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13】(1 / 1)江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8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13】

“阿父,我欲接受魏府君的征辟!”

翌日,襄平李氏坞。

只见李信一脸认真的对李氏家主李敏开口道。

闻听此言,长廊下的李敏眼神却有些复杂。

纵然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只是个中人之才,但终究还是要出仕的。

相比之下,魏哲确实已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

念及此处,李敏当即轻叹:“唉那就如此吧!”

李信闻言当即面露喜色,自认为终于能撑门立户了。

然而宦游多年的李敏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痴儿,此人征辟的何止是你,分明连我这把老骨头都盯上了。”

此言一出,李信顿时一脸愕然。

不过在孝顺这点他确实没话说,当即内疚道:“孩儿愚钝,实不知此中另有深意,我这就去回了聘书。”

然而他刚一转身却被李敏拦住了。

看着儿子那执拗的眼神,李敏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毕竟这种招数本是应有之义,否则好好的魏哲为何要征辟襄平李氏子弟。

况且襄平李氏在乡土之中的人情资源,不正是要在这个时候变现的吗?

于是李敏只能无奈的传授了些经义之外的学问,省得这孩子真成了君子。

不过李敏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他以为魏哲征辟自家儿子为田曹掾,只是为了多征收些粮税。

却没想到,魏哲竟然真的想要李信当个“劝农掾史”。

次日,傍晚。

当李信回来告知父亲自家的任务后,李敏顿时眉头紧皱。

“裁汰耕犁?推广耧车?”

这……这不对吧?

大家都是做样子,你竟然真准备劝农了?

若是其他事务还不好说,但这件事情李敏可太知道它的难度了。

因为当初崔寔为辽东太守时,李敏便以郡中著姓的缘故被征辟为郡吏。

没错,李信现在做的正是当年他老子干过的事情。

只不过即便以涿郡崔氏的底蕴,崔寔也没办法搞来那么多铁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李敏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办成这件事有多困难!

李敏当即便一脸疑惑道:“他哪来这么多耕犁?”

“府君未曾言明,但观其神态好似有恃无恐!”

见儿子这么一说,李敏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准了。

“……难不成朱虚管氏如此豪富?”

没办法,除了吃软饭之外,李敏想不到魏哲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但即便朱虚管氏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有如此多铁料和铁匠呀?

倒不是钱多钱少,而是这种军备物资掌握的太多容易招人惦记。

比如北海相恐怕就要暗自寻思,朱虚管氏是不是想造反作乱了?

届时为了防患于未然,说不准北海相就要先下手为强了。

这其实也是地方大族与郡县长吏之间的默契。

一旦超过这个尺度,便很容易迎来官府的打击。

一时间李敏百思不得其解。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魏哲过往的战绩还是让李敏不敢轻忽。

一念至此,他当即沉声吩咐起来,准备举办一场酒宴招待亲朋故旧。

毕竟这种工程已经不是他那个傻儿子可以推动的了。

无论是裁汰耕犁,还是推广耧车,对于辽东来说都相当于农事改革。

而一旦改革,必然就无法避免的遇到阻力。

世事就是如此,有时候即便明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也依旧会有人抗拒。

利益牵连之下,并不是单纯的靠杀人就能推行的。

而这也是魏哲为什么会征辟李信的缘故。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既需猛火爆炒,也需小火慢炖。

文火武火相济,火候才能恰到好处,这才是治国之道。

……

且不说李敏如何舐犊情深。

太守府这边除了李信之外,其他人也都忙的不可开交。

当初在拿下了郡功曹仲旭之后,魏哲便对太守府进行了一番清洗。

故此眼下留下来的,都是十分有眼力见的。

当然,魏哲还是从乐浪屯田各部调来了一些班底,也算是基操了。

比如将作掾孟宁、户曹掾平宏、仓曹掾钭荣、贼曹掾贡景都是魏哲旧部。

至于主掌检核人口户籍的比曹掾尹嘉,更曾经是一个黄巾头目。

只不过如今魏哲早就在带方给他重新办理了户籍,成了乐浪良人。

并且魏哲还特地将王峻调来,以其担任功曹之位,兼管水曹掾。

毕竟以乐浪王氏的名望,还是可以压得住这个位置的。

而魏哲的这一番举动,也让不少暗中观察的有心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毕竟无论魏哲对豪强的态度如何酷烈,至少他从没有亏待自己人。

“君侯,铁矿已经找到了,随时可以动工。”梁水河畔,只见将作掾孟宁站在魏哲身后禀报道:“不过以过往的经验来看,所需石涅数量恐怕会十分庞大,一般小矿怕是无力供给。”

孟宁倒是没有提从乐浪转运,因为那样不太现实。

闻听此言,魏哲略作沉吟便开口道:“那就从玄莬开采!”

