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分尔一杯羹
芒水。
魏军营垒南围。
汉军距营垒一里列阵。
一员身披盆领重铠的汉将,勒马越众而出。
一杆魏字将纛随之而前。
亲军督魏胜紧随其后,五十亲军则负弓携弩,手持长枪,将这虎熊大将团团围住。
驰至魏军营前百余步,魏延摒开一众亲军,亲自上前,手中长槊遥指魏寨寨墙上观望的一众将官。
“魏逆!尔曹昔日奇计弄险,悬军深入,又分兵袭我五丈塬,何等猖狂!
“我大汉今劳军远来,师老兵疲,正是给尔曹一个一雪前耻的机会!
“尔曹何故作起了缩头乌龟,闭垒不战?!
“前狂而后怯,莫非惧我大汉王师邪?!
“果真如此,不如早降!
“随我王师反戈攻下长安,如此,尚不失领兵之职,将军之位!”
话音落罢,魏延亲军随即爆发出一阵猖狂的哄笑。
有一人突然解下了裤腰带,掏出笼中之鸟朝着魏营便滋了起来。
几名袍泽见状调笑起来。
笑不两声,也同样大喇喇解下裤腰带,如法炮制了一番,热腾腾的热气冒了起来。
有一年轻汉子似是无甚可滋,却又想做些什么,思索再三后干脆当场把绔子褪到小腿,蹲了下去,俨然是要解决人生大事。
魏延的亲军督赶忙踢了一脚他的腚敦,将之阻止:
“差不多得了,等会魏寇派两百骑杀出来,你腚还要不要了!”
魏军寨墙之上。
一众魏军将士气得脸都青了。
以前说什么蜀寇骑到我大魏头上撒野来了,那都是比喻。
今日却不同,蜀寇它娘的是真到大魏地盘前排泄来了,而且就在百余步外,不过一箭之遥!
都是精兵悍将,谁服谁了?!
如此下流龌龊的挑衅之举,要还能忍,那世上恐怕也没什么不能忍之事了!
“骠骑将军,方才喊话之人必是蜀将魏延无疑,让我引两百骑出去把他给突了,献首军前!”魏将潘茂潘道荣怒而请战。
将军周当亦是暴跳如雷:
“骠骑将军,那蜀寇虽在激将,说的却未必没有道理!
“他们远道而来,师老兵疲,正是我大魏一雪前耻之机,何不出战?!”
“骠骑将军,到底在怕什么?!”
司马懿身周十几名将校已被激得一个个怒发冲冠,嘴里骂骂咧咧,纷纷请战。
非但在骂蜀寇,更有将士话里话外在质疑,你这骠骑将军何以怯懦得如龟似鸡。
司马懿也不恼,只捻着胡须,眼皮也不抬徐徐道:
“我以长策制敌,岂能算怯?兵家的事,能算怯么?”
接着便是什么庙算多胜、上兵伐谋、无击堂堂之阵、将不可怒而致战之类难懂的话。
寨墙之上,魏军将士怒骂声与枪杆顿地声、脚踢寨墙声混作一片,倒衬得那位骠骑将军愈发从容。
就在众论纷纭之时,魏军营寨大门突然传来“嘎吱”的一声,显然是有人打开了寨门。
司马懿登时大骇。
惊疑之中,只望见百余骑正紧随那叫战的潘道荣身后,如离弦之箭般朝前方叫阵的蜀军冲杀而去。
魏延与一众亲军在营寨大门打开之时先是一滞,却是没想到魏军竟真敢出战。
随即立时翻身上马,打马提速。
“鼠辈,纳命来!”冀州上将潘茂见蜀寇逃走,当即一马当先,杀将过去。
魏延一夹战马,缓缓提速,跑出百余步后,战马提速到极致,便绕了个圈扭头杀了回去。
潘道容登时瞳孔大张,没想到蜀寇非但不逃,还胆敢向他还击,一时更怒,哇哇怪叫起来。
魏延随手掏出特制的两石马弓,瞄也不瞄,随意朝那叫嚣的魏寇射出一箭,直中其人额首。
潘道容当即毙命。
魏延看也不看,将弓收起,提槊杀将上去。
魏军百余骑已是惊得大骇,然而战马速度奇快,不论想止或是想逃都已来不及了。
须臾之间,战马相交,出寨邀击的魏骑丢下几十具尸体。
魏延继续打马前追,一直追到魏军营寨百余步外,见魏军数百弓兵弩手皆已在寨墙就位,这才打马止住。
几十匹战马扬蹄人立,唏律律嘶鸣啼叫。
司马懿与一众魏军将士被这一幕气得脸色发青。
而魏延身后列阵的汉军尽皆壮气,高呼“万胜”,声音直入霄汉,响遏行云。
又有精锐甲士以矛顿地,举动齐整,尘土飞扬,场面蔚为大观。
魏延与一众亲军皆哈哈大笑,前所未有的猖狂。
“就这就这?这就是魏狗的实力吗?!”
