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狮子大开口
正午,赵玉明热情拉着陆正留下做客,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
席间,赵玉明也不再提及政令之事。
他知晓陆正的为人,给出的建议那肯定是打打杀杀。
便转而讲了一些人闻趣事,调和一下关系气氛。
其中,不乏他年轻时在太安城遇到的事情。
陆正倒也听得有趣,好奇问道:“赵县令对太安这么熟,可知晓一位名为徐寿的道人。”
“徐寿?”赵玉明闻言一愣,“道人,好像没听……哎,等等!”
赵玉明不禁道:“是哪两个字?”
陆正抬起手指画了两个字。
赵玉明瞪眼道:“你说的,难不成是徐大宗师?太安城同姓名之中,也就这位最有名气了。”
“徐大宗师?”陆正道。
赵玉明低声道:“钦天监的大人物,据说千年道行,曾为帝师,一手推演之术了得,能算天地未来……”
陆正眨了眨眼,心道他之前在野外遭遇到的道人,难不成就是这一位。
听赵玉明说得这么厉害,但那道人,似乎也没有算出来他是谁啊。
赵玉明道:“陆公子怎么问起他来?”
“有所耳闻,好奇。”陆正回道。
赵玉明笑眯眯道:“这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连太安城那些权贵,都很难见到徐大宗师。说起来啊,太安城藏龙卧虎,厉害的人物如过江之鲫……”
陆正微笑道:“毕竟一国之都。”
“我这些年在外任职,难得回去待上几天……”赵玉明道,“若我能调回太安,陆公子来太安的时候,我带你好好逛逛,见识一下都城的繁华!”
“好。”陆正点头道。
赵玉明乐呵呵招呼道:“来来来,吃菜,吃菜,别搁筷子……”
一顿酒足饭饱之后,陆正没有多留,直接离开了赵府。
赵玉明知晓陆正还有事去往洪州城,倒也不好强留,将陆正送出了门。
等陆正走后,赵玉明这才慢悠悠回去。
他看向身边跟随的赵茹,道:“此子修有浩然正气,确实是个人才。可惜官场不是书院,他还是太年轻,不懂世故……”
“陆公子可是做了很多为民之事……”赵茹忍不住道。
赵玉明幽幽道:“年轻人无畏无惧,初出茅庐,做了些事情,还来不及让人注意罢了……如此长久下去,是祸非福也。”
赵茹欲言又止,却是无法反驳。
赵玉明摇头晃脑,又道:“对了,你刚才说他送了一份文宝,正好有空,拿出来看看。”
赵茹道:“东西让人放在了父亲的书房。”
两父女便是同去书房。
赵玉明见到桌上的一个木盒,伸手打开,里面有一卷纸。
他忍不住伸手去展开文宝,只是刚一触碰,便是清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一股悲意。
“嗯?”
赵玉明下意识地缩回了手。
“怎么了?”
旁边的赵茹见父亲的异样,低声询问道。
赵玉明深吸一口气,手上覆盖起一层文气,然后去拿文宝。
展开一看,一首诗文映入眼帘。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赵玉明看到这首诗文,眼睛有些刺痛,嘴唇止不住的颤抖。
赵茹只是看了一眼,顿时目光瞪圆,心中泛起哀伤。
赵玉明好似拿到了烫手山芋,又迅速卷起文宝,将其放到了木盒之中,合得严严实实。
赵玉明内心受到冲击,神情复杂无比,好一会儿才勉强平复心情。
“此子……”
赵玉明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出口。
……
开阳县衙,李元坐在房间里批复公文。
“那些猴子倒是识实务,还真愿意出力……”
就在这时,一个官差从外而来。
“大人,桐县县令的一位幕僚过来,想要求见大人,说是带来了陆公子和赵县令的书信,有事要和大人商谈。”
“嗯?带人过来!”李元连忙道。
一听到有陆正的书信,李元就来了精神。
很快,幕僚来到房间,说明了来意,然后将两封书信呈给李元。李元展开书信仔细看了看,又转而道:“你且下去歇息片刻,我召人商议一下,等一下给你答复。”
“好的。”来人连忙应道。
然后,幕僚就被带着去它处休息。
李元眼眸闪烁精光,让人把县尉和县丞都叫来,家中的一个心腹也喊来。
李元将两封书信摊开,就谈及刚才的事情。
赵玉明的信很长,说明了桐县的一些情况和难处,想让李元做为同僚,相互帮衬一二。
而陆正的来信就很简短,只是告诉李元,若有余力,帮助赵县令一二,必要的话,可以拿去一部分好处。
李元压低声音道:“桐县是富县啊,我们帮忙打压那些乡绅大户,能分一杯羹,很不错啊,几位觉得如何?”
