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在魏征面前,给李泰上眼药第一更
长安。
太极宫,昭德殿。
阳光顺着窗楞照入大殿之中,斑斓但笔直。
李承乾的目光从眼前桌案圣旨上抬起,然后看向两侧,执门下省事魏征,雍州长史侯君集,左金吾卫中郎将苏定方,左千牛卫郎将张绚。
皇帝密旨到后,李承乾只通知了他们四人。
魏征是宰相,侯君集主管雍州府,苏定方是金吾卫中郎将,主管抓人。
张绚,左千牛卫郎将,百骑司留守。
……
“父皇的圣旨,诸卿都已经看过了,长安这次要狠狠动一动,尽可能的将能找出来的叛逆全部找出来,同时也要放长线钓大鱼。
对于那些潜藏的很深的家伙,要通过这一次动静,尽可能找出他们,然后时机一到,一网打尽。”李承乾神色冷冽,拳头紧握。
“喏!”魏征,侯君集,苏定方,张绚四人同时跽坐拱手。
李承乾目光落在张绚身上,直接问道:“张卿,千牛狱的那人,招了没有。”
“严刑审讯两日两夜,但一字未吐。”张绚摇头,脸色微微有些难看的说道:“臣怀疑那人是死士,不仅从小培养,甚至家人也在他人手中,刑罚难以令其开口。”
“既然他不想开口,那就不用他开口了。”李承乾一句话说出,众人齐齐惊讶的看向他。
“找个死囚,严刑拷打之后,将脸弄,最后在拷打之后,让他‘撞’死在墙上。”李承乾看向了张绚。
张绚顿时恍然:“殿下的意思,是要作出他自杀的假象。”
“他既然不想开口,那么就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不再有人找他,如此,我们才能更加从容的调查背后的一切。”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其他几人顿时明白过来。
“同时也要小心,如果有人暗中查探他的尸体,直接抓人,杜绝一切消息泄露的可能。”李承乾看向张绚点点头。
“同样的,这一步也可以是我们在人‘死’后,唯一可用的后手,抓住人,然后顺藤摸瓜。”苏定方赞赏的点点头。
“喏!”张绚立刻拱手。
“那人在长安城所有的痕迹都找出来了吗?”李承乾转头看向侯君集。
张绚一个千牛卫郎将和苏定方一个金吾卫中郎将,在长安地面上的力量都远不如侯君集这个雍州长史。
“大体已经找出来了,不过有些可能还不大确定,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些牵涉到宫里了。”侯君集面色凝重看向李承乾。
他说的是平康坊,你在平康坊某座青楼抓一两个人,平康坊的人还要嘟囔两句,可是你要将一整个青楼所有的人全部都查一遍,这就是在断人家的财路,他们后面的人,是要发火的。
尤其是这背后还牵涉到了宫里,真要弄出乱子来,侯君集都不一定能够收拾的住。
“去做吧,把所有上了你们名单的地方,金吾卫,千牛卫,大理寺,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的人全体出动,将这些地方全部封锁,一个一个查。”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动静闹的越大越好,最好让人以为千牛狱里面的人没死,还吐了实话。”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
以假乱真,以假骗真。
……
“若是说,这里面有宫里的人牵涉进来。”李承乾侧身,叫道:“窦知节。”
内侍少监窦知节从后侧的阴影处站出,认真拱手:“奴婢在。”
“父皇圣旨在这里,宫外查到的,张卿给了名字的,孤命你立刻率人封锁起来,然后等父皇和舅舅从洛阳回来之后处置。”李承乾平静的看向窦知节。
“奴婢领命。”窦知节立刻躬身。
皇帝的圣旨,太子的命令,宰相还坐在一旁,窦知节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宫里的那些人问起来,窦知节只需将皇帝的圣旨,太子和宰相命令搬出来,谁敢多说半句。
躲还来不及。
“之后,应该就会让人去查的,所有千牛卫能处置掉的,千牛卫全部处置调,千牛卫处置不了的,记下名字,禀奏父皇。”李承乾目光看向的魏征。
魏征微微躬身,他知道,这件事情最后要抓的,就是这个千牛卫处置不了的人。
能够介入千牛卫,宫里,还和地方世家勾连的人,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
“最后,便是齐知玄的事情了。”李承乾看向张绚,道:“表兄,顺着齐知玄的身边密查,动用各地百骑司密探,查找千牛狱那人的真实身份,然后想办法找到他的家人……不必押送到长安,留画像便可,交给他,相信他该说实话了。”
张绚,千牛卫郎将、南安郡公。
其父,故左领军卫将军、前太子左卫率、南安郡公张琮;母,长孙氏,长孙皇后亲姐。
张绚祖父,隋左武卫大将军张辩;祖母,母,太穆皇后窦氏堂姐窦氏。
张绚曾祖父,北周骠骑将军张暠;曾祖母,唐太祖李虎之女,唐世祖李昞亲妹,唐高祖李渊姑母,信都公主李氏。
……
“殿下放心,臣必定会让其开口的。”张绚用力的点头。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张绚做事,他倒是不用太担心什么。
整个大唐,除了近支宗室,长孙家和窦家嫡亲的几个人,天下没有几个能在身份上比他强。
尤其他还是皇帝最信任的百骑司统领之一。“若是如此了,他还不肯说话,那么过上些日子,就将他家人的死讯告诉他,就说是齐氏所为。”李承乾轻飘飘的一句话,众人不由得有些后背发凉。
“若是如此,他还不肯吐实呢?”魏征突然开口。
“那么便该找个地方,给他找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成婚,然后生个大胖小子,只要再将人带走便是。”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若是如此,他都不肯开口,那么便只有杀了他,将他的人头送到齐氏面前,等着齐氏恼怒,出手自败了。”
侯君集忍不住的低头,太子陌生的让人太惊讶,这样的心计手段……断然不是太子能想出来的。
“好了,诸卿,去做事吧。”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父皇要东征高句丽,诸卿说不定都要随军,这一切背后的隐患必须彻底清除……尤其是陈国公,国公到时候身在军前,也不希望看到长安出事吧。”
侯君集猛然抬头,随后肃然点头道:“殿下放心,这件事情幕后不管是谁,臣一定将他们彻底的揪出。”
皇帝东征新罗,不出意外的话,侯君集必然是一路大军主管,甚至是跟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的人物。
身在军前,最不希望的,就是后方出乱子。
尤其是像杨玄感那样的乱子。
“那么便如此吧。”李承乾点点头。
魏征,侯君集,苏定方,张绚四人立刻起身,然后拱手离开。
……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就看到魏征重新走了回来。
李承乾诧异的问道:“魏相,可还是有事?”
