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养心殿内, 宝音翻看着翰林院学士编辑的课本。

只翻看到第二页就令她满眼不适,通篇都是带着儒家那一套大义,看得她眼疼。

她将课本往旁边一丢, “去将外面候着的翰林院学士叫进来。”

不一会儿工夫,在耳殿喝茶等候的翰林院官员走了进来。

两个满族官员走在前头,四五个汉人官员落在了后面。

宝音已经翻开了数学课本, 只看了一页她就眼疼,用的是算筹。

这东西她都看不懂用法,拿来教小孩子, 以为所有人都是天才吗?

她不由想到后世, 小学生的数学大学生都不会做,是因为小学生的题目难吗?

不, 是计算方式变复杂了, 大学生都无处着手。

计算不应该越简洁越好吗?

至于作为选修课的蒙语、满语, 满语她会说不会写, 这个先放到一旁去。

将这些启蒙孩童用的课本推到一旁去, 宝音看着下方候着的一群人询问,“课本该怎么编写我不是有列举大纲吗?”

“你们自己看看, 这书能拿给启蒙的孩子用吗?”

她抽出那本国文课本, 压制着怒气问, “我都说过了, 刚开始上学的孩子最好是认字, 天地人日月水火,你们都不知道怎么教吗?《三字经照抄也不会?”

“这书是谁编写的,站出来!”

六人中,一位年入中年的官员上前一步,理直气壮道:“贵妃娘娘, 关于如何编写书籍,皇上已经给了指示,此事交到我们翰林院手中,贵妃娘娘您只要审核书中有无疏漏,课本内容无需您操心。”

宝音愣了一下,带着好奇的眼神打量了一下这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愣头青,这宫里还没有哪个敢这么跟她说话,乍一听还挺稀奇。

“怎么?你觉得我不应该管?”

此人当即拽了一大堆夫为妻纲,身为后妃不应该插手前朝之事,女子该待在后宫以生儿育女为主,而不是想着手伸到外头去。

如今还召见外臣,简直是有失体统。

宝音气笑了,“你拿汉人那一套来用在我身上?我一满洲姑奶奶会吃你那一套?”

“你是不是觉得我见了外男就失去了贞洁?你还将程朱理学那一套来制约我,今日我来跟你辩一辩,你程朱理学不是提倡贞洁和节烈,那你跟我说说朱熹纳尼姑为妾和儿媳有染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儒家大儒,不过是污泥浊水一滩?”

此言一出,对于中年男子简直就是重击!

“毁谤,毁谤!朱圣人是被人冤枉!”

宝音呵呵一笑,“就算他儿媳那件事是冤枉,带着两尼姑妾室招摇过市可是假的?”

“你们来和我说一下,为什么北宋年间没那么看重贞洁,宋真宗还封了刘娥为后,刘娥可是二婚,按照程朱理学的说话,一个刘娥有丈夫还跟宋真宗私通,应该是进猪笼沉水,有什么资格做皇后?”

“为何到了南宋反而注重起女子贞洁来?”

宝音带着疑惑语气,“难道不是因为汉人男人不争气,被金国灭国,汴京的男女连同皇帝都被俘虏来了北方。”

“南宋面对金国只能装孙子,毕竟皇帝都叫完颜构,杀岳飞自掘坟墓,懦弱的男人不敢对敌,只能将怒气发泄在柔弱的女人身上……”

她嫣然一笑,“当年大金打败了汉人,怎么如今又想用女人失贞这一套拿来套在我们满族女人头上?”

两名满族官员眼睛一亮,在翰林院时总是遭受汉人官员的歧视,他们嘴笨说不过他们,没想到贵妃娘娘对于汉人了解这么多,下次他们知道该怎么回击了。

四个汉人官员满头大汗,大概是没想到这位贵妃对于历史也有涉猎,这话是一击即中。

宝音冷笑一声,“觉得我是女人,召见你们,让你们感觉到屈辱了吗?”

“也不瞧瞧吃着谁家的饭,端着谁家的碗,都出来参加科举了,还装模作样给谁看?”

“我满族女人当家有问题?不满意就憋着!甭拿你们压制汉女那一套来对付我,瞧瞧你们现在的样子,不用说我都知道,南宋时对女人的压制,现在又重复了吧?”

“哦,对了,还有裹小脚,南宋时还只是嘴上那一套,把上面贞洁挂在嘴上,现在该付诸行动了,光说贞洁不行了,女人有自己的思想,长腿会跑,怎么办?直接将女人脚给掰断吧,这样有想跑的心思也跑不了了。”

她带着意味深长的眼神看向四个汉官,“你们家不会也给女儿裹小脚吧?什么男人喜欢小脚,问问你们内心,喜欢怎么不自己裹?”

“是不是跟南宋一样,对朝廷不满,无处发泄,才只能发泄到无辜没有反抗能力的女人身上?”

