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年好奇地问, “你觉得多个船厂是好是坏?”

小二抓了抓头上盘着的辫子不确定道:“应该是好事吧。”

“小二人呢?给我添茶!”

“哎,来喽!”

小二丢下一句,“客官, 你们慢用便跑了。”

书杰没有开口,青年旁边的中年人看了一眼书杰小声道:“这船厂肯定有问题?”

青年则道:“当然有问题,毕竟是一家两百多年的历史的船厂了, 怎么会没有问题?”

书杰开口,“听说是连前朝的账本一起烧了?”

青年忙道:“是,不过还剩下一些永乐年间的账本。”

书杰哈哈一笑, “哦, 那大概是船厂最干净的账了。”

谁敢在永乐皇帝眼皮底下搞鬼?

他笑容一收,眼里闪过了一丝血腥之气, “既然账本都烧了, 那就拿姚仪那一本来算账, 本王现在只认这一本是真账本。”

青年愣了一下, 立刻反应过来, 也对,账本都烧了, 不管姚仪交的那本是真是假, 只要王爷认定是真, 那就是真, 因为证据都烧了, 没法证明这边是假。

要真按照姚仪的账本来算,那中间缺的银子可就多了!

……

端午节后,皇帝出巡,御驾还未出顺天府,赵昌便领着皇上的旨意到了顺天府衙门。

顺天府尹看到圣旨惊呆了, “今年顺天府的徭役都去门头沟挖水库?”

要知道顺天府管辖内的县、州府可不少,往年县里服徭役那都是不出本县,在本县修河道。

哪怕是早年打仗时候最多也是帮着押运粮草。

几个县加在一起,整出十几万服役壮年是没问题,有问题的是门头沟,那可是京城边上,十万壮年万一哗变闯入京城,那可是一件大不了的事,关键皇上还不在京城。

赵昌无奈道:“没让一起,只是将今年服役地点放在了门头沟,先一两个县来,服完后换下一个县,远一点的让沿途地方衙门设草棚和粥厂供服役百姓歇息。”

张吉午松了一口气,然后跟赵昌保证肯定能完成任务。

“那倒不必,人到了门头沟自有人接管,顺天府这边只要派兵在外围看守即可。”

张吉午不解,还是应下了,当天多道命令送往各个县城州府。

第二天这些知州和县令都跑了过来。

昌平州的知州是一脸苦涩,最近昌平州在搞什么改革,审案的权利被剥脱,他一时间也成了那没头苍蝇,只能往民生使力,不时下村子检查耕种情况。

这上级突然下令倒是给他带来了惊喜,毕竟徭役还属于民生范围内。

“要不就从昌平州开始!”

昌平州知州毛遂自荐,希望给长官一个好印象。

密云县的县令想着昌平州服役一个月正好是六月,六月太热,可七月比六月还热,这样一想八月更好。

然而还没等他说话,上司先断开了他的希望。

“我们县开春已经征过了。”

“征过就算了。”

“今年服役期定在了未来三个月,你们合计一下,哪个月去。”

“我们就七月吧。”七月就热十天半个月,六月是整月都热。

密云县最终选了七月。

其他人也选好了,张吉午开口道:“今年跟往年不同,服役不抽人,每家出去一男丁,若男丁十六之下,应选妇人。”

“这回不许拿银子免除徭役,不然少了人你们出人给补上。”

一众知州县令连声应下来。

***

高庄的高庄头一家气氛很凝重,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了一起商量事。

“我问过差爷了,今年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不允许交钱免徭役,听说是上面缺人干活。”

高庄头看向三儿子,“今年本该轮到老三,可前两年你兄长们都是公中出钱免徭役,今年轮到你不能赎到底是亏了你。”

“我给你一个选择,你去,这原本该出的钱归你们三房所有,第二是你去十日,再让你大哥二哥轮下面的二十天,这银子也就没有了。”

高家三子还未开口,他媳妇急切道:“孩子他爹,选钱!”

高家三子甩开她的手,“你想累死我不成?”

这年头服役可是苦差事,运气不好会没命回来了。

高家人心齐也不缺免除徭役的钱,往年都是出钱了事。

高家婆婆狠狠瞪了老三媳妇一眼,这糟心媳妇只惦记那几两碎银,全然不顾自己丈夫的生死。

高家三媳妇缩了缩脖子,她又不是故意的?

他们小家赚的钱都得上交婆婆手里,她连给儿子买块糖的钱都没有,方才还不是听到有钱拿,话都没过脑子就选了钱吗?

