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章 李泰:皇兄太谨慎了,这次没坑到他(第一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李泰:皇兄太谨慎了,这次没坑到他第一更

三月十一,春光正好。

武德殿窗前桌案上,两盆芍药沐浴春光,摇曳生姿,含苞待放。

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坐在两侧的长孙祥和马周两人,然后开口道:“东宫在长安城布置眼线,主要有三个打算:其一是替父皇在朝政之事上查缺补漏,毕竟父皇需要关注的事很多,有一些田间百姓之间的事情,父皇是关心不到的。”

“就比如殿下之前所做的农植工具之事!”马周有些恍然了过来。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不管怎样,他做事都要将皇帝摆在第一位,如此,事情才能名正言顺。

“其二,便是自监。”李承乾神色收敛,继续说道:“东宫官员上下有几十人,难免会有人在外面打着孤的名义为非作歹,东宫虽有监督之官,但却不如御史和千牛卫,所以孤需要谨慎一些,派人到市面上去打听一些消息。”

马周和长孙祥认真点头,但神色已经逐渐凝重起来。

“其三,便是自保。”李承乾抬头,轻声道:“孤虽是太子,但孤的那些兄弟们,可没一个省油的灯,所以诸王府的动静,要时刻盯着一些。”

马周有些犹豫的抬头看向长孙祥。

对面的长孙祥这个时候恰好躬身,说道:“殿下所言极是。”

马周瞳孔微微放大,但在这一瞬间,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长孙祥对这种事是安全接受的。

长孙祥,文德皇后的族侄,从隋末一路而来,见过太多的血腥。

甚至他还是文德皇后一手抚养大的。

他的兄长长孙家庆,本身就是太子的东宫侍读,在长孙家庆不幸病逝之后,长孙祥从中书舍人调任太子率更令。

这里面皇后交待的味道不要太浓重。

马周虽然是后来才入朝任职的,但对于当年太子册立前后的一些风雨也是听说过的。

“是!”马周点点头,他如今已经是太子少詹事,已经上了这艘船,太子位置越稳对他越有利……只要太子不犯糊涂就好。

今日,太子肯将这些事情光明正大的说给他,已经是对他的信任了。

“如今安俨已经调任右监门卫将军,里外的人手已经全部交了回来。”李承乾看向两人,说道:“东宫在外面的眼线,总共分为三类,第一类便是东宫的官员,他们在下值之后,在宫外听说的,一些不方便拿到台面上的消息。”

马周和长孙祥同时点头。

李承乾继续说道:“这部分的消息,表兄同时通报马卿,马卿需要介入的时候,表兄完全配合。”

长孙祥有些诧异的看了马周一眼,随即点头道:“喏!”

原来今日李承乾将他们两个同时叫来,就是要让马周也介入到东宫的情报消息网络当中。

李承乾转身看向马周,马周也是愣了一下,随即立刻拱手道:“喏!”

“东宫的第二类眼线,是东宫官员们的家属,下人,还有孤的外家,苏家,郑家,张家,这些愿意替东宫收集消息的人,他们主要针对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其他所有对东宫有恶意的人,关键时刻,需要盯住他们。”

有的人针对东宫,是为了帮助其他皇子夺嫡。

有的人针对东宫,则仅仅是为了博取皇帝的好感。

或栽赃,或嫁祸,他们的手段很令人厌恶。

“这些消息很敏感,表兄通知孤以后,孤会有选择的告知马卿,当然,马卿如果有什么需要调查的,也可以直接和表兄说。”李承乾看向长孙祥和马周,两人同时点头。

之前的那些已经接受,到了现在,也就没什么不好接受的了。

“还有长安东西市,民间百姓之中,甚至诸外番的消息,这类都是需要调查的。”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尤其是父皇不在长安时,更是需要多调查一些,特别是薛延陀人和西突厥,他们不只一次趁着父皇不在长安有所动做了。”

