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燃烧的远征
东昌城客流渐少的街道上,一个男人穿过人群,绕过紧促奔走的官军,无视掉街边的乞丐,径自走进一家客栈,与老板娘热情地打了声招呼,便直接上楼。
布鞋踩踏楼梯发出吱嘎吱嘎的怪叫声,男人回到自己的房间,扣上门闩将房门锁死,接着飞扑到床榻躺好。
待一切准备就绪,他抬起手唤出系统操作界面,手指滑过一连串按钮最后悬停在末尾用力双击。
随着一阵白光笼罩视线,映入男人眼帘的是游戏头盔的载入前画面。
他摘掉头盔,从床上爬起,迅速激活休眠状态的电脑,找到游戏聊天群输入这些天收集到的情报——
退休在家的孙承宗战死,孙氏一门被建奴残害】
建奴大军齐聚直隶中南部,一路建奴大军攻克衡水】
孙传庭率部解除真定之围,卢象升与高起潜抵达定州】
一条条的信息通过聊天群传递过无数玩家,即时在线的兄弟粗略扫一眼,记住所有情报的关键词,问一句引导人现在何处。
得到肯定答复的玩家旋即戴上游戏头盔进入游戏……
大明商城郊外一处兵营,一位睡觉的军官忽然惊醒。
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引导人所在的大屋,将自己收到的情报转告。
好在他是首位传达情报的幸运儿,远比第二个人快三分钟,顺利拿到中转情报的厚赏。
一番情报汇集而来,李牧总结——
建奴分两路大军深入关内,一路席卷直隶西南,一路飞掠东南踏入山东地界,再结合历史资料,建奴此次入寇的总兵力不低于六万,这还没算随军奴隶。
被乞活军削弱过的大明比历史上虚弱三分,也该借着“总督军令”的由头出兵北上,狠揍一顿建奴平衡明清之间的实力。
一碗水总要端平。
原本李牧打算出动玩家与战兵的混合部队,锤炼一下自己的直属部队。
但士卒们数次脱敏训练的成绩较差,北上的路途遥远,指望官军的补给体系也不现实,就不派出去拖玩家后腿了。
此次李牧决定派遣一千五百玩家出征。
数百名早就为杀鞑子屯驻商城的猛士,数百名来自乞活军的弟兄,数百人是打算换玩法的生产建设、县村干部玩家,还有数百人是最近几批次新、纯新玩家。
毕竟是长途远征精悍的建奴,纵使有河运便利,补给线也拉的太长,所以此次远征不带火炮,但基础火器给玩家备足。
玩家自备的“新奇”火器以及普通鸟铳自不必说,李牧还给他们配置了两百支重型火绳枪。
西班牙方阵常用的重火绳枪在明末亦有使用,名字唤作“斑鸠铳”。
这种枪支长约两米,最大射程两三百米,有效射程120米左右,射程范围内可轻松破甲。
远征的交通工具是李牧麾下商队的河船,全员从商城坐船出发进入淮河,顺流而下进入洪泽湖,接着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直抵临清。
全程走水路一千七百余里,若是临清陷落,便改选在东昌落脚迎战,预估十天至十五天抵达目的地。
由于路途太远,乞活军、湖广游击队、暗杀队伍等等战损极高的玩家还仰仗李牧的“复活圈”。
若是太过遥远,山东一带倒是能建起新的根据地,但是乞活军与湖广游击队打下的地盘就可能崩溃。
因此他这次并不带队出征,而是委任一员千总代他领兵北上勤王。
至于游击将军本人,当然是旧伤未愈不能作战。
……
铁灰色的阴影渐渐退居幕后,橘红色的朝阳冉冉升起占据半个天空。
商城的居民早早苏醒,吹拉弹唱的宣传队伍已经奏响音乐,暗示着百姓们一齐出城欢送远征的猛士。
整个县城城郊热热闹闹,市民与农民自发地走向官道,簇拥着即将出征的勇士队伍走向西面的渡口。
旗帜飘扬,乐器奏响,在一片热闹的喧嚣中,黄子龙』昂首挺胸跟着队友的步调前进。
他环顾四周,看见百姓跟着队列一路小跑,小孩子们也欢快地朝玩家大喊。
百姓们怀抱着竹篮、菜篓,纷纷向身前走过的黑旗军将士递送窝窝头与菜团。
百姓主动投喂的饭菜都是免费,是百姓们发自内心传达的感激之情。
被李游击调教过的官兵仿佛换了灵魂,从打家劫舍、殴打百姓的兵痞,变作扫黑除恶、剿匪护民的大好人。
百姓们不懂什么大局、大道理,只知道这支“新官军”对他们亲近友善,就像自家的子弟兵一般。
如此一千多心善的好儿郎,就要出征去打凶恶残暴的鞑子,他们如何不担忧。
“吃点吧。”
“好儿郎吃吧,窝头不要钱。”黄子龙』感受着官道两侧投来的灼热目光与热情欢呼。
他脑袋晕乎乎的,一股炽热的荣誉感涌上心头,让他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他现在才知道何为近代军队与现代军队的区别,为民为国的荣誉、使命感仿佛能给他无尽的死战勇气!