“爹,我选第二。”

高老三咬着牙:“十天我还能撑得过来。”

这样的一幕同时发生在高庄所有人家,有些平时父母就偏心的,这次更是闹出了分家的闹剧。

高庄头没想到因为这事还得处理几家分家的大事。

“耀明,想好了,真要分家以后每年徭役得自己去了。”

高庄头是不支持分家,要知道不分家一家男丁还能换着服役,要是分家往后徭役可都他这个小家承担。

高耀明红着眼道:“分。”

“真分?”

高耀明抬起头道:“五伯伯,您不用劝了,他抹了一把脸,前年、去年修城墙我们家都是我去,今年还是我,光我一个也就算了,我爹还想让我将我家大远多报一岁也送去服役,没这样的道理,让我去,我是他儿子为他敬孝是应该的,可不能看他折腾我儿子。”

高庄头看着一脸通红的族弟,又看看旁边黑着脸的族弟继妻。

他摇了摇头,“老七,没你这么亏待原配儿子的,往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高老七气呼呼道:“我不就随口说了一句,老大就不依不饶,想分家就分家,这家里财产可跟他没关系。”

高庄头怒骂了一句,“你还把我这个高家族长放在眼里吗?让你这样弄,整个族都乱了,按照族规来,该耀明的一份都不能少!”

“不然,我就开祠堂,将你们夫妻赶出族谱!”

高老七吓了一跳,“五哥,哪有那么厉害?”

高庄头懒得跟他这个糊涂人说,他怜爱地看了高耀明一眼,“你要分就分吧,吃几年苦,你家几个小子长大,也帮帮你分担一点。”

高耀明红着眼睛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

高庄头帮高耀明分了家,又帮着其他户分家。

后面他干脆不劝,吃力不讨好,爱分分!

转天差爷来领人,高庄头满眼不舍送走了儿子,然后得知了一件让他兴奋的事。

竟然修的是门头沟那一块,要是真扩大了,他们自己再修水渠引水,往后是不是就能种稻米了?

要知道在京城米价可是高于麦谷价!

高三跟着同庄族兄弟骑驴的差爷慢慢走,等走了一段路才反应过来这是去马家庄的路。

马家庄本来是个小庄子,前两年地被一个大户买去,又招募了不少人养鸡养鸭,转眼就变成了大户。

走了一大段路,高三脚都疼了,才到马家庄前头的那条大路。

远远他就看见马家庄庄口聚集了不少人,都背着干粮。

“马家庄这么多人服役?”他暗暗心惊,特别是看到不少妇人之后更是惊讶得不得了。

他们庄子还好,都是男人服役,没想到轮到马家庄变成了妇人是主力。

两个庄子汇合后,一下变成了数百人。

或许是两位差爷看这么多人很吃力,没有继续去其他庄子,而是带着他们往西城而去,方向是西山。

嘿,这距离可不算远,早上出发,下午才到,高三很少走这么远距离,脚上布鞋都穿破了。

门头沟在京城的正西边靠北位置,西山的入山口。

远远看到山的同时,他还看到了站在黑压压快将山围起来的士兵。

高三心惊,往年服役可没有这样大的动静。

差爷领着他们往里走,没走多远就看到其他穿着官服的差爷领了一大批人过来。

高三以为自己来得晚,等到了后才发现他们已经算早了,后面还有东郊的还未赶过来。

当然西郊和北郊来得最早,这会儿已经在砍树枝砸草棚了。

高三他们一群人先被差爷领着交差,等完了就换人管了,差爷头也不回离开。

高三比较高兴的是这次出来没挨打,听他爹说以前去服役,路上走慢了都得挨一鞭子。

“我叫赵廷文,以后管理你们庄子,现在你们分队,一队十人,选出一个队长,队长带领队员搭建你们睡觉的棚子,分好队长跟着我走去领你们干活的家伙事。”

高三看了看左右,跟几个亲近的族兄弟组在了一起,很快队伍分好了,最后是村里唯一的异姓徐家的徐耀祖。

徐耀祖年纪不小了,只是头发已经花白,去年徐家受了老大罪,那印子钱虽然免了,可女儿也要不回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徐家一下子沉寂下去。

高三见自己这队少了一个人,跟兄弟们商量后,喊了一声,“徐伯伯,要不您来我们队?”

徐耀祖满脸感激走了过去。

赵廷文回过头来,“队长出来跟我走,其他人先去搭建棚子的地方。”

高三惊了一下,他们组还未选谁做队长呢,见其他人都不出队,他迟疑了一下走出了队伍。

其他小队也慢慢出人,二三十个队长跟在了赵廷文身后。

赵廷文扫了一眼,然后领着人往一个极大的帐篷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