“是!”长孙祥和马周两人同时拱手。

“东宫的第三类眼线,是东宫的太子千牛。”李承乾看向长孙祥的下首,皱眉说道:“今日本来贺兰也应该在的,他突然有事请假……”

转过身,李承乾看向马周说道:“东宫需要通过太子千牛,从左右千牛卫当中获得消息,同时,东宫如果需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一般也会通过千牛卫,比如父皇让孤处置一些事情,必须东宫的官员调任地方需要人保护……”

马周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如果说之前为国,还有自保之外,如今便是杀人了。

不过东宫没有私下专门杀人人手,一切需要借助千牛卫的力量。

这就意味着这些事情皇帝都是知道的。

当然,这些人手东宫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也没有,万一……

“臣明白了。”马周认真拱手,如今他开始介入这些事情,将来东宫真的有什么不受控制的,他也能够控制。

或许太子今日告诉他这些,本身就有着让他在未来进行约束的打算。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宫外,彻底的掐灭所有一切针对东宫的威胁。

如此,太子也就不需要走到这一步上了。

李承乾笑笑,抬头看了桌案上的芍药一眼,然后看向马周说道:“父皇如今已经东巡,春种,农耕,灌溉,水利疏通,粮草调动,军械生产,还有府兵情事,东宫的舍人们都出去带人盯着,孤是监国太子,这个监字,东宫诸官要做到位。”

“喏!”马周认真的点头。

如今的东宫,虽然张玄素是太子詹事,但说实话,东宫真正令人信服的是马周。

所以张玄素平常做的最多的,就是教导太子和监督百官,而具体事务的处理,则落在了马周这个太子少詹事的身上。

李承乾松了口气,笑着说道:“父皇东巡,众卿虽然累些,但却恰恰是众卿大展身手的时候。”

马周赞同的点头。

皇帝在长安的时候,东宫的官员过的小心翼翼,平日里也没有什么权利,然后皇帝一旦东巡,太子监国,东宫的官员们立刻就有了依仗太子的权利介入六部九寺朝堂诸事的机会。

当然,这是皇帝允许的。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东宫内侍徐安站在殿门口,看到李承乾的目光看过来,他立刻拱手道:“殿下,内侍少监窦知节求见。”

“他来做什么?”李承乾眉头皱了起来,忍不住的看向来马周。

内侍少监窦知节是宫中内侍当中仅次于张阿难的人物,之前还陪伴文成公主去了吐蕃,然后在文成公主吐蕃成婚之后才回返了。皇帝东巡,张阿难跟着去了洛阳,而窦知节则是留在了长安。

毕竟内宫之中,嫔妃不少,还有几位皇子公主需要照顾,所以自然要留下人来看着。

“或许是内宫出了事!”马周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李承乾抬头,说道:“叫!”

……

大吉门下,一道轻纱帷帐被拉了起来。

李承乾,房玄龄,马周,窦知节站在帷帐南侧,几道身影站在了帷帐北侧。

房玄龄拱手,认真说道:“启禀贵妃,陛下前日已经从洛阳启程,巡视河北,一切安好。”

帷帐之后,贵妃韦珪微微点头。

皇帝这一次东巡洛阳,并没有带她,实际上,也就带了燕妃和杨妃。

韦珪抬头,看向李承乾道:“这一次请太子来,主要是因为齐王的事情。”

齐王?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坐在贵妃韦珪旁边的德妃阴氏有些愧疚的看了韦珪一眼,接口说道:“齐王最近在齐州,和权长史关系有些紧张,故而妾身想请太子去信劝说一下齐王,让他……让他能够克制一下。”

李承乾眉头一挑,随即他开口道:“齐王去年年底的时候,孤见过他,他还是很开朗的样子,说明去年他和权长史关系相处妥当,怎么今年突然又出事了?”

