支撑而已,现在王世充兵变,大肆屠杀异已,多少人或奔关中,或投李密,

王世充又能得意几日呢?

四叔六叔依附王世充,最后又会是什么下场?”

郭氏怒,“你说这些话是何意,你是咒你亲叔父?”

“我说这些是提醒祖母,虽然四叔六叔,还有我阿兄三弟都在洛阳,但也是被迫困在那里,这天下局势日渐明朗,大唐终将统一天下,

我听说祖母把十娘关了禁闭,还要送去洛阳?祖母真是老糊涂了,洛阳现在就是个火坑,别人想逃都逃不出来,祖母却要把自己最宠爱的孙女送进火坑。”

“混账东西,没大没小,”郭氏再忍不住怒斥。

杜如晦从小被郭氏骂多了,早习惯了,冷笑了几声,“我已经派人去洛阳,让我大哥三弟想办法回关中,也希望老夫人劝四叔六叔也早点回来,

秦王跟我说过,若是他们回来,愿意亲自向陛下举荐要职。”

郭氏气的发抖,这孙子真是不孝,居然敢直接指责她。

“我听说你跟御宿川那个野道人关系不错,你这是替他说话?我京兆杜氏的脸面呢?”

杜如晦摇了摇头,

“祖母明年就八十高寿了,为何却还要家里家外都抓的这么紧?以后这丰乡侯府的事啊,我暂替老夫人管着,等四叔回来了,再交给他。

老夫人就安心休养,管的太多,也累。”

这番话语,让郭氏气的直接站了起来,“不孝孽障,你敢,”

杜如晦笔直的站在那,傲视郭氏,

“我一会接十娘去长安住段日子,我妻子想她了,”

说完他便转身走了,

气的郭氏大喊,“来人,都是死人吗,赶紧拦住这个不孝之人,”

杜家一众人闻声过来,

杜三郎被郭氏怒瞪,只好追到外面,

“二郎,这是干甚,有事好说,老夫人年纪大了,可经不住气,”

杜如晦停下脚步,目光直刺这个婢生的庶叔,“三叔要教我做事?”

冷冷的声音,锐利的眼神,

杜三郎从没想过这个侄儿居然如此有压迫感,

他嗫嚅着道:“没,只是,”

“三叔啊,你可想清楚了,你是要听已经老糊涂了的老夫人话,还是要听我的。”

杜三郎为难死了。

他从没想到,这个侄子如今居然这般强势。

他站在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乔兄,谁敢挡我,你就打断谁的腿。”

秦王府车骑将军乔轨身长八尺,站在那如铁塔一般,他拍了拍腰间的长剑,“杜兵曹放心,今天我既然来了,就一定帮你把事办好。”

杜如晦对杜三郎道:“这位是秦王府车骑将军乔将军,跟秦王从小玩到大的好友,最善于击剑,还能左右驰射,书也读的好,

你想不想试试乔将军的剑?”

杜三郎恍然回过神来,赶紧退到一边。

杜家的那些管事、家丁、仆妇们,更是纷纷后退,没有一个人敢上前。

一个杜如晦,已经让他们很为难了,毕竟这位可是朝廷正五品官,这府里他官职地位最高,

现在又来个秦王殿下的伙伴,还是王府车骑将军,谁敢阻拦。

杜如晦带着乔轨来到西厢房前,

“让开,”

把守在门口的两个健妇犹豫了下,老实的让开。

门被锁了,

乔轨刷的拔剑,

大剑挥斩,

铜锁应声斩落,

杜如晦推开门,

杜十娘正在屋里写字,临李逸的瘦筋千字文。

“十娘,”外面吵吵嚷嚷,早传进屋里,但杜十娘仍没停笔,

门被打开,她也只是抬了下头,叫了声二哥,又继续写。

“二哥接你去长安,”

“谢二哥好意,我要是走了,阿祖会难过的,我还是留下吧。”

杜如晦走到他面前,“你留下,她可就要把你送去洛阳了。”

杜十娘停下笔,在那发怔。

“有个事告诉你,李逸要随军去泾州了。”

杜十娘眼睛转了转,“什么,李郎要随军,什么时候?”

“本来三天前就该出发了,因为洛阳突然生变,秦王暂缓出京,李逸估计要过几天才随殿下出发,”

“他还好吗?”杜十娘声音低沉。

“你直接跟他见一面,当面问他不就行了。”杜如晦笑道。

“可是阿祖,”杜十娘这些天关在这里,也想了许多,“阿兄,李郎的作坊可还好,上次的事,”

“都是小事,李逸根本不在意,那小子,后来还又敲了你阿祖一次,让我们杜家出了五十两黄金买他的方子呢,

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敲到杜家头上,不过我还真是挺佩服这小子的,就没有他干不出来的事。”

听说李逸没事,杜十娘长松口气,眼睛变的明亮起来。

杜如晦看在眼里,却并没有说什么,甚至心里反而有种很舒爽的感觉,郭老夫人向来把杜淹这个女儿当成掌上明珠般宝贝,

假如她真的为情所迷,爱上了李逸那毫无家世的小子,这还真是能把郭氏气死,

虽然这也会让杜家蒙羞,

可杜如晦觉得也无所谓,或许自己应当帮一把这堂妹。

他讨厌郭氏,也讨厌杜淹,要是郭氏和杜淹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最后嫁给了个还俗的小道士,想想就很爽啊。

他们父子两代人这些年憋的这些气,受的这些委屈,压抑的太久了。

“十娘,你真看上无逸那小子了?”

