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如诗如画的红星镇
不得不说,镇长的水平,高。
在那个规划观念,还没深入人心的时候,人顶着压力,引导着老百姓建房。
红星镇的江南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红星镇的建筑特色为:
一、檐廊
临水建筑在底层延伸出一排屋顶,下面设置栏杆,两者共同构成檐廊。这里不仅可以开设店铺,也是人们聊天的场所。
二、二层楼
江南民居多二层楼,二楼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其实是防潮,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三、粉墙黛瓦
美观,防水。
四、公共码头
方便不临河的人家到公共码头洗漱出行,有利于发生火灾时就近取水。
五、马头墙
民居建筑面积大,不利于防火。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因形似马头而得名。
六、吊脚楼
向河面延伸空间过大时,就在底部设立支柱,形成吊脚楼的形式。屋顶上也铺瓦,形成了水乡民居双层重檐的结构。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红星镇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
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江南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汉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
整个红星镇的布局为“川”字型。
在中间作为枢纽型的中轴上,是二层楼的传统建筑,隔几间是马头墙,再间隔几间,是吊脚楼,既不突兀,又无单调的感觉。阳光,也被引导着,照射出起起伏伏的曲线。
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在中轴线的左边,是一条清幽幽的河流,四周环境颜色丰富多彩,一年四季花红柳绿,在两岸的民居中映衬和点缀。
乌篷船,间或在河上,穿梭慢巡,那弯弯的河水呀碧波荡漾。
河流左侧,是传统的单层江南民居,只不过,修得高屋建瓴的,大气。蓉儿的新房,就在其中。
中轴线的右侧,紧挨着是,与河道同宽的街道,在繁华的节日或赶圩时,民兵代替了交警,临时作为单行道。并在“川”型的最两边,有宽阔的道路,可供掉头或通行。
嗯,这街道和河流同宽,主要是,为了体现平行美感,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和规定。
镇长的一席话,阻拦了哥们万马奔腾的,想像。
有点像轨距。
是铁路轨道两条铁轨(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准)。现在全世界有30来种不同的轨距,分为普轨、宽轨、窄轨。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即普轨(等于英制的4英尺8?英寸),世上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这普通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轨距不同则车宽一般是不同的,当然也可以相同但稳定性不同。
相同轨距可以有不同车身宽度高度,例如,中国标准轨道上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比传统列车宽一些、高一些、舒服一些,例如俄罗斯宽轨上的客车一般是宽体列车、一排六座,可是其雨燕号快速列车宽度缩小了、一排四座。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称为”路径依赖“,它是类似於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以下美国铁轨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后果的印象。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八英寸半。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四英尺八英寸半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
可是。电车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做标准。
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离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为四英尺八英寸半。
啊呀,我都被绕晕了,喝口水,您慢慢讲,好不啦?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定的,四英尺八英寸半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哥们再弱弱的问一句:罗马人为什么用四英尺八英寸半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应该完结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完。
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太空飞船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工厂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再胖一些,这样容量就会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的宽度宽了一点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现在,我们可以下结论了。可能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红星镇的建筑布局,不同于高庄水乡风格。
去年,我和清清老婆,儿子小睿,我们去高庄一日游。
“嗯,军军哦,你看,河流两边的建筑高度,相差无几,从中间看出去,还是很压抑的,在我们绘画上,虽然讲究对称美,但过于对称,那是欧几里得几何,不是艺术了”。
清清老婆桃花红颜,婉转含蓄的说。
“哎,贵人哪,咱也不懂绘画,你能给我讲讲,东西方绘画的审美差异吗?我只是觉得,西方绘画,早期,崇尚写实,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无一不代表,画家眼里的实体美。
可是,我们中国的绘画就不同了,无论人物山川,花鸟树木,抑或雷电海岩,都是寥寥几笔,跃然纸上,生动传神”。
大学里,看了点西方美学,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现在,有一个擅长水墨丹青,又熟悉西洋技法,免费的清清老师,那还不顶礼膜拜,更待何时?
“呵呵,老公啊,你还很谦虚嘛!这是我印象中,你对我第一次这么谦虚哦。嗯,情哥可教也”!
清清老婆娇羞而明媚的说。
“哎,贵人,我不姓秦啊!哥们行不改姓,坐不更名,刘大军是也”。
知道小妞的意思,咱得大愚若智啊。
“呵呵呵,老公,你好可爱呀。故意的,调侃臣妾”。
人冰雪聪明。不好蒙啊。
“哈哈哈,又被你看穿了,不好玩,好了,为了维护微朕,一家之主的权威,哥哥我,就不三跪九拜,行弟子之礼了吧”?
我继续斗嘴。
“哼!今晚,你洗碗,其他的,贵人懿旨,小军子,免了”!
