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玄武门的确要方便一些第一更
卯时正,天色未明。
东宫承恩殿。
李承乾张开双臂,苏淑站在他的面前,帮他收拾最后一点衣领。
马上就要正旦大朝了,正月初一,百官朝拜,又是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开始。
“殿下昨夜似乎没有睡好。”苏淑稍微停手,抬头近距离看着李承乾的眼眶。
远的时候看不出来,但面对面,还是清晰的能看出李承乾眼眶有些青黑的。
“经过了昨夜之事,一切若是不出孤的所料,那么三个月后,青雀到了洛阳,陪父皇观参龙门石窟之后,他就会被调任地方。”李承乾笑笑,说道:“孤只是有些兴奋睡不着而已。”
昨晚上的事情,苏淑虽然知道的不是很全面,但李泰面对李承乾,全面落入下风却是都很清楚的。
一旦李泰离开了洛阳,就任地方,那么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会更加的安稳。
东宫也会更加的安稳。
苏淑自然清楚这个道理,不说别的,光是现在,朝野之中敬畏东宫,远胜于其他任何时候。
但贴心之人,苏淑更加了解李承乾。
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直直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看着她关切的眼睛,轻叹一声,然后朝着侧面微微摆手。
殿中其他内侍和侍女全都退了下去。
李承乾这才低头,看着眼前眼前认真的苏淑,轻声说道:“爱妃,你说,就这么灰溜溜的离开,青雀,他会愿意吗?”
“不会!”苏淑异常斩钉截铁,肯定的说道:“魏王一旦离京就藩,那么就意味着这彻底失去了争夺储君之位的机会,他不会甘心的。”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苏淑对这一切了解的很透彻。
不过有的时候,失去了争夺储君之位的机会,并不等于是失去了争夺皇位的机会。
这是两码事。
当然,如今的天下,这很难。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试过,而且很快就会有。
……
收回思绪,李承乾说道:“是的,青雀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留在父皇身边的,然后等着孤犯错,所以,即便是青雀如今争夺储君的机会已经很小很小了,但孤还是要小心……同时孤其实也在想,究竟是再给他一次打击,将他彻底送到地方,还是说将他继续留在长安,逼他犯更多的错误,究竟哪个会更好一些?”
“殿下?”苏淑惊讶的看着李承乾,说道:“当然是给他更大的打击,将他赶走的好,若是将他留在长安,被他真找到什么机会怎么办?”
“但,孤要怎么才能打击他呢?”李承乾轻叹一声,看着殿外,轻声道:“父皇昨日说了,之前的事情全都到昨夜为止,孤若是再针对他做些什么,那就是孤的不对了,起码父皇会这么认为。”
苏淑一顿,靠在李承乾的怀里,喃喃的说道:“所以父皇才让魏王禁足三个月。”
李泰被禁足了,他做不了什么,李承乾同样也对他做不了什么。
“父皇若是今日就将青雀送到地方,那样或许会真的全了孤和他的兄弟之情。”李承乾目光忍不住的看向甘露殿的方向。
他的父皇,哪怕是在无意之间,对于李泰,还有很深的父子之情,这反而会害了他。
“这是其一。”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继续说道:“其二,青雀虽然最近一年诸事不遂,但是,他背后的支持力量还有很多,朝中也有不少人在支持他,父皇若是要将他送到地方,必然会有很多人阻拦的。”
“阎家?”苏淑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了下来。
“不是阎家。”李承乾摇摇头,说道:“阎立德阎公很少介入魏王府之事,只有将作少匠阎立本时常关注……这不是什么两边下注的事情,是阎公真的很少介入,比如最近青雀的事情,阎家就没有介入,更让孤确定了这一点。”
“那是谁?”苏淑抬起头问道。
“不知道。”李承乾直接摇头,前一世的时候,支持李泰夺嫡的人有很多,但这一次,经过了这一年的明争暗斗,李泰的圣眷已经少了许多,有多少人依旧愿意支持他,还很不好说。
收回心思,李承乾认真的说道:“所以孤正好可以借助这次机会看一看,究竟还有多少人支持青雀。”
“嗯!”苏淑轻轻点头。
“还有便是其三。”李承乾冷笑,说道:“青雀若是倒了,父皇必定会扶持其他人来制衡孤,有些人不喜欢青雀,但却会去支持别人来和孤作对,与其如此,还不如留着青雀……青雀已然不成,这些人才是孤真正的对手,所以紧盯着青雀,将这些人全部都挖出来,青雀必然失败,这些人自然也要受到牵连。”
李承乾脑海中的思绪迅速的清晰起来。
昨夜的事情,齐知玄被抓,皇帝整理河北,同时又禁足李泰,让李承乾无法继续对李泰动手……
这些让李承乾之前的很多计划都要做修改。
如今的局面,李泰也好,李承乾的其他弟弟也好,都无法再对他的太子之位造成直接的威胁。
