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办食品展销会的灵感, 来源于叶满枝结婚那年的广州之行。

从广州回来以后,她一直对“名菜美点展览会”念念不忘。

偶尔翻看以前的相册时,还会对着大吃大喝的自己咽口水。

她后来时常关注报纸上的新闻, 继广州的“名菜美点展览会”之后,再没有哪个省市举办过类似的以食品为主题的展览会。

工业厅要是能趁机举办一场食品展销会, 那绝对能打响轻工十周年庆典的第一炮!

但叶满枝心里清楚, 这个提议很可能会被领导否决。

主要是这两年粮食紧张, 不光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额减少了, 农村还有不少社员等着吃返销粮。

在这种情况下,大张旗鼓地举办食品工业展销会, 搞不好就会被人扣上奢侈享乐的帽子。

所以叶满枝才没在小组会议上提出来, 只敢私下跟夏竹筠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是否采纳她的意见, 由领导决定吧。

夏竹筠也知道举办这场展销会存在一定风险。

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她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自然不乏胆识和眼光。

因着纺织评审组私下瓜分样品的事, 她刚被领导批评过。

要是能在此时举办一场食品展销会, 不但可以妥善解决剩余样品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 还能将功补过, 向上级证明她正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以, 她当天下午就向评审组推荐了叶满枝的提议, 并且想办法降低了举办食品展销会存在的风险。

“这次食品展销会, 既是轻工系统的十周年庆典活动,又是我省增产节约、轻工业支援农业的成果展示!”

叶满枝在会上听到这句话的时候, 提着的心一下就放回了肚子里。

她不由默默感慨,领导就是领导,瞧瞧人家这视野的广度, 这拔高的能力!

她还有得学呐!

食品工业展销会的举办时间,被定在了元旦假期。

这就让省优评审组的工作骤然紧张了起来。

按照原计划,“食品工业优质产品评审会”要在滨江大旅社举办六天。

每天评比一两个类目,外地评委还能趁机在滨江游玩一番。

如今时间变得特别紧迫,省优名单要在12月25号之前公布,评审组的工作就被压缩到了三天内完成。

夏竹筠像是要借着食品组评审的工作一雪前耻。

对评审的每个环节都把控得十分严格。

以防有人顶风作案,拉拢评委,她在正式评审前一晚才通知59名评审——这次评比中有一部分类目的产品采取市场抽样,送样参考,密码评审的办法。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产品是从市场上抽样的,企业送样的产品只作为参考,而且外包装全部拆除,大家看到的只有编号,没有生产厂家和商标。

评比办法一经公布,不但留在滨江等消息的企业代表傻眼,叶满枝也傻眼了。

第一天评比的是“酒类饮料”和“肉蛋禽制品”。

由于常月娥所在的肉制品加工厂也参加了省优评比,叶满枝主动跟领导报备,申请了回避。

她不用给肉禽蛋制品打分,但还得给酒类饮料打分。

众所周知,啤酒白酒和香肠是标配啊,香肠可是标准的下酒菜。

叶满枝抿一口小酒,吃一口香肠,美滋滋地品了十几种白酒。

她的酒龄不算短,出嫁之前就喝过白酒,结婚以后还经常跟吴峥嵘小酌,白酒的好坏,她喝两口就能分辨得出。

可是,轮到啤酒和果酒时,在没有商标的情况下,她真的分辨不出各厂产品有啥区别。

一口啤酒一口肉,她喝得脸颊红扑扑,快把自己灌醉了,也没喝出个所以然来。

叶满枝一边在评比表上打分,一边心虚地想,幸好评审组里还有不少食品研究所、轻工科学研究所,以及外地各大酒厂的专家。

她的打分不至于对最终评比结果产生太大影响。

叶满枝不参加肉蛋禽制品的评比,但她一直很关注评比结果。

密码评审的办法,对小厂来说是一次机会,评委们不受产品名气和人情的影响,评分过程相对公正,一些小厂出品的优质产品也能有出头的机会。

省优产品预选名单,是在三天的评审结束后出炉的。

叶满枝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评比结果。

滨江光明肉制品加工厂选送的“光明小香肠”,并没能进入省优预选名单。

但它在评审会上的得分非常高,58名评委给它打出了92分的高分,在所有加工类肉制品中排名第四。

这就说明小香肠在口味、质量、卫生方面得到了大多数评委的认可。

叶满枝当天就跑回娘家,跟常月娥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常厂长,你们这个成绩不错呀!以后可以出门吹牛了!”

