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要求文成公主殉葬第三更
长孙无忌看到李承乾平静下来,低声问道:“陛下,若是松赞真的要死了,或者已经死了,大唐要如何?”
李承乾目光看向殿外。
那里秋光温和。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谈和,减少西昌州的军械支持,让吐蕃人放松,同时要求重开商路,让商旅们重新行走在唐蕃商道上。”
“这些商旅是用真的商旅,还是……”长孙无忌小心的探问李承乾的目的。
“用真的。”李承乾回神,看向长孙无忌说道:“大唐现在还没有做好灭吐蕃的准备,那么就要将手脚全部收回来,全心东调,不能有丝毫的三心二意。”
向东,灭高句丽。
“有卫国公在吐谷浑,西突厥和回纥什么的都不需要太过担心什么。”李承乾稍微停顿,继续说道:“至于吐蕃,让商旅去逻些,我们不需要影响逻些的大局,只需要有选择性的和一些对大唐友善的贵族多进行交易就可以了。”
“陛下是想通过如此,来挑拨吐蕃人之间的内乱?”长孙无忌顿时明白了李承乾的打算。
“这些手段,吐蕃人也不是看不出来,这样其实他们会更加的放心。”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道:“但是,我们真正的手段,要悄无声息的落在苏毗身上,苏毗和逻些之间最关键的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
“找到这里的关键要害,在大军攻上高原的关键时刻,断了他。”李承乾想着高原的地图,神色淡漠的说道:“苏毗力弱,拿下他,既能从东面威胁吐蕃,也能够给大唐一个稳定的立足点。”
“李君羡现在还在通天河。”长孙无忌的眼神亮了起来。
“让他操练那些党项人吧。”李承乾摆摆手,说道:“那些党项人,如果没有人在后面拿根鞭子抽着他们,说不定他们真的会叛唐投向吐蕃。”
“是!”长孙无忌拱手,不过他很快抬头,认真的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还有件事,若是松赞亡故,要求公主回去奔丧。”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让他们见面吧,皇妹若是坚持要回去,就让她回去吧,不过要带三百金吾卫回去,免得他们胡乱要求皇妹殉葬。”
“殉葬?”长孙无忌猛然抬头,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叹一声,有些苦涩的说道:“朕为什么不愿意让皇妹回逻些去,不就是担心松赞死了,没有大唐在背后支持,吐蕃人会强行要求他殉葬吗?”
殉葬的习俗在大唐也不过是才刚刚被李承乾废除,但是在吐蕃,却正是大行其道的时候。
让文成公主这个没有子嗣的大妃给松赞干布陪葬,这种事情,吐蕃人是能够做出来的。
长孙无忌面色凝重的点点头,他躬身道:“如今有李君羡在通天河,如果吐蕃真的要做什么,就让李君羡直接杀到逻些去。”
“对!”李承乾点头,深吸一口气,说道:“吐蕃的事情便这样吧,舅舅安排干练人员和吐蕃使者接触。”
“喏!”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
“还有另一封急报。”李承乾从桌案上拿起另一份军报,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然后走下丹陛递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打开一看,然后喃喃的自语道:“原来盖苏文也派人来了。”
“父皇病逝,天下震动。”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如今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消息传到四方,阿史那贺鲁都已经赶了过来,吐蕃的使者也到了,高句丽来人并不奇怪。”
“他们也一样是来试探大唐的深浅来的。”长孙无忌微微点头。
“高句丽人最多是父皇归葬的前一天抵达长安,之前不会有太多事。”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朕担心的,反而是另外一件事,高宝藏使者金上泉,如今朕要用他做高句丽江北都护,但若是他是盖苏文的人,就难免要多用些手段。”
“陛下想要用高句丽使者,来试探金上泉的真实身份。”长孙无忌点头,他的脑中已经有了好几套的手段。
“舅舅安排人做吧。”李承乾定了下来。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他们都来试探朕的深浅,无非就是看朕能不能指挥的动十六卫大军,看大唐天下诸州刺史,是否对朕忠诚,赋税是否又能送到长安来。”
李承乾抬起头,自信的笑笑,说道:“舅舅,和中书省去商量吧,父皇归葬那日,给他们一个好好的惊喜。”
