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驾回归前几日, 一对看着普普通通的“父子”从东门外的车站下车进入了京城。
拿的是江宁府的路引,来意是跑商。
这样的人在近日并不出众,除了这对父子年龄实在有点大以外, 毕竟也没有哪个五十左右的儿子扶着年迈老父亲大老远进京跑商。
江宁通往京城的车站未开通前,沿途多地的商人都暂缓了进京行程,都指望着乘坐火车进京。
有些还提前准备了比较娇贵的货物, 就为了进京城赚上那么一笔。
京城富贵人多,又极喜好稀罕之物,这些人都等着抢头茬。
火车通行的第二天, 各地车站正式向外放票, 还闹出了超发票的笑话,最后这超发的部分只能改成站票挤上了车。
当然有钱人提前买了卧铺, 虽然狭小空间要挤上五六个人, 但好歹有个能躺着的地方, 比坐着站着硬熬好多了。
黄宗羲和弟子开头是错估了大活儿对火车的热情, 根本没买到票, 别说隔天的,火车票都卖到半个月后了, 谁能想到江宁这般热闹就是一堆人等着火车开通。
后来还是他弟子去找了人才弄来两张卧铺, 怎么挤上火车黄宗羲都不敢回想了, 他从来没有觉得江南人多, 这回是体验到了。
拿着路引二人就这么进了京城, 本来是准备入住会馆,结果到了那一块,两人就被一座占地规模极大的会馆给惊住了。
来来往往的客商都往哪里进,黄宗羲二话不说跟着走,被他弟子给拦住。
“等等老师, 我先问一下这是何处?”
黄宗羲纳闷,“这还用问吗?”
他指着房顶那块醒目招牌,“不是写着北京会馆四个大字?”
弟子瞠目结舌,“这里是会馆?”
要说是哪个西洋教堂他也信啊,实在是太高了,比城墙还要高。
他很纳闷,“会馆能建这么高吗?都超规格了。”
会馆前面是大块水泥平地,左右两边都有石灰画的标记线,左边线内停放着不少自行车,右边是牛马车,前方还有临时站台。
这时来了一辆马车,车卸下,马被拉着绕到后面巷子里。
弟子回过神来,就见自家老师已经走远了,他赶紧追了上去。
两人走进红木双开门内,里面大厅非常宽阔,沿着墙壁摆放着不少座椅,有三三两两客商汇聚在一起谈话。
靠近楼梯口是一个非常长的柜台。
柜台后站着三男三女,长相都很清秀,穿着差不多样式的衣服,见人就露出微笑。
华夏人讲究含蓄,讲究笑不露齿,偏偏这几人反其道而行,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明明很不合礼仪,却意外地让人心情舒畅。
黄宗羲站在大厅中观望,墙壁上挂着不少卷轴,他指示弟子安排住处,自己拿着拐杖走到墙壁旁看了起来。
墙壁上挂着的卷轴并不是什么古董,也不是名家之作,笔画只能说上等,不算能流芳后世的那种。
前面每个卷轴是挨个介绍京城可玩的景点,中间是几个当地上了美食排行榜的吃食店,后面是路线图,比如赏景该怎么走乘坐哪里车,沿途经过哪些景点。
做生意要找哪个商会,怎么跟银行打交道,连去哪里找中间人都明确指示了。
最后一个就比较隐晦了,就是写了某些王公大臣住在哪些胡同,有哪些公认爱好。
黄宗羲看得是一愣一愣,这时他弟子拿着一块牌子走过来。
“老师,没有单独客间了,只有双床房,在三楼。”
黄宗羲接过牌子看了一眼,木头牌子上面浮雕了数字,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一起,下面拴着一把黄铜钥匙。
“先去安置。”
他没有嫌弃,早年进京可没有现在条件好,说实话几十年未来京城,这临到头来一趟才发现变化太大了。
像他年轻那会儿,哪里会想到世间有火车,能拉着人呼啦啦从南到北,不需要人长途跋涉就能将人拉到千里之外。
也想不到不需要铺青石板,就能让地面变得很平整,下雨也不用担心鞋会湿,甩不尽的泥巴。
变化太大了,让他都生出了不真实感,这要是他的大明该有多好?
***
“哦?在北京会馆?”
