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请进了铁皮房子里, 里面有点闷热,四面窗户被打开,风穿透进来, 倒是带走了一些热量。
车上一半地方铺着一麻袋麻袋的种子,再就是烧过的牛粪和泥土搅混着,气味有点冲。
原来圆球就是几个人在这房子里滚的, 还有那滚药丸的木头工具,先铺土,再撒草籽, 再铺一层, 同盖子一压,再来回滑动几下, 几个不怎么硬实的圆球就成形了。
泥土都是现挖的, 稍微翻晒过, 没有干透, 这种做了圆球, 包含的水汽和现在的温度都不至于让草籽发芽。
皇帝看了牧民的操作后,思考着回头朝廷也这么操作。
他还安排了一批在陕西黄河两岸种草种树, 那边的徭役基本是干这个了, 还不是为了治理黄河。
特别是黄河两岸, 退耕还林, 不允许种地, 不都是为了下游着想?
“刚才好像听见了火器声音。”
皇帝看了身边侍卫,自然有人站出来询问。
“是,是烟花。”
其中一位牧民站出来,将一个圆柱形状的纸制烟花拿出来。
“是这个,放出后, 能让周围百里的人看见,种草的不是我们一行人,一共二十组,每日会放出烟花告知其他人我们的方向,避免有人迷失方向。”
一望无际的草原,只是走错一点,等回头就找不到部落了,在草原上落单很可怕。
皇帝把玩这烟花,然后就看见窗户外的远方升起红色烟花,那烟花又高又亮,还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散去。
在蓝天白云中极为显眼。
皇帝脑海里闪过了很多念头,这比军中用的传讯方式好多了。
可一想已经有电报,已经有了很好选择,没必要再选用这种已经过时的传讯手段。
“附近可有狼群?”
牧民指了一个方向,“昨夜休息时有听见那边有狼叫。”
皇帝上马一群人跟了上去。
***
格物学院,这一两个月可是出尽了风头,要是说在这之前还被视为不务正业,那么现在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发明哪怕只拿出一样就能让儒家崩溃。
儒家能自圆其学说,却有个难以遮挡的漏洞,那就是一套理论依托于君权神授。
这样的理论一代一代填充,到本朝基本上已经形成六艺之外均为邪说。
而格物学院做的哪一个不是在掘儒家的根?
多年前皇帝试图用西洋学说来代替儒家,最后失败了。
因为君主集权制依托的就是儒家这一套。
你用西洋那些,只用技,没有道德控制,将人心败坏。
多年后,又冒出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有点刁钻,她不跟他们正面来,人家只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这些人不做官,也有高额收入。
偶尔挂着内务府的名头,地方官员都得客气点。
到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她,也不是没有人阻拦,只是汉人在朝廷内的声音太小,满族贵族官员才不管什么道统之争。
在他们看来那个女人是自己人,汉人才是应该警惕,没有帮着那个女人对付他们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反过来帮他们?
统治这片土地千年的儒学自然不甘心被取代,自然也试图反扑,围绕最关键的那个人私下里的算计就没有停止过。
不管是利益被侵,还是直接受害者,这些人不约而同站在了一起。
……
一个又一个爆雷消息传来,宝音察觉到不对,自己的人被腐化的有点严重。
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唯一没有被牵连的反而是海外。
她看着面前的传信,陷入沉思当中,随后将数据收集起来画起了坐标轴,横轴是省名,纵轴是次数。
按照各地爆发的次数,画好后连接线后,很明显江浙皖事件最多,湖南湖北其次河南河北再次,广东和京城这边排在下面,其余的四川、甘肃连姓名都没有。
她托着腮,笔尖在纸上点了点,现在就很明显了,闹出事情最多的是江南,其他地方应该是串联,有部分人跟着胡闹,也有作壁上观。
江南哪个势力最多?
当然是士绅,这些前朝就没有干掉,更不要说现如今了。
她再看看统计爆雷的人里,大部分是中饱私囊,损害了商行的利益,排在第二的是收用美色,后宅背着收钱,这些人被迫拉下水。
上次商行就已经缩减过一次,放出去大批优质资产,一些有野心不安分的人也放了出去。
没想到这些老实点的心里也打起了小主意。
“也对,看着原本不如自己的人,开作坊发了大财,他们只能拿那点死工资,心里当然不平衡,改革开放时不就有过这种吞并国有企业的吗?”
