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6章 这不是真的(1 / 1)余沉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 这不是真的

得益于背嵬军的渗透运动,大量文职、治安组玩家深入辽东各地,真正做到每一个卫所城,每一个基层屯堡,都活跃着玩家身影。

神圣的“碳基网络”在一瞬间共享所有情报,而在朝鲜战场锤炼数月的玩家,对通讯网络的运用也愈发熟练。

一群由军政大佬构成的“战略指挥室”仿佛化作虫后首脑。“它”遥控着每一只细小的虫子,快速且高效地横扫整个辽东。

背嵬军高举反旗的数日之内,辽东大地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明运动。

章大帅的死被玩家活用报纸与口口宣传,两日半之内便闹得全辽皆知。

大忠臣好人没好报的悲惨下场,激起每一位百姓心中朴素的是非感,更与贪官兵匪在辽东的暴行互相印证。

朝廷不仁,贪官霸道,那就反他娘的,夺了朱家的江山!

地方明军、民兵,在驻防背嵬军的带领下彻查亲明派,任何中上级文武都被盛怒之下的兵士揪出。

若是平日里就作威作福的,一律斩其全家,枭首示众。

要是平日里做事还算有规矩的,暂时软禁起来,等打下京师再行发落。

整个辽东都在飞速武装起来,钱粮,军械,辎重车辆,战马,火炮,弹药……尽数运往各路兵员集结点。

优秀的民兵被征入战兵序列,缺额的民兵由加练的补充。

抛开文职玩家、驻扎登州的不谈,此时辽东的背嵬军有战斗组玩家八千,战守兵八万,民兵六万,外加不断输入辽东的朝鲜劳工五万……

背嵬军完全具备独立造反的能力。

眼见背嵬军反心坚定,一些不容于背嵬军的文臣武将狼狈逃窜。

若是从高空的视角俯瞰辽东大地,数日之内大约有三支队伍陆续离开辽东。

一支走广宁一线逃往辽西。

另一支跨越渤海逃往登州,打算号召山东之兵抗击叛逆。

第三支从辽中出逃,直奔西边的草原而去。

……

晨光染红云雾时,草原的褶皱里已然腾起淡青的雾气。

解冻的溪流在苔原上蜿蜒成银链,裹挟着冰晶碎屑撞向低矮的河岸。

豪格掀开帐帘走出,踩过泥泞的草甸。

彼此相连的帐篷间满是攒动的人影,放眼望去尽是战马与绵羊。

大清的龙旗大纛在风里颤抖,俘虏的匠人锤锤打打,正为大清勇士维修甲具。

自从丢失辽东以来,八旗的状况并不乐观,有一些好消息,但更多的是坏消息。

他与一支拥有万户的蒙古贝勒结了亲,赢得数千马背上的勇士,又与济尔哈朗在草原上成功会师。

可惜入朝作战的两万余战辅兵,如今只剩下区区三千疲惫不堪的弱旅,多尔衮的惨败超出了他的预料,背嵬军的战斗力似乎比征伐辽东时更强了。

背嵬军就像一群魔鬼,每经历几次血腥大战都能变得更强,更癫,更加嗜血好战……

征服索伦部的战果也不理想,三轮掳掠也只掳来四千丁口。

如今一来,相比半年前遭受重创的大清,豪格仅仅扩充一万余勇士。

即使他抛开妇孺不管,也只能总动员六万兵马而已。

这六万人是他大清最后的家底,但有折损便是万劫不复。

他有想过号令蒙古诸部,但这帮人见风使舵,立场变得飞快。

眼见大清崩解,大明蒸蒸日上,他们便果断抛弃残清,跑去长城边上,请求臣服大明,用马市换取粮食与茶砖。要么飞速兼并各部,意图争霸草原。

若论武力,大清即使遭受重创,也能再次征服这群立场灵活的部落,但大清的丁口与粮食经不起大量消耗。

失去产粮地的补给,八旗的存粮已逐渐告罄,靠着粗种的杂粮,收集而来的野果、菌子,以及一些兔子河鱼撑不了太久,再苦熬半年就得开始吃马,乃至吃人……

他有想过远征西域,毕竟当年皇阿玛如日中天之际,便有大量来自西域的藩邦使者。

只是他终究不是黄台吉,没有后者率领数万骑兵,就敢冒险深入大明劫掠,一举打破八旗生存僵局的勇气和果决。

他在是否兼并蒙古部落,还是远征西域,都犹豫了数个月时间,至今只是兼并了一支数千人的部落而已。

真正扛起国家的重担,他才知道皇阿玛多么英明神武,能在绝境泥沼中屡次杀出生机,把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打造成辉煌帝国。

