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诛仙观三载修渡 问佛寺一刹惊鸿102(1 / 1)凤夕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便说,你个猪。”五鬼也不甘示弱,蹭地从松子树上跳到六邪近前,先是故意而为朝他投去一个鄙夷的眼神,接着,又故意而为学着六邪说话模样,道:“俗话它说得好,否极泰来,泰极否来,天下万物,全不过一阴一阳之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兼,即称中庸之和。柔以止动,刚以止静,泰否阴阳,大道合中,即化矣。”

“听不懂,听不懂。”六邪知道五鬼是在故意气自己,所以也来了个互相伤害,斥道:“说人话,说人话。”

“你!”五鬼没想到六邪会这么说,刹间像是栽了个跟头,不知道怎么接话,无奈猛地一挥衣袖,又骂斥:“哼!大粪粪,呸!”

“嗬嗬!”李白忍不住笑了两声,知道这样下去铁定没完没了,能玩一天。所以,连忙上前和稀泥,说:“那甚?咳咳,五师兄,六师兄,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歇歇先,歇歇先。师弟我来说怎样?”

“哦!”五鬼,六邪:“哦!”

“五师兄,六师兄,是这样子的!”见五鬼和六邪没反驳甚后,李白便接着话道:“那厮翃物腹中的邪祟胎儿,是因体内阴阳相冲,气血不通堵于筋脉所成。其之关键,非是那人参果之单一,更缘于北坡石洞里的那张冰玉床。”

“小师弟。”六邪懵懂:“何解?”

“六师兄,阴阳相冲不调,生异物,结汇为邪祟胎儿,欲夺舍躯壳。”李白没把话挑解得太明,想帮六邪挽回些面子,于是乎,便如大和尚教悟小和尚那般,点拨说:“这些呐,都是那冰玉床上的阴气,和那厮翃物腹中人参果的阳气,两两相互作用而成。”

“哦!”六邪恍然大悟:“我懂了!”

“懂甚了懂?”五鬼:“懂个猪么?”

“哼!俗话它说得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才不跟你计较。”六邪朝五鬼翻了一个白眼,接着看向李白,道:“小师弟,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因为那厮翃物离开了冰玉床,又加上这一番跑动,所以它体内的阴阳之气已经相互调平,气血经络通了,那邪祟便因此而散了?”

“蒽,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李白知归知,但心里却觉得这原因有些太过简单牵强,不大叫人信服。于是在说这话时,又将眼神投向四锅,问:“四师兄,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不错不错,就是这么个理儿。”四锅笑了笑,说:“这事啊,就像是吃饱了撑着的时候,想找个茅坑痛快一番。结果发现茅坑全满了,挤不进去,那你便得一跳一跳忍着,憋着。”

“结果呢!”四锅比手画脚,极其生动的描述道:“忍着忍着,憋着憋着,最坏就给忍坏,憋坏了。想再痛快痛快,可却已经痛快不出来,堵得慌。这时候嘞,只有抖动抖动,活络活络,才能砰啪一响炸裂声,痛痛快快的喷唴出来。”

“好……”李白擦擦额头:“好形象。”

“小师弟,过奖过奖,嘿嘿!”四锅竟沾沾自喜,破有些得意,继续说:“那厮该死的翃本来真该死的,可经了我们这一番折腾,它居然好了,唉!真是讽刺!”说到这,四锅神色忽地一个愁转,变得黯然流伤。

“讽刺?”躺在那块稀奇古怪大石头前的吴指南,后知后觉道:“老四,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把自己累个半死半活,最后,最后反而成全了那厮该死的翃,救了它?”

“可不是嘛!”四锅说:“如果我们不追唴它,吓嗬它,那这厮该死的翃只要再在冰玉床上躺一会儿,就一会儿,那它体内的邪祟胎儿就会将它躯壳给完全夺舍掉。可是,唉!可是我们却弄巧成拙,反帮了它,唉!时也,运也,命也!”

