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刚柔并济(1 / 1)江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刚柔并济

“……华元化?”

魏哲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能自家母亲口中听到这个名字。

如果说当下魏哲最想请来的人才是谁,那便要属此公无疑了。

毕竟任你王侯将相,在生老病死面前也一律平等。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瘟疫高发期,有一个名医在旁实在太有安全感了。

更别说华佗还是难得的全科医生。

或许是长时间游走在民间行医,他虽然在后世以擅长外科,精于手术闻名,但华佗同样也精通内、妇、儿、针灸诸科。

只可惜他晚年因遭曹操怀疑,被下狱拷问致死,所著医书也因此失传。

说来华佗与曹操还是不折不扣的乡党呢,两人都是沛国谯县人。

只不过他常年游走在外,导致曹操还要别人推荐才知道这位老乡。

魏哲却是没有想到,自家母亲和华佗竟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一念至此,魏哲当即满眼期待道:“阿母,可能联系上这位华元化么?”

见他如此看重,魏母虽有些诧异,但还是努力思索了一番。

片刻之后,魏母方才无奈道:“此人行事与蔡公颇为类似,不好仕途,乃真正的高人隐士,不是在深山幽谷中采药,便是在乡亭里社中行医,这如何寻得?”

魏哲闻言倒是没有怀疑母亲的话。

毕竟后来华佗治好了陈登的寄生虫病后曾被沛国相陈珪,也就是陈登的父亲举为孝廉,但华佗却推辞不就,依旧行医四方。

从这个角度来看,行医救人应该就是他的志向,或是执念。

不过越是如此,魏哲就越想邀请这位来辽东一聚了。

于是苦思冥想了片刻之后,魏哲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

魏母虽然联系不上华佗,但却提供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蔡公生前常常去不其山采药,言此处药材冠绝天下,实乃仙家药库。

即便在外地也能找到同类药材,但蔡公却习惯用此处药材治病救人。

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此地灵气最盛,药效最佳,乃救人之无上良品也!

当地人日日相伴或许不觉得,但在医家眼中却是截然不同。

所谓不其山,其实便是后世的山东崂山。

即便经过两千多年的消耗,后世医者考察此处时依旧发现了七百多种药材,范围包含动物、植物以及矿物,量多质优,种类齐全,堪称“天然药库”。

作为蔡公的弟子,华佗在继承老师医术的同时当也继承了这些珍贵资料。

如此一来,“守株待兔”也未尝不可。

正好不其县乃是魏哲的食邑之一,魏哲想要在此处蹲人简直不要太容易。

当然,魏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毕竟在当下的大汉朝想要找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除非朝堂下令全国通缉。

然而魏哲要是能做到这一点,现在也不用窝在辽东种田了。

是故魏哲也没有抱有太大期望,在将事情交代给国渊之后,当日魏哲便与宣诏的小黄门密谈起来。

……

午后,书房内。

“恭喜魏府君!”只见小黄门笑吟吟道:“如今你与陛下便不止君臣之礼,更有甥舅之亲了!”

闻听此言,魏哲当即故作感动的表态道:“陛下天恩,某定铭记于心!”

见此情形,小黄门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随即他便眉头微皱道:“不过正事魏府君还是要上点心呐!”

小黄门口中的是“正事”自然就是灭高句丽了。

对此魏哲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天子这也太没有耐心了。

他上任辽东太守一年都没到,还想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但谁让人家是天子呢,魏哲只能耐心的解释道:“尊使大可放心,某已经针对高句丽布下了天罗地网,只待粮草充足,定然能将其一举灭国!”

说罢魏哲不待小黄门再度开口,便主动拿出五路捉生军的计划忽悠起来。

还真别说,小黄门还就喜欢这一套,经过魏哲一番解释后顿时连连颔首。

魏哲见状当即趁机提出新的要求。

“辽东地广人稀,若要速灭高句丽兵力实在少不得。”只见魏哲振振有词道:“然若是能驱胡虏而攻东夷,实乃两全其美也!”

听到这里,小黄门下意识便忍不住点了点头。

见他这幅模样,魏哲这才图穷匕见。

“请开胡市?”

当听魏哲这么一说,小黄门面色顿时有些犹豫起来。

毕竟“通关市”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官方互市更不是随便开的。

至少如今一般边郡太守都没有资格插手,都是朝堂直管。当然,偷偷摸摸走私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然而魏哲见状却笑着又送上了一个小木箱。

当感受到那沉甸甸的重量之后,小黄门紧蹙的眉头顿时就舒展开了。

“魏府君放心,此事吾回宫定然好好与天子分说,定不让你失望!”

对于宦官收钱办事的名声,魏哲还是相信的。

于是两人当即相视一笑,宾主尽欢!

且不说小黄门如何心满意足的离去。

魏哲这边很快便召来侯府众人在家中议事。

而商议的重点,便是如何操持好这个“辽东关市”。

……

所谓“关市”,其实就是“胡市”,意为胡人以其土物与中原互市也。

比如安帝、顺帝时草原各部便常以牛马等牲畜换取中原的绢帛、酒水等物。

要知道草原对汉人商品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越来越大。

一旦无法通过互市得到,亦或者通过互市也无法满足,他们便会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劫掠,这就是胡虏寇边的底层逻辑之一。

魏哲并不想消灭这种需求,甚至乐见其成。

毕竟他不开胡市,草原的牛马就要被其他州郡给弄走了。

况且如今辽东周围的胡虏蛮夷他基本上都打了一遍

想必现在这些蛮夷也可以好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做买卖了。

左手刀剑,右手互市。

刚柔并济,双管齐下,效果才能更佳!

而国渊等人在听了魏哲的话后也没有怀疑他能不能促成此事。

实际上国渊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

“襄平乃郡治所在,又地处辽东腹地,不宜令胡人深入也!”

好家伙,这位都已经开始选址了。

见他这么一说,堂内众人干脆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议起来。

最后经过一番讨论,众人一致认为辽东郡最北边的望平县乃是最佳的互市地点。

因为此地位于辽东郡边缘,并且正好处于大辽水河畔,水运十分方便。

而且望平县所处的位置无论是乌桓人还是鲜卑人都是不远不近,刚刚好。

不过很快孙邵便眉头微皱道:“那扶余人呢?”

魏哲闻言直接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一个交易范围。

“除高句丽外,各族夷狄杂胡皆可来此互市!”

见他这么一说,孙邵顿时忍不住嘴角微抽。

毕竟高显城外的京观可还正新鲜呢,扶余人敢不敢来都是个问题!

然而戏志才却笑吟吟道:“若是这回扶余人胜了或许不会来此互市,但此战我军大胜,此辈定然纷至沓来!”

氏仪闻言忍不住颔首附和道:“夷狄,禽兽也,向来畏威而不怀德!”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心念一动顿时有了想法。

“子羽,此市便交给你执掌如何?”

毕竟氏仪的清廉是经过历史证明的,这点连多疑的孙十万都不怀疑。

若是将这胡市交由太守府内一干郡吏打理,说实在的魏哲还真不放心。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氏仪虽然有些意外,还是慨然领命。

只见他朝魏哲郑重一拜道:“卑职定不负君侯所托!”

当然,魏哲也没有让他孤身上任的意思。

为了让氏仪有足够的“说服力”,魏哲又另调了两营军屯过去。

如此一来,望平县便有四千屯兵随时供氏仪驱使。

这样的兵力配置,对于一个胡市来说已经差不多够用了。

而就在魏哲筹备辽东胡市之际,高句丽那边则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