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孤的人用在西边,更令父皇安心第四更
正月十七,天色明亮。
整个长安城自公主出嫁之后,便迅速的从过年的气氛当中回过神来,开始安静有序起来。
东宫,李承乾坐在桌案之后,看着兵部职方司刚刚送来的密奏。
兵部在逻些的探子,去年就传回消息,松赞干布求娶大唐公主之事,即便是在吐蕃内部,也有不少人反对,只不过松赞干布强行用威望压了下来。
吐蕃是在松赞干布的手里发展壮大的,甚至于吐蕃立国,也是他一手弄出来的。
他在吐蕃的威望很重。
然而重归重,松赞干布的身体终究是出了问题。
虽然历史上记载,他是在大约十年后死的,但吐蕃人最擅长的,就是隐瞒死讯,秘不发丧这一套。
所以松赞究竟是哪一年死的,还很不好说。
十年时间,足够吐蕃人将粮食培养出来了。
十年时间,足够李承乾掌权。
但一切不能等到十年之后再做,再去准备,那就晚了,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在吐蕃内部安插棋子。
这一次有两千多人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去吐蕃,这里面,兵部职方司,千牛卫,百骑司,不知道放了多少暗探进去,就是要彻底弄清楚吐蕃在松赞之下的权力架构,然后才能找准位置,切入肢解。
当然,这是后面的事情了,如今重要的,是该如何在现有的框架之下,彻底毁掉吐蕃人在吐谷浑,党项,羊同和苏毗,乃至于西域的威望。
对了,苏毗就是后世女儿国的原型……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一身深绯色官袍的李安俨快步的进入崇教殿,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殿下,新任兰州司马李德謇到了。”
李德謇,卫国公李靖长子,天下真正得以传承卫公兵法的人。
天下得卫公兵法传承者三人,侯君集,苏定方,李勣。
侯君集学的最少,其次是苏定方,至于李勣,他是融合了自身兵法之后,才最终和李靖相提并论的。
但这些人当中都没有提到李德謇。
他才是李靖卫公兵法真正的传承人。
可惜,前世的他,因为和东宫相处甚善,哪怕李承乾原本的谋反计划里没有他,但也因为如此,他被罢黜一切官职,流放岭南。
后来是李靖以自己军功相换,李德謇才被流放到了吴郡,江南之地,也算是好些。
“让他进来吧。”李承乾正色起来,拿起手里的奏本,然后看向了走进殿来的李德謇。
一身浅绯色长袍,头戴黑色璞帽,身材笔直,面色俊朗的李德謇,走到李承乾身前五步,然后郑重的拱手道:“臣,兰州司马李德謇,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打量着李德謇,最后满意的点头道:“自从你自东宫左卫率司马,调任松州司马以来,已经有三年了吧?”
三年前,松赞干布发兵二十万攻松州,松州死伤众多。
朝廷本来发大军迎战,但还没有等大军抵达,前锋牛进达就已经击败松赞干布。
之后官吏补充,李德謇在这种情况下,被任命为松州司马,防备吐蕃。
他是李靖的长子,以他任松州司马,可想而知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的重视。
“是!”李德謇认真拱手,但惜字如金。
李承乾笑笑,身体微微靠后,问道:“房二这一次调往松州,你和他有没有着面?”
“见了。”李德謇平静的点头。
看到李德謇这幅姿态,李承乾一愣,随即立刻笑道:“他很是狼狈吧?”