明明这些npc仅仅是游戏数据与台词文本构成的路人角色,他却体会到一种直击心灵的真实感。
好像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七情六欲,自己酸甜苦辣的人生,自己的亲朋好友。
就好像明末环境下一个个被历史劫难压得喘不过气的贫苦小民。
他想为这些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做些什么。
他想要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让他们安稳生活下去,不再受到贪官污吏、土匪恶霸、异族豺狼的威胁!
他要为万民而战!
玩家们换上自己定制的军装,刀枪剑戟、铳棒烟,使得每个玩家看起来都像是大唐的精良府兵。
常见的明军战旗,“李家军”的黑旗,乃至玩家自制的旗帜混杂在一起,数十面各色旗帜猎猎作响。
百姓们放眼望去,恍若能瞧见混杂无数文化的军队——
先秦宗周六师』,大秦锐士军团』,两汉虎贲』,北魏六镇』,大唐白发军』,红巾军』,戚氏浙兵』……
甚至还有一些百姓看不太明白的罗马禁卫军』,法兰西老近卫』,胸甲步兵』,龙虾兵』……
仅仅一千五百人的部队,就走出混杂中西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惊人气势。整齐划一的步调犹如万马奔腾,震撼大地。
配合着中西合璧的乐器声响,他们仿佛搅乱了古今时空,将所有世界线的文化缝合在一起。
远征玩家高声哼唱愉悦轻快的军歌小调,经久沙场的猛汉们不自主地散发浓烈的杀气。
本该装病的李牧骑着战马等候在渡口。
“大帅!大帅!大帅!”
经过李牧身侧的玩家不由自主侧目呐喊,洪亮的问候声在李牧耳边如警钟回响。
“你们好!”李牧朝玩家招手,对他们点头,冲他们微笑。
他们都是好儿郎,都是经过多次血战的猛士。
李牧恍惚想到,历史上这般出征作战的勇士也是这般吧——
那些人在新年到来,本该与家人团聚、共享幸福美满生活之际,却不得不披上戎装远离家乡。
因为他们是勇士,是天下的栋梁,是保护天下百姓不受残暴敌寇侵害的铁盾。
玩家将用双足丈量三分之一的国土,到遥远的北方打退入寇关内的豺狼。
李牧这次解除了远征玩家的“红名禁令”,只要敌兵脑袋后挂着丑陋的金钱鼠尾,一律标记永不消除的红名。
凡是斩奴兵者,功勋奖励翻倍!
李牧目送着一千余玩家坐上河船,直到河船驶离变得模糊,他仍站在马镫上极目远眺。
一艘艘河船飘荡着五八门的旗帜,随船奏响的音乐渐行渐远,高高升起的太阳恍若一盏明灯,照亮远征军远去的前方。
……
鞑子逼近山东的消息传遍鲁西,靠近省界的一众州县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都说小乱躲城,中乱下乡,大乱上山。
鞑子数次入寇给直隶、山东军民留下无数心理阴影——鞑子堪比吃人的妖怪,见人就杀,见钱粮牛羊就抢,山东省界周围也没有山脉可避,最近的泰山山脉也有两百余里,两条腿的百姓也跑不过四条腿的清骑。
百姓们只好携家带口,沿着运河南下躲避兵灾,甚至就连本该守土的官军也跟百姓抢道向南转移。
仗还没打,大多数战守兵便已丧失胆气。
山东巡抚颜继祖奉兵部尚书杨嗣昌之命,率领三千标营士卒移驻临清。
他数次发令召唤刘泽清、倪宠诸将前来,他们却留在后方逗留不前。
麾下三千标营士卒虽是他银子喂饱的大兵,但建奴势大,官军动摇,如何守得住鲁西?
即使他动员全城百姓协防守城,也只能坚守区区数日而已——
鞑子兵锋强盛已是关内公认的事实,他非不敢出城野战,实则是无能为力啊。
就在他焦躁不安之际,忽有塘马来报,城西运河方向有一支千余人规模的部队正在逼近临清。
塘马甚至不敢抵近侦察,只是瞧见武装人员的旗子便匆忙来报。
颜继祖登时惊呼,难道是鞑子先锋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