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巫蛊,巫蛊(第三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 巫蛊,巫蛊第三更

明月高悬,宫城静谧。

十几只火把在城墙上来回游移,照亮了宫墙上平静值守的宫城宿卫。

一身紫色官袍的侯君集带着胡寅和贾平一起骑马到朱雀门下,身后三十余人分列三行。

他们本身就是不同出身的人,衣着战甲都有不同,熟悉的人甚至一眼就能够看清楚他们不同的来历。

在距离城门五丈处,侯君集停下了战马。

对着宫城上肃然起来的将士,侯君集高声喝道:“去叫金吾卫左将军和武阳县公来,陛下有圣旨发来,请他们即刻前来接旨。”

侯君集的话音刚落,李大亮便已经从宫墙上探出头来:“陈国公,这么晚了,不在家里好好歇着,到皇宫来做什么?”

“陛下有旨!”侯君集看向侧畔。

内侍省典功胡寅立刻手捧圣旨,独自催马上前,来到了宫门下。

侯君集抬头道:“大将军,放下吊篮,查验圣旨吧!”

李大亮目光一挑,他没有想到侯君集然敢让他查验圣旨。

李大亮微微侧身,后方阴影之中,李承乾平静的点头。

李大亮随即看向一旁的郎将,点头道:“放下吊篮!”

“吱呀”一声,机关扭动,吊篮被放了下来。

胡寅没有犹豫的将圣旨放到了吊篮之下,然后缓缓催马后退。

李大亮微微抬手,吊篮立刻就拉了上来。

很快,一封圣旨已经出现在了李大的手中。

看着手里的圣旨,李大亮皱着眉头身体前倾道:“陈国公,这圣旨被打开过了?”

圣旨上有独特的封泥,而且不时还有变化,外人根本仿造不出来。

之前贾平在通化门,也是一眼就从封泥上察觉出了问题,要不是他本身心里有鬼,城门根本打不开。

不过倒也不一定,贾平身后的十几名左监门卫士卒,明显就是被人家收买了样子。

侯君集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根本没有再做封泥,他是直接毁掉了封泥。

……

侯君集抬起头,看向李大亮说道:“这圣旨是宣读给我,房相,还有县公你的,本来是先去找的房相,但房相有事出去了,所以天使只能够宣读于我,如今,我再将它给你,也是合乎规矩的。”

李大亮嘴角微微抽搐,他心里明白,这封圣旨必然是假的,不然就应该是从春明门而入,而不是通化门。

侯君集知道他能看出印泥的真假,所以毁了印泥,而他丝毫不担心他李大亮能够看出圣旨内容的真假,所以才这么放心大胆的将假圣旨送了上来,让他李大亮看。

侯君集啊,你不愧是侯君集。

这种骗人的手段用的这么熟练,你不该死谁该死。

气恼之中,李大亮打开了圣旨,然而看了一眼之后,李大亮猛然间合上了圣旨。

……

“巫蛊”两个字深深的印在了李大亮的脑海中,他甚至都不敢向后看一眼。

即便他李大亮是武将,出身一般,但也知道一旦牵涉上巫蛊两个字,谁也好过不了。

侯君集看着李大亮迟疑的神色,嘴角轻轻冷笑。

即便是他也必须佩服魏王的心思,“巫蛊”一出,简直所向披靡。

尤其配合圣旨,更是威力强到了没边。

房玄龄不在便不在吧,有了这封圣旨,他足够让李大亮打开城门。

“甚至已经看过了,大将军,开门吧。”侯君集催马轻轻上前。

李大亮有些迟疑,这个时候,极轻微的声音响起:“开门。”

“开门!”李大亮猛然高喝。

下一刻,朱雀门“吱呀”一声打开。

一道只能容一人进出的宫门空隙出现在了侯君集面前。

深沉寂静,黑暗阴冷的宫道隐约出现在了侯君集的眼前。

侯君集下意识的就要催马而行,突然,他感到一阵莫名的毛骨悚然。

他的心跳在这一瞬间,也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他猛地拉住了缰绳,紧跟着,没有丝毫犹豫,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侯君集立刻转身而走,转眼间就已经离开了宫墙一箭之地。

这个时候,他才有些脸色苍白的看向城墙之上,咬牙说道:“李大亮,你在做什么?”

李大亮一脸的茫然,看着侯君集说道:“开门让你进啊,怎么了?”

“怎么了,宫里全部都是陷阱,你让我进,你是要我死。”侯君集猛然间拔出腰间长剑,指着李大亮怒吼道:“宫中埋伏了那么多人,我不是瞎子,我看的出来。”

听到侯君集这么说,胡寅和贾平猛然一惊,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掉马而行,其他人也是一样,疯狂的朝着侯君集奔去。

李大亮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茫然逐渐的消失,他平静的看向侯君集,说道:“陈国公,你不是要传旨的吗,怎么不进来,进来了就能传旨了!”

侯君集脸色冷了下来,他看向朱雀门内,瞳孔一阵紧缩,仿佛在那门内,有着无数的埋伏陷阱和刀山火海。

深吸一口气,侯君集抬头看向李大亮,说道:“李大亮,你的确很聪明,但是你怎么忘了逢林莫入的道理……那里面,太安静了。”太安静了。

侯君集一句话,说出了自己察觉到异常的理由。

太安静,反而说明里面满是埋伏和陷阱。

侯君集不过三十人而已,他真的要是敢进去,恐怕立刻就会被彻底拿下。

李大亮轻叹一声,说道:“陈国公,你是来传旨的啊,你是要入宫传旨的啊,你不入宫怎么传旨?

