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长孙无忌:臣请将魏王调任地方第一更
“将骨头重新打断,重新接续,若是不成,就在骨头上开孔缝合,这得多疼啊。”
李世民转身看向长孙无忌,满脸懊悔的说道:“无忌,朕是不是错了?”
武德殿外,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轻叹一声,拱手道:“陛下,臣请将魏王调任地方!”
“无忌!”李世民的脸色不由得一变。
“陛下!”长孙无忌再度拱手,说道:“陛下,太子大度宽厚,孝悌友爱,若现在就将魏王调任地方,那么太子和魏王就都不会受到伤害,若是再迟疑,魏王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这倒不用担心,刘孝孙到了魏王府,会将青雀牢牢的控制起来的。”李世民摆摆手,侧身看了身后的武德殿一眼,然后轻声说道:“不过你说的也对,青雀的确不能再留在长安了。”
将已经接近重新长好的腿骨再度打断,再重新接好的时候,还考虑要在骨头上开缝缝合。
想到这里,李世民莫名的打了一个冷颤。
青雀还是让他离开长安的好。
至于承乾,李世民心中长叹一声,还是再看看吧。
“啊”的一声惨叫,突然从武德殿传来,李世民彻底的转过身,眼神中带出一丝凝重。
站在一侧的长孙无忌,则是微微哀叹的摇摇头,这都是什么事情啊!
……
无尽的黑暗中,光亮如同利剑一样,直接射入,劈开混沌。
李承乾模糊的意识逐渐的苏醒了过来,骤然间,一股剧烈的疼痛从他的左腿传来,他忍不住痛叫一声:“啊!”
但仅仅是一声,李承乾就死死的咬住了牙。
下一刻,他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眼底深处已经是熟悉的警惕。
睁开眼,武德殿内的陈设并不陌生。
急促的脚步声中,孙思邈快步的走上前,出现在李承乾的视野当中。
“如何了?”李承乾艰难的开口,刚一开口,沙哑的声音就已经传了出来。
“殿下,很好。”孙思邈看着嘴角因为疼痛抽搐的李承乾,神色温和的说道:“情况比预想之中的要理想,殿下的腿骨恢复的比老道想的要好,最后取出来的碎骨比预想的要少的多,将来恢复也会快上许多。”
李承乾看了一眼孙思邈的身后。
整个殿中只有三四名年轻人在捣药,煮药,还有一名太医在记录医案。
但是在暗中,肯定还有人在守卫着。
当然,是不是眼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父皇?”李承乾抬起头,有些渴望的看向孙思邈。
孙思邈轻叹一声,说道:“重接结束之后,陛下进来看过,老道说了,一切进行的很顺利,陛下这才离开,后来听说陛下去了太庙。
赵国公没有跟着去,他在殿下的床榻边坐了半个时辰才离开。”
“舅舅!”李承乾轻叹一声,神色中带着一丝感伤。
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在他没有被废之前,什么都没做,一直到他被废,才开始选择李治进行支持。
等到李治登基,长孙无忌掌握了天下大权,虽然有些嚣张跋扈,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篡位什么的。
到最后,就因为一个武则天,李治栽赃长孙无忌谋反,最后被贬遇害。
李承乾能理解为什么长孙无忌反对李治立武氏为后,他反对的不是李治废王氏,而是反对李治立李世民的妃子为皇后。
李世民的妃子啊,长孙无忌但凡敢接受,他就不是那个陪着李世民从隋末乱世,大唐立国,到玄武门事变的皇帝小舅子。
天下人,谁都能接受李治立武氏为皇后,唯独他长孙无忌不行啊。
事实也证明长孙无忌也是对的。
……
沉默片刻,李承乾抬头问道:“真人,孤还有需要多久才好?”
“一年!”孙思邈刚开口,李承乾就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孙思邈微微停顿,轻叹一声,说道:“一年的时间,腿骨能够初步长好,殿下可以下地行走,但注意,不能太用力……对了,殿下可以穿你的那套藤甲,正常行动不受影响;两年的时间,殿下便可以脱下那套藤甲,但要注意,那时虽然已经正常,但相比常人的腿骨还是要弱些;三年之后,殿下的腿骨大致可以恢复的贞观十四年年初,殿下没有受伤时的样子。”
“多谢真人。”李承乾神色彻底的舒缓了下来。
孙思邈真正的意思,是李承乾半年后就能正常的下地行走,穿藤甲一如往常,一年之后,就可以脱去藤甲,恢复正常。
至于说恢复到贞观十四年年初没有受伤的样子,也不需要三年那么久。
一切无非就是因为附近有皇帝的眼线。
对于太子,皇帝永远是最戒备的。
孙思邈不想看到皇室再起风波,这才帮着李承乾隐瞒了下来。
但实际上,孙思邈对李承乾了解完全不够。
李承乾出生的时候,大唐刚刚建国。
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他已经七岁了。
大唐和草原东西突厥正剧烈时,他十岁。
秦琼,尉迟恭,程咬金都能教导过他一些战场上厮杀的手段。
便是他的父亲李世民,也指导过他的箭术。
很多人都看到李承乾跛脚,李泰肥胖,李治做了皇帝,但很多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不管是李恪,还是李佑,都是弓马好手。
他们几次被人弹劾,都是因为骑马射猎的时候,而李承乾之所以断腿,也是因为骑马。
从大唐建国,从玄武门,从和草原突厥征战走过来的李承乾,他虽没有上过战场,但绝对不是生瓜蛋子。
他的剑,一样锋利。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殿下还是要注意,除了正常服药以外,殿下的腿不能再受伤了。”孙思邈的神色严肃起来。
李承乾的腿骨算起来,已经是断了两次,哪怕是第二次是主动为之,但断了就是断了,哪怕重新接起来,本质也已经受过损伤,如果再次受损,那么李承乾的腿,就再也别想恢复了。