“也对,有些人就是懦夫,不敢挥刀面向强者,只能将刀对准妇孺……”

养心殿发泄的一番言辞很快传了出去,一些汉人官员听了是面红耳赤。

报纸也讲宝音的话全部刊登出来,某些家中有女儿裹足的人更是在家骂个不停。

因为裹足这事跟反抗朝廷连上了关系,你家里有女儿裹足是不是对朝廷很不满?

还有一些准备给女儿裹足的也停下来观望,一些跟风的满族家庭一听裹足根源吓得连忙停手,还有些执意给女儿裹足害得女儿失去性命的人则捶胸痛哭。

本来是想奔个好前程,有个好亲事,谁能想到裹足害死了女儿。

皇帝得知宝音将翰林院的汉人官员狠狠奚落了一顿,隔了两天才来养心殿。

宝音见他进来不说话,瞥了他一眼。

皇帝翻看了桌上的课本,一看就入了神,片刻后回过神来开口,“听说翰林院官员惹你生气了?”

宝音暗地里翻了白眼。

[这都几天了,现在才想起来问?]

他叹了一口气,“本来汉人对咱们就心怀仇恨,这下怕是更深了。”

宝音放下手中的笔,边收拾纸边道:“我倒不这么想。”

“这天下人口最多的是汉人,汉人中人数最大的是底层百姓,他们的生活是睁开眼种地,种的那点地大半用来交税了,一年到头连肚子都很难填饱,他们的目光都放在填饱肚子上了,上面朝廷是谁,他们才不在乎。”

“仓廪实而知礼节,什么礼节、民族大义、国恨家仇,都是填饱肚子之后的事,饿着肚子的时候只能称野兽。”

“入关前我们拉拢的是士绅,入关后我们拉拢的该是百姓,谁让百姓填饱肚子,忙活一年再余点钱做一身衣裳,谁就能得民心。”

她讥讽一笑,“这可是千年世家掌握的杀手锏,要不是黄巢将世家屠戮干净,什么话语权会落入士绅手中?”

皇帝叹息一声,“你说得对。”

他如何不知道民心才是最重要,南巡不就是为了赢得民心。

“真要能人人吃饱肚子,这天下何愁不安?”

“当年世家被消灭,知识下降到寒门庶士手中才有了宋朝的文风鼎盛,眼下士绅俨然成了另一个千年世家,垄断起了知识,我们该做的是打破对知识的垄断,不对,应该是对八股文的垄断。”

她嘴角上扬,将手里的纸递过去,“这是声母韵母,文字简化,白话是打破士绅垄断的最好办法。”

皇帝眉头紧锁,一张一张翻着,“你……这可是屠龙术。”

真要这般强硬施展下去,怕是原本稳固的江山势必再次闹腾起来。

这是推翻了汉人的文脉。

他对于后世该做下这件事的人起了结识之心。

“你那时候的开国皇帝怎么能压制下去?”

宝音回想起那场延续十年的文化浩劫,悠悠道:“怎么压制?自然是强行压制,想要改变千年惯性思维,只能强行改变一代人思想,这其中有时代的牺牲者也是在所难免。”

她拍了一下手,微笑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我的意思还是多办义学,学什么我们自己说。”

“这几年我也没闲着,让人做了一本简易字典,常用的一千来个简体字够用了,只要孩子学完拼音就能通过字典自己识字。”

“你看,这是不是比什么《三字经《百家姓要强?”

“普通人的一生,只要学会常用的字,会简单的算术不会被骗就足够了。文字本来就是越简单才更容易流通,不然大家为何不用小篆,用起了楷体?”

皇帝拍了拍手,“你说服了我,这事我不插手。”

说着他神色变得冷酷起来,“皇祖母下懿旨已经禁止裹足,民间风气还是不减,可不就是在跟朝廷作对,民间不举不究,官员还敢顶风作案是没把皇祖母的懿旨当一回事。”

“朕会下旨,令官员自查,凡是家有女眷裹足者立刻放足,不得与家有裹足女眷结亲,违者革职查办!”

宝音冲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总算是干了一件正事。]

皇帝微笑,他是不想裹足之风蔓延到满族女子身上,正巧借这个机会打击一下。

圣旨一下,京城该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

索额图讥笑一声,“咱们这位皇上还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前脚汉官得罪了贵妃,后脚皇上就降罪打压。往后这宫里宫外怕是得看这个女人脸色了。”

他儿子“嗯嗯”一声,提出了质疑,“皇上这样听一个女人的话,太皇太后和宗室不反对吗?”

这倒是提醒了索额图。

“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历经三朝,什么样的女人没看过,怕是没放在心上,毕竟这位没生下皇子,若是有皇子,怕是太皇太后早就出手压制了。”

毕竟这位太皇太后才是太子最大靠山,肯定不允许有人动摇太子之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