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市的评优工作, 是从一五计划之后开始的。
最初只评选劳动模范,后来为了激励大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又增设了先进个人奖和先进集体奖。
今年正好是评先进的第十个年头。
孙副主任当过三次评委, 遇到过一些比较个别的,“要奖”的企业领导。
但人家都是来要名额, 或是推荐先进人选的。
像叶满枝这样, 直接让他们增设一个新奖项的, 她还是头一回遇见。
她怔愣过后, 公事公办地说:“叶厂长,你提的意见我们评委会记下了, 之后会认真讨论的。”
评奖这种事向来是上级单位公布评奖细则, 下级单位按要求推荐人选。
叶满枝也知道自己管得有点宽了, 但是机会就摆在面前, 她总得试试吧?
今年不争取的话,明年就更难了。
逢五逢十搞些特别活动, 设个特别奖项顺理成章。
但“光荣十一年”虽然也挺光荣, 却像是为某人特设的奖项。
“孙主任, 市里的评奖工作我们基层单位肯定全力支持。我今天冒昧登门, 只是想反应一下基层出现的情况。咱们市里每年都要评出一千多名先进个人, 我相信连续多年得奖的同志一定不在少数。”
孙主任不确定连续获得九次先进的工人有多少, 但多次得奖的肯定大有人在。
见她点头, 叶满枝继续说:“获奖能督促大家一直保持优秀, 可是奖项名额有限,如果这个奖项总是颁给固定的几个人, 其他人会觉得没奔头,争不过这几位优秀的同志,索性就不争了。不过, 让常年得奖的同志发扬风格,将名额让给其他人,那对他们也很不公平……”
孙主任笑了笑说:“叶厂长,企业领导也要开辟新思路,如果某位同志连续九年获奖,说明这个同志非常优秀,可以考虑让其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
厂领导与工人的评奖体系不同。
如果在工人这边走到顶了,那就可以往干部那边努力。
叶满枝笑道:“我们厂的这位同志,今年刚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2.27大火之后,罐头一车间的主任和副主任都被追责了。
陈桂兰是在大火之后提拔上来的新主任。
闻言,孙副主任若有所思地颔首。
这个叶厂长反应的情况是存在的,十周年也确实是个噱头,值得颁发特别奖项。
但是评委会不可能为某人量身定制一个奖项,他们得先确认一下,市里有多少能拿到“光荣十年”奖项的同志。
*
尽人事听天命,叶满枝去市里反应了情况便重新返回单位上班了。
给别人跑动奖项的同时,她自己的事也不能落下。
车间的工人要评奖,厂部的干部也要评奖。
叶满枝来第一食品厂上班将近一年,能写的内容挺多。
她对争取奖项还算有经验,不但要工作做得好,汇报材料也要写得好才行。
所以,除了去车间跟班劳动、做明年的全厂供销计划,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汇报材料上了。
周如意进入办公室拿走签好字的文件,踯躅片刻问:“厂长,年底要总结的材料还挺多的,有没有需要我来写的?”
她家这个厂长是大学生,无论是演讲稿还是提交给上面的材料,都是自己动笔的。
刚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周如意还暗自窃喜过。
可是,时间越久,她心里越不踏实。
秘书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当领导的笔杆子,材料都被领导自己写了,那她这个秘书还有什么用啊?
人家蒋副厂长那边,连年终工作总结和评奖申报材料,都是由秘书捉刀的。
蒋厂长只需要在此基础上修改补充。
叶满枝笑道:“行啊,今年分管工作的总结我还没动笔。你跟供销科和财务科联系一下,先写个初稿吧。”
这算是很重要的工作了,周如意连忙点头,捧着一沓文件高兴地回了秘书室。
而叶满枝还在盯着面前的稿纸犯愁。
她申报个人奖项的初稿已经写完了。
足足三十页,比她的大学毕业论文还长。
她担心评奖委员会没耐心看完,盘算着精简一下。
但她反反复复翻看了好几遍,哪一部分都不舍得删改。
尤其是与罐头车间推行《鞍钢宪法有关的内容,十七页的汇报,她一个字都不想减。
这可都是她的成绩!
叶满枝在办公室里改了一下午也没改完,眼瞅着到了下班时间,她赶紧将材料收进抽屉,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
吴峥嵘昨天去北京出差了,家里只剩她跟吴会计。
“宝宝,妈妈今晚要值班,你跟我去厂里还是去太奶家住一晚?”