他多希望皇阿玛还活着,继续为他们驱散前路的迷雾,领着他们创造辉煌。

可现实是皇阿玛早已不在,大清在他豪格的肩上摇摇欲坠……

就在豪格迷茫自己的前路之际,一支马队闯进东南方向。

营地的守卫立刻拍马迎上,将这群汉人服饰的骑手“护送”入营。

这些人不是敌人,而是一直忠于大清的“台汉人”——早些年辽东陷落时,不少汉军与八旗同吃同住,比一些满洲人更忠大清,可以视作名誉满洲人。

他们带回的消息虽然简单,但每个字都振奋人心。

背嵬军大帅暴毙,辽东全境皆反。

消息迅速在营地传开,人们瞬间沸腾起来,诸位王爷、旗兵跨上战马在营地周边转圈高呼,把弓箭刀矛亮出来显示威武。

“哈哈哈哈哈……”

豪格顿时狂笑不止,八旗军最大的死敌居然被南朝硬生生逼反。

南朝富有四海,坐拥好好的宝剑不用,偏要折断用来伤己。

南朝君臣简直猪狗不如!

敌之砒霜,吾之蜜浆。

死死套在八旗军喉头的项圈断裂了,大清仍然大有可为!

哈哈哈哈哈!

豪格收敛笑意,抬头望天,手指深深抠进掌心,只觉得有如雨下,冲刷掉他全身的污秽与泥尘。

一股深深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果然来了……”

皇阿玛死前预料的事情成真了,功高盖主的背嵬军果然被逼反,南朝即将陷入最强军队的内战互耗。

一旦叛逆背嵬军与忠臣黑旗军进行大决战,无论谁赢谁败,他大清都有机会浑水摸鱼。皇阿玛啊,您哪怕是死前留下的遗策,仍能带领大清闯出一片天。

“召集诸位王爷贝勒来大帐议事!”

指引前路的明灯亮起,豪格像是被注入一道心气,整个人的精神都提振起来,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该筹备什么。

如果说叛乱的背嵬军是一群饿狼,八旗军也是一群饿狼,那么富裕的大明便是坐拥数千绵羊的牧羊人。

狼群不应该互相攻讦,反而要默契合作,一同分享牧羊人的羊。

只不过八旗应当等等,等背嵬军这头狼与牧羊人全面开战,他们八旗再浑水摸鱼吃一大块肥肉。

……

逃往辽西的马队传开惊骇消息,军士们不可置信背嵬军斩杀所有忠明文武,造反了。

这则紧急军情被驿卒装入木匣。

驿卒骑上最好的快马,一路上交替接力,飞速将情报送入京师。

驿卒的动静很大,一路上都在吆喝让开道路,就像夜间响起警铃的救护车,想不注意都难。

这时,沿途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不少人抬头目送驿卒远去,其中便有无数独来独往的“孤狼”玩家。

他们或扮演平凡角色融入大明的市井生活,或潜伏大街小巷执行特殊任务,散发一些匿名揭帖、报纸什么的,搅乱大明官场。

有的是街边讨食的乞丐,有的是客栈的店伙计,有的是街头巡逻的铺兵,有的是夜间行侠仗义的侠客,还有的开了间打行,专门打人赚钱……

随着驿卒进入驿站,一只白鸽从京师上空飞过,身居皇宫的大明天子一如既往地批阅公文。

勤政是朱由检的风格,他总觉得国家大事一日不抓,便要脱离掌控。

前些年他收到的尽是这吃败仗,那丢城池的噩耗,一度让他有种国家要亡的紧迫感。

幸运的是自从连得数位良将,日益衰败的国事也好转起来。

朱由检觉得自己日益勤政有了回报,心想这国家大事确实得攥在手里才能运转流畅。

这不,近日连其他将领也开始频繁打胜仗。

当然除了一则悲痛的噩耗以外——

洛阳总兵邓铭,率领部众拼死抵抗乞活贼,奈何部众暗通贼军,高喊着“开了城门迎乞活,乞活来了均田粮”从内打开城门迎入贼军。

可怜王叔竟被该死的贼军活活烹杀,简直人神共愤!

