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章 临行密旨,禁卫之权(第三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临行密旨,禁卫之权第三更

三月初一,朔日朝后。

暮春光煦,清风微舒。

立政殿侧,李承乾坐在步辇之上,晃晃悠悠的朝着武德殿而去。

看着前方坐在御辇上的皇帝,李承乾的呼吸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转眼之间,半个月过去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似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东宫安静了下来,侯君集和李泰一样安静了下来,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在皇帝离开。

御辇在武德殿前停了下来,皇帝直接起身,然后步入到武德殿之中。

李承乾跟着起身,跟在皇帝的身后进入武德殿。

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其他人都被留在了外面。

……

皇帝站在中堂之前,前面的桌案上放着一个黑金色的长条匣子。

看着那个匣子,李世民突然轻叹一声,说道:“十日之前,中书省送上奏书,调任左监门卫将军李君羡为右卫将军,调任右监门卫将军李孟尝为左监门卫将军,调任太子家令李安俨为右监门卫将军,朕今日就会将奏本发下去。”

朝中右卫原本有两位将军,右卫将军薛万彻和右卫将军刘兰成。

如今刘兰成被腰斩,朝中便有一个右卫将军的位置空缺了出来。

如果是其他时候,这并不重要,完全可以放上一段时间再说,但现在不行。

皇帝在筹备东征,左卫和右卫将是主力,所以中书省,不,更准确的将是吏部,送上这样的奏本并不奇怪。

但关键是李安俨,李安俨是李承乾的太子家令。

右监门卫将军是从三品,而太子家令是正四品上,这属于升迁。

而且,李安俨是武将,他任右监门卫将军,是完全没有问题了。

李承乾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但他还是认真的拱手道:“父皇有命,儿臣遵旨,不过儿臣希望家令……能够调任辽东,随同父皇征战,建立军功。”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笑着说道:“不错,你识大体,朕很满意,放心,朕不会将他调往辽东的,就在延喜门,顺带帮你看着就是。”

延喜门就在东宫东侧,紧挨东宫。

“多谢父皇!”李承乾微微松了口气。

“对了,你就不想问问,谁将是接下来的太子家令吗?”李世民有些打趣的看着李承乾。

谁都知道,太子家令是太子最信任的人。

如今李安俨被调出东宫,那么接下来的人选将极为关键。

李承乾立刻拱手道:“儿臣听凭父皇安排。”

“长孙祥吧。”皇帝很直接,说道:“太子率更令长孙祥调任太子家令,户部郎中来恒调任太子率更令。”

来恒,户部郎中,通事舍人来济兄长,前隋大将来护儿的儿子。

“父皇英明。”李承乾不由得松了口气。

来家的人向来以忠诚著名,来恒调任李承乾的太子率更令,那么除了皇帝和李承乾的命令,其他人谁的命令,来恒都不会去听。

甚至来恒在武力上,未必就逊色于李安俨。

当然,李安俨最重要的,是掌握着李承乾手下为数不多的外部眼线。

他调离了东宫,李承乾接受外部的消息就会慢上一步,这在关键时刻是会要命的。

“你能接受,这很好。”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轻松的神色,轻叹一声,说道:“若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就好了。”

“父皇!”李承乾神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李世民转过身,一手按在了眼前的黑金色匣子上,然后平静开口道:“这里面是一封圣旨。”

“啊!”李承乾顿时瞳孔睁大,随即他立刻跪了下来:“父皇。”

李世民摆摆手,说道:“站起来吧,这封圣旨朕会留在这里,到了关键时刻,你再开启……你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关键时刻,所以,不要提前开启。”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皇帝给了他一封圣旨,非必要时不得开启。

什么关键时刻,什么必要时刻。

当然是侯君集和李泰谋反的时候。

李承乾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给他这样一份东西。

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李安俨被调离了东宫,东宫的力量迅速的薄弱下来。

为了不让局面失控,李世民直接给了李承乾一个最大的护身符。

“父皇,将欣儿带去洛阳吧!”李承乾叩首在地,然后诚恳的说道:“父皇,欣儿和稚奴关系很好,将他带往洛阳,和稚奴一起读书吧。”

李欣是李泰的长子,虽然说如今马上就有李泰的第二个孩子要诞生,但他依旧是李泰的长子。

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你比朕要做的好……好,朕便依照你的话来做。”

“多谢父皇!”李承乾沉沉的叩首在地。

“来人!”李世民看向殿外,一名红衣金甲的将领从殿外走了进来,抱拳道:“陛下!”