“我跟你在一起!”吴玉琢答得干脆。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妈妈单位值班了,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她都要跟着妈妈去单位。
叶满枝对跟屁虫的选择不惊讶,正要答应的时候,又听她闺女说:“我要写工作总结,妈妈你一会儿教我写。”
“写什么工作总结?”
“就是我们儿童团的工作总结呀!”吴玉琢很光荣地说,“团长让我写的!”
叶满枝:“……”
天呐。
她闺女才五岁就要写工作总结了,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五岁能写出个啥呀!
吴玉琢从她的小书包里拿出一个田字格本子,骄傲地说:“团长让我写在这上面,到时候要交给方叔叔。”
方叔叔就是青年街公社的方书记。
看来这儿童团的工作总结,是方书记那个大聪明安排的。
叶满枝接过本子翻看起来。
这上面有好几个人的字迹,有的一看就是大孩子写的,字迹工整,很少有错别字。
有的不但通篇错别字,还有生字是用拼音代替的。
但小干部们写的都挺认真,记录着一年来儿童团组织过的活动,还有那一亩地的种植和收获情况。
吴玉琢当会计的时间不足四个月,所以,这本子上还有之前那个小会计的笔迹。
叶满枝盯着郭冬冬歪歪扭扭的签名,心想这儿童团团长真够可以的,连贪污公款的前任会计都被他找回来写工作总结了。
她当机立断改口说:“宝宝,最近降温了,我们单位的值班室可冷了。你去太爷爷家住一晚吧,你太爷以前是当大学院长的,可会写工作总结了。你这个总结,让他给你指导指导。”
“我太爷爷比你写的还好吗?”
在吴玉琢的印象里,她妈妈总在家里写工作总结,应该是很会写的。
“肯定比我会写呀!”叶满枝夸起老头来,极尽赞美之词,“我只是大学生,你太爷爷是给大学生当老师的,可厉害了!”
吴会计小小年纪就很有责任心,以工作为重,点头说:“那我去找太爷爷吧!”
叶满枝赶紧将孩子送去吴家老宅。
与亲妈相比,吴院长对小孩的工作总结相当重视,冲孙媳妇挥挥手,就开始带着重孙女一起打草稿了。
*
小叶厂长给闺女安排了去处,便独自返回厂里值班。
她每个月要值班五六次,对值班的流程早就烂熟于心了。
上半夜跟民兵连和保卫科一起,在各车间来回巡视,主要是检查安全生产,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11点过后,她可以回值班室睡觉。
保卫科会安排人手值夜班。
一般不会出大事,像2.27大火那种意外事故,多少年也遇不到一次。
然而,她今晚刚睡下没多久,就有人跑来值班室,哐哐拍值班室的大门。
“叶厂长,你睡了吗?”
叶满枝听到声音,立即清醒过来,答应一声就起身穿棉袄。
一边搬运堵着大门的桌椅,一边问:“出什么事了?”
她睡觉不脱衣服,穿衣用不了多少时间。
费工夫的是搬桌椅。
她能跟男同志一起值夜班,但胆子其实没多大,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厂区里值班时,每次都要给大门上锁,顺便用桌椅堵住大门。
等她终于将桌椅放回原位,门外保卫科的人也讲明了情况。
“叉车司机操作失误,让叉车撞上了成品仓库的大门,鲍师傅头部流血已经昏迷了。当时装卸班的小许正站在大门旁边,被大门砸到了肩膀。”
叶满枝拉开房门问:“组织人手送医了吗?”
“我们科长给医院打了电话要救护车,但医院说救护车只有一辆,已经被派出去接一个难产的孕妇了。鲍师傅的头上全是血,大家不敢挪动他。”
叶满枝疾步跑向仓库,等他们来到成品仓库前的空地时,十几人正围在鲍师傅和小许身边。
有人拿着干净毛巾按着鲍师傅的额头止血,小许则坐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刘科长,鲍师傅这个出血情况太严重了,还是得尽快送医院。”
“我让人去找住得最近的卡车司机了。”
厂领导没有小汽车,厂里只有两辆拉货的卡车,在场众人没有会开车的,若想出车必须联系卡车司机。
叶满枝看了眼手表,即使司机尽快赶来,也需要半小时。
“咱们仓库里不是有拉货的推车嘛,先把两个伤员放到推车上,送去最近的中心医院,那边有夜间急诊!”
有人能站出来拿主意了,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一群人先将鲍师傅和小许搬到板车上,然后派了五六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推着板车走出厂区。
走到门口的时候,在医务室值班的卫生员也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