“哈哈哈,难怪当缩头乌龟!”
“墙上的狗崽子听爷爷一言,既然如此废物窝囊,不如早降,莫再负隅顽抗!”
“爷爷我今天骑了你们战马,明天就能骑你们的女人!”
“我观魏寇无胆,犹妇人耳!亦可骑之!”
魏延的亲军又喷起了垃圾话,一边喷一边哈哈大笑。
而魏军营垒之上,一众魏军将士已被激得无能狂吼,怒不可遏。
如何不怒?
从来骂战都是骂对方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懦弱胆小,孤立无援,再怎么骂,都有部分事实作为骂战的依据。
结果魏延手下亲军不走寻常路,直接把骂战上升到了不要脸的人身攻击。
魏军可骑,魏帝可骑,魏军骠骑之子亦可骑,伤害之大,却是比单纯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还要更上一层楼了。
再扭头去看二人的老子,却见这位骠骑将军也已被激得一脸愠色。
部分战将再度请战。
“骠骑将军!
“蜀寇辱陛下过甚!辱骠骑将军过甚!辱我大魏将士过甚!
“若还不与之一战,我便把这印绶解了去罢!”
“哼,骠骑将军昔日攻讨孟达那股锐气哪里去了?!”
“我大军以强待弱,以逸待劳,何妨与蜀寇一战?!”
司马懿虽怒不许,仍恪守“将不可愠而致战”之训,毫厘不逾。
几名将校见此情状,交换了眼神后一个个解下腰间印绶,猛地往地上一掷,愤而下寨。
寨前,见魏军对挑衅没什么反应,魏延再次打马上前,长槊前指,虎声长扬:
“司马懿,我大汉王师可退后二里,给你一个列阵的机会!
“尔若有胆与我大汉王师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一决胜负,便擂鼓三声,何如?!”
寨墙之上。
仍留在寨墙上的魏将尽皆瞠目,却不再作声了。
前面那番垃圾话都受下来了,又还有什么话能激得这位骠骑将军怒而出战呢?
魏延观察了一阵,见魏军仍然没有出战的意思,有些意兴阑珊:
“既然不敢,你们便继续龟缩在此罢!
“某去长安取夏侯楙人头下酒!届时,分尔一杯羹!”
言罢,魏延哈哈大笑一阵。
与一众亲军勒马返身,牵着俘获的几十匹战马回汉军阵列里去了。
中军。
帅纛之下。
大汉丞相高坐将台。
魏延大步疾趋而来:“丞相,魏寇仍是坚守不出,咱们走吧。”
丞相徐徐点头:“既然如此,那便拔军。”
魏延闷声说:“丞相,你跟吴班陈式他们先走,我领本部殿后!”
