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附骨之疽(1 / 1)逍遥小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附骨之疽

临近桐城,陆正发现这座县城比之开阳城大了一半。

进出来往的人也多了不少,进城还需要排队。

陆正一眼扫过,看到这些人多是些商贩,应是来桐城做生意。

陆正跟着一条队伍慢悠悠往城门而去。

走了一段路,才知晓这是排队交纳进城费,而不是要做什么入城检查。

开阳县进个城,可不需要什么入城费。

陆正有点诧异,桐城这样的富县,还需要如此作为?

见到前方的人拿出三文钱顺利入城,陆正也取了三文钱,准备等会儿丢入交钱的木桶。

那木桶之中已经堆了一层钱,数目还不少。

等轮到陆正时,守在桶边的城卫兵突然开口道:“外地的读书人?”

“嗯。”陆正应了一声。

卫兵便道:“进去吧,你不用给钱。”

陆正不禁好奇道:“为何?”

卫兵耐心解释道:“本地人和读书人不用给入城费。”

“原来如此。”陆正点头道,“不过我都没有拿出凭证,你就这么放我进去,不太好吧?”

“呃……”卫兵表情一愣,随即笑道,“这位公子一看就是读书人,哪里用什么凭证?再说了,谁会为了三文钱,冒充读书人?那是违法的!一般人,也没读书人的气质不是?”

他在这城门站了这么多年的岗,怎么也有那个眼力劲,能分辨得出来谁是不是读书人。

城门的一处,一个高大的男子听得动静,不禁朝陆正这边瞧了瞧。

待看清陆正的模样,连忙踏步来到近前。

“陆公子!”男子恭恭敬敬道。

陆正看向男子,是他见过的人,赵茹身边的护卫。

护卫道:“大小姐让我在此等候陆公子,请陆公子赏脸,去府上做客。”

“这,好吧。”

盛情难却……陆正心道赵茹倒是好客,他晚入城两天,对方却早早派人等在这里。

护卫一喜,又道:“陆公子且随我来,马车已经备好。”

护卫带着陆正来到城内,城门的不远处,就有一辆马车候着。

护卫驾驭马车,带着陆正去往赵府。

等来到府中,赵茹得知陆正前来,欢喜带人迎接。

“贵客登门,陆公子随我去客厅一坐,喝上一杯热茶。”赵茹笑盈盈道。

陆正拿出一个木盒递上,“拜访贵府,不敢失了礼数,陆某抄了一篇诗文以为文宝,请姑娘不要嫌弃。”

赵茹闻言连忙亲手接过,说道:“陆公子的文宝,可珍贵得很呢,当初一张浩然正气,连吴人都不敢接……这样的礼物,小女子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赵茹又邀请陆正去客厅一坐。

“前日我将陆公子的那些政令规划给父亲一观,父亲很是喜悦,都想着与公子好好谈谈……我已派人去告知父亲,他午时应会下衙回来,公子稍作片刻。”

陆正闻言微笑道:“尊父是个好官。”

能对他的那些政令感兴趣,怎么说也谈不上多昏庸。

赵茹低声道:“不瞒公子,父亲乃是太安人,外放为官,一直思乡心切,说哪怕回太安城做个小吏也好,不过这么多年,许是上面的人都把父亲给忘了,难以调任……所以父亲想做出一些政绩,好引得上面的关注。”

陆正道:“桐县富庶,做些政绩应该不难吧?”

赵茹苦笑道:“反而正是因为富庶,想做出更好的政绩,便是愈发难……”

陆正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理。

“小女子拙见,其实也不懂什么,公子听听就好。”赵茹又道。

陆正道:“姑娘很有见解,不必妄自菲薄。”

这时,有仆人捧着托盘而来,盘中放着厚厚的纸张。

赵茹解释道:“之前听闻陆公子要买纸,这是桐县最好的贡纸,公子且拿去用,也免得自己去费时间购买,而且这样的纸,也不好买。”

陆正看向那一沓散发灵韵气的贡纸,“这纸,价格不低吧?”

赵茹微笑道:“从本地的客商那里买的,熟人价格不贵,没公子送的文宝珍贵……”

陆正转而问道:“之前入城,发现还有进城费,请姑娘解惑。”

赵茹面露一丝异色,道:“桐县富庶,所以上交的税款也会更多,如今县衙的财政不好,父亲才如此,也只是收外地人的一点费用,非是父亲想贪那一点钱财……”

“财政不好?”

