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则说,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此道乃大道,天地万物没有任一可脱离道法。
黄帝内经有曰:从其根,与万物沉伏于生长之门,与天地相始终。当人与大道合一的时候,又怎么能不入下假身,又怎么能没有清静之心,又怎么能不自产仙丹呢?”
燕玄龙说:“先修成大道还是先寻得大药,哪个前哪个后?”
老者喝了一口茶,耐心地对三位后学说:“形者生之舍,气者生之充,神者生之利。药产自身,身生于道,道法自然。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
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动,聪明不损,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埒者,何也?
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
是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是故响不肆应,而景不一设,叫呼仿佛,默然自得。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
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
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见三人默默点头,老者继续说:“恪守本性,卓然独立,与宇宙万物相感相应。
只有大道最充满的体现者,才能领略真正人生的崇高意义和珍贵价值,才能得到到高至妙的仙方。
未有能摇其本而静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孰能浊以静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你们明白自己在寻找什么吗?什么明白什么是无药仙方?这些你们都曾经深入地思考过吗?”
燕玄虎正欲说话,老者摆摆手说:“清静身心、修炼大道莫过于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道观、寺庙,你信你心中的太上老君吗?你信你心中的观音菩萨吗?你心中有神灵的位置吗?世界虽大,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其他的一切都是自我的投射。走吧,你们去寻找吧,大道就在脚下。”
“请教半白老神仙,我们应当往哪里走呢?”燕玄飞问。
“寻找天机,一路向西。”
老者用手指指西方,说:“我也要搬家了,这地方已经被征用做房地产了。”
三人拎着老者送他们的一布袋饼子,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钟离师父,一路向西是到哪里去?那不是又回到太乙宫了?”燕玄虎问。
“北纬30度线上,一路向西,到达拉萨,那里是世界屋脊。”燕玄龙骑上自行车疯跑。
“大师兄,半云老神仙不是让我们一路向西吗?”燕玄飞问。
他转过头说:“那是上乘之道,不是我们普通人能走得通的路。”
两个年青的道人也刚刚吃饱喝足才洗了澡,精神焕发。三人一路狂骑,过官林、东安、金坛,到达茅山。
茅山,坐落在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的交界处,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为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
真诰曰:句曲地肺,土良水清,谓华阳洞天,又名金陵地肺山,为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一福地。
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小茅峰北为良常山,旧名北重山。秦始皇登句曲垂山时,曾埋白璧一双,深七尺。群臣毛曰: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乃改北垂为良常山。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
西汉景帝时,有陕西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褒三兄弟看破红尘,写下了: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遂寻山修道。
公元前82年,六十开外的茅盈来到句曲山,即茅山,正值当地瘟疫流行,便住在华阳洞,以山上草药为百姓治病,活人无数,经过潜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
元茅山志记载:某日,王君接到仙书,朝见西王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在青琳宫见西王母。得道后又将一位溺水之人掘地挖棺,三日能语,在世活了九十岁。后人为了纪念三茅真君的功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遂将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向称茅山。
茅山的宫观道院曾以“甲天下”著称,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多间,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
三宫是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守宫、崇禧万寿宫。五观是德祐观、佐祐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
“大师兄,茅山的道观全是正一派吗?”燕玄飞推着自行车边走边问。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正一、全真共修共存之地。”
“听说,三宫传正一教,五观传全真教,是这样吗?”燕玄虎侧脸望着燕玄龙。
三人将自行车停在茅山脚下的林中,信步登高。
“茅山道教,奉三茅真君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宋理宗嘉熙三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