“诺”。
哈哈哈,古装戏演完了。切换到现代剧了哦。
“哎,军军,我也不敢评论,就说说这么多年,美术实践的体会吧”。
清清老婆,一直温婉含蓄,东方美人一个!
“嘿嘿,恕你无罪,随便胡说吧。反正哥们也,不懂”。
后面的话,是小声的。
“哈哈哈,老公,你真的该去曲艺团哦。呵呵呵,逗死我了。哎哟,我缓缓,好了,我开始发言了,嗯,不要再逗我了哦”。
清清老婆拍打我的胸膛,也不管儿子小睿,红着小脸,转过头,装着看风景的样子。
“我是这样理解的,东西方绘画的审美差异,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先分析一下各自的表达方式哦。
世界上的文化简单的来讲,实际上分两种:
一个是东方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一般以中国的文化为代表。
东方文化讲究的底蕴就是讲究传统,特别是对国画来讲,讲究线条、笔法、意境,在似与不似之间,就为最好的画。
比如,八大山人的荷石四屏,画的很像,像照片一样,这幅画不是一幅好画,那就用照相机拍,不用画了。
但是如果你画的一点也不像,那也不行。
所以咱们中国东方文化,似与不似为最好。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写实,逼真。像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都以油画为代表。
首先你必须画得像,男的就男的,女的就女的,这是其一。
再一个就是色彩,一定要还原。
穿的红衣服还是白衣服,是在早晨还是晚上,一定要在这幅画里面交代清楚。
所以他们的画主要是,全部内容在画面上要一览无遗。
而中国画要讲究意境,并不要求你非要画的很像,要把这个意境画出来,给观众要有想象的余地。
看一幅画,不仅仅是看画面上,你要看它画外的东西,这幅画代表了什么意思,你要去理解它、去琢磨它,东方的韵味,就是在这个位置。
说东西方审美有差异,比如中国人看西方画,有些人也不能接受。
但一般人看到写实油画,东方人包括中国人还是比较能接受的,最起码画像了。
但是反过来,西方人看中国画,他们有些看不懂。
特别是中国画讲究:一个是工笔,一个是写意。
写意画就是讲究一种意境、气韵和笔墨,讲究作者的思想和情绪。
这样的话,西方人他们没有这些想法,看见你画的什么就是什么了。
中国画一笔下去颜色,轻重缓慢,韵味全都在里面。
外国人他不看韵味,他一看只会说你画的什么东西,你这画的不像。他们就可能对咱们东方绘画,产生很多误解。
东方绘画需要很多交流,需要多观察、观摩,包括展览、教学等等。
只有经常进行互相的交流交换和交往,才会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对方对传统的要求,了解对方绘画不一样的风格要求。”
清清老婆讲完了,还偏着头,沉浸在艺术长廊的田园里,追忆和陶醉。
“嘿嘿,清清老师,我可不可以,大放厥词,斗胆直言哦。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小生这厢有礼了”。
哥们,忽然想起了什么,就想着,打击一下,免得小妞,猴子尾巴翘上天了,不知道的,还读出了,“七天大圣”的旗杆,嗯,我大师兄的。
“呵呵,老公啊,你说吧,知道你总是天马行空的,也说不定,有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哦。其实,真正的大师,从不评论,最多只是给弟子讲课,而且他们往往是,兼收并蓄的”。
清清老婆啊,你厉害啊!绵里藏针。
哼!不就是欺我,画盲一个嘛,只会瞎评论。
管他呢,咱今天豁出去了,丢脸算什么?只要不丢人,就可以了。嗯,丢人也不怕,反正也是丢你的人!哈哈哈,谁叫你是咱清清老婆?
不懂装懂,被我厚着脸皮,发挥到极致。
嘿嘿,反正我就是个空喊!对与不对,偷偷体会。
“我大胆推测!东西方绘画,正在走向融合,其理由如下,不过,我先问问,印象派你知道吗”?
我抛砖引玉。
“嗯,老公。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代表人物有马奈、莫奈等,莫奈被人称为“印象派之父”。梵高等,因为它们的画比印象派的画作更技高一筹,后人称它们为后印象派,《向日葵》是最瑰丽的代表,据说,拍卖价格最高哦。
印象派的画家们执著于外光的变化,他们画的物体没有轮廓,只有变幻莫测的光线。据说莫奈能捕捉一个小时内的光线变化,他总是说:太阳又下山了,我追不上太阳!...
当时因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
清清老婆果然够专业,如数家珍。
“那么,抽象派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继续引人入胜。
“呵呵,军军啊,你考本姑娘吗?
