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神鬼莫测的周军
天空中阴云密布,灰蒙蒙一片,太阳从浓厚的云层中,洒下稀薄惨白的光芒。
李奕骑马冲上一处高坡,眼前出现一道蜿蜒的蜀军队列,旌旗牌盾散落在山路之间,大量的蜀军士卒仓惶后逃。
然而狭窄的山路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后面的士卒不知前方发生了什么事,被溃逃的人马冲击之下,也跟着立马崩溃,哗啦啦带起成片的骚乱。
这些蜀军都是从腹地来的禁军部队,盔甲服饰和中原地区颇有不同。
特别是头上戴着的头盔,大概是蜀地经常下雨的缘故,为了避免雨水流到脸上遮蔽视线,头盔前面有延伸出来帽檐。
王常功领着前锋数百人,手提一柄长杆大刀,背上和腰间都挂满备用的武器,魁梧的身躯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而他身后跟着的士卒也不逞多让,这些个从中原混战杀出来的武夫们,悍不畏死的像洪水一般涌上去,转瞬间便蔓延进蜀军阵列里。
蜀军前锋原本都在生火做饭,被突然冒出来的周军吓得魂飞魄散,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周军士卒们就凶狠的直扑过来。
有部分蜀兵下意识想要拿起武器反抗,但迎接他们的是冷冰冰的长枪、大刀,伴随着戛然而止的惨叫声,一连串的蜀军士卒纷纷倒下。
青泥岭的中间地段十分险峻,一边是高耸的山壁,另一边则是湍急的嘉陵江水,地形的限制没什么兵法计策可言,拼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由于后退的路被堵住了,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蜀军士卒有人丢盔弃甲,手脚并用的向平缓些的山坡上爬去。
但他们明显忘记了,长枪短刀够不到他们,但弓箭可以!
一瞬间这些人都变成了活靶子,周军的弓箭手跟着敢死队往前推进,拿起弓箭向山坡上的蜀兵乱射,不断有人从上面滚落下来,哀嚎着被乱刀砍死。
遭遇战才刚刚开始,大伙儿只顾着玩命往前冲锋,也没功夫在意什么投降不杀,见到活着的蜀军士卒,举起武器便是一顿招呼。
在冷兵器战争中的近距离血腥屠杀,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不输于后世的热武器,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要更加震撼。
敌人就站在触手可及的眼前,一刀砍过去飙起殷红的血柱,血液溅射到脸上,血腥味弥漫在鼻尖。
最纯粹的杀戮激发着人们内心潜藏的暴虐,战争在这时已经没有了任何粉饰,回归到最野蛮原始的互相残杀。
道路上目光所及全都是人,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战术,前面的倒下后面的不停顶上。
李奕见到蜀军前列竟还有一队近百人的士卒能组织起反抗。
领头是一名骑在马上的武将,叫嚷着不让士卒们后退,时不时用马鞭抽打驱使,硬生生的维持住了阵型。
李奕当即大喝道:“拿我的弓箭来!”亲兵立马将他的那把两石强弓双手递上。
手握着弓柄,李奕抽出一支箭矢,随即张弓搭箭,却并没有急着射。
他用眼睛估算了一下距离,差不多一百余步……这个距离正常来说,周军使用的常规一石弓,抛射或许射这么远,但平射就很悬了,基本很难有杀伤力。
因为箭矢飞出后能量逸散很快,就算射到甲胄上也顶多听个响,甚至连射都未必能射到。
不过李奕手中的这把两石强弓就不一样了,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准头问题。
“咻——”
猛然间一声弦响,那骑马的蜀军武将面色一滞,紧接着便从马上摔落下去,眉心插着的箭杆还在微微颤动。
一箭穿透了头骨,显然死的已经不能再死了。
那武将的坐骑顿时受惊掉头就跑。原本周围还在硬撑着抵抗的蜀军士卒,顷刻间便一哄而散。
“好!”“李都虞候神射!”众亲兵全都大声喝彩。
李奕哈哈一笑,心情大好,他最自傲的就是自己的箭术,只不过去年在高平和忻口两场大战,却没有什么施展的机会,全靠一股狠劲带人卖命猛冲。