“禁卫中郎将李玄嗣。”李世民看向李玄嗣,说道:“朕离开长安之后,你只听命于太子,太子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喏!”李玄嗣面无表情的拱手。

跪在地上的李承乾惊讶的抬头,皇帝这是将整个北门禁军都交给他了?

皇帝东巡,禁卫将军张士贵要随行在侧,禁卫中郎将李玄嗣便是如今在皇宫中真正掌控北门禁军的人。

“好了,就这样吧。”李世民说完,直接朝着殿外而去,同时说道:“太子留在武德殿,天黑之后回东宫。”

“儿臣领旨。”李承乾再度叩首在地。

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整个大殿之中只剩下他一个人。

看着眼前桌案上的黑条盒子,李承乾突然感到一阵的眩晕。

他有些不敢相信,皇帝竟然给他留了密旨,甚至在他离开之后,还将北门禁军,秘密的交给了他。

有些话,李世民没有当面揭开。

但是他已经知道了李泰要谋反的时候,他甚至知道了李承乾知道了李泰要谋反的消息。

当然,同样的,李承乾也知道皇帝知道了李泰要谋反的消息。

但是,在李泰没有走到那一步之前,他们谁都没有揭开。

因为一旦揭开,那么他们立刻就需要去处置李泰的事情,甚至直接抓了李泰,废了李泰。

但这不是李承乾和李世民想要的,他们要的,是将李泰背后所有可能在皇帝东征期间造反的人全部找出来。

杨广东征高句丽,实际上在第二次东征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彻底灭了高句丽,但是杨玄感的突然造反,将所有的一切都毁了,最后的结果是前隋国破人亡。

以史为鉴,以史为鉴。

皇帝最喜欢的就是以史为鉴。

重蹈杨广的覆辙是李世民最担心的,所以,他才要布一个局,将李泰,侯君集,张亮,还有其他任何可能会进入这个局的人全部埋葬。

当年,他也在同时盯着李承乾。

如果不是李泰突然冒出来要造反,皇帝最大担心的人应该是李承乾才对,但是李承乾太谨慎了。

不,用侯君集的话来说,他太知道皇帝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太子,所以,他在做那样的一个太子。

可即便是如此,他李承乾还是有所担心。

李安俨调离东宫,虽然是侯君集的手脚,但是皇帝自己是乐见其成的。

李承乾在东宫之外的触角,只有李安俨一个人,一旦离开了李安俨,李承乾对于宫外来说,就等于是聋子是瞎子。

所以,皇帝给了李承乾一封密旨。

一封只有李泰造反的时候,李承乾才能够打开的圣旨。

当然,李承乾什么时候打开圣旨,打开圣旨之后做了什么,皇帝都会派人盯着。

至于李泰,他或许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已经张开了大网在等着他。

还有侯君集和张亮。

当然,还有房玄龄。

如果房玄龄在这个时候出错,他也会被皇帝一起埋葬。

整个长安,所有人都在皇帝的考验当中,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就是刚才都禁卫中郎将李玄嗣也是一样。

那么这封密旨当中又写的什么呢?

……

东宫崇教殿,李安俨面色难看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臣被调任右监门卫将军,殿下这里……臣要不要辞了?”

“你一辞,恐怕身上所有的职务都被辞掉。”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不过是调出东宫罢了,而且只有几步之遥,不需要担心的。”

“那外面的事?”李安俨的声音低了下来。

宫外他们好不容易避开所有人都眼线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一旦无法及时到通过李安俨送到李承乾的手里,那么这个网络的作用立刻就会大大降低。

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核心的东西,你自己留下来,若是有不得了的事情,通过太子家令丞送过来。

至于其他的,全部交给表兄,孤会以他为核心,再建一份网络,不过这一份网络,就不会太瞒着父皇了……所以你那边才是关键。”

“是!”李安俨拱手,然后他抬头道:“殿下,那么臣日后行事?”

“不要管太远。”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先将青雀的事情解决掉……趁着你现在调离了东宫,盯住柴令武,孤要知道他的所有一切秘密。”

“喏!”李安俨认真拱手。

“至于再剩下的,便是等到父皇东征高句丽之后了。”李承乾看着李安俨,突然笑笑道:“或许到时,就该是孤放你到战场上征伐的时候了……父皇东征高句丽,薛延陀和吐蕃,还有西突厥都不会安静,到时候,孤说不定就会将你送到战场上。”

“殿下!”李安俨面色有些沉重。

李承乾起身,拍拍李安俨的肩膀,在他耳畔轻声说道:“自保,自保,你任右监门卫将军,值守延喜门,孤便能有最大程度的自保……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安俨眼睛突然间亮了。

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