陆正神色微动,一个富县,官府居然会没钱,倒是让他觉得意外。

赵茹不禁道:“小女子也不知其中详情,等父亲回来,让父亲给公子解惑吧。”

“也好。”陆正点点头,也不再多问。

赵茹见状,便也转移了话题,聊起了其它事情。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县令官服、身材偏胖的中年人快步来到大厅。

“父亲!”

赵茹见到来人,连忙起身相迎。

赵玉明看向陆正,满脸堆笑道:“这位就是陆正,陆秀才吧,哎呀,真是一表人才……”

“赵县令!”陆正起身行礼。

“坐坐坐!别客气!”赵玉明笑眯眯招呼道,“早就想见一见你了!”

赵茹挥手屏退其他下人,亲自侍奉在一旁。

赵玉明坐到陆正的旁边,说道:“你的那些政令规划,我都看过了,好得很!我琢磨桐县也该跟着变变,我准备……陆公子以为如何?”

陆正认真听讲,发现赵玉明想改变的并不多,只是想施行几个简单的规划。

陆正不禁道:“县令可以做更多的。”

“没钱啊!”赵玉明为难道,“咱们桐县,不像你们开阳县,单是你,听说都捐了好几十万两银子?我可找不到那样的人……”

“官府的钱呢?”陆正询问道。

赵玉明掰着手指头,细说道:“收来的税,上交一大部分,县衙官吏们的俸禄,还有县学……这哪有什么剩余。”

“别看桐县富庶,但很多乡绅大户,都会免一部分税收,所以官府收上来的钱财,其实并不多。没钱,那就办不成事……”

陆正不禁道:“县令收不到大户的钱,所以就从其它地方想法收税?”

赵玉明尴尬一笑,叹道:“实属无奈之举啊。”

陆正淡淡道:“桐县多乡绅,他们占有大量的财富,上不利国,下不利民,已非癣疥之疾,实乃附骨之疽,不可不除也。”

“呃……”

赵玉明神色微变,这是让他向那些乡绅大户动刀子?

有些事情,他并非不知晓,只是难以下手。

赵玉明低声道:“话虽这么说,可我拿什么理由,让他们出钱啊!”

陆正道:“县令派人去抓十个大户,恐怕十个中至少有九个,都干过欺压良善、侵占良田、贱买贵卖等罪,县令还找不到理由么?”

“这个……”

赵玉明无奈道,“此事,非是我没有想过,那些乡绅大户同气连枝,关系往来可达州城,我纵然是县令,但也奈何不得……不好办,不好办啊!”

赵玉明还以为陆正能有什么好的建议,结果都是些老生常谈。

有些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咯。

陆正不禁道:“县令是太安都城人氏,难不成一点关系没有?还怕这些小人物闹腾?”

之前听赵茹说起自己的父亲是太安人,这都城的人,做事还这么畏畏缩缩,难不成在太安一点人际都没有。

赵玉明便道:“是有点关系,但太安离桐县之远,俗语有言,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年轻人,你没有入官场,不知人情世故,有时候,过刚易折啊!”

“县令当宁折不弯。”陆正道。

赵玉明神情一滞,一时无言以对。

他就是想做出点政绩,好调回太安。

可不想因为一些事情,得罪本地的某些乡绅,然后哪天莫名暴毙家中,或是被弹劾贬去清苦之地……

这类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旁边的赵茹听到两人的谈话,不免秀眉皱了皱,莫名对自己的父亲有点失望。

赵玉明喝了一口茶,缓缓道:“陆公子是个聪明人,希望能理解我的难处。”

陆正表情平淡地点了点头,他不能指望为官者,都那么刚正不阿,会为民着想,不惜得罪权贵。

他想了想,道:“这样吧,县令若是有心,我可以写一封信给开阳县的李县令,让他给你谋划谋划,你们可以商量一番……在这种事情上,李县令还是很有经验的。”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陆正也无法帮到什么,便想着让李元给出出主意。

“哦?那就麻烦陆公子了。”赵玉明闻言一喜。

他从赵茹那里知晓到开阳县最近发生的不少事情,听说李元因为什么妖鬼案子,可是大动干戈抄了不少大户,愣是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赵玉明与李元见过几面,不过关系不熟。

赵玉明笑眯眯道:“我也写封信,等一下让心腹快马加鞭送去……小茹,好生招待陆公子,我去去就回。”

赵玉明离开客厅,找到自己的一位心腹幕僚,长谈一番,又特意嘱咐了不少话。

之后,这位幕僚带着陆正和赵玉明的书信,飞速前往开阳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