丞相想也不想便应了下来。
若是单纯撤退,殿后之将需要稳妥谨重之人。
但现在是求战,司马懿若敢衔尾追上来,便需要魏延跟他的猛卒悍将为大军前驱。
魏延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向来是大军先锋,不屑做殿后之将。
待魏延离去,费祎叹了一声:
“丞相,我大军舍司马懿,往攻沣水魏营,若不能速克,则有腹背受敌之忧啊。”
汉军之所以至此挑战,非是疑敌之计,而是确实想与司马懿在此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决战一场。
毕竟据得来的情报,司马懿带来的这支荆豫大军,已是伪魏在关中最后的精锐之师了。
若能引得司马懿出战,那么便不用深入腹地,以寡击众,腹背受敌。
若是胜之,则长安大定,余寇不足为虑,长安城太大,没有十万大军是守不住的,拔除外面的营垒,就意味着胜利。
若不能胜,也能通过与司马懿这一战,探知其实力究竟如何,深入敌军腹地时,也能更有的放矢。
现在司马懿坚守不出,无法将魏军分而灭之,于大汉而言,确实不是最理想的局面。
丞相却是胸有成竹笑了笑:
“无妨。
“司马懿既然不出,那便是存了放我大军去攻打毌丘俭营垒之心,欲以此疲我之师。
“他以为营垒坚固,一两日内必不往援。
“这时间,足够我大军攻破那座营垒,直指长安了,司马懿必然反应无及。”
费祎见丞相如此胸有成竹,也是心安下来。
未时。
汉军披甲而行,长阵向东。
魏军寨墙之上,大魏诸将已尽皆退去,不愿受这窝囊气。
只留下了骠骑将军司马懿,以及仍怒得脸色涨红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
虽说什么断袖之癖,龙阳之好都是子虚乌有,但兄弟二人对视时仍是一阵尴尬。
司马懿望着东去的蜀军,抚须沉吟许久,对着二子徐徐道:
“你们二人,从蜀寇军容中,可看出来什么吗?”
司马昭思索一二,摇了摇头。
司马师想了想,也跟着摇头。
司马懿冷冷哼了一声:
“寨外列阵蜀寇两万余人,约一万三四千人,可称精锐练卒。
“列阵速度快而军容齐。
“持械肃立时,整体上纹丝不动,秩序井然,隐隐可见杀伐之气蒸腾其上。
“至于撤退之时,见旗而行,闻金而走,也并无混乱产生。
“唯有外围五六千士卒,小有散乱与喧哗。
“却也并非不明旗号金鼓,不知进退,也并非军纪散漫,而是未练阵法的新卒罢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诸葛亮练出来的这支队伍,几可算得上一支强军了。”
司马师与司马昭惊疑不定。
他们二人自打见世面以来,见到的就是他们父亲练的兵,所以见到城外的蜀军,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司马昭问:“强军?能比阿父练出来的兵还强?”
司马懿沉吟不语。
司马昭又问:
“阿父,诸将尽皆请战,阿父却不命他们出寨与蜀寇一战,难道我大魏真不是蜀寇对手?”司马昭硬着头皮问。
司马家家教很严,所谓不曰进则不敢进,不命坐则不敢坐,不有问则不敢言。
他是真被激得不行了,这才胆敢以如此语气对父亲发问。
司马懿看了一眼司马昭,思索片刻后,也不去斥责次子的逾越无礼,只扯起嘴角勉强一笑:
“若我三万部曲尽在此地,诸葛亮何敢猖狂?
“只是确实没想到,诸葛亮会冒着腹背受敌的风险,越过我营垒往长安去罢了。
“以寡击众,是为不智,故不战耳。”
虽不愿承认,但他确实中了诸葛亮计策。
州泰、陈圭、孙礼他们领一万二千多人去了渭北。
本来是想以此诱使汉军攻寨。
却没想到,即使偃旗息鼓,示敌以弱,汉军仍然不来强攻。
只一味挑战,最后竟还真的举军东去了。
说实话,一直到魏延的殿后部曲离开前,他都觉得,这不过是蜀军诱他出营的计策罢了。
可现在蜀军的殿后部曲都已经离开二三里远,先头部队,更是完全望不见了。
由此可见,蜀军或许是真的要去攻打长安。
诸葛亮越来越让他想不通了。
司马师问:“阿父,现在怎么办?要召回陈圭、州泰他们吗?”
司马懿早有定计:
“不必,命陈圭、州泰他们去夺诸葛亮上游两座营垒,彻底断了诸葛亮归路。
“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不惜代价攻打毌丘俭营垒的决心。”
申时,吴班前军渡过涝水。
又过了半个时辰,丞相所统中军也安全渡过了涝水。
到了酉时,魏延与殿后的五千部曲成功抵达渭水河畔,竟没受到任何阻碍。
丞相的三万五千战卒,赵云、王平、关兴的九千战卒,终于合兵一处,聚于长安以西最后一座魏军营垒,沣水营。
东方五六里外,毌丘俭、令狐愚二将或许能猜到,这是司马懿故意放蜀寇过来的。
可沣水魏营中八千魏军将士俱是大骇。
骠骑将军败了?!
还是说,蜀寇一边拦住了骠骑将军,另一边又派人攻击长安?!
蜀寇……究竟有多少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