所以,他开始要针对根本动手。
朝堂上,那些并不是很支持他的力量,如果这个时候确定明确在反对他,那么李承乾就要针对他们动手了。
没有了这些人,皇帝即便是想要扶持其他人和他抗衡,其他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手段。
如此,他的太子之位才算是真正的稳了。
“但。”苏淑有些担忧的看着李承乾,说道:“魏王毕竟殿下的亲弟弟,陛下的嫡子,如果他抓到机会,孤注一掷……”
“他不会有任何机会的。”李承乾抓起放在一边的长剑,然后握住苏淑的肩膀,说道:“他有人支持,孤更有人支持,尤其是舅舅,他不会给青雀任何机会的,哪怕是父皇也不行。”
“若是有个万一。”苏淑依旧有些不放心。“那就是走到最后了。”李承乾握住剑柄,轻轻一挑,剑刃立刻跳出一截来。
李承乾眼神微冷的说道:“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孤的剑,也未尝不利。”
……
看着李承乾握剑的背影消失在承恩门外,苏淑站在承恩殿门口,神色中的担忧清晰可见。
虽然说,李泰如今已经被逐渐的打压了下去,但东宫的位置依旧不能算绝对安稳。
苏淑心里知道,真正的问题并不在其他的地方,而是就在隔壁。
“也好,留在魏王,很多事情也方便去做。”苏淑深吸一口气,然后看向侧畔:“来人!”
“殿下!”苏淑的奶娘胡氏,从侧畔走了过来,微微福身。
“之前安排的事情,还是按照原计划去做。”苏淑的目光微冷。
她说的,是苏勖的事情。
苏勖是魏王府司马,如果李泰还留在长安,那么苏勖这个魏王府司马,必须要拿掉。
起码要拉拢到东宫这里来。
“喏!”胡氏立刻应声。
“另外。”苏淑抬起头,平静的说道:“今日大朝,大朝之后有朝宴,等到朝宴过半的时候,将郑良悌有孕的事情,上奏上去吧。”
“喏!”胡氏再度躬身。
……
步辇抬起,缓缓的朝崇德门而去。
李承乾坐在步辇上思考着什么,左侧跟着李安俨,右侧跟着贺兰楚石。
刚到崇德门下,东宫左监门卫率郎将庞同善已经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宫中刚刚传下陛下口谕,令殿下今日从通训门入宫,甘露门侯驾。”
李承乾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通训门?”
“是!”庞同善稍微后退一步,躬身道:“殿下请!”
李承乾诧异之间,抬手道:“走吧。”
步辇立刻转向,从崇德门转西向右永福门而去,过了右永福门,往前便是通训门,直入皇宫。
平常而言,通训门是关闭着的。
便是李承乾平日里上朝,也是需要从嘉福门出东宫,然后走宫道到承天门门下,然后入宫直直太极殿。
然而,若是有需,李承乾也可以通过通训门,入恭礼门,经门下省,到虔化门,立政门,出献礼门,到甘露殿听令。
这是一条捷径,但这条路上所有宫门钥匙,全部都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一旦关闭,别说是通行了,就是接近都难。
而且中间宫门重重,守卫森严,想从这里靠近皇帝,比登天还难。
相比而言,玄武门的确要方便一些。
李承乾不知道皇帝今日为什么让他走这里,但这无疑对他是一件好事。
因为即便是他作为太子,自从他别居东宫以来,只有他母后还活着的那些年,他才有过机会通过通训门入宫,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
承天门下,长孙无忌看了另外一侧的荆王李元景一眼,然后有些诧异的看向东宫方向。
太子没来,魏王也没来,有意思。
不过仅仅是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就看向了站在房玄龄,高士廉和杨师道身后的魏征。
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不时的咳嗦,但是眼神却精神的要命的魏征。
今日,最大的一件事情,便是魏征致仕。
一起待了十几年的老伙计,今日要致仕了,这让长孙无忌不免心头复杂。
魏征致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的身体已经有些支撑不住,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才有可能度过这一年,而这一切越是往后,魏征的日子就越难熬。
但不管怎样,离开了朝堂,魏征是真的能够好好的歇一歇了。
只是不知道这朝堂之上,没有了魏征的监督,一切会不会有大的变化。
尤其是皇帝,有魏征在的时候,魏征劝一劝他还听,若是魏征走了,也不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长孙无忌忍不住的轻叹一声。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承天门打开。
内侍监张阿难快步从里面走出,然后一甩手里的拂尘,高声道:“贞观十六年,正旦大朝,群臣参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