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十八张纸条
第五张纸条的地点,在前往隔壁泰城的某交界处。
但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下一个地点,下一张纸条。
接下来的三天里,钱红星和青山分局的警察们在绑匪一张又一张纸条的要求下,不断奔波于宏城和泰城之间的多个地方。
前前后后,一共发现了十八张纸条。
每次纸条线索中断后,绑匪都会通过变换了地点的公用电话打到钱红星家里,提供下一张纸条的获取地址。
这十八张纸条几乎就是警方的唯一线索。
从这些纸条里警方捕捉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首先,警方怀疑这是一起团伙性质的绑架案,因为这十八张纸条的字迹明显出自多人之手,并且在其中出现过我们的字样。
其次,这群绑匪拥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除了这些神出鬼没的纸条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绑匪要求的是旧钞票,目的就是避免被追踪。
警方马上调整调查方向,重点放在了类似的未侦破绑架案上,因为这种专业的团伙作案,不可能只有一起。
同时也针对钱红星的人际关系展开调查,因为自从绑架发生后,钱红星就被折腾得团团转,整个人都瘦脱相了。
不排除是有人寻仇报复。
但结果是,这两个方向都没查出什么东西来。
而一直到第十八张纸条,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情况。
最开始,绑匪要求的赎金是五万元,但一直在戏耍钱红星,始终没有让他交付赎金。
直到第十八张纸条,上面关于赎金的要求变了,变成了二十万,依然都要旧钞票,但是必须分成四份,同样用牛皮纸包起来。
纸条里还给了四个不同的地址,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必须由钱家相关的人,同时把钱送到这四个地址所在的垃圾桶里,不准出现陌生人。
这更加印证了警方的猜测,这是团伙作案,而且团伙人数还不少。
可此时的钱红星,半条命都快没了,他老婆更是早就急火攻心住了院。
警方本来打算安排几名警察伪装成钱家人,但又觉得,纸条里既然这么要求,说明绑匪早就已经摸清了钱家的情况。
如果贸然出现生面孔,怕会弄巧成拙,只能作罢。
最后还是决定由钱红星夫妇和家里的保姆、司机,四个人,去送钱。
警方认为,对方既然会用这种同一时间多个地点交赎金的方法,肯定是有所准备。
只要来取赎金的其中一个人联系不上,其他人就会立刻逃之夭夭,人质当然也就不可能再有生还可能了。
所以警方需要分兵四路,盯梢这四个地点,然后再跟踪前来取赎金的人,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抓捕。
钱红星再三表示,自己不在乎钱,自己只要儿子能平安回来。
由于绑匪规定的时间非常短,钱红星和警方准备得都很仓促。
最终勉强在规定时间内,把四包牛皮纸包的钱丢进了指定地点的垃圾桶里。
但诡异的事情再度发生了。
四路蹲守的警方人马,都没有蹲到前来取赎金的人。
只有其中一路,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从垃圾桶里翻出了那包钱。
盯梢的警察为了不打草惊蛇,跟了一路,可最终发现,这人就是个普通的拾荒者。
意识到再度被耍了的警方只能把四包赎金取回,然后丧气地回到了钱家的别墅。但从此之后,绑匪那边就再也没了动静,没有电话,也没有新的纸条。
绑匪就这么销声匿迹了。
这种沉默,比起之前的被戏耍,要更加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随后发现,四包钱里面居然有一包变成了裁切好的报纸。
但由于准备时间太仓促,外加怕引起绑匪的怀疑,四包钱并没有做标记,所以根本不知道究竟是谁送的那包被调包了。
唯一接触过这些钱的外人,就只有那个拾荒者。
警方突击审了那个拾荒者一晚上,也没找到任何线索。
后面,这起绑架案就只能被迫进入最笨的环节,就是大规模排查。
而最糟糕的结果,在案发后第十天出现了。
在宏城的郊区溧阳县,靠近泰城的一处农田里,有人在一条废弃的排水渠里,发现了一具小孩的尸体。
溧阳分局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并立刻通知了青山分局,因为之前案件已经进入了内部协查程序。
很快,尸体就确认了身份,正是失踪了十天的钱来来。
而且法医还查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信息,钱来来的身上虽然有多处外伤,但真正的死因是机械性窒息。
也就是说,孩子是被活生生掐死的。
而从尸体腐烂程度判断,钱来来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四到五天前。
也就是说,钱红星和青山分局的警察被绑匪戏弄的那段时间,钱来来一直都还活着。
钱来来的死,是在第十八张纸条出现之后。
也就是四包赎金的其中一包被神秘调包之后,绑匪杀害了钱来来。
农田排水渠显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警方立刻展开全面搜查,还出动了大量警犬做地毯式搜捕。
但结果就是基本上没有结果。
这桩离奇的绑架案,警方唯一真正掌握的线索,就是那十八张纸条。
悲愤欲绝的钱红星,在全宏城的各大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悬赏令。
提供有效线索,并根据线索抓到真凶的人,奖励二十万。
直接抓到真凶的,奖励一百万。
九七年,一百万,别说是宏城这种小地方了,就算放到一线大城市,也是惊人的数字,四合院都能买个两三套了。
而钱红星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利用远高于赎金二十倍的价格,挑拨这群绑匪的内部关系。
但凡有人贪图这笔钱,举报了同伙,那顺藤摸瓜,就能把所有人都揪出来。
钱红星的这个计划,是和青山分局通过气的,上面的举报电话,就是青山分局的一条专线。
可诡异的是,这则悬赏令在宏城的各大报纸上足足挂了一个月,却一条有用的线索都没有。反而接到了很多为了赏金来碰运气的人,提供了大量杂七杂八的信息,搞得青山分局是人困马乏。
这起绑架杀人案的调查,最终走入了死胡同,变成了一宗悬案,渐渐被人遗忘。
直到八年后,也就是零五年,才重启调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