“喏!”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
细雨迷蒙,李承乾站在两仪殿的台阶上。
目光抬起,他的眼前是整个长安城。
永惟元年,八月二十二日。
明日便是他的父皇,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的归葬之日。
今日,莫名的天空一片昏暗,细雨淅淅沥沥的落在整个长安城中。
雨下不了多久。
明日就会天晴。
但整个长安城中,却弥漫着一片沉重的哀悲。
如今距离先帝崩逝马上就要三个月了。
之前,因为时间逐渐的过去,百姓已经逐渐的从沉痛中走了出来,但当到了先帝归葬的时候,整个哀恸的气氛,再度迷茫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陛下!”李安俨站在一侧,对着李承乾拱手道:“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李承乾点点头,轻叹一声,道:“明日派人小心的盯着点吐蕃国使,高句丽国使,还有阿史那·贺鲁。”
“是!”李安俨肃然拱手,如今对大唐威胁最大的,就是吐蕃,西突厥和高句丽。西突厥和吐蕃因为有李靖坐镇,所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高句丽就不好说了。
先帝辞世,李承乾这个皇帝掌控天下,虽然说有吐谷浑大胜,但谁都知道,那是有先帝在后面托底。
如今先帝不在了,只有他一个人。
一旦再有战,他究竟会将整个天下带往何方,这是所有的外族使者,都在紧紧盯着的。
“你去忙吧。”李承乾侧身摆摆手。
“喏!”李安俨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如今整个长安城中,李承乾最直接的眼线就是李安俨。
诸方的消息都会汇聚到李安俨的手里,小事他会自己处理,大事,他会立刻禀奏到李承乾那里。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张阿难低身拱手道:“陛下,长乐门下回报,隐太子妃奏请,是否可送先帝最后一程?”
李承乾的神色冷了下来,低喝道:“她想死不成?”
张阿难拱手,说道:“陛下,老奴估计,她就是循惯例问上一句,并不打算真的前来。”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逐渐的平静下来。
隐太子妃郑氏,息隐王李建成的遗孀,先帝的长嫂,李承乾的伯母。
她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在众人眼中,难免会将当年玄武门的事情给带出来。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想,她的出现都会破坏李承乾和满朝群臣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先帝圣明无双的印象。
在先帝给世人留下的最后印象上抹黑。
“传旨下去,明日稍微改善一下她的伙食,告知她葬礼的一切细节,许她在长乐门自己祭祀,但不许任何人去看她,不许她出现在任何人的视线当中。”李承乾冷眼看向张阿难。
“喏!”张阿难神色平静的拱手,然后小步退身离开。
李承乾这个时候,才深吸一口气,神色平静下来,然后慨叹一声。
当年的那些旧事啊!
李承乾目光抬起,看向整个太极宫。
前面的整个皇城,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就在眼前的太极殿,脚下的两仪殿,还有后方的甘露殿,以及无数宫殿。
今夜,是他的父皇李世民,在这座皇宫中的最后一夜。
明日,虽然李世民的棺椁离宫,归葬昭陵,整座皇宫当中,他的痕迹会一点点的消散。
一直到整个皇宫,全部都属于李承乾。
那将是一个新的时代了。
李承乾一挥衣袖,然后转身朝着千秋殿走去。
巨大的黄盖顶着李承乾的头顶,禁卫中郎将李玄嗣带着数十名身手极高的禁卫护送。
还有数十名内侍和宫人相随。
李义府,窦德玄,上官仪等人,无声的跟在后面。
李承乾迈步走入到了千秋殿中。
长安城中所有的亲王,郡王,公主,郡主,王妃,驸马,今夜都在此处。
看到一身生麻丧服的李承乾步入殿中,所有人齐齐叩首。
但仅仅是叩首。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走到了棺椁之前,然后双膝跪了下来。
“今夜,所有人一起待到子时正,过后,各去休息,明日卯时正,开始起身准备,明日的礼仪极重,都准备好,不要出事。”李承乾微微侧身,所有人齐齐拱手道:“喏!”
李承乾转过身,目光看向眼前的棺椁。
棺椁中躺着他的父皇。
先帝。
太宗皇帝。
李世民。
李承乾嘴唇轻轻张合,想说什么,但却又说不出来。
有他的父皇在皇宫,哪怕仅仅是棺椁,李承乾心中都极稳。
他不知道到了明日,李世民的棺椁离京,他的心中,是否还会像今日一样安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