旁边的县丞道:“咱们开阳县要建设,费不小,确实可以……不过这人手紧缺,而且容易得罪不少人啊。”
李元瞪眼道:“得罪人?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你们只管想办法去干,人手嘛,去找!是人是鬼,只要可用就行!大不了我去州城喊些人来……”
陆正都能在长公主那里说上话,他还怕这些?
县丞不禁道:“那这所得的钱财,怎么分?”
李元悠悠道:“怎么也得二八分吧,不然白出力?”
周县尉忍不住道:“大人,我们拿二成,是不是有些少了,这种事情,可不好办……二成银子,这不成跪着要饭了?”
李元斜了周县尉一眼,淡淡道:“谁说是我们二成?”
“啊这……”
众人一时表情古怪,突然感觉自家的县令有些陌生,还是自己以前根本不了解李元?
“咳咳……”县丞摸了摸鼻子,小声道,“大人,拿八成有些夸张了吧?他们会愿意?”
什么分一杯羹,这简直是把人家的锅端了,只给人家留一碗汤。
李元悠悠道:“那个赵县令,我是见过的,此人性子软怕事……本官可不怕这些,咱们担这么大风险,难道不该多拿点?”
“大人有理!”
众人纷纷赞同,没有反对的理由啊。
毕竟要是真拿八成银子,他们多少也能摸点油水不是?
李元道:“你们三个先去商量商量,怎么抽点人手办事……我去跟他谈谈。”
说罢,李元潇洒离开,去见赵玉明的幕僚。
幕僚见到李元亲自过来,连忙起身,“大人商议妥了?”
李元底气十足,伸手比划道:“八成!除了会上交国库的那份银钱,余下的本官拿八成,出了任何事,由本官担着!”
“啊?”
来人没想到李元直接狮子大开口,居然想要八成的利益。
他脸色不好看道:“此事,我做不了主,县令肯定也不会同意。”
李元呵呵一笑,“你回去跟你家县令说,本官上面有人,弄死那些乡绅大户,保证不出乱子,但钱不能少……哦,对了,此事有时限,因为本官这里的某些案子要封卷,呈报上去了,过了这段时日,你们给九成银子,本官也不乐意干,风险太大。”
来人闻言,忍不住好奇道:“大人在处理什么案子?”
他确实听说开阳县最近抓了不少妖鬼,抄了不少人家,但具体的案子细节,外人不得而知。
李元笑眯眯道:“妖鬼大案,上面的州牧大人都在关注,说起来,你们铜县可能有人牵连呢,不过你们好像没线索啊,不好查。”
来人心中一动,便道:“大人还有什么回信吗?”
李元淡淡道:“没了,本官还忙着建设开阳县呢,要不是陆正来信,都懒得管你们的事情,你回去吧,三天之内给个回话。”
来人思索片刻,点头道:“我回去说一下,争取早日给大人一个答复。”
“去吧,去吧!”李元摆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来人匆匆离开,又迅速返回桐县。
……
“八成!他怎么不带人来抢!”
赵玉明听到回复,顿时惊坐而起。
还以为李元会是个热心肠,这心黑得……
幕僚低着脑袋,道:“咱们县衙,也没什么能抢的了。”
“呃……”
赵玉明表情一滞,随即又瘫坐下去,眉头紧皱,“八成啊,没有商量的余地?五五分也行啊!”
幕僚道:“看李县令的样子,恐怕不会愿意。”
“罢了,备马,本官亲自去一趟。”赵玉明感觉头疼。
幕僚不禁道:“这会儿过去,天都黑了,大人要不明早再去。”
赵玉明道:“这不显得有诚意?”
“这显得大人很急切,对方肯定更加不会让步。”幕僚说道。
赵玉明脸色难看,“明早本官亲自过去,不也显得急切,难不成你能让他作出让步?”
“这个……”幕僚小声问道,“大人觉得几成合适?”
赵玉明纠结一阵,“二成太少了,够我们县衙开销吗?怎么也要四成吧?实在不行三成半,不能再少了!”
幕僚道:“要是李县令真能铲除掉那几个大户,其实二成已经不少了……”
赵玉明眉头一挑,“是嘛?你明日再去谈谈,好好谈谈!争取至少三成半,懂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