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重启调查(求月票)(1 / 1)贫道信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重启调查求月票

九七年发生的钱来来绑架失踪案,之所以能在零五年重启调查,并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线索。

而是因为当初负责侦办此案的青山分局刑侦大队副队长,八年后高升成了青山分局的局长。

显然这起案件是他的心魔,才会让他在上任后不久,就决定重启调查。

不过虽然说案件重启调查,但实际上警方拥有的线索,依旧只有那十八张纸条。

而且彼时,钱红星早已不在宏城了。

在钱来来被杀害的半年后,钱红星就和妻子搬离了宏城。

然后红星食品的所有生意,也在之后的两三年里陆陆续续地撤出了宏城。

这件事对宏城的经济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导致了很多工人失业。因为红星食品除了原本雇佣的工人外,还关系到很多上下游产业。

案件重启后,青山分局决定利用最新的电脑技术,对这十八张纸条做笔记分析。

其实九七年案发的时候,不是没有做过笔迹鉴定。

只是人为鉴定终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

在省城最先进的电脑技术支持下,十八张纸条被一一扫描分析比对,于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向。

省城的痕检专家用电脑扫描反复对比这十八张纸条的笔迹、笔顺、墨迹等线索后,判断,这些纸条有极大概率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尽管这些纸条上的笔迹风格多达四五种,但将这四五种不同风格的笔迹进行电脑重叠对比后,抓取到了很多相似的细节。

也就是说,这四五种笔迹,可能都是同一个人故意伪装或者模仿他人写出来的。

但书写习惯导致,一些微小的习惯留在了肌肉记忆里,即便刻意伪装也依然存在。

而唯一奇怪的点在于,前十七张纸条,都是这种伪装的情况。唯独那第十八张,虽然和第三、七、十一、十四张纸条的字迹相似,却没有检测到这种细节习惯。

但这并不影响案件的重启侦破,因为这个可能性,完全改变了当初案件的侦破方向。

当初,警方通过纸条的多种字迹和使用的“我们”等称呼,认定绑匪是一伙儿反侦察能力非常强的专业绑架团伙。

可是如果这些纸条实际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的话,那意味着,当初的方向就彻底错了。

就像周奕之前认为的那样,一起案件,侦查进死胡同,有很大可能性不是刑侦人员能力问题,而是侦查方向产生了偏差,导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再也拉不回来了。

青山分局局长立刻针对这一发现,展开调查。

当他们把思路定位到绑匪只是一个人后,思路就打开了。

具备伪装多种笔迹能力,但又在细节上形成肌肉记忆的人,一定是长期从事文案工作的人。

当年电脑根本没有普及,所以案头工作基本都是靠手写。

符合这个特征的人,主要就是有三类:机关文职人员、编辑、教师。

而这三类人,基本都不可能会是职业罪犯,那么绑架人质索要赎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犯罪动机,必然是因为什么特殊情况,导致需要快速搞到钱,才产生了绑架勒索的举动。比如吸毒、或是赌博。第二,犯罪目标。钱红星虽然是著名的企业家,但如果完全是个不相干的陌生人,既不会把他当做勒索目标,也无法掌握钱家人的动向。这就意味着,绑匪一定是在钱红星的人际关系网里面的人,才会把钱来来作为绑架对象。

分析透这两点之后,警方把目标锁定在了教师这个职业上面,因为钱来来作为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唯一可能接触到的,就是老师了。

警方找到钱红星,希望能了解钱来来的情况,结果却被钱红星拒绝了。

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另娶新欢,还生了一个女儿。

他明确表示,自己已经放下了,还巨资把钱来来的骨灰供养在庙里,每日受佛光普照。

他放下了,可青山分局的局长却放不下,找到学校继续调查。

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利用电脑技术比对了几百份学校教师的笔迹资料后,终于锁定了一个可疑对象。

这人名叫孙坤,男,四七年出生,九七年的时候刚好五十岁,是钱来来就读学校专门教思想品德课的老师。

之所以怀疑他的原因也很简单,只有孙坤留下的日常文书里的细节,和纸条里的细节匹配了起来。

尤其是那十八张纸条里曾出现过的一个“阅”字,和孙坤日常批学生作业时写的“阅”字的最后那一竖弯钩,完全一样。

这一发现,振奋人心。

但紧接着,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就被现实扑灭了。

因为当青山分局的警察找到孙坤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个躺在椅子里,嘴歪眼斜流着口水的老头。

孙坤的家人说,孙坤在两年前就中风了,从此丧失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

这个结果让办案刑警根本无法接受,但又无能为力。

尤其是青山分局的局长,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审讯孙坤。

但面对丧失语言能力的孙坤,审讯根本就是无效的,审讯留下的唯一一句话,就是那位局长亲笔写下的“当我问他是不是他绑架杀害钱来来时,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恐惧”。

孙坤无法开口,那就只能调查他的家人同事,最后勉强拼凑出了一些信息。

首先是孙坤一直有打麻将赌钱的嗜好,曾经为了赌钱,还借过高利贷。八年前,钱来来被绑架前的一段时间,孙坤正在为了还高利贷而到处找人借钱。

因此,他完全具备作案动机。

然后,是孙坤酷爱看港台警匪片,家里有大量这类电影的录像带。这也就能解释他的反侦察能力是怎么来的了。

最后,就是除了笔迹鉴定之外最关键的证据了,dna检测结果。

当初法医在对钱来来的尸体进行尸检时,发现钱来来生前有挣扎的痕迹,在他的一个指甲里,提取到了一些人体皮肤,应该是被害时抓伤凶手的。

但当初dna技术不发达,这点人体皮肤只能取证封存了。

在比对过孙坤和那块皮肤的dna后,确认,孙坤就是绑架杀害钱来来的犯罪嫌疑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