李德謇轻轻点头,没有再说话。
他不说,李承乾却能感受到他的放松。
其实说起来,李德謇在松州三年,如今不过才调任从五品上的兰州长史,而房遗爱从长安贬任,便是从五品的松州长史,这里面的差别清晰可见。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便是因为房玄龄是整个大唐的尚书左仆射。
对于房遗爱,皇帝不仅格外照顾,而且赐嫁公主。
本来应该平步青云,但这下子,却跌到了松州长史。
大家是同样的位置,李德謇有足够的把握,在仕途上狠狠的超过房遗爱。
这才是真正让他放松的地方。
……“好了,不说他了,你这一次调任兰州,所为何事,兵部说过了吧?”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是,是吐蕃之事。”李德謇神色郑重,吐谷浑六年前被大唐击败,三年前又被吐蕃所败,如今根本不是威胁。
吐蕃虽然刚刚迎娶大唐公主,但是,他们却是大唐在西部高原上最大的敌人。
李德謇在松州三年,对于这一点最是清楚。
“父皇的意思。”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说道:“公主这一次往嫁吐蕃,大唐从兰州,鄯州出一万骑兵,调两万吐谷浑骑兵,在吐谷浑高原上,背靠洹河,立阵示威。”
“喏!”李德謇认真拱手。
“此事大局由江夏王负责,你要注意的是,军中士卒上了高原之后,有多少人会得高原瘴,需要让他们及时恢复;同时下了高原回到兰州之后,确定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得了低原瘴,要统计清楚。”李承乾细细的讲述了高原瘴和低原瘴的事情。
“原来如此。”李德謇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说道:“在松州,也多有此种情况。”
从蜀中上松州,本就是上高原。
“大唐上吐谷浑高原,上党项高原,都会有高原瘴,而吐蕃下吐谷浑高原,同样有低原瘴。”李承乾神色认真,重重的说道:“你要做的,是确保吐蕃人得了低原瘴,军势稍微狼狈,但又不让他们知晓低原瘴的存在。”
李德謇瞬间便明白,这一个秘密,将会成为将来大唐攻伐吐蕃,最大利器。
“这是其一。”李承乾抬头,问道:“孤曾经说过的吐蕃赞普子嗣稀薄之事,你听说过吧?”
“是!”李德謇立刻点头,子嗣之事,关乎国事稳定,一旦出事,很有可能会身死国灭。
“很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两件事,你到了兰州之后,先将大唐和吐蕃联姻之事,在西北大肆宣扬起来,不仅要让吐谷浑,党项,羊同,苏毗之国知晓此事,便是西域突厥,石国,康国,大食等国,也要让他们知晓此事。”
“是!”
“等到这件事情被议论到极热之时,然后就将禄东赞在长安的事情细节,一点点放出去,人们会很关心的,最后再抛出孤关于吐蕃赞普子嗣之事。”李承乾一手轻松的挑拨人心的手段,轻易就给吐蕃带来无形的重创。
“是!”
“最后是吐蕃国内之事。”李承乾神色低沉了起来,然后平静的说道:“在兵部职方司和百骑司之外,你要安排自己的人手进入吐蕃,孤要知道,吐蕃国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各方力量的反应。”
“殿下,那么陛下那里?”李德謇面色肃穆紧张。
“用在吐蕃,只探消息,不做行动,渗透为主,亲近为辅。”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之后,有不少商旅会通过兰州前往吐蕃,你派人用东宫的名义,入武功苏家的商队,然后进入吐蕃,这是可以告诉朝中的。”
李德謇顿时明白,他真正的人手不能走武功苏家的商队。
“有人前往吐蕃,自然是要有明暗两面,暗的那面,臣不禀奏便是。”李德謇躬身,有了对朝廷的交待,就好办许多。
“其他便没有了。”李承乾看着李德謇,说道:“你回来的晚了些,赵节,杜荷,王敬直他们几个昨日才刚走。”
赵节是李承乾姑母长广公主的儿子。
王敬直是已故侍中王珪的幼子,四年前,娶了李承乾的三妹南平公主。
这些都是和李承乾走的很近的人,前世也都因为他,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
“那么臣便也不打扰殿下了。”李德謇拱手,说道:“臣在兰州,殿下有事可直接传信。”
“嗯!”李承乾点点头,随即,他突然开口道:“等下。”
“殿下。”刚要离开的李德謇立刻回身,诧异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小心吐谷浑,大唐和吐蕃大兵压境,他们内部本身就有人心向大唐,有人心向吐蕃的,小心点,多盯着,遇到出手机会的时候,不要犹豫。”
“喏!”李德謇认真的拱手上揖行礼。
“去吧。”
……
将李德謇送走,李安俨重新回到了崇教殿。
“殿下,如今陛下虽然赐予东宫重权,但如今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力量,会不会让陛下……”李安俨最后两个字咽了回去,但话里话外,全都是对皇帝的不信任。
东宫这一次动用的人也不只李德謇,还有其他几方的人手,都在暗中相助。
更别说,还有武功苏氏的商队也暴露了出来。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殿外,长出一口气,然后幽幽的说道:“我们的人手,用在西边,总比用在长安更令父皇安心。”
李安俨一愣,随即拱手:“是!”
“还有,吐蕃之事我们需要做的漂亮一些,大唐终究以武立国,孤若在军事上卓有能力,那么便能得到军中将领的敬重,那么只要不培植私人人手,父皇便也不会在意什么。”李承乾轻轻笑笑,他的父皇终究是与普通的皇帝不同的。
看着殿外,李承乾目光闪烁。
这一次,他动用这么多的力量,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吐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