“妾身也不知道。”阴妃摇摇头,有些担忧的说道:“齐王来信语焉不详,似乎权长史开始管他的后院诸事。”

诸王长史除了教导劝解诸王以外,还负责管理王府的各级官员。

但是,这些事情并不包括诸王的内院。

当然,有的长史强势,也会介入诸王的后院当中,尤其是当诸王弱势的时候。

李承乾点点头,看了房玄龄一眼,然后神色认真的说道:“孤回去之后就去信齐王,让他暂做忍耐,同时,看看权长史是怎么回事,齐王后院的事情他插手做什么,只要齐王没有欺男霸女,不理诸事,那么剩下的,就是繁衍宗室子嗣,手太长也不是好事。”

“多谢殿下!”阴妃松了口气。

齐王除了皇帝的话,也只要太子的话他能够听进一些去。

“如此,没有他事,臣等便告退了。”房玄龄立刻顺势提出告退。

“劳烦太子,劳烦梁国公了。”韦妃和阴妃微微躬身。

“嗯!”李承乾率先转身,离开了大吉门。

……

大吉门往前是大吉殿,大吉殿就在皇后的立政殿和李承乾监国的武德殿之间。

众人一起回了武德殿。

李承乾在短榻之上坐下,然后才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权万纪是怎么回事,父皇去年的时候,还再三告诫,让齐州专心在民务之上,怎么孤发现他有些好了伤疤忘了疼。”

“具体臣也不太清楚,不过此事还需要上禀陛下。”房玄龄微微拱手,这种事他才不参与呢。

李承乾收敛神色,点头道:“房相说的对,此事应该让父皇处置,这样,孤写一封信,与房相的奏本一起送到河北吧。”

“殿下不直接写信劝解齐王啊?”房玄龄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承乾。

皇帝如今在河北,不在洛阳,从长安去信齐州,不需要经过河北的。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摇头,说道:“齐王虽是孤的弟弟,但如今父皇距离齐王更近,对于齐州诸事了解的更加清楚,让父皇处置吧,免得孤弄不清楚状况,反而最后添乱。”

“是!”房玄龄轻轻躬身,想了想,就没有再多劝。

李承乾神色收敛,看向房玄龄说道:“对了,房相,松州有信没有,吐蕃如今动静如何?”

房玄龄拱手道:“一切还好……”

……

魏王府,李泰收起手里的密信,看向对面的柴令武,说道:“皇兄太谨慎了,给齐王的信送河北去了,看样子,本王想要更稳妥一些做事恐怕不成。”

李佑起兵是李泰计划当中重要的一环,但李佑何时起兵,实际上却是掌握在李泰的手里。

“殿下,宫里?”柴令武有些不解的看向李泰。

“是齐王写信给了阴德妃,本王找了韦昭容,然后他们一起去见了韦贵妇。”李泰稍微解释了一句,柴令武立刻明白了过来。

皇帝的后宫,有三位杨妃,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的模样杨淑妃,曹王李明的母亲昭仪杨氏,赵王李福的母亲杨婕妤;有两位韦妃,纪王李慎的母亲贵妃韦珪,昭容韦尼子。

李泰找的便是昭容韦尼子,当然通过的是韦家的通道。

昭容韦尼子无子,而贵妃韦珪虽然有子纪王,但也是因为如此,与诸王皆善。

不过可惜,李泰原本是希望通过他们,将李承乾勾引了齐王谋反事上的,齐王先谋反,牵连到太子,然后定罪,对他们更好一些。

“算了。”李泰摆摆,看向柴令武道:“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过其他的事情可以开始了,表兄,派人去松州,告诉房遗爱,王妃产子,请他务必回长安一趟。”

“是!”柴令武立刻拱手。

“还有勋国公。”李泰轻叹一声,说道:“本王真的很不想和勋国公撕破脸,但是有些事情到了如今也不得不做。”

柴令武面色凝重的低头。

“表兄,你去和张顗说,你今晚要见勋国公一面,请他安排。”李泰目光深沉的看向柴令武。

“喏!”柴令武呼吸瞬间停滞。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