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太子,朕如此处置,你觉得如何?第三更
“启禀父皇。”李承乾站了出来,满脸茫然的拱手道:“此事是儿臣去信太子左卫率、兵部尚书李勣,询问漠北一战中,因战事而断腿的士卒如何,英国公回信,军中无法处置,故而,臣建议英国公将病卒送回长安,然后让孙真人统一治疗。
这里的确有为儿臣自己考虑之事,但诸事都是正统疗法……哦,对了!”
李承乾恍然,再度拱手道:“启禀父皇,这其中的确有研究之事,不过是孙真人和景教上德阿罗本,内外研究大唐和波斯的医术医疗之法……不过儿臣怎么都不明白,这明显是利于千秋之事,为何会成了邪法?”
李承乾满脸的委屈,但是浑身坦荡,并无什么隐瞒之事。
“陛下。”兵部侍郎崔敦礼站了出来,拱手道:“此事英国公已经行文兵部,兵部奏本上呈尚书省,只是不知为何没有到陛下那里。”
“陛下!”房玄龄站了出来,拱手道:“士卒之伤之事,不是大事,其中所行,臣已令兵部严加看管诸断腿伤卒,故而未曾禀奏陛下,请陛下降罚。”
军中断了腿的士卒,由孙思邈帮忙医治,这种事情,的确不用上呈皇帝。
一切都有据可查。
“漠北之事,朕的确说过让太子关注。”李世民抬头,看向了王黯,问道:“王卿,朕想知道,你究竟是进过大理寺狱,还是说进过那座庄园,如此仓皇大言?”
王黯的呼吸近乎停滞了下来,但他还是竭力的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臣亲眼看到有马车从大理寺狱而出,然后出长安城,最后送入到城外庄园,臣也的确看过,有大量的血水流入庄园外的沟渠中,而庄园中,也不停的有凄惨哀嚎声传出。”
站在群臣队列当中的柴令武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但他的脸色依旧难看。
到了如此,他怎么可能还看不出,今日这一切,要么是太子提前已经知晓了王黯今日要弹劾,要么就是这本身是太子所布的陷阱。
“太子!”皇帝再度看向李承乾,问道:“此事你又如何说?”
“启奏父皇。”李承乾拱手,然后说道:“父皇,儿臣诸事都交于了太子家令负责,至于其中的细节,儿臣并不清楚。”
“李卿。”李世民接着看向了李安俨。
李安俨立刻拱手,说道:“启奏陛下,御史为何会有如此想法,臣也不知……军中从漠北运回来的伤卒,送到兵部堪验之后,臣才从兵部接手,之后从含光门出皇宫,最后由金光门送出长安至庄园当中……至于庄园中事,一切由孙真人掌管。”
李安俨一句话说完,王黯的脸色不由得一白。
从兵部出含光门,恰好要经过大理寺狱,别人只要略做手脚,那么王黯必然会被欺骗。
王黯忍不住的要躬身请罪,但是他的心底,莫名的涌出一丝念头。
不一定的,不一定的。
或许他们做过了手脚,但未必就没有动大理寺的死囚,而且还有城外庄园当中流出的血水,以及那日夜凄厉的哀嚎。
那些东西,不只是王黯自己看到了,其他周围住着的人,也一样都看到了。
只要一问,事情就都能清楚。
只要这一点弄清楚,那么其他的方面,他即便是有错,也仅仅是有错罢了。
王黯挺着身子在咬牙坚持。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旁边响起,随即,大理寺卿孙伏伽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册,快速的走入殿中。
跟着他身后,赫然是大理寺狱丞徐恩。
太子若是动了手脚,他一定清楚。
……
“启禀陛下!”孙伏伽站在殿中,手捧书册,然后躬身道:“大理寺如今有死囚七十一人,如今皆在牢中,臣已经验明正身,另外,臣也派人,在大理寺所有在押犯人进行甄别,确保囚犯身份吻合,无有被他人顶替之事。”
孙伏伽说完,群臣赞许的点头。
此事涉及到了军中的士卒,若是有人用军中的士卒代替了大理寺牢狱当中的犯人,然后再将犯人弄出,最后犯人死了,送回来,扔进牢狱里,而顶替的士卒则从容撤走。
那时再查,一切根本查不出来。
“孙卿做事稳妥。”皇帝平静的点点头,然后看向王黯说道:“但王卿弹劾的是太子家令私调死囚,既然不是死囚,那么王卿的弹劾,便已经有失了!”
“臣有错!”王黯立刻拱手,他是有错,不是有罪。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了大理寺狱丞徐恩,问道:“徐卿,朕问你,东宫可曾有人从大理寺私调犯人?”
