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滨江距离广州路途遥远, 省交易团要提前一周整队出发。

而正式出发前,所有团员还要进行一个为期三天的外事礼仪和外事纪律培训。

叶满枝与余幽芳在会议室前排找到两个空位,瞧见一脸严肃的电机厂厂长时, 乐呵呵地问:“高厂长,您还亲自去广交会拉业务啊?”

“上级要求我们派人去广交会, 不去能怎么办?”高厂长拉着脸说, “干了一辈子革命, 现在反而要跟那些大鼻子资本家做生意了!”

叶满枝和余幽芳:“::::::”

高厂长这样的, 确实得接受一下行前培训。

不过,叶满枝能理解高厂长的态度。

她家老叶也是如此, 提起资本主义就没啥好脸色。

叶满枝安慰他说:“您换个角度想, 咱们从资本家手里换来外汇, 能支援国际革命, 换回更多物资。您到了广交会上好好表现,还能宣传一下咱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高厂长瞥她一眼说:“培训还没开始, 先被小叶厂长上了一课。”

“哈哈, 我前几年接待过一次外宾, 在省外事办也接受培训来着, 我这番话就是当时的领导说的。”

马上就要出发去广州, 让叶满枝快乐得像只即将出笼的小鸟, 叭叭地开导着高厂长。

然而, 等到培训正式开始, 听了团长的讲解后,她却快乐不起来了。

“咱们省交易团的成员不是一直在一起的吗?”她低声问身旁的余幽芳。

余幽芳也是一脸懵:“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出口交易会, 不过我听说最开始那两年的交易会都是以口岸为单位的。”

滨江是一类口岸,所以省交易团就是一个单位。

她俩坐在第一排,小声蛐蛐的话, 被团长轻而易举听到了。

团长瞟了两人一眼说:“有的同志是第一次参加出口交易会,对一些情况可能还不了解,我简单跟大家解释一下。”

两人连忙停止交谈,坐正了身体。

“前几年各口岸单独接单,出现过口岸之间争抢生意、降价竞争的情况,这样不但会扰乱谈判,还会拉低成交价格,损害的是咱们国家的利益。所以,最近几届交易会,咱们要统一对外,顾全大局,全国贸易战线要团结起来,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以防各口岸的交易团只顾本地区的利益,到了广州以后,会将全国所有口岸的工作人员进行混编。

比如纺织厂的就去纺织品交易接待小组,自行车厂的就去杂品交易接待小组。

到时候会由国字头的各大专业公司统一领导。

所以,甭管你是来自哪个口岸的,只要签了单就是国家的。

广交会结束以后,会根据各省的生产和运输条件,统一分配生产任务。

也就是说,叶满枝这次去广州,即使卖力签下大笔订单,那也放不进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口袋里。

还得等着上级统一分配!

叶满枝:“……”

晴天霹雳!

她这次跑去广州,就是想给自家多拉一些出口订单的。

有了出口任务,朱可海再想随时给人上课就不可能了。

可是,按照团长的说法,他们到了广交会就只能充当外贸交易员,为全国的贸易工作做贡献。

余幽芳去广州本就不是为了签单的,她只想趁机出门松快松快,跟哪个团都无所谓,所以从会议室离开后,就反过来安慰叶满枝了。

“叶厂长,你想开一点,全国都是这个情况,咱们到了广州以后尽力而为就好,能分到多少订单,那是由上级决定的,当交易员就当交易员吧。”

叶满枝叹着气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只当这次去广州是见世面的。

她做好本职工作,帮食品交易团多拉订单。

叶满枝随着人流走出外贸局的办公楼,望见高厂长的背影时,她心里又生出些疑惑。

如果只是把他们当成外贸交易员使唤,那省里应该多选拔一些会外语,又有外贸经验的人吧?

把他们这些厂长经理弄去交易会有什么用?

尤其像高厂长这样的,内心抵触与资本主义做生意,又不会说外语。

他能当好交易员吗?

她想去问问团长,刚迈出脚步又顿住了。

如果能公开告知大家,那团长能不在培训会上直说吗?