这话不说则罢,一说,气得众人更甚。心间纵有万腔怒火,可今时现在却完全奈何小懒不得,思之气煞矣。

无辙般般下,一想自己还得赶着离山,怕迟了赵蕤又行反悔。故来,众人也没敢再多做逗留,三说五说着就说要出山别观。

倒为意料之中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犹若鬼魅一般的吴指南才刚刚站起身,他近前那稀奇古怪的大石头就轰地一个炸响,溅染得他满身绿汁。使得他看上去便像是个活生生的绿人,逗得众人捧腹大笑,乐此不疲。

因了这趣事,怒愤至极的气氛得到了缓和,众人那种种悲凉也被抹得了个干净。不得不说,吴指南、四锅、五鬼和六邪这几人的心真是很大,把一切都看得非常开,从不纠结于任何事。

这事若换做旁人他者,或许要么要死要活,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么变成嗜血如狂,杀人不眨眼的疯子要么在心里埋下不可磨灭的仇恨种子。但他们几人却是没有,将一切所有,都看成是浮云一样的东西,不去计较,不去纠结。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譬如,须菩提曾问佛祖:“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祖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又问:“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通俗讲就是,须菩提问佛祖:怎么才能见到如来?佛祖告诉须菩提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里所说的如来二字,普通人看到的第一眼,就认为如来二字指的单纯就是佛祖,或者说是佛。用道家话来说,就认为这里的如来是个神,或者仙,更或者是个人。

何为相?这便是相。

常人眼中看到的此间如来二字,是相,所以他只是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纵使他在佛祖面前诵经百遍千遍,敲钟敲木鱼,又或者是披个袈裟,拿个钵,剃个光头,烙个戒点,再怎么把自己捯饬得像佛,他也不是佛。

说好听点叫僧人,说难听点就是个披着层皮的臭和尚,且还是顽固不化的那种。因为他们只看得见相,所以他们只能一辈子跪在佛祖面前吃斋念经,守着那寺庙无聊至极一辈子。

而真正有着大般若智慧的人,在他们眼中,这里的如来二字,泛指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他们看到的如来不是相,而是,相,世间万物的真相,真正的,相。

有大般若的人,看到的如来就不单单是如来,而可能是一切。比如:须菩提问佛祖怎么才能得到快乐?佛祖告诉他说若得诸相非相,即得快乐。这里的如来二字,就变成了快乐二字。

再比如:须菩提问佛祖说怎么才能赚到大钱?佛祖告诉须菩提说若赚诸相非相,即赚大钱。如来二字,便像是一个人心中所求的欲望、目的因人而异。

人觉得如来二字是钱,那它便是钱狗觉得如来二字是肉包子,那它就是肉包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说因人而异。

佛祖告诉了须菩提寻见如来的办法,那就是一个相字,亦可理解为,一切遮住人眼睛的虚相。只要把这虚相拿掉,那便能得见如来,得见真正的相。

就像道家所说的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透,想得开。真正有大般若的人,往往都把事情看得很远,很太极圆从不会纠结一些不值得去纠结的事物。否则整个人就会生出各种情绪,甚至是仇恨的种子,使得自己越来越被虚相所遮挡住眼睛,而看不见真法之相,沦为相的奴隶。

只不过,佛祖虽然告诉了须菩提如何才能见到如来,可放眼古今内外,真正能做得到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一个拿得起,放得下,就已经难倒了各路英雄好汉,何况是看透真正的相。

这绝非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也绝非是成日成夜坐在寺庙里敲个木鱼,念个经,陪佛祖说说话,烧烧香,拉拢拉拢关系就能做到的。必需得像道家那句话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白些,就是你不入红尘,又怎么能看得透红尘?你不入地狱,又怎么能清空地狱?

一个人,无论是修道也好,还是修佛也罢,如果连个相字都看不通透,那么,你一辈子也就只配守在寺庙里给佛祖擦擦靴子。而且佛祖还对你嗤之以鼻,嫌弃你蠢得糟心,甚至还担心你把它靴子给擦坏了或者骂你一天到晚在他耳边瞎叨叨。

若不是佛祖它提倡众生平等、不杀生等等之类的话,那么,他定得一巴掌将你给拍死连眼睛都不眨的那种。因为,佛祖,也是有脾气的。

吴指南、四锅、五鬼和六邪活了这么久,也跟了赵蕤这么久,修的虽是道,不是佛。但天下一切事物其实都始出于太极,太极为一,也可说为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是为道。

道有多大?宇宙乾坤又有多大?其实这些个问题,庄子已经告诉了众人,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大到没有最大,小到没有最小,这就是道,也就是宇宙。

道即宇宙,宇宙即道。人也好,佛也罢,又或者是一粒沙石,一株草木,都只不过是道中的一个相。

万物皆道,所以无论是甚么宗教,又或者是甚么种族,其理都是相通的,都在追寻于如来二字。道,没把天下事物给区分成三六九等,佛也没有,是人自己把一切事物给区分开来的。所以九州分裂,所以三六九等,所以寻不到如来真身,所以都在相中。

