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9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得, 我不说了就是,弟弟敬茶一杯,还请四哥原谅。”端起茶九阿哥自罚一杯。

老四了不得喽, 兄弟们都一门心思办差立功,为自己挣个爵位,其他人还不知道前路, 老四凭借这两年在西藏吃的苦头,一个贝勒爵位是少不了的,说不定还能幸运得个郡王爵位。

四阿哥拿着茶杯喝了一口也没有不依不饶。

吃了饭大家就散了, 说到底打听西藏那边的事只是顺带的。

回到府邸, 府里的格格们已经在门口迎接,四阿哥已经指婚, 只是还未轮到他成亲, 太子今年才成亲, 他们这些排位靠后的得轮着来。

关键是大阿哥已经有了嫡子, 也没见皇上对这个孙子另眼相待, 大家心里都有了底,他们这些庶出的皇子还真比不上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都散了, 爷在前院休息。”

四阿哥抬步往前院走去, 两个格格都是德妃给安排的, 如今皇子里还没有谁有幸得皇后赏赐房里人, 至于皇上, 根本不管儿子们府里的事。

***

景山最高的亭子内可以俯瞰整个京城,当然现在不行了,皇宫外多了几处高塔和高楼挡住了不少视线。

皇帝坐在亭子里悠闲地赏鸟。

鸟架上放着一只神俊的白色海东青,旁边放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一块块分好的羊肉。

皇帝夹了一块递到鸟嘴边, 鸟叨下,又用爪子按住撕扯。

旁边的太监看到神武门动静,小声提醒。

“皇上,皇后主子出宫了。”

皇帝瞅了过去,就看到本来空荡荡的神武门多了一群人,抬着轿子往这边走。

景山这边门平时是关着的,后宫赏景都去御花园,很少来景山这边。

之后一年里皇帝有大半年不是在承德就是在畅春园,来这边就更少了。

放下夹子,有人赶紧将鸟架子提走。

不多时,皇后便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过来了。

景山这边有个大湖,沿着大湖许多年前修了一段环湖的铁轨,还有个玩具一样的火车。

这些年原来爱玩的皇子已经长大了,这处火车轨道也跟着锈迹斑斑,只有铜打造的火车头每日都有人擦拭,依然清亮。

宝音扫了一眼听见扑腾的大鸟飞起来,才往上看到了皇帝一行人。

白色的鸟儿速度极快,飞快地冲向天空。

宝音爬了上去,上去后先发制敌。

[你怎么又把事丢给我了?]

皇帝一点都没有被抓的自觉,“能者多劳,再说朕身体还未好全,需要养着。”

“少来。”

这理由都用了多少遍了?

这几年他学会了偷懒,只把控大局,琐碎的事交给皇子或者臣工去办。

还喜欢将一些请安之类的折子丢给她或者太子。

他倒是松快了,没有杂务缠身,享受起生活来,这精神是越来越好。

反观她,好像疲惫了不少。

最开始她都没反应过来瞎忙活了两年才反应过来是帮他把活都干了,关键还是自掏腰包自带干粮。

从去年累病了一场后她也跟着摆烂了将原本的事都推回去。

她是金主,出了钱就不该出力,天下有的是能干活的人。

反倒是他,主业是养生,皇帝反而变成了副业。

最近又爱上了玩鸟,玩的还不是普通的鸟,而是神俊的海东青。

东北和草原上又不知多了多少掏鸟的人。

皇帝走过来推着她坐下,“四阿哥刚回京,你可有召见过?”

宝音喝了一口茶道:“见过了。”

她唏嘘一声,“西藏那边还得需要一代人才能改变。”

许多年前她听过一个故事,有位记者进山碰到一个牧童,问放羊的牧童有什么愿望。

牧童说放羊卖羊,攒钱娶媳妇。

记者又问娶媳妇做什么?

牧童回答,生孩子放羊。

无论是草原上还是高原上牧民都是一样的认知,他们的认知似乎只有放羊,生孩子再放羊。

除此之外还将所有一切捐献给寺庙,祈求来世能享受极乐世界。

很可笑,自己吃不饱饿肚子还想着供奉神佛,西藏的活佛喇嘛都是趴在牧民身上吸血的吸血虫。

只是增加了一些规矩而已,竟然有人忍受不了了,蛊惑牧民动乱。

改变不了思想顽固的成年人,那么只有改变下一代。

她说的需要一代人来改变,不只是改变那边的思想,也是准备花一代人的时间将西藏融入华夏文明。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慢慢来,我们不行,还有下一代人。”