*

叶满枝带着满肚子疑惑,与省交易团一起坐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

她上次去广州是在八年前,当时武汉长江大桥还没投入使用。

她跟吴峥嵘从滨江到北京,从北京到汉口,又从汉口转车到广州。

走了四五天才抵达目的地。

如今京广线全面通车,贯通南北,省交易团只在北京转车一次就到广州了。

对于他们这种携带大宗货物的交易团来说,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叶满枝感叹了一番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又遗憾没能带有言出来见识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乘务员广播到站后,满心期待地走下了火车。

四月的广州早已春暖花开了,火车站前行人如织。

省驻穗办为交易团准备了三辆大卡车,大家依次爬上挂有“预祝第十七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圆满成功”横幅的车厢,一起前往大会分配的旅馆。

叶满枝和余幽芳在房间里放下行李,便被食品组的领队通知,下午要去大会食品交易小组报到。

“陈主任,咱们刚到站就开始干活啊?”叶满枝问。

“后天就开幕了,当然要快啊!”

陈主任给她们两张广州地图,交代了集合时间,又跑去其他房间通知。

一行人简单吃了午饭,便去出口商品陈列馆报到了。

小组办公室在二楼,跟组长报上名字和单位以后,每人可以领到一份出口商品价目表,上面记录着所有商品的名称、规格、厂家,以及美元和英镑售价。

叶满枝将价目表从头快速翻阅一遍,她这次带来的产品都被列在了价目表上。

但是,仔细看就能发现,大多数同类商品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比如滨江第一食品厂生产的198克圆罐午餐肉,与上海梅林牌、广州珠江牌、福州水仙花牌的同规格午餐肉,售价一模一样!

同样的价格,外商不用挑剔。

下单以后,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会根据客商所在国的远近,安排相应的口岸进行生产。

叶满枝盯着价目表想,所有商品价格全国统一,确实方便调控了。

但是,他们滨江厂能拿到多少订单,还真不好说。

罐头的进口大户是港岛、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从地理位置来看,八成要等到其他厂的订单排不开了,才会轮到他们。

她将价目表收起来,准备先跟余幽芳去食品陈列厅摆放自家样品。

晚上再好好研究一下这份价目表。

两人整理陈列架时,组长顾颂秋走过来问:“小余,小叶,你们会讲外语吗?”

大家进组以后,就没有什么厂长、经理、总工了,在组长这里全是组员。

年纪比她大的,叫老,年纪比她小的,就是小。

余幽芳是老牌大学生,会说英文。

叶满枝只会说俄文,但是如今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的商人应该是接不到大会邀请函的,所以她会的俄文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顾颂秋却说:“明晚要在羊城宾馆举办开幕酒会,到时候会有不少客商出席,咱们食品接待组也要派人与一些老客户接触,你们既然会外语,那明天就一起去参加酒会,帮着招待一下客户。”

“组长,我只会说俄文,没关系吗?”

“没关系,能说俄文的客户还挺多的,你明天去了就知道了。”

叶满枝心想,苏联人都接不到参会邀请,哪来那么多会说俄文的客户?

她在心里犯嘀咕,但是第二天傍晚,还是穿着连衣裙和方跟小皮鞋,与大家一起走进了羊城宾馆的酒会。

现场来了2500多名宾客,长条形的宴会桌摆了十几排,叶满枝这些年也算是见过不少大阵仗了,但是广交会酒会这么大的排场,她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一次性居然可以跟这么多外国人一起用餐!

宴会厅里灯光璀璨,中外宾客齐聚一堂。

听了交易团主任,以及广州市长的致辞以后,叶满枝把这种大场面想象成全厂职工同时在食堂里吃饭,平复了好一阵,才让那种陌生的震撼感消退下去。

自然地承担起了今天的接待任务。

此时她终于理解了组长那番话的意思。

就像华人遍布全球一样,在国外生活的苏联人也不少。

她左手边坐着一名乌克兰裔法国客商,对面坐着俄裔英国客商,都在当地经营着很大的洋行,而且是广交会的老客户。

听说她是食品厂的副厂长,两位外商都向她打听了今年罐头的价格。

“340克的午餐肉罐头7.3英镑每箱,198克的午餐肉罐头与去年的价格一样……”叶满枝给他们报了几个价格,笑着说,“广交会已经开幕了,二位去食品陈列区逛一逛就能知道行情。”

来自英国的伊万诺夫又询问了原汁猪肉罐头和鲱鱼罐头的价格。

叶满枝都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她难得有机会吃西餐,回答客户问题的时候,还不忘用刀叉切牛排。

“今年的黄桃罐头和草莓罐头是什么价格?”伊万诺夫又问。

叶满枝切牛排的动作微顿,状似努力回忆一般,放下了刀叉,继而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酸不拉几的红葡萄酒。

她在心里快速权衡一番后,露出歉然神色说:“抱歉,伊万诺夫先生,水果罐头的价格我记不清了,您有空就来交易会看看吧,到时候我帮您介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