因了这些看似细腻,实则繁琐的区分,所以道已非道,佛已非佛。在向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被那些一知半解的人,给扭误了原本的意思。

也因了这区分,所以,一个人他虽然很有学识,或者在某些方面很有技术,又或者在某方面他是个厉害至极的大师,有常人不及之处。无论他再如何了得,可是他却没有般若,即没有智慧。

世间天下,缺得不是学识渊博和技艺独绝的人,而是身怀大般若的人。有些人自许熟读经书万卷,甚至自许倒背如流,可他只能称之为厉害,还不能称之为般若。譬如那些个小小年纪就可倒背百家姓,论语之类的神童,他们只能说是厉害,而不能说是有般若。

般若是无形的,同时也是有形的,一个人有没有般若,不是单单用言语可以表述出来的。必需是言、法、身、行相结合,缺一不可,这才堪得上是初级般若。

有些人正为自己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技术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佛祖和道祖,其实都在笑他不过是个行尸走肉般的皮囊。所以他不得成道,也不得成佛,永远活在一个相字里。

自己,把自己,给束缚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佛以言法身行的大般若劝解、引渡世人,道也以言法身行的大般若劝解、引渡世人。可最终的最终,都败在了人心二字上。所以到了后来,无论是佛也好,道也罢,都,只渡有缘人。

吴指南、四锅、五鬼和六邪虽没完全得道,或者说得相也虽然没有那种真正的大般若。但是他们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修行,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看破世间虚相即拿得起,放得下。

一方是千年的修为,一方是植育了不知多久,多苦的人参果。说不要就不要,说撒手丢掉就撒手丢掉,说看开就看开,试问这份胸怀,几人可达到?

明明有半根手指头,可让他们当间一人恢复千年的修为,代价只不过是让六邪继续受那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痛苦。但他们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拿得起,放得下,在他们眼中,千年的修为只不过是个相。

知道自己即使得了这相也没用,也知道连自己师傅赵蕤都无法救出六邪,自己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他们,亦知道这千年的修为,远远没有师兄弟几人间的情义重要。

虽然说,千年的修为是相,师兄弟几人间的情义也是相。但在他们心中,后相却胜过了前相,这便叫因人而异。有人觉得前相高于后相,而有人却觉得后相高于前相。孰轻孰重,正应了道家之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看自己怎么去权衡。若用佛家里的话讲,那就叫做,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所以经了这事儿后,吴指南、四锅、五鬼和六邪的言法身行,都深深影响到了李白。有般若的人就是如此,不用人去说,去点明,他自己也能从一草一木间悟出大道理。

于是乎,李白也不再去纠结于其他琐事,更不去计较于自己的得与失。收拾好该收拾的,带上该带的,师兄弟几人就高高兴兴,屁颠屁颠的下了山,离开了诛仙观。

释解般若:不读banru,读bre,般一声,若三声。般若,通体来讲就是智慧的意思,大般若就是大智慧。在佛经里,般若又分了很多种,和很多层意思,比如文字般若,语言般若,意识般若等等等,门道很深,在此不作多解。

释解太极:太极的意思很多,也很深,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心有太多,太极就有多大。太极这两个字的来由因于伏羲,经于周文王,成于孔子。

伏羲观天象而思创出八卦,这八卦不是那八个字,也不是那个阴阳双鱼图。那时候还没有字,伏羲也没画成阴阳图,只有,爻。

爻,就是阴阳八卦图上面那些横条,分阴分阳,爻通过组合构成卦。后来经过历史发展,仓颉造字之后,人们便给八卦安了那八个字,还有化成了那阴阳双鱼图这是大体发展过程。

八卦的创造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完成的,是经由许多人,花费无数年而完成的。神农、夏禹这些大人物都有参与,不过其中最有名的是周文王,也就是西伯侯姬昌,他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

但是这里的周,不是因为他的姓,或者是周朝而起的,这个周字说来也非常有门道。咳咳,在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去查查。

到了孔子手里的时候,他拜读周易之后,便作撰了十翼,即易传。可以这样来理解,易经就像一只麻雀,伏羲为这只麻雀捏造出了骨架,文王为这只麻雀添上了血肉躯壳,而孔子,为这只麻雀装上了翅膀。

这些成就是非常高的,自孔圣人之后,中华上下几千年来,也没谁能够再行超越。

孔子作十翼的时候,就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里的一,定名为了太极它是这么来的。

如果你认为易经只是一本巫书,算命用的骗子书,那么我只能说你肤浅。百经之首,易经,阔天下万物。

只不过解释起来很麻烦,太极的意思很多,篇幅很大,在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