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1 / 1)皇三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年轻人果真气盛呐,不像是老夫年纪大了,胆气反而越来越小……”

王景轻笑一声,颇有些感慨的语气,在很多时候年纪的大小,确实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气。

听了这话,李奕脑中不免蹦出一句台词: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诸位觉得李都虞侯的计划如何?”

王景望着众人问道,眼见大伙儿都没人出来反对,他当即拍板道:“那便就依李都虞侯所言,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既然怎么打已经没有异议,那接下来自然要安排具体的事务。

王景斟酌了一番,接着便道:“前次攻蜀是老夫麾下军校张建雄带人拿下的黄牛等八个军寨,他对陈仓道沿途的情况比较熟悉。”

“这次老夫让他带陇州屯兵一千人,跟着李都虞侯一起作为前军,听你调遣指挥。”

王景还是挺厚道的,并没有把攻坚的事情一股脑甩给李奕,不过他作为攻蜀的主将,派手下的人马协助也是应该的。

“末将领命。”话音落下,当即便有一名长相凶恶的武将出列。

就在这时,向训站出来主动请缨道:“在下向王公请命,愿率麾下人马跟在李都虞侯后面出散关,以随时援助前军作战。”

李奕听罢瞅了他一眼,心里倒觉得向训确实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以后自己要跟他多加深一下感情。

谁知王景却摇头道:“向节帅莫急,老夫还有任务交托于你。正如李都虞侯先前所说,为了防备秦州方向有蜀军来援救凤州,我军需派一队人马去往秦州方向,随时监视西北面的动静。”

“这差事非向节帅莫属……老夫从彰义节镇的兵马中抽调一半人手给你,再加上你本部的一千轻骑,想来足以看得住秦州的动向。”

向训闻言也不好再多说,只能点头接下这个任务。

其实王景的安排也是有考虑的,秦州虽然不是此战的主攻方向,但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环,派遣地位很高的向训去坐镇,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说罢王景又看向诸将中的一人,安排道:“就由潘美将军率领永兴屯军的人马,在李都虞侯的前军动身之后启程,沿着陈仓道跟着前军以做后援。”

李奕顺着王景的目光望去,被点名的武将看上去三十左右的年纪,长的温文尔雅颇有气度,不太像是一个纯粹的武夫。

史书记载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担任过接待宾客事务的官,倒是挺符合李奕眼下对他的第一印象。

安排妥当之后,王景又道:“李都虞侯领前锋军队主攻,向节帅领军防备秦州动向,老夫则亲率剩下的四千余人马,在后方随时策应。”

“但老夫要多嘴提醒李都虞侯一句,朝廷虽下令让凤翔附近的州县全力协助调派粮草,但数万人马的吃用损耗绝非一个小数目。”

“所以老夫在后方最多只能给你部供给十余日的粮草,时间一旦拖久僵持不下,那以凤翔府眼下的境况实在无力承担。到时老夫有心豁出这条老命给你供应粮草,也万万是做不到的。”

李奕起身抱拳执军礼道:“属下明白!”

王景便不再多说,沉声道:“诸位在凤翔休整两日,后日正式出散关,兵发陈仓!”

“诺!”

诸将行礼应道。

开战的计划和日期定了下来,大伙儿也没什么好多说的,随即从府衙大厅散去,返回各自驻地传达军令。

凤翔府衙的大门口。

向训把李奕拉到一边,脸色带着几分忧虑道:“贤弟,你实在是太莽撞了,这军令状是能轻易立下的吗?”

“想要半个月内攻下威武城谈何容易。单单是出散关行军到武威城下,就要去几天时间,更别说路上还要拔除蜀国的军寨,还要面对蜀军的阻击。”

“就算蜀军真的不堪一击,打不过我禁军的精锐,但这一路攻过去起码也要十余天……何况蜀军未必就那么好打。”

面对向训的关切话语,想起他先前挺身而出想要领军在后面援助自己,李奕心中不免有几分感动,不过半月内拿下武威城的事,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李奕拱手谢了一句,随即便解释道:“想要拿下秦、凤,必要先取凤州,而若想要攻凤州,又必先攻下威武城。”

“若是半月内攻不下威武城,那么想要两个月内取秦、凤四州,也就成了痴人说梦……向兄莫非是忘了,小弟可是在陛下面前立过军令状的。”

“所以不管我是否在王公面前立军令状,我都必须要半个月内攻下威武城,这事关系到后续作战的进展。”

“小弟不得不去赌这一把啊!”

听了李奕的解释,向训细细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么回事,他忍不住叹气一声。

继而苦笑道:“上次为兄率领禁军出征,贤弟在新郑门外相送,还曾祝我攻蜀一战而定。转眼间倒是还要让贤弟过来帮忙收拾这烂摊子……为兄惭愧啊!”

李奕心道:兄弟我可不是来帮你善后的,之前我还巴不得你攻蜀失败呢,好给兄弟我留一个发挥的机会。

当然这些话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李奕嘴上却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两次输赢不要紧,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是只赢不输的。”

“向兄放心,上一次只是蜀军侥幸占了便宜,这次你我兄弟二人一起携手,让那蜀军见识一下我大周禁军的厉害!”

李奕这说却不是盲目的自信,他亲自参与了后周禁军的改革,大小将校都是历经战阵的精锐,他对于军队的战斗力很有底气。

而反观蜀国的军队,已经二三十年没打过什么仗,最早入蜀的那批军队骨干都死的差不多了。

他就不信以后蜀的军队战斗力,能在硬碰硬的情况下,挡得住后周的禁军精锐。

或许是被李奕的自信所感染,向训也收起了顾虑,哈哈一笑道:“贤弟说的没错,为兄就借用贤弟先前在王公面前说的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蜀军不足为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