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玉琢参加的团拜会, 是青年街公社的春节团拜会。

所谓团拜,就是团体拜年。

在主席同志的倡导下,很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会在春节组织团拜会。

大家齐聚一堂, 相互拜个年,喝杯清茶, 吃点花生瓜子, 能省去串门拜年的麻烦。

儿童团成员的年纪不大, 但他们是由公社党组织领导的, 团拜会也可以有这群小孩的份。

所以,听说团拜会上有水果和糖果以后, 团长、副团长就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去团拜会上蹭吃蹭喝了。

至于吴玉琢所说的见到了市长爷爷, 那纯属巧合。

市领导要在春节期间选择基层单位进行慰问, 青年街公社就是被领导选中的单位之一。

公社为此组织了团拜会, 还准备了花生、瓜子、水果、糖果,甚至还让人表演了节目。

“宝宝, 你们跟市长爷爷说话了吗?”叶满枝挺好奇他们那个团拜会的。

“说了呀。”吴玉琢穿着线衣, 坐在爸妈的被窝里, 兴奋地描述当时的场景, “团长剥了一个橘子, 给大家每人分一瓣, 我多拿了一瓣就问旁边的爷爷吃不吃。”

“那他吃没吃啊?”叶满枝问。

“吃了呀, 不过橘子有点酸, 他吃了橘子就走了。等他走了以后,我们才知道他是市长爷爷。”吴玉琢遗憾道, “他走得可早啦,后面的表演都没看呢!”

听到这里,吴峥嵘放下报纸, 帮她总结了一下,“领导来慰问的时候,这群小孩只顾着吃吃喝喝。等人家走了,他们才反应过来那是市长。”

“……”

吴玉琢想反驳,但事实确实如此。

她没找到能反驳的话,便报复性地挤在父母中间睡了一晚。

第二天醒来,又跟太爷太奶、姥姥姥爷说,她在团拜会上见到了市长爷爷!

而两边的老人知道了,就代表两边的所有亲戚都知道了!

因此,尽管只有分享了一瓣酸橘子的交情,但是整个春节期间,见过市长的吴玉琢成了全家最拉风的崽。

公社方书记还提议儿童团写篇小作文,发表到报纸上。

叶满枝节后上班的时候,小崽们还在放假。

吴玉琢再次受到团长重用,被团长喊去商量写小作文了。

……

“厂长,”周如意在秘书室里见到叶满枝,便汇报道,“我听门卫老秦说,春节放假这几天,朱厂长每天都来厂里值班了。”

叶满枝点点头,她是大年初二的班。

朱可海也在那天来了厂里。

她当时就猜到,朱厂长可能会天天来值班。

“厂办那边发会议通知了吗?”

年后要调整工作分工,叶满枝比较关心这个。

“发了,十点在小会议室开会。”

叶满枝在办公室里整理了开年的工作安排,然后留意着时间,在还差一刻钟十点的时候,提前去了会议室。

她来食品厂以后,一直是提前五六分钟,或踩点开会的,其他副厂长渐渐被她影响,也不再提前一刻钟来会议室了。

但叶满枝今天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发现另外三个副厂长已经整整齐齐地坐在了桌子后面。

看来大家都想把舞台留给朱可海,谁也不想在这时候分散老牛厂长的注意力。

朱可海与牛恩久是前后脚进入会议室的。

老牛厂长先安排了年后的工作,然后便很干脆地说:“朱副厂长来咱们食品厂也有一阵子了,因为过年值班,分管工作暂时耽搁了下来,咱们今天就重新调整一下分工。”

叶满枝翻开笔记本,准备记录自己的新工作。

不料,牛恩久却说:“大家去年的工作都做得不错,与各部门和车间也都磨合得差不多了,厂里还因此得到了好几个奖项。所以,咱们原有的工作就不调整了。”

副厂长们:“……”

那让朱可海干什么?

牛恩久又说:“厂里的宣传和后勤工作,一直没有副厂长来分管,可海同志来了以后,可以把这一块儿的担子挑起来。”

朱可海没什么异议,笑着答应了。

在座的其他人却都在心里揣摩老牛这番安排的用意。

朱可海是后来的,按理说应该像去年上任的叶满枝一样,担任厂党委委员、副厂长。

但朱可海一来就是党委副书记、副厂长,显然是冲着党委工作而来的。

再往深了想的话,朱可海很可能是上级安排来接替老牛的。

牛恩久要是不让他插手党委的工作,就有跟上级对着干的嫌疑。

宣传工作一直由党委管着,让朱可海分管宣传工作,既能对上级有个交代,又免于让他插手人事工作了。

至于后勤……

包括叶满枝在内的副厂长,同时在心里摇头。

后勤工作瞧着不难,但目前有个最大的问题是——职工要求分房。

要想在厂里树立威信,那朱可海得先把家属院给大家建起来。

叶满枝暗道,老牛厂长这是给了一颗甜枣又不甘心,所以再给他一棒子?