人在历史中学会的教训就是永远不会受到教训。
出现这种事不也是有所预料吗?
宝音一手托腮一手点着纸。
可是呐,她不是国有企业,她是大财阀,她不跟他们讲道理。
她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月色,轻声道:“天凉了,有些人该破产了。”
消息传入江南,泰山商行给出利好消息,明年预计收购五百万斤新丝。
还给出了比去年高两倍的价格,银行这边也给提供了抵押贷款,可以用地契来抵押,低利息,时限是一年。
两道消息以最快速度在江南传播开,这已经不是养蚕户的狂欢,而是整个江南所有人的狂欢。
深秋寒风瑟瑟,却抵挡不住大家想要赚钱的心。
小到街头茶馆,大到高昂的酒楼几乎都是在谈论一件事,那就是泰山商行宣布的收购新丝计划。
还有银行的抵押贷款计划分明是鼓励家有土地的人拿着地契来抵押。
随便一个人都能算明白这笔账。
“你用十亩地来抵押,地你还种着,地契抵押给银行能得到土地价值五成到七成的贷款,要是买通官伢这价格做得高,或许能贷出比房价还要高的银子。”
“这笔银子只借一年,一年到期后只需要偿还本金再付一笔很小的利息,地契归你,地也没荒着。”
“中间贷到这笔钱可以雇用大量短工来养蚕,这笔钱少说可以赚十倍利润,也就是说你什么都没有付出就能凭空得到十倍利润……”
“这……听着怎么有点晕乎,世间还有这种好事?”
“泰山商行的名誉你还能不信任,人家生意做得大,还能看上你的这点仨瓜俩枣?”
“今年生丝不是丰收,卖不出去,最后不还是泰山商行兜底,听说泰山商行为了处理掉这批新丝,组建了船队将生丝运送到西洋交易。”
“应该赚了不少,不然也不会提前下订单,五百万斤生丝啊,今年整个江南也没有这么多产量,听说蜀地正在派人争取这笔订单,这白赚钱的机会可不能让它给跑了!”
“有了新式纺织机,生丝的需求量本来就暴涨。”
这样的声音到处都是,这些年泰山商行在江南的经营没有人怀疑对方的信誉,更不要说还有银行在。
这么大的产业他也不可能坑他们。
三倍到十倍的利益,只需要伸伸手就能拿来,有几个人能忍得住?
一时间张家抵押了百亩良田,听说死对头王家抵押了千亩立刻觉得自己吃亏了,抵押的地加到两千亩。
这种低利息的银子不拿总觉得自己吃亏,再说就算生意没成,这点利息对自家来说也是九牛一毛,要是成了那赚的就大了。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赌性,这种一看赢面很大的,就没有人能抵挡得了。
这种火热反映到市场上,那就是蚕种价格上涨,一张纸已经超出了往年价格。
今年蚕丝丰收,小赚不少的养蚕户也没有想到到了秋天竟然还能赚一笔卖蚕种的钱。
那一张张蚕种价格飞快炒起来,还有桑树,炒到普通小户买不起被踢出局,这场新丝利润眼见着被大户联手吞下。
江南的消息都在宝音的掌控之中,甚至蚕种价格都是她让人抄起来的,小户被踢出局反而是好事,不必被战火波及。
她目光已经放在清洗队伍上了,泰山商行开始了自下而上的清洗,任何人都可以匿名举报,将不干事的上司提下台,位置不就空出来了,怎么争到时候大家各凭本事!
这叫什么?
狼性文化?
出局的她也没有大开杀戒,只要没有犯原则性错误,都是下放到下面,觉得丢脸那就辞职。
清洗展开的开始就有不少人选择离职,她全都批准了,但是也下达了通知,有问题自己报出来,别到时候查到身上,被送去见官。
现在自曝,给个挽回的机会,小惩大诫。
反正根据爆料的人又抓出了不少问题。
泰山商行轰轰烈烈的清洗并没有传到外界,或者说还未被外界所知。
本来就不是什么长脸的事,哪怕“自愿”离开的人也避而不谈。
老东家够地道了,他们这些离开的人,商行还是支持他们创业,愿意给一笔无利息创业资金。
这也算是给了一条后路,不把人逼到绝路孤注一掷,这也是宝音在后世吸取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