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太子若是死了,皇位就轮到他了(第一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太子若是死了,皇位就轮到他了第一更

洛水幽幽,残月高悬。

河畔道术坊,魏王宅深处书房。

烛光闪烁,李泰愤怒但压抑的声音响起:“右卫中郎将郑仁泰之女,父皇他就不怕吗,万一皇兄哪天起意,直接令郑仁泰率军攻玄武门,父皇他怎么办?”

“殿下仔细看。”二十七岁,一身深绿色官袍,神色瘦削,眼睛狭长的柴令武,将手里的公文轻轻响起一推,然后淡然的说道:“郑仁泰已经调任左金吾卫将军,长安城中,即便是他再怎样,最多也不过能率两百亲兵罢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有了郑仁泰在长安城中,皇兄不知道有多少手脚可以依托郑仁泰展开,到时候,想要束缚住皇兄的手脚就难了。”

李泰摇摇头,面色凝重的说道:“关键是郑仁泰的女儿嫁入东宫,那么朝野上下都会认为皇兄的太子职位稳如泰山,我……”

郑仁泰是秦王府的老人了,当年更是攻杀玄武门的十大前锋之一。

如今在军中和朝中,占主导地位的,全都是那些当年秦王府的老人。

魏征你别看他是宰相,但说实话,他在朝中的地位,永远都比不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郑仁泰的女儿嫁入东宫,那么很多和他同一批从秦王府出来的人都会下意识的认定,皇帝是将太子和他们这些秦王府的老臣,还有这些老臣的后人,彻底绑定。

有了他们或明或暗的支持,太子的地位,将会更加的稳如泰山。

“他们再怎么支持太子,难道还能超过对陛下的忠诚吗?”柴令武微微皱眉,说道:“殿下,据臣所知,星象异变,加上泽州瘟疫,已经让陛下心神烦闷,如今太子纳妃,正好能让陛下放松一下,也能让朝中群臣放松一下。”

“冲喜?”李泰顿时惊讶的看着柴令武。

“臣看陛下真的是有这个意思的。”柴令武轻叹一声说道:“只能说太子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但凡换个别的时间,陛下都不可能让军中武将之女加入东宫,如今……为了朝野人心稳定,陛下也只能如此。”

“该死的。”李泰忍不住狠狠咒骂了一句。

“殿下,慎言。”柴令武眉头已经狠狠的皱了起来,拱手道:“殿下,太子为兄,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殿下都应该以孝悌为先。”

李泰一愣,随即神色逐渐缓和了下来,看向柴令武说道:“是青雀的错。”

“长安的事情便是如此了。”柴令武神色郑重的说道:“如今对陛下而言,帝室和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殿下对太子要尊重一些,因为陛下现在不想因为这些事情烦心。”

“表兄说的对。”李泰神色彻底的平静了下来,如果天下没事,皇帝或许会容忍他们胡闹几分,但一旦天下有了危机,对于皇帝来讲,任何干扰到他的人都遭受到严厉的打击。

“对殿下而言,如今最重要的是三件事。”柴令武认真的看着李泰,说道:“首先是继续修建龙门石窟,同时多找几家皇子公主,让他们一起出钱和供奉,为文德皇后祈求冥福,同时殿下多拉拢他们一些,尤其是晋王。”

原本说起修建龙门石窟的事情,李泰听的还很认真,但柴令武一提到李治,李泰眼底闪过一丝不悦。

但自从被皇帝狠狠教训了一番之后,李泰逐渐的有了城府。

他轻轻低头,没有让柴令武看到自己的不悦。

“其次便是《括地志,《括地志是殿下的根本,此事倒是不需要太过担心,苏司马那里掌控着一切。”柴令武说着,李泰的神色逐渐的和悦了下来。

“最后是便是编修《后汉书的事情。”柴令武轻叹一声,说道:“其实说实话,三件事当中,《后汉书才是对殿下最为重要的,《后汉书若能编修成功,那么殿下在朝堂中的影响力,将远超太子。”

“嗯!”李泰认真的点头。

《后汉书是史,《括地志说到底不过是一本地理学专著,参杂了一些各县沿革、地望、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才被文人士子注意,若是没有这些,那根本没人在意。

“这两个月,赵国公很关心龙门石窟的事情,司马说下个月,就可以找赵国公去谈编修《后汉书的事情了。”柴令武说完,整个人放松许多。

“不行。”李泰突然摇头,抬起头盯着柴令武说道:“《后汉书的编修必须加快,这个月,最好明天就请舅舅去找父皇说曹王的事情,然后我们开始编修《后汉书。”

“可是我们的人手还没有集齐啊?”柴令武脸上满是不解。

按照苏勖的规划,六月皇帝同意,七月开始集合人手,做初步规划,八月同时从《括地志抽出一部分人手来,这样就能快速找上节奏。

如果年底多费力一些,那么很可能会做到除夕夜上呈皇帝《括地志,上元夜上呈皇帝《后汉书的盛景。

那样的话,魏王府在朝臣心中的地位,就能够一举超过太子。

“殿下,若是这样一来,《括地志的完本就会受到影响。”柴令武认真严肃的看着李泰。

“无非就是除夕夜呈《后汉书,上元夜呈《括地志。”李泰平静的摇头,说道:“本王分得清轻重。”