牛恩久喝了口茶,又慢悠悠地说:“咱们厂有副厂长包干车间的传统,去年厂里增设了汽水车间和糯米纸车间,由于其他副厂长的工作已经饱和了,这两个车间一直由我管着。不过,咱们食品厂去年就与市工业局签了合同,在南边那片空地上建汽水厂,因着天气的原因,工厂还没建成,今年开春以后还要重新动工……”

“与市工业局的合作非常关键,所以我想让可海同志包干糯米纸车间的同时,帮我跟进一下汽水厂的建设进度。”

*

离开会议室后,叶满枝无语地想,这场会议真是白白浪费她的时间。

除了看戏,其他副厂长就没别的用处了。

大家的工作都没变,牛恩久只给朱可海安排了活儿。

朱可海不是喊口号说,要尽快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嘛,人家老牛思考了一个春节以后,还真的把他安排去搞建设了。

一个汽水厂,一个家属院,那都得实打实地建设。

叶满枝拿着笔记本回办公室,换个角度想,朱可海来食品厂上任,对她来说是好事。

因为推广《鞍钢宪法,她跟牛恩久面和心不和,前段时间没少被对方针对。

可是,朱可海一来,牛恩久的注意力立即就被转移了。

毕竟她只是走群众路线的副厂长,要想当厂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朱可海却是有资格取代老牛的!

叶满枝在办公室里哼了两句《太阳出来喜洋洋,又摆弄了一会儿四哥刚送给她的那盆蟹爪兰,然后往午餐肉车间跑了一趟,让关主任准备准备,去上海出差学习。

关多福搓着手,激动地问:“叶厂长,真让我去上海啊?”

“那还能有假!”叶满枝笑道,“现在各大厂都流行去上海学习,糕点车间那边要派糕点师傅去上海交流,你也从车间选个技术员,到时候你们一起买车票、一起出发,在路上可以做个伴。”

王士虎早就准备安排糕点师傅出去学习交流了,叶满枝将罐头车间的人塞进交流队伍,算是蹭了人家的顺风车。

“我给梅林厂的罗副厂长拍了电报,你们到了上海以后,直接去梅林厂参观学习就行。”叶满枝压低声音说,“一定要找出那每吨400块的差距在哪里!”

关多福连连点头:“叶厂长,你放心,要是找不到差距,我就不回来了!”

他们在罐头车间里自查自纠了十来天,一直没找到拉开差距的关键点。

甚至怀疑叶厂长的情报有误。

不过,要是能去上海亲自考察,看看人家的生产流程,兴许很快就能找到差距。

再说,那可是上海呀!

他以前只在附近省市交流学习过,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他真是想也不敢想。

一周后,关多福就带着技术员动身前往上海了。

而叶满枝也趁着牛恩久关注朱可海的空档,与陈谦一起在糖果车间、面包车间和粮食复制品车间推行了《鞍钢宪法。

有罐头车间的成功经验在前,制度也是现成的,《鞍钢宪法的落地效果比两人预期的好很多。

叶满枝干劲儿十足,感叹春天真是生机勃勃的季节。

她最近的工作明显顺当很多!

然而,周四去午餐肉车间劳动的时候,车间副主任却跑来告状说,养猪场不肯按照约定的日期让猪出栏,影响了午餐肉的生产进度。

不等叶满枝找养猪场的负责人询问情况,戴先花就主动上门了。

“叶厂长,刘主任肯定跟你告状了吧?”

叶满枝倒了杯热茶给她暖手,笑着点头说:“确实告了,所以,你们养殖基地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元旦就听你说过,这批猪的体重已经能达到190斤了,过了一个春节,大肥猪应该可以出栏了吧?”

戴先花说:“厂里给养猪场制定了200斤的出栏标准,但我们这批猪大部分的体重都不到200斤。叶厂长,就算没有刘主任告状这件事,我也想找厂领导反映一下情况了。”

“怎么了?”

“咱们厂新来的朱副厂长,一直要求养猪场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我按照他的要求组织了学习,他又对效果不满意,让我们每天上交一份学习心得。”戴先花无奈道,“叶厂长,我们那是养猪场,职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能认字就不错了,有几个能写学习心得的?朱副厂长让大家坚持学习,不会的字就查字典。现在大家都按照他的要求学习,严重耽误日常工作。肥猪不长膘,与喂养不及时有很大关系!”

养猪场原本只养了70头猪,但是随着罐头车间对猪肉的需求提高,他们又多养了两百多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