便是前面有尸山血海,你也应该传旨啊,你进来吧,下官不会对你怎样的,传旨之后,我们方好依照圣旨行事,来啊,你进来啊!”

侯君集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仰着头,看着李大亮,终于冷笑一声,说道:“太子是在宫门上吧,请太子上前说话,不要再这样的故弄玄虚了!”

城墙之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吱呀”一声,城门在这一刻重新关闭。

李承乾一个人缓缓的上前,目光越过侯君集,看向他的身后,淡淡的说道:“青雀,既然来了,就别藏着了。”

侯君集神色微微一变,随即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他刚才试图进入宫城,挟持李大亮,然后控制朱雀门,但皇宫之中全部都是埋伏,而如今太子真的出现在城门之上,而且一语道破魏王的所在,说明太子已经提前知晓了他们今日之事。

“哒哒哒”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起。

李泰一身黑衣金甲,带着张亮,柴令武,还有十几名护卫,来到了侯君集的身侧,然后平静的对着城头的李承乾开口道:“皇兄。”

李承乾的目光越过李泰,看向更远处黑暗之中无数影影绰绰的身影,他不由得摇摇头,都到了现在,李泰竟还要演戏。

“青雀!”李承乾神色复杂的看着李泰,说道:“青雀,你的次子才出生三日,回家去吧,为兄……为兄可以当做今夜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李泰神色淡漠的看着李承乾,说道:“皇兄,你犯了错,愚弟怎么能够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呢?”

房玄龄,李靖,于志宁,褚遂良,马周等人,都站在后方,全都不由得暗自叹息,太子明明已经给了最后一个机会,魏王为什么就是不肯抓住离开呢。

李泰抬头,看向李大亮道:“武阳县公,父皇的圣旨已经在你手里,宣读圣旨吧。”

李大亮摇头,看向被侯君集和张亮等人位在中央的李泰,坚决的说道:“这封圣旨是假的。”

“圣旨不是你说假的,就是假的的,只有父皇说了那不是真的,那才不是真的。”李泰越过李大亮,看向他的身后,然后高声道:“本王知道很多人都在,既然武阳县公不愿意宣读圣旨,那么本王就自己来说。”

李承乾看着李泰,他只是平静的看着,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阻止。

李泰同样在看着李承乾,兄弟二人隔空对视,李泰对着定州方向拱手,然后缓缓的开口道:“惟贞观十七年,岁次癸卯,三月丙辰,朔初十丁巳日,皇帝若曰:

於戏!

厚仁德者,承训怀衽,导达善性,将成其器。

太子承乾,行事乖房,错在朝夕,长陷深过,殛窜沦没。

朕思骨肉之亲,念父子之恩,从宽免宥,然彼者乖戾之心不减,狂易之疾未除,竟于宫室深处,行巫蛊之事。

失惑无常,日益凶狠。

今,以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检校雍州长史,陈国公侯君集,参知政事,授临机决断之权,会以司空房玄龄,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共查东宫,禁太子于别室,不得干扰,但有所阻,可先斩后奏。

钦此!”

巫蛊,巫蛊。

太子竟然在东宫行巫蛊之事,城墙之上,诸人不由得轻轻哗然。

李泰更是盯向李大亮,高声道:“武阳县公,本王背的有没有错,这是不是父皇圣旨的原文?”

李大亮神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三月初十!”李承乾站在女墙之后,看着一箭之地外的李泰,平静的再度说道:“三月初十!”

“什么?”李泰听到李承乾的声音,皱眉问道:“皇兄,你在说什么?”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青雀,圣旨是三月初十从河北发的,但是在三月初一,陈国公便已经开始调遣数千士卒隐伏在通化门外,之后,勋国公开始从工部暗中调藏弩弓,一切都在父皇圣旨未发之前。”

城墙上下,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平静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叹一声,摇摇头道:“青雀,你的圣旨时间应该写在三月初一的,三月初一父皇便下诏,让你们暗中调动死士,筹谋军械,这样你们所有的一切谋逆的动作,就能够解释得通了,三月初十真的不行。”

李泰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哦,孤怎么忘了,三月初一也不行,三月初一父皇还在长安,若是父皇知晓了孤行巫蛊事,他就不会离开长安,更加不会安排你们去秘密调动死士,意图谋逆。”李承乾一句一个“死士”,一句一个“谋逆”,让李泰的心都忍不住快速的跳了起来。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李泰身后的黑暗,轻声道:“青雀,你只有三月初十,因为三月初十父皇已经离开了洛阳,北上定州,只有这个时候,他听到什么巫蛊事,才会派人回洛阳传旨……早一日晚一日都不行,因为那样,父皇就会亲自赶回来了。”

李承乾突然一拍额头,状作恍然的说道:“不对,你不会让父皇知道什么巫蛊事的,因为如果你告诉了父皇,那么第一时间赶回来的,哪怕不是父皇,也应该是舅舅,这种牵连无数的大事,父皇怎么会派一个小小的内侍省典功来传旨,朝中那么多宰相都死光了吗?”

李承乾最后愤怒的一声怒吼,整个朱雀门上下全部都寂静了下来。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李泰弄的这封圣旨绝对是假的。

没有任何疑问,李泰绝对伪造了圣旨。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泰,继续说道:“青雀,孤这里也有一封圣旨,是父皇在三月初一那天,他要离开长安的时候,在武德殿亲手交给为兄的一封密旨,你要不要听一下。”

李泰看着李承乾,猛然间一个激灵,无比惊恐的神色顿时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三月初一,父皇,密旨。

难道父皇他在三月初一,在临走之前,就已经知道他要谋行废太子之事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