“好!”柴令武拱手,说道:“臣立刻去找苏司马,然后和他一起去找赵国公。”

柴令武和长孙无忌虽然没有血脉关系,但柴绍当年和长孙无忌可都是秦王府的重臣,关系不错,而且一个娶的是皇帝的妹妹,一个是妹妹嫁给了皇帝,是实实在在的亲戚。

“劳烦表兄了。”李泰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点点头。

“臣告退。”柴令武立刻拱手,然后快速离开。

……书房之中,李泰有些沉重的靠在了长榻上。

太子要纳左金吾卫将军郑仁泰之女为太子良悌,这里面给李泰的压力很大。

郑家这些年虽然因为隐太子妃郑观音之事,家族的局势有些低沉,但他们的底蕴还在。

尤其是郑仁泰的妻子出身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也是多年联姻。

崔卢郑三家联手,一旦被李承乾撬开缝隙,那么崔卢郑三家很快就会倒向东宫,这是李泰不愿意看到的。

尤其房玄龄的妻子,就出身范阳卢氏,和尚书左丞卢承庆还是同族。

但是自从房遗爱被贬出京之后,房玄龄就不怎么和李泰联系了。

尤其是这几个月他一直在养伤,同时也被禁足,没人传话,他连房玄龄的消息也得不到了。

甚至他有种感觉,房遗爱离开了长安,房玄龄就不会那么帮他了。

有房玄龄在背后,李泰百无禁忌,但没有房玄龄在背后支持,李泰日夜惶恐。

那夜,父皇就差拿铁鞭亲自抽他了。

所以,皇兄要纳太子良悌,他这边必须同时编修《后汉书,如此才能在风头上超过皇兄。

……

洛河之中,残月荡漾。

一艘不大的乌篷船在河中轻轻划过,碾碎了一河的月光。

“襄城宫什么都没有剩下,阎立德在龙门寺没有任何异样,我们什么都没有查出来。”烛火之下,一道颀长的身影出现晃动的船帘内,看不清楚面容,他的手畔放着一把红穗剑柄的长剑。

“魏王那里也是什么都不知情,他甚至都不关心为什么他的岳父因为一座小小的襄城宫,就被罢免了刺史的职位。”淡然的声音从烛火对面的黑暗中传来,声音里面还带着一丝冷嘲。

“还能是什么,阎立德不仅是当朝首屈一指的将作大匠,而且还是皇帝的亲家,北伐高丽这件事情,少不了他……尤其他们兄弟的父亲阎毗,当年是杨广的将作少监,征高句丽时,督漕水运,修临朔宫,以武贲郎将三次杀入高句丽。”颀长的身影轻轻冷笑,说道:“皇帝要征高句丽,阎立德最重要的。”

“姜行本也不差,还有东宫新找出的一个叫杨务廉的人,还是黄亘、黄衮兄弟的徒弟,造船很有一套。”黑暗中的声音摇摇头,无奈的说道:“皇帝要征高句丽,登州还有扬州,不少人都表示支持。”

杨务廉就是从扬州来的。

“皇帝要征高句丽,但哪年征?”颀长的身影轻叹一声,说道:“皇帝从五六年前就开始着手了,但更进一步的准备,到现在也没有消息,这次封禅,我们动了不少人,又暴露出了一些影子,但现在看起来,皇帝也没有动手的打算。”

“他在等机会。”黑暗中的人影摇摇头,说道:“现在就是杀入高句丽,胜算也不大,他在等高句丽内部出现问题。”

“你有消息了?”颀长的身影惊讶的抬头,露出半张英俊的面容,挺翘的鼻梁,英武的眉梁,一颗黑痣隐藏在左眉之中。

黑暗中的人影没有回答。

颀长的身影也没有多问。

“魏王和太子之争,已经逐渐了落入下风,关键是皇帝对他已经没有了特别的宠爱,他有些急了。”黑暗中的人影抬起头,说道:“太子这一次纳荥阳郑氏的女儿为良悌,恐怕会让崔卢郑三家彻底安心。”

“他们又能出现在下一任皇帝的身边了。”颀长的身影轻轻冷笑,说道:“那些自诩为清高的世家啊,这些手段用起来比谁都熟练。”

“皇帝的态度已经收敛了回来,魏王的机会不大了。”

“不,魏王的机会其实是最大的,他是嫡次子,太子若是死了,皇位就轮到他了。”颀长的身影的声音抬头,火光下,深沉的眼眸中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或许晋王?”

“再说。”颀长的身影摇摇头,神色冷然的说道:“太子得死了,只有他死了,中枢才会乱起来,皇帝征伐高句丽的事情,才会被无限的拖延下去。”

“卢护那里,你们真的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吗?”

“不知道。”颀长的身影突然皱眉,随即摇头道:“这件事情你不用管,我自己去查。”

“好!”黑暗的人影稍微放松了一下,随即说道:“魏王是真的急了。”

“随他去折腾吧,越自然越好。”颀长的身影微微摇头,说道:“如此,太子死了,他才能够撇的清关系。”

对面人影沉默,无声。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