眼皮子底下想要找到黄宗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怕他伪装再好,那也是个七旬老人,就按照这几天进京的人来排查,六旬以上的人报上来很快锁定身份。
不过宝音没有急着见人,只要确定人在掌控之中,相见能随时见,就先让人感受一下京城的变化。
“派人送一份请柬,皇家科技大学旁听的请柬。”
***
北京会馆的房间不算大,只有一个小小的洗漱间和一个卧室。
卧室摆放两张床后只剩下狭窄的过道,洗漱室里面还用木板隔出了一个放置陶瓷马桶的小隔间。
这等环境肯定比不上借住的富商别院,但也不是没有优点,就是床很软,被子也是蚕丝被,睡在上面轻飘飘地跟躺在了云朵上一样。
马桶用完拉一下上面的绳子,水箱的水流能将腌臜物冲走,也不需要烧香去除异味。
想要简单洗漱这里没问题,要洗澡就得去会馆后面的澡堂,客人可以免费洗,每日去一楼领一张澡券即可,一个房间两张,多了没有得等明日。
还有免费早餐可以吃,有觉得手头紧的早饭可以多吃点,省了中午那顿。
住在这里最大的方便之处就是通行方便,会馆外面的站台几乎北京城内所有的路线都会在这里停留,东南西北想去皇宫门口都没问题。
除了公共路线,会馆还养了车夫,那种拉着人四处跑的绿包车车夫。
想去哪里说一声,谈好价钱绿包车就能把人送去。
某些初来乍到,容易在巷子迷路,又摸不清拜访的官员住在何处就会找这种车,车夫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还被专门培训过,对京城哪个大官住处都了如指掌,甚至还能说点新鲜消息。
除了这种私人性质的车,会馆还提供短期的旅行线路,刚来不知道哪里好玩,没关系,只要交钱报名短期航线,这边会联系将景点说得透透的学子,期间还包吃,保证两天一夜逛遍京城。
甚至还有私人航线定制,你想去什刹海、想登钟楼看皇宫都没问题,只要出得起费用。
也就差将皇宫空出来开门收门票了。
弟子这几日在会馆也没白住,很快弄清楚了这里面的道道。
他不缺钱,要不是老师要低调,他都能住到顶层去,顶层听说不仅房间大,还能俯视外城,可惜四楼朝上北边就没窗户了,据说是能看见皇宫,要是被人拿了千里眼,那宫里一举一动岂不是都落入别人眼里,得避讳。
五层往上虽然北面没有窗,可南面却开了一个大大的窗户,外面还延伸了一部分做了观景台,站在这不仅将南边的一切看见眼里,连城外的农田都进入眼帘。
因为有钱,他指定了大学城路线,然后被告知了一个消息,开学期间学校是不准外人参观。
“这个没办法,毕竟是学习的地方,人多了容易让学子分心,外人只有放假和学生开学那一日才能进入。”
弟子联系的是会馆提供的最好旅游线路,他指明了要进皇家科技大学,结果却碰了个闭门羹。
这边虽然婉拒,还是提供了一个消息,不久后那里的学子会集体出校踏青,或许可以有见到学子的机会。
弟子听完面色不是很好,以往只有旁人求他给个见老师一面的机会。
没想到如今进个大学都要费尽心思,要是换作其他学院,早敲锣打鼓来迎接老师了!
他甩袖子走人,“罢了,我再想办法。”
大不了联系江南的学子或官员,总能有进去的办法。
然而刚路过大厅柜台,他就被喊住。
“可是三零一八的客人,这里有您的一封请帖。”
弟子愣了一下,才皱眉上前。
他和老师是隐姓埋名过来,只有江宁的少数人知晓,这还是他拜托弄到车票泄露出去的。
怎么这么快就有人发现他们师徒下落了,难道是江宁那边漏了口风?
他不解地接过了信封,从里面取出了一张请柬,请柬里还夹着一封盖着印的信。
看到印章他脸色大变,直接抬起衣摆往楼上跑。
“老师……”
黄宗羲正拿着书坐在窗边观看,他戴着一个老花眼镜,书是附近书馆借来的。
来了京城他才知道眼镜还有那么多道道,换上适合他度数的眼睛,他的视力再次恢复清晰。
原来离不开的眼镜顿时不香了。
和所有读书人一样,一进入菜市口那家大型书馆他就走不动路了,这里各类书籍都有,他甚至看到了《永乐大典缩减过的内容。
更不要说各种翻译过来的西洋知识,进入这里只觉得进入了所有爱书人的天堂。
就比如黄宗羲此时手中拿着这本书,名字叫《天演论,看得他是如遭雷击。
薄薄的一本书全是救国真理,可惜太迟了,他的家国已经没了。
“老师……”
黄宗羲合上了书,转头就看见弟子一副慌张模样。
“出什么事了?”
弟子递过来一封请柬和一张薄薄的入校证明。
“您看,是宫廷的印章,是不是那里知道您进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