所谓印象派是古典绘画与现代绘画的过渡,是更倾向写实的风格,而抽象派是现代绘画,是在于寻找事物的特点,加工整合的新绘画。但抽象派不是写实的绘画。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是写实的
印象派就是写实绘画的优秀代表,印象派的出现是写实绘画史上的高峰,此派追求色彩张力,研究光线作用。虽然画面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原型事物有出入但观画者始终还是能发现明显的来自现实生活的原型在画中,人就是人,动物就是动物,粗俗的说就是画的东西还是以现实的东西为摹本的。而抽象派是与具象派(写实派)对立的一派,我不想多讲。但告诉你只要这幅作品画的什么都不是,比如一堆线条,一个色块。那就是抽象了。抽象画家就是把自己的感情通过色块啊,线条啊这种点线面的元素(不是客观事物)表现出来。
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冷抽象的大腕儿是荷兰的蒙德里安(Mondrian)。
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这个画派可以俄国的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清清老婆说完了,还对大师钦慕不已。
“哈哈哈,我只想说说绘画以外的东西,这是边缘学科,没人关注,但,一旦留意,你可能就,嘿嘿,永垂不朽了哦”。
我是个门门通,样样瘟的家伙。
“呵呵,说说看啊,要是乱说,哼”!
清清老婆,在专业,还是不遑多让的。
“哦,不许一言堂哦,所谓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嘛”!
我继续胡搅蛮缠。
“呵呵呵,老公,你说嘛,我洗耳恭听,不做评价,好不啦”?
清清老婆,温柔而多情。
“嗯,我想说的是,库波卡,捷克画家。运用色彩理论和音乐式和谐造成独特的几何风格,例如《绘图构成主题二》《垂直线语系习作》。
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哥们不理解,音乐式和谐是什么意思?音乐融进了绘画,洋气!因为,我搞不懂。
在阐述最后的流派之前,清清老婆,我想给你提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
其艺术表现手法有:
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世人总是称德彪西为印象派作曲家,但是他本人对此说法却非常愤怒,事实上印象派的诗人(像是马拉美、魏伦、梅特林克等)对德彪西的意义远比印象派的绘画要来得大。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而德彪西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而且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
德彪西可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著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德彪西的乐曲几乎都有标题,但并不表示他有意创作标题音乐,他从不说故事的,宁可给听众一个印象,他的音乐只是暗示人们某种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还没完呢,印象主义,如泼到白纸上的颜料,居然蔓延渗透到文学了。
更有意思的是,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一些文学家的确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
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类通之处,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
呵呵,一发不可收,印象派又占领了,摄影、
一八八九年,英国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首次展览。绘画主义派摄影家罗宾森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该流派是绘画印象派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嘿嘿,电影也来归附。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印象派电影导演:冈斯
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
清清老婆,请教教我,为什么,绘画的表现方式,能够融入这么多的领域”?
我也很震撼,不得其解。
“嗯,我想,大约艺术是相通的,比如,人们形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清清老婆,被我迷惑了。
“至于后来的一些表现形式,我认为,可能是艺术发展到瓶颈,自我标榜的吧”?
我思维飞翔起来。
“哦,无知无畏,再说,探讨自由嘛。
所谓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
嗯,还有一个更匪夷所思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后现代主义
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不考虑一些,咱搞不懂的艺术流派,你不觉得,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在深刻的融合吗?都从具体的表象,升华到一些内在的本质,这就是搞不懂的高深吧”?
“呵呵呵,老公,你的脑袋,好神奇哟!怎么想出来的啊”?
清清老婆,抛开画家的本职,向哲学,嗯,哥们的胡说,妥协了!
“哈哈哈,其实,我就是乱说!只是有时候想想,不止艺术,还有哲学,甚至哥们奉若神明的物理,也在东西方,融合。
难道,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真的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终极本质”?
我心情沉重,而忧郁。
“呵呵呵,老公啊,不说这些了,你看啊,从大海的方向看,红星镇,飞越到青山绿树中;从小山的视野瞧,小镇,激流至碧海蓝天里。太有创作的灵感了!红星镇,就是审美的典范!既有开阔的视野,又有起伏的丹青,写实,水墨,相得益彰哦”!
清清老婆,在和我们父子,游览桃明岛后,还美不胜收的感慨过。
“唉,如果能在这么如诗如画的地方,抚琴作画,悠然对弈,也许,心,不再漂浮了吧”?
她,感慨万千。
没想到,人生,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回归。
在和镇长请教问题的当晚,蓉儿炒了几个好菜,比我的川菜,改良了许多。哥们一高兴,和她的两个表弟,喝多了。
在蓉儿周到、体贴的服侍下,我终于完全放松,酣然入梦。
美如仙境的红星镇,雾霭霭霭,虚无缥缈中,南翁陡现。
“大军啊,醒醒吧,很多事还没做呢。记住喽,喝再多,也不能冒充别人!会害人害己的”。
醒来,方知是红星镇,一梦。
传统的春节,年,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