不过这次攻蜀,他的箭术倒是发挥了用武之地,唐仓镇蜀军主将王峦就是被他给一箭射死的。
李奕把弓箭丢给亲兵,抬眼望着远处的战场,在周军的冲锋势头下,蜀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周军一路杀穿了蜀军的前锋各部。
无数的蜀军士卒被挤下山路,掉进了水流湍急的嘉陵江里,在滔滔江水中扑腾了几下,很快就被淹没。
就算是赤膊在急流的江水里游泳,都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何况这些士卒们还来不及脱下沉重的盔甲,简直就像是绑着一块大石头,沉底自然很快。
李奕策马下了高坡,领着亲兵跟随往前冲的军队。如今以他的身份地位,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再亲自带人冲锋在前搏杀。
作为军队主将他只需要考虑总体上的战事安排,带队冲锋的事交给手下的将校们就足够了。
周军前锋杀的鲜血横流,后面则不断放箭抛射,半空中箭矢遮天蔽日,青泥岭的山路上就如同修罗场一般,双方的无数人马混在一起厮杀。
此时此刻,所有的言辞都变得苍白无力,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战争就是杀人,杀人就是战争!
周军轻装简从奔袭,只带了必要的武器和干粮,以及少量用来做饭的炊具,没有鼓声号声,作战全靠将领们扯着嗓门吼,大伙儿闷头一个劲猛冲。
蜀军长长的队伍已经动摇,溃兵拼命的往后挤,本来各部行军留了一定空隙,但现在根本不存在了。
就像是在挤爆了的公交车上,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很多人被挤下了嘉陵江。
“别挡路,让俺过去!”“求求你了,快向后面跑吧!”
周军的震天呐喊声中,夹杂着蜀军逃兵的求饶叫喊,回荡在河谷山壁间。
蜀军前锋的溃败很快传递到后面,李廷珪愣愣望向队伍的前方,已经不用人告诉他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因为用眼睛就能看到汹涌后撤的蜀军士卒。
“败了,败了……”李廷珪喃喃自语。
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次兵出青泥岭的行动,竟会以这般戏剧性的方式展开。
这些周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李廷珪觉得周军肯定不是人,而是来自地府的恶鬼……不然如何解释如此神鬼莫测的行踪?
“节帅,咱们快点后撤吧,这里地形逼仄,根本没有任何腾挪的空间。咱们堵在这里只会全军覆灭!”
在副将的急促提醒下,李廷珪这才回过神来,他也顾不得去想周军从哪来的了,当即下令后军赶快调转反向后撤。
此时李廷珪觉得事情未必不可挽回,青泥岭的山路对于己方来说是阻碍,而对周军来说同样如此。
哪怕周军的战力再强,但道路的宽度就这么大,周军也只能一步步的推过来。
只要自己手下的人马赶快退回去,等到了开阔的地带摆开阵势,起码还能有自保的能力。
可惜这世上的事大多不能心想事成。
当蜀军全面后退到青泥岭以南的道路入口时,却见到这里已经被不知从哪绕道过来的周军给堵死。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蜀军已经注定回天乏术。
不知过了多久,战事逐渐平息下来,蜀军成队的跪地投降,顿时满目的铁甲汪洋。
李廷珪仰天长叹一声,抬起长剑便准备自刎。身边的亲兵们慌忙阻拦,一把拽掉他手中的武器,紧紧拉住他的胳膊。
“你们为何不让我去死?我有负陛下的重托,如何还有脸面活在世上?”
就在这时,一道雄浑的男声响起:“李公活着无颜见蜀主,可若要是死了,蜀国的先主你又如何面对?”
李廷珪循声望去,只见一道伟岸的身影踏马而来,手中拎着一杆粗重的银枪,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那员年轻将领的周身散发出淡淡的辉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