宝音露出了微笑。

没错,还有下一代人。

***

回到养心殿,大阿哥又来了。

看来是打定了要磨到这个差事。

也是,大阿哥如今都有儿子了,还是个光头阿哥,走出去也难为情。

谁让皇帝是一点也没为儿子网开一面,之前大阿哥在战场上立的功已经和过抵消了。

佟国纲可是皇帝的亲大舅,因为大阿哥的过失白死在战场上,这过错是被福全揽了过去,可知道根底的人还是知道的。

压了几年,显然大阿哥也坐不住了。

宝音听明白他的来意后,便爽快点头,“这回可不能冒进,不指望拿下安南,先将安南逃过来的难民处置了,还有那些被趁机侵占的土地也得夺回来。”

她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线,“不许越过这道线。”

大阿哥看了之后问,“莫氏遗民该如何处置,按照之前一样一律遣返吗?”

宝音瞅了他一眼,小心思还挺多。

“什么难民?那不是两广山里钻出来的土著吗?凡是侦查不出身份的都送上船,先去南洋开荒几年,之后行踪我们哪里知晓?”

大阿哥明白了,这是怕安南的难民留下来成问题,又不愿意放回去,干脆直接送南洋去。

若是他没有记错,皇额娘在南洋有不少地盘。

得了答复后,大阿哥心里稳了,觉得这次立功稳了,说不定去晃个几年也能混个爵位,他这爵位不下来,后面弟弟也不好安排。

对于这件事,大阿哥心里门清着呢!

转头大阿哥的差事有了,其他阿哥们来养心殿也变得勤快了。

宝音直接把他们当作求职的人,手里的工作分配一下。

三阿哥就编书吧,给你老子长脸的《康熙字典该现世了。

四阿哥先休息,年前和三阿哥一块把婚事办了。

六阿哥去巡逻一下密云的水库,都修多少年了,看看需不需要维护一下。

七阿哥辛苦去江南一趟,那边市面上冒出了大量私盐,价钱比官盐出厂价还便宜,去查查私盐案。

八阿哥走一趟罗刹国,今年要确定下来两国边境线,哪些土地自古就有的一寸不让,哪些有争议先记下回头再讨论。

九阿哥和八阿哥走一趟,商量一下和罗刹国边关通商口岸一事。

至于十阿哥,看哪位哥哥忙,你就帮着点,乖,你还小,等大点再安排。

将一众阿哥安排了,宝音才松了口气。

皇帝从里间走出来。

宝音哼了一声,“你这些儿子可真不好打发。”

皇帝笑呵呵道:“是你说的,他们是大清最优秀的一代子嗣,多干些活少斗些心。”

皇子们分派的活,是他早交代好的,要是换成他来布置,不得了,朝臣该站队了。

换成她来,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宝音瞅了好几眼,这几年这人越来越捉摸不透了,这想法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不提领了差事的阿哥们,宝音又有了一件头疼的事。

太子妃天天过来请安。

无论说过多少次,太子妃就跟签到一样,准时准点过来请安没缺过一日。

提前说免了不用过来,人也要来坐坐,坐到时间后再离开。

或许是太子妃太过积极了,连宫里的嫔妃们也被动跟着卷起来。

宝音直接找了皇帝,“今年是去承德还是去园子?”

皇帝正玩着天文望远镜,观察着星空,今日天气好,没云没月适合观测星空。

“不去承德,去园子。”

宝音松了一口气,不管去哪里,她都要跟太子妃分远一点,不信隔着十几二十里路还能天天给她请安。

皇帝是知道她这个烦恼,笑呵呵道:“其他婆婆是恨不得给儿媳立规矩,只你巴不得躲懒,也就太子妃能治治你这毛病。”

[这孽是谁造的?]

将太子婚事拖延那么久,太子庶出儿子都出来几个了,太子妃才进门。

新媳妇想要站稳,不就只能从孝顺着手了。

宝音若有所思,“你说我将园子交给太子妃管如何?”

给点事做吧,忙起来也不会胡思乱想了。

皇帝不管这种小事,“你想安排就安排。”

“桌上那堆请安折子你看看,跟电报对一对,有不一致的搁在一旁,回头我再派人查查。”

他指的不对是请安折子里关于天气的描述,各地天气都有密卫每日电报发来。

他鸡贼,从不对外说,各地官员的请安折子照看,还跟天气表对照,若是有不一致的就派人询问。

若不是出事,也没哪个隐瞒天气。

不过大事没查出几个,倒是查出有人提前写好了一年的请安折子,定时走驿站,他发了一大通火在折子上将人损了一顿,倒是吓得不少人以为是在府上安插了人,安分了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