要知道后世的抚顺市,别称可是“煤都”。

而抚顺地区如今正好属玄莬郡侯城县管辖,魏氏矿山中便有不少煤矿。

不过早年魏氏开采煤矿倒不是为了做燃料,而是取其中的墨玉贩卖。

所谓“墨玉”,其实就是“煤精”,在当下也算是个稀罕物。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将作掾孟宁顿时面露喜色。

“小辽水穿侯城县而过,汇入大梁水中,如此正好借水力转运。”

并且鞍山铁矿周围也是支流遍布,不乏可以通航的水路。

襄平城算是将天时地利人和都集齐了,不用多大力气便有煤铁交汇于此。

而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当即微微颔首。

“既如此,传令船岛,务必配合此番冶炼事务。”

待将作掾孟宁匆忙离去之后,岸边的魏哲沉思良久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乌忠,你去趟秽貊……”

曾经的秽貊勇将如今早就成了魏哲忠实的家臣,在听完魏哲的吩咐后,当即毫不犹豫的上马飞驰而去。

话说魏哲刚才的命令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秽貊二十八城入高句丽捉生。

不用出动大军,三三两两入寇高句丽掳人就行。

如此一来,秽貊人可以发一笔小财,魏哲也能获得亟需的人力。

毕竟农奴什么的,可是要比屯民好用多了,再不济也能用来挖矿。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又吩咐道:“伯远,你去趟东明郡,帮我给公孙昭带句话……”

虽然魏哲不太看得上三韩,但他们毕竟有百万之民。

并且经过一方战乱的洗礼之后,多少还是锻炼出了一批悍卒的。

当然,这些人个体战斗力不错,但人数一多反而就不行了。

不过这也正合魏哲心意,正好可以用来物尽其用。

让这些人去骚扰高句丽,凭自己本事发财,总比留在三韩当地雷好。

更何况这样还能逐渐压缩高句丽人的活动范围,骚扰他们的正常生产。

钟扈在了解了魏哲的意思之后,当即也躬身离去。

然而待两人离开之后,戏志才却忍不住面露忧色:

“明公,这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毕竟现在高句丽尚且元气犹在,如此撩拨后果恐怕难说。

魏哲闻言却轻叹道:“急是急了点,不过守株待兔总比一无所获好。”

高句丽如果真的准备再次大举入寇,魏哲反而求之不得。

反正他目前暂且无力出兵攻击高句丽,那么对方送上门来也是一样的。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此消彼长!

在不断放血高句丽的同时,也不断增强己方的实力。

如此一来,魏哲动手的余地也就能更大一些。

当然,这里面多少也有些魏哲的恶趣味。

毕竟以往高句丽可没少劫掠汉地,掳掠汉民。

苍天不管他来管,他现在就要让高句丽人也体会被打草谷的滋味。

至于抓来的高句丽人无论是当农奴种田,还是当矿奴挖矿,亦或是修桥铺路,兴修水利,那可都是上等的牛马呀!

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转念一想却深以为然。

《礼记有云:

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胡人的战术对付胡人,这种行为显然圣人也是很赞同的。

念及此处,戏志才当即忍不住道:“明公,那不如四面张网如何?”

毕竟高句丽几乎被秽貊、乐浪郡、辽东郡、玄莬郡半包围了。

若是各处汉地同时打草谷,高句丽恐怕会应接不暇。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顿时眼神一亮,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对呀,他为什么要局限于辽东郡?整个辽东本就是一盘棋!

即便玄莬郡太守并非天子的人,与魏哲也没什么交情,但玄莬六县早就被魏氏渗透了个七七八八了,架空此人完全不成问题。

而且以玄莬太守卞毅的行事风格,恐怕也不会与魏哲对着来。

如此,他完全可以借着围剿高句丽的机会将辽东四郡一属国整合一体。

错过了打击张纯乱军这个借口,有个高句丽顶上也不错。

这般想着,魏哲发现自己的眼界还是有点狭隘了。

裁汰耕犁、推广耧车这种有利民生的好事又何必局限于辽东郡呢?

以他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在辽东四郡一属国全面推广。如此一来,效果必然要比单单只在辽东郡施行强得多。

虽然政绩必然会算在别人头上,但他还用得着在乎这些吗?

辽东的汉人根基越厚实,对于他来说本就是最大的好处。

一念至此,魏哲当即果断道:“回府,召国渊、是仪、孙邵诸吏议事。”

毕竟按照辽东一盘棋的格局,太守府显然就没有侯府好用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