福藩上下所有男女老幼尽数被斩,唯独世子一人逃出生天。

初闻噩耗的朱由检很悲痛,一度哭晕过去,最后万般无奈下令礼葬福藩一家子,当然要等收复失地才行。

原勇卫营副总兵黄得功,调往南直征讨流寇,近日夜奔七十里,在潜山大破西贼主力,击溃十万贼众,斩首两千级,缴获兵器甲杖无算。

总兵刘良佐趁胜追击,再斩七千流贼首级,只是流贼很快重振旗鼓,刘总兵才不得不引兵退还,就连流贼首级也丢了大半,只剩下五百底层流贼,酷似一般百姓的那种。

开封总兵陈洪范,在乞活贼合围开封之前,护送周王一家逃往黄河以北,顺便阵斩一万乞活贼追兵,只是顾念周王安危,没来得及割取贼寇首级。

成都参将杨展,率领三千精兵击退数万闯贼,粉碎闯贼入川的企图。

忠义伯李牧表面上放出消息要修养声息,实则暗中调兵,亲率一万精锐骑乘马骡,星夜飞奔三百里,十日内连夺襄阳、南阳两座重镇,收复失地数百里,直接将乞活贼南北切断,绝其联系。

朱由检难以分辨这些捷报是真是假,究竟掺杂多少水分,多少首级是被杀良冒功的百姓,但忠义伯的战功一定是真的。

各路文官,监军,暗桩上报的军情无不显示,忠义伯仍然忠于大明!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李卿尚未擒获任一贼首,朱由检就算想给李卿晋升为侯爵,也没法“说服”群臣呐。

当然朱由检的封赏之心也并不坚定。

大概是黑旗营、背嵬军的表现太过优异,提高了君臣的心理预期,大伙都觉得黑旗营眼下取得的战功似乎有些不够看。

不过相比功勋的评判门槛,朱由检更高兴能收到诸多捷报。

大明国运蒸蒸日上,一直在赢赢赢!

天下贼军颓势已显,彻底剿灭他们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辽东收复,朝鲜藩邦重回大明怀抱。

待流贼平定,他朱由检就是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后世文人谈起他的名字,都会赞扬道,他就是国运低谷之际重振大明的雄主!

他虽无再造大明之功,却有汉光武帝那般再造江山之实。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连睡觉都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就在朱由检喜滋滋地批阅公文之际,忽听有人捧着紧急军情来报,“陛下!”

眼见王大伴汗涔涔的,面色凝重,浑身打摆子,像是得了在夏季发冷的大病。

“陛、陛下,关、关外急报……”

王承恩口齿也变得不再利索,连一句完整的话语都说不出,似乎只要说出来,就会解开妖魔鬼怪的封印。

朱由检心中浮起不详的预感。

不过他转念一想,大概又是哪里吃了败仗。

好在他近期收到的好消息很多,也存在“好坏守恒定理”之类的朴素念头,是该吃点“坏消息”平衡一下心情。

免得自己又飘飘然,想要御驾亲征……

“朕赦你无罪,尽管念吧……”

朱由检端起热茶润了润喉,旋即闭上双眼,坐等王伴伴说点不一般的噩耗。

王承恩战战兢兢地翻开公文,像是打开一盒装着人头的木盒——

关乎辽东的军情一字一句地念诵出来。

起初朱由检只是皱起眉头,旋即便愈发觉得大不对劲,但脑子还没反应过来。

直到王承恩念完全文,朱由检脑子里总结出几个字。

背嵬军大帅命丧火海,千里辽东得而复失。

“朕听错了?”

朱由检赶忙抢过公文自己亲眼阅览,一字一句都像尖刀一般扎进他的眼,他的心,在他体内横冲直撞。

这不是真的,对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