“启奏陛下,没有。”徐恩躬身,然后认真的说道:“臣从来没有见过东宫的人,臣也没有资格和东宫的人接触。”
说着,徐恩的脸色不由得有些苦笑。
他一个从九品下的大理寺狱丞,如何有资格接触东宫的贵人。
皇帝点点头,这个时候,他的目光看向了殿外。
右金吾卫将军丘行恭大踏步的从两仪门下走入,在他身后远处,还跟着数人,其中一人赫然正是孙思邈。
进入两仪殿,丘行恭立刻抱拳道:“启奏陛下,臣已进入太子城外庄园察查,其中所存者,的确是军中漠北一战中断腿的士卒,孙真人在帮诸士卒医治伤腿,其中有十几个军中确定无法医治的伤卒,已经在孙真人手下彻底的治好了。”
说话之间,丘行恭微微有些激动。
他虽然为人冷酷,但是对于军中的士卒,却多有体恤。
太子和孙思邈不管在说什么,对军中的士卒而言,终究是有所好处的。
“另外,孙真人,太子侍医李秦,太子千牛卫率贺兰楚石已在殿外候旨。”丘行恭拱手。
“你确定,那庄园之中,没有大理寺的囚犯,全部都是军中的士卒?”李世民微微抬手。
丘行恭抬手,认真的说道:“陛下,大理寺的囚犯和军中士卒的区别,臣还是分辨出来的。”
皇帝点点头,丘行恭是军中老手了,这一点能力他还是有的。
李世民看了王黯一眼,然后抬头道:“宣妙应真人孙思邈觐见。”
张阿难立刻上前一步,高声道:“宣妙应真人孙思邈觐见。”
李承乾忍不住的抬头,看向殿外。
一身青色长袍,鹤发童颜的孙思邈,面色平静的走入殿中,然后行礼道:“贫道见过陛下。”
“真人免礼。”李世民脸上满是笑容,看着孙思邈说道:“真人在城外研究医术辛苦了,不知道,有什么是朕能够帮忙的吗?”孙思邈抬头平视皇帝,然后行礼道:“庄园需要一些新的纸张,还请陛下支持一些。”
“这个自然。”皇帝点点头,然后转口问道:“朕听说,庄园中时常有血水流出,不知道是否需要朕安排人修建沟渠?”
孙思邈眉头一挑,随即他点点头,说道:“弄一条吧,贫道在庄园中,利用猪肠来缝合伤口,死了不少猪,也流了不少血,那就麻烦陛下清理一下吧。”
“好了。”李世民抬头,看向一侧群臣当中的左金吾卫将军郑仁泰,说道:“宿松县公,你跟着去一趟吧。”
“臣领旨。”郑仁泰立刻拱手,然后看向孙思邈。
孙思邈拱手,说道:“如此便多谢陛下了,贫道告退……对了,贫道这一次研究骨科,有不少收获,等贫道帮太子医治完毕之后,便将这本书编写出来,送至太医院,供诸太医研习。”
“如此便多谢真人了。”李世民满意的点头,说道:“朕这里还有事,就不麻烦真人了。”
“贫道告退。”孙思邈拱手,然后转身直接离开两仪殿,神色一如往常的平静淡然。
群臣齐齐躬身,目送孙思邈离开。
李承乾站在丹陛三阶之上,也是同样的动作。
皇帝对于孙思邈恭敬的有些谄媚的态度,群臣没有一个人觉得奇怪的。
尤其是这两年。
不是因为他这两年帮助李承乾治病,而是因为孙思邈如今的实际岁数,已经一百零一岁。
虚岁甚至是一百零二岁。
鹤发童颜,健步如飞,思维敏捷,言辞锐利。
人瑞不过如此。
甚至于孙思邈越多活一天,他在大唐的地位就越重。
对于皇帝,对于长孙无忌,对于房玄龄这些人更是如此。
然而,就在刚刚,有人称呼孙思邈为妖道。
……
御榻之上,皇帝的脸色已经彻底的冷了下来,看着王黯:“王卿,这便是你说的,窃调死囚,培植邪法的事?”
王黯跪倒在地,沉沉叩首道:“陛下,臣有错,请陛下治罪。”
“有错,你只是有错吗?”李世民已经忍不住在的咬牙切齿起来。
王黯叩首,不敢回答。
柴令武站在群臣当中,面色紧紧的,他低着头,甚至都不敢去看王黯。
现在的王黯,一个不小心,就是诬告反坐的下场。
他唯一幸运的,就是将事情的矛头对准了戴至德和李安俨,如此即便是反坐,不过是罢官流放的下场。
如此,柴令武还是能够照顾得了他的。
就在这个时候,柴令武听到上方,李承乾的声音响了起来:“父皇,儿臣或许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柴令武猛然抬头,惊讶的看向李承乾。
就见李承乾手里捧着一本奏章,躬身道:“父皇,去年薛延陀使者勾连朝中叛逆窃取机密之事,儿臣已经有所结果了。
监察御史王黯在去年底的时候,曾经和薛延陀使者,见过同一人,父皇只需严查,那么王黯,还有他背后的人,就都能查到出来。”
听到这话的柴令武,浑身上下瞬间一片冰冷。
太子,太子,他要……他要直接毁了他。
王黯的背后,就是他,柴令武。
勾连,叛国,这样的罪名一旦栽到他的头上,那么即便是他柴令武是柴绍和平阳公主之子,即便他是巴陵公主的驸马,皇帝也不会饶过他的。
柴令武这一瞬间,也终于彻底的明白,李承乾这一次布局真正针对的人是他。
一直都是他。
他这一次所做的所有事情,全部都在太子的预料之中。
甚至就连苏干从东宫偷取消息,也都是太子刻意安排的。
他在对付他,就像是前年,他对于杜楚客和房遗爱一样。
……
李世民平静的扫了柴令武一眼,然后抬头道:“来人!”
两名全身甲胄的魁梧禁军,从殿外走了进来,抱拳道:“陛下!”
“将他拖出去,押送含光门,以妖言惑众罪,斩首示众。”皇帝直接一挥手,根本不给王黯说话的机会,两名魁梧禁军便已经将他拖了起来,大踏步的朝着外面走去。
“陛下,臣……”王黯刚说三个字,两名千牛卫的肘部,已经狠狠的砸在了他的脸上。
顿时,他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承乾抬头,恰好看到王黯嘴角的血渍流了出来。
似乎,他已经咬破了自己的舌头。
“太子!”皇帝的声音在上方响起,淡淡的问道:“朕如此处置,你觉得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