“吹什么牛,又没真的得奖。”

叶满枝安慰她:“没得奖是因为你们厂的规模小,产量过低,而且定价有点高。要是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兴许能赶上市优产品的评比呢。”

省优评比要结合产量大小、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评审,产量低就是小香肠的最大短板。

常月娥皱眉跟她商量,“省里那个审定委员会的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是省里要举办食品展销会,让我多送些产品过去。你说我不参加那个展销会行不?”

“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参加啊?正好能在展销会上宣传厂里的产品呀!”

“参加一次省优评比就能让我们这种小厂脱层皮了,”常月娥说,“那小香肠光是送样就送了十几斤,参加评比又不能跟委员会收钱,这些费用全由厂里负担。一般的小厂真的参加不起。”

叶满枝笑道:“没事,这次展销会的商品不是免费的,商店里怎么定价,展销会里就怎么定价。你放心把东西送过去,到时候由供销社负责代卖,最后会跟厂里结账的。反正小香肠是计划外产品,你们不用赶生产任务,有多少就送多少,在哪卖不是卖啊。这样正好能让你们在过年前回笼资金。”

*

食品工业展销会,于1963年元旦这天,正式在省工人文化宫开幕。

展销会为期三天,第一天算是最热闹的。

恰逢元旦假期,除了各大企业工厂的代表,很多市民也冒着大雪和寒风蜂拥而至。

为了筹备这次展销会,化轻工业处的所有成员倾巢出动,再加上从滨江市工业局借调的人手,不到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展销会的筹备工作。

几百近千种产品被安置在三个区域,一个是省优产品集中展示区,一个是其他优秀产品展示区,还有一个是增产节约、轻工业支援农业成果展示区。

叶满枝就被安排在第三个展示区里守着。

与前两个展示区相比,她所在的这片区域算是最清静的。

市民们买票进来参观,主要是为了在展会上购买产品,谁想看什么成果展示啊。

大多数人只在这个区域溜达一圈,就拿着钞票和各种票证,去前两个展区购买吃喝了。

连满嘴甜言蜜语的吴玉琢小同志都没能经受住诱惑。

昨晚临睡前,吴玉琢小朋友听说妈妈居然要在假期上班,便很仗义地说,会带着爸爸一起去单位陪她,一家人一起过新年。

结果等她真的进了展会,昨天的诺言立马就成了过眼云烟,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指挥她爸带她去卖糖果糕点的展台前瞧一瞧。

“叶科长,这边有我们守着呢,要不你也去前面转转吧?”市工业局办公室的小姑娘笑着建议。

叶满枝对她这“叶科长”的称呼已经习以为常了,她没啥正经职务,又是省厅的干部,其他人不好直呼姓名的时候,就喊她叶科长。

“叶科长”摇摇头说:“咱们这个展区虽然参观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可能会有记者和领导过来参观,咱们不要掉以轻心。”

她收回胡乱打量的目光,重新将注意力放在附近的展台上。

抱臂琢磨一阵后,她掏出一块钱和两张粮票,交给刚刚跟她聊天的小姑娘刘颖。

“小刘,麻烦你往供销社跑一趟,买一斤大豆,再买一块豆腐回来。如果有洗涤剂和擦脸油,最好也能弄两种,能借就借,不能借就花钱买,尽量选咱们省内生产的。”

刘颖心中疑惑,却没过多打听,接过钱票就往外跑。

等她回来时,叶满枝所说的那些东西都凑齐了。

除了买豆腐花了钱,其他东西都是跟供销社借的,“我把工作证压在那里了,等咱们展销会结束,将东西还回去就行。”

叶满枝跟她道了谢,然后带着这小姑娘重新布置了其中一个展台。

“叶科长,咱们搞这个展台有啥用啊?”刘颖有点糊涂了。

擦脸油又不是食品,跟酱油和味精放在一起干嘛?

叶满枝正要解释,却见科长赵桂林神情焦急地跑了过来。

对展区里的几人说:“一会儿厅长要陪同领导过来参观第三展区,还有记者随行,大家打起精神,做好服务和讲解工作!”

几人低声答应,赶忙起身整理着装,站在了展台旁边。

过了一刻钟左右,罗厅长陪着两位领导模样的人来到了第三展区,身后还跟着包括夏竹筠在内的几位处长。

当然,挎着照相机的记者也跟随在侧。

领导们从每个展台前经过,遇到感兴趣的会适时停住脚步,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夏竹筠偶尔会做一些补充。

最主要的内容都在最前面展示了,领导在前几个展台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后面的展示内容大同小异,领导们明显加快了参观的脚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