“殿下!”魏征轻轻拱手,认真说道:“臣知道大理寺正戴至德能力不俗,百计迭出,但是殿下,这种近乎阴谋的手段,还是能少用就少用的好。”
李承乾一愣,随即立刻点头道:“魏相放心,戴卿也就是在这类事情上用这种手段,其他治国之道,当用正法阳谋,孤的心里有数。”
“如此便好。”魏征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臣听说,于詹事离京之前,给殿下推荐了李延寿任太子典膳丞?”
“是的,李延寿要开始为编修《南史、《北史做准备。”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看向魏征说道:“孤倒是差点忘了,李延寿当年跟随魏相编写过《隋史。”
“嗯!”魏征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南史、《北史编修耗时长久,殿下可是做好准备了?”
“魏相是在说青雀编修《后汉书之事吗?”李承乾笑笑,说道:“修史本来就不是一件应该仓促成就之事,修史的目的是要警惕后人,进行学习,但只为了求修史而修史,而没有任何反思,这样的修史还是算了吧。”
“殿下所言所理。”魏征赞同的点头,他们当年编修《隋书,对很多事情都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讨论,深刻反省,这才是真正的修史态度。
李承乾目光稍微看向前方,阳光依旧温暖。
……
晨光落下,整个吐谷浑高原上一片肃杀。
高山林立,草原翠绿。
一万唐军精骑手持长槊,旌旗高竖,三三散落在青海南山下洹河后侧,洹河入黄河龙羊峡处,还有西侧伏俟城方向茶卡盐湖处。
这一幕落在懂得军战之人的眼里,立刻就明白,唐军不动威严如山,一动便是侵略如火。
禄东赞和李孝逸说了几句,皱了皱眉头,然后转身,朝着大非川的方向而去。
半日之后,他就冲过了百里玛积雪山山道,抵达了山顶苦海之畔。
密密麻麻的数万只军帐铺开在苦海后侧。
禄东赞进入军营之内,很快出现在一座军帐之中。
“赞普,江夏王言说,苦海名字不吉,苦海风景不美,婚姻之事,当避一切不吉,故而请赞普下吐谷浑高原迎亲。”禄东赞对着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认真躬身。
“这怕是唐人的策略,从通天河到柏海,再从柏海到苦海,如今又要到大非川,一步步啊!”一身红色沉厚的披风,一件金色镶满宝石的战甲,面色沉稳,带着三分豪气,让原本平凡的面容也变得有些吸引力的松赞干布,从眼前的地图上抬起头。
“臣原本也不想如此,但大唐说,若是要在通天河迎亲,他们就要派一万精锐骑兵,征调两万吐谷浑骑兵,一起相送。”禄东赞面色有些为难。
“那就遂他们的意好了,哈拉山神会好好的给他们一个教训的。”松赞的脸上带出一丝狠辣。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一旦出事,恐怕日后唐人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再想要利用如此来重创他们,就难了。”禄东赞认真的劝解。
松赞平静的点点头,随后又问道:“大唐君臣如何?”
“皇帝强大神秘,太子深沉睿智。”禄东赞面色凝重的拱手。
“那么在高原上散播谣言,在吐谷浑诛杀宣王后裔,还有确定迎亲地点的是谁?”
“是皇太子李承乾。”禄东赞面色凝重的躬身,说道:“赞普,大唐这两代人恐怕会强大,如今唯一可以削弱他们的,就是他们之间的内斗。”
“你提过,是魏王。”松赞顿时明白了过来。
“皇帝喜欢小儿子。”禄东赞看了松赞一眼,然后轻轻躬身。
松赞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那就先让他们自己斗,不过有些事情,他们已经有了察觉,本王这里什么不做也不妥当,传令回逻些,联系宣王的那些人,全部杀了吧。”
“是!”禄东赞稍微松了口气,又问道:“那么下山之事?”
“依他们之见吧,正好去看看嫁给本王的大唐公主究竟是什么样的,若是不令本王满意,大唐和吐蕃就此开战吧。”松赞满脸狰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