“孤明白。”李承乾轻轻的点头。孙思邈侧过身,接过身后医官送来的药碗,然后说道:“这碗药里,有一半麻沸散的药量,能够有效的帮助阻断疼痛,用量会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减少,以至于彻底停用。”
“孤断过一次腿,这疼痛,孤还能忍受!”李承乾接过药碗,没有丝毫犹豫就直接喝了进去。
孙思邈又拿过一只药碗,同时说道:“这里面是能够让殿下的腿骨,尽快好转的药物。”
“孤喝!”李承乾接过药碗,然后一口喝了进去。
孙思邈又拿过一只药碗,说道:“这是能够让殿下本源增强的药物……”
李承乾一碗一碗的喝了下来,他都记不得自己究竟喝了多少,最后迷迷糊糊的又睡了过去。
……
迷迷糊糊之间,李承乾再度醒了过来。
武德殿中很安静。
李承乾缓缓的转头,一道熟悉的身影已经坐在了床榻上。
黑底金丝衮龙袍,银冠束发,身材魁梧的皇帝,李世民。
察觉到李承乾醒了过来,李世民惊喜的转头,看向李承乾道:“承乾,你醒了。”
“父皇!”李承乾面色有些茫然的叫了一声,随即他猛然间清醒了过来,就要直接坐起来。
李世民伸手压住他,摆摆手道:“不要乱动。”
“是!”李承乾这才停了下来。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左腿,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还好,虽然有些疼,但儿臣还能接受,而且疼,说明在好。”李承乾脸上满是激动。
“嗯!”李世民转身看向一侧,问道:“真人,太子的腿,多久能好?”
李承乾的呼吸停顿了下来,孙思邈平静的站出。
看了李承乾一眼,孙思邈平静的说道:“太子的腿第二次断了,所以恢复要比第一次慢一些,而且也需要更加谨慎……大概半年之后,就能勉强下地,腿脚需要稍微适应,一年后,能恢复到治疗之前,太子就能穿他的那套藤甲去上朝,再过一年就能去掉那套藤甲了,腿骨算是完全长好了,但仅仅是长好,承压、受击打都是要绝对避免的,再过一年,就能彻底恢复了。”
“多谢真人了。”李世民稍微松了口气。
一年正常能动,两年已经看不出问题,三年彻底复原。
三年之间,足够了。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说道:“父皇三日之后东巡洛阳,长安的事情就交给申国公去处理,你好好的养病,有什么事情,张玄素和马周会告知你的……东宫那边,让太子妃每日过来探望,其他你就不用操心的,朕会安排好的。”
“多谢父皇。”李承乾看着李世民,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笑容里带着一丝不安。
“不用紧张,没事的。”李世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笑,然后站起来看向孙思邈,道:“真人,这里就麻烦你了。”
“陛下,这是贫道该为之事。”孙思邈轻轻点头。
李世民回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朝着殿外走去。
……
走出大殿,李世民看向站在殿外的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杨师道,侯君集,唐俭,张亮,李道宗等人,认真的说道:“舅舅!”
“臣在。”高士廉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李世民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太子监国养病期间,朕授你临机决断之权,务必稳定长安局面。”
“喏!”高士廉肃然拱手。
其他人立刻明白,等到皇帝离京之后,太子虽然名义上监国,但实际上监国之权是掌握在高士廉手里的。
不过群臣谁也没有多说什么,高士廉毕竟是文德皇后的亲舅舅,也是皇帝名分上的舅舅。
同时他也是太子的舅翁,就算是皇帝真的命他直接监国,其实在名义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李承乾躺在殿中,平静的听着外面的声音,神色淡然。
如今的他躲在深宫养伤,什么都不理会是最好方式。
如今在宫外,李泰恐怕正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想要探知他的真实情况,然后好找到机会再让他断腿。
但可惜,这里是武德殿。
就连李承乾的手脚都伸不到这里来,更别说是李泰了。
他只需要安安静静的养好伤就好,到时候,李泰在他的面前,便是不想低头也得低头。
不然,就别怪他好好的摆一摆长兄的威严了。
“吱呀”一声脚步声再响,李承乾侧身一看,赫然是长孙无忌走了进来:“舅舅!”
“躺好!”长孙无忌在床榻上坐下,看向李承乾说道:“刚才孙真人所说,太子也已经听见了,好好养伤,外面的事情,都不用担心。”
“外甥明白。”李承乾点点头。
“舅舅三日之后,就要随陛下一起去洛阳了,有什么需要舅舅做的,你直接说。”长孙无忌温和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略微沉吟,有些担忧说道:“舅舅,在外甥养病的这段时间,能不能让长乐多去东宫走走,外甥有些担心太子妃和几个孩子。”
“瞎想什么呢。”长孙无忌没好气的拍了一下李承乾的肩膀,但他还是点点头,说道:“舅舅会让公主进宫的,东宫那边你也不用担心,不会出事的。”
“多谢舅舅。”李承乾终于彻底放心下来。
长乐公主李丽质,是李承乾同父同母的长妹,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
她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苏淑。
甚至于宫中的其他几位嫔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不如她。
毕竟她不仅是皇帝的嫡长女,也是长孙无忌的儿媳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