杜十娘脸迅速红了,一直红到耳根,可她却并没有否认。

或者说,这些天她也一直在问自己,自己真的喜欢上李郎了吗,她自己也没有答案,懵懵懂懂,

可经老夫人这么一插手,杜十娘倒反而被提醒了,

她也不懂什么叫喜欢什么叫情,

但从初见时相处的愉快,到后来慢慢的变的熟悉,变的一日不见就十分想念,变的跟他交谈时的愉悦、心动,

确实很特别。

说不出来的感觉,

无法琢磨,难以把握。

杜如晦很惊讶,本以为郭氏只是为十娘名声考虑,才这般小题大作,现在看来十娘还真的对那小子动了情。

这可真是让人意外,

“走吧,跟我回长安,明天我叫李逸来长安府上做客,你跟他好久不见,好好聊聊。”

杜十娘发出蚊子般的低声,“嗯。”

杜如晦带走了杜十娘,杜十娘只带上了贴身婢女疏影,郭氏听闻消息,气的晕了过去。

好半天才醒来,

双目失去了光彩,一直怔怔出神。

许久,郭氏让杜三郎取来纸笔,她口述杜三郎笔录,给洛阳的杜淹去信,询问洛阳兵变后他们兄弟俩的情况,

同时也告之了今日发生的事。

“杜家出了个不孝忤逆之人,我八十岁的老妇人,要被这逆孙欺侮······”

杜三郎提着笔半天没敢记录,“夫人,这些真的要告诉四郎吗,”

“写,他杜如晦攀上了大唐秦王,当了个秦王府属就以为自己了不得了?我儿还是从三品御史大夫呢,他只是绯袍通贵,我儿却是紫袍亲贵!”

长安,

李逸在师兄孙伏伽府上做客,

本来在家过完中元,三天前要随军出发,结果传来洛阳王世充兵变的消息,长安朝堂震动,皇帝召开紧急宫廷会议,李世民出京的时间也就推后了。

“中原又要大战了,听闻李密将入朝,行至温县,见到洛阳民部尚书韦津,得知洛阳兵变,元文都等皆已死,于是率部返回金庸城,

如今王世充李密剑拔弩张形势紧张,战事一触即发。

东都大饥,私钱滥恶,米石直钱八九万。”

孙伏伽落下一粒棋子一边道。

“那王世充必须得进攻李密了,否则就要崩溃了,斗米八九千,这可何等疯狂绝望的境地了,”李逸看着棋盘感叹。

“是啊,杨广当年耗费无数民力财力而营建的东都洛阳,曾让无数外国蕃邦使节惊叹,如今却熬战多年,快成地狱了。洛阳国子监祭酒徐文远这等有名的大儒,而且还是从三品的高官,结果也只能亲自出城去打樵砍柴,还被李密的兵抓了。”

“原来的东都留守,皇泰主的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到长安了,陛下赐封他为刑部尚书、滑国公。”说到他,孙伏伽很感慨,皇甫无逸是名臣之后,当年他爹是并州总管府司马,杨谅造反,他不从,被杀。

皇甫无逸任淯阳太守时,政绩天下优等,后来升右武卫将军,留守江都,他和段达、元文都等人拥立了越王杨侗,

王世充那晚兵变时,皇甫无逸准备领兵出玄武门,背后袭击王世充,可长秋监早被王世充收买,故意称找不到宫门钥匙延误时间,皇甫无逸最后也只得出奔长安。

“王世充的追兵半路追上了皇甫无逸,可他回头说我宁愿死,也不会跟你们一同反叛,最后解下自己的金带扔下,追兵们争抢金带,他因此骑马逃脱。”

李逸对那个跟自己一样名字的皇甫老哥没啥好感,居然抛妻弃子独自逃跑,既不能忠君殉国,又不能留下来守护妻儿,实在没啥可说的。

“中原将有大变,现在朝廷在考虑是先兵出潼关,以应对中原之变,还是发兵泾豳,先平陇右。”孙伏伽问李逸,“你觉得先打哪边?”

“自然是先解决薛仁杲,眼下正是最好的时间,若错失此良机,只怕陇右糜烂,又不知何时才能解决这后顾之忧。

至于洛阳,暂时不急。”

李逸又落一子,围棋有句术语,金边银角草肚皮。

棋盘四个角,是围空效率最高的。

下棋通常都是先抢四角,然后进驻四边,最后争夺中腹。

争霸天下也是如此,占据边角,就能有稳固的根据地从容发展,而中原做为四战之地,容易受到四面八方的攻击,

王世充和李密历史上最后被淘汰,也是因为河南四战之地,互相斗的死去活来,根本无法安心发展,稳固根据。

但李渊起兵太原,却迅速进军关中,一举抢占长安,有了这块四塞之地做根据,然后稳河东,图巴蜀,再取陇右、河西,然后出兵山南,等实力扩张到足够强大时,才去逐鹿中原,

若是李渊当年太原起兵后,就直奔洛阳,来个群雄争霸,让薛举先占了关中,则可能李渊早败了。

现在就得趁薛举新逝,陇右军主力深陷泾州时,一举将他们歼灭,不能给他们喘息恢复的机会,否则要拿下陇右可就很难了。

而且对于李世民来说,伪秦国这个颗子已经熟透了,轻轻伸手就能摘取,这可是灭国之功,也是大唐入关中后的第一场大战,要是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

“现在长安宅院价格还比较低,没打算买一套吗?”孙伏伽笑问。

“嗯,我打算趁出征前把这事办了,先入手一套再说。”

抄底的好时候,不入手太可惜了,正好手里还有很多钱绢,也暂时没地方投。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