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门神(1 / 1)喜崩人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这杜九到底想要用崔士元做什么

别急,你且往那边看去……

只见这杜九,还未咽下口中食物,就张开手臂向着崔士元扑去。

杜九边扑边喊着“媳妇儿呜呜媳妇儿”

崔士元嫌弃的看着杜九满是油光的嘴,和那满口味咽下去的食物,想要躲远一些。

但杜九这一扑很实惠,怎么能叫崔士元躲过去

看着杜九将眼泪、鼻涕、饭粒一股脑的蹭到了自己的身上,崔士元杀人的心都有了

而杜九不仅如此,他还管崔士元叫着媳妇儿。

这就叫崔士元受不了了,他与妹子不是一胎所生,就是两人相像,也没那么夸张吧

何况,被妹夫错认着要亲亲,要抱抱,是很心塞的一件事儿有没有

“噗”田尚仁看着崔士元的为难,不禁乐出了声。

崔士元一眼瞪过去,田尚仁连忙端起仆人递过来的饭碗,低头吃饭,装作什么都没发现的样子。

但他抖动的双肩,出卖了他

崔士元呀牙切齿,使劲扯着身上的杜九,想要与田尚仁拼命,心道,我不能跟一个傻子计较,难道我还不能收拾你吗

然而杜九死死的抱住崔士元,愣是不给崔士元半点机会。

不为啥,也就是你不仁我不义罢了

这三人在屋内闹着,如意在门口守着,也不吱声,只低头叹了声这田校尉与崔侍郎感情可真好啊

然而,随着一声震天的巨响,屋内顿时陷入了沉寂……

如意心道不好,也不知道这屁是谁放的?国公爷?崔侍郎?还是田校尉?

算啦,咱家还是避一避吧,免得里面的三人尴尬,若是因此被记仇了,可就不好了!

想罢,如意溜溜达达的,毫不引人注意的离开了门口,然后慢慢的踱着步子,装作赏景的样子,一步一步的,就这么离开了院落。

如意离开了,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谨慎的不能再谨慎了。

连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他都要回避,难怪他能被李承乾作为心腹,派到这里。

然而,这一切,屋内的三人并不知道。

就在刚才,一声腾然巨响之后,田尚仁瞬间黑了脸,他端着饭碗,口中这食物,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了!

这一变故,让原本气愤的崔士元顿时心情大好,这就叫做,看见你过得不好,我就开心了!

“哈哈哈,九郎做得好,走,明日带你回京去见莹莹……哈哈哈……”

崔士元正在畅快的大笑着,突然感到不对劲,怎么这么臭?

哎要说,这孩子也是命苦,他这一大笑,估计这浊气都进了他的肺中。

杜九仿佛看到了一股白雾被崔士元吸了进去……

杜九咧了咧嘴,心道,这可怨不得我,要怪就怪你笑的太豪放了!

这场玩闹,崔士元与田尚仁,谁都没能讨到好,而且,他俩还都被杜九恶心的不行。

但杜九惯会装无辜,直看得两人不好斥责杜九,也是,管天管地,谁能管得到拉哔放哔

两人走后,杜九心中不禁打起鼓来,这大舅哥答应的明日就离开,到底做不做得数啊

想罢,杜九也离开了房间,蹲到室外透透气,杜九估计着,按照这个浓度,待到自己的屁尘埃落定,八成能落的一层灰下来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啦,你说的小爷都不好意思了

凭本事放的,有啥不好意思的

而此时的杜九,正蹲在门口,双手互相插在袖子里,看上去颇有种被欺负了的感觉。

但其实,这只是杜九在思考,杜九在想着这屋内的浊气,它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散去呢

薛仁贵一进院子,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蹲在地上的国公爷。

薛仁贵还以为杜九是被哪个不开眼的欺负了呢,于是他连忙上前检查着杜九的全身,想要看看杜九有没有受伤。

“国公爷,你没事吧?”

杜九心说,怎么会没事儿?小爷的心都要痛死了!嘤嘤嘤……他们一个个的都嫌弃俺!

检查了半晌,薛仁贵见杜九身上没有半点伤痕,这才放下了心。

这时,薛仁贵又注意到了国公爷的房门正大开着,薛仁贵纳了闷,难道是屋内有人占了国公爷的位置不成?

不然,国公爷为什么要在这儿晒的满头大汗?

想到这儿,薛仁贵气愤的起身,心道,国公爷曾有恩与我,我不能就这样冷眼观看!

想罢,薛仁贵腾地站起身,大声道“国公爷,你放心,今日某定会为你讨的公道”

杜九猛地抬头,一脸懵然,心道你这是误会了啥什么公道你可别给小爷整事儿啊

但薛仁贵没有看见杜九的脸色,他说完这句话,直接就迈步就往屋内冲去,让杜九拦都来不及。

杜九愕然的看着薛仁贵的背影,心道,壮士好走……

半晌,薛仁贵浑浑噩噩的出了房门,也没管杜九,直接就冲着院外飘走了。

杜九不禁摇头,心中叹息道小爷一个屁,倒叫两人作呕,一人恍惚……

估计也只有小爷不受其影响,还在茁壮成长吧

哎,人生当真是寂寞如雪啊……

真不知道放个屁有啥好寂寞的这还能有啥境界咋滴

有没有境界,杜九不想与其争论,杜九只知道,他明日可以回京了

因为那些被派出去寻找杜九的兵卒,终于全部召回了

人员全部到位,国公爷又想媳妇儿了,所以众人决定,还是早日启程吧

翌日,杜九兴奋的起了床,在仆人的侍候下洗漱、用饭。

嗯,杜九这顿饭吃的很满意,最起码没有人来蹭饭

当然,自从昨天那一个炸雷而起,估计这三位这辈子都不会去蹭杜九的饭了

因为有巨大的心理阴影

饭后,杜九与薛仁贵、崔士元、田尚仁、八大金刚汇合到县衙门口,一起翻身上了马。

这时杜九才发现,不止他身后有人保护,薛仁贵与崔士元身后也有

薛仁贵身后有一人,崔士元身后有两人,他们所着服饰,与杜九身后的八大金刚完全相同

看到这儿,杜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搞监视这一套哼,小爷的技术,那可是他们祖宗级的

当然,若是有监控,有录音就好……

身边有了监视,杜九不禁有些不自然,但很快,杜九就发现,这八大金刚都是妙人

他们与薛仁贵与崔士元身后的那三个人不同,他们仿佛就真的是保镖和打手,对杜九的行为啊什么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也是,一个傻子而已,能有什么好注意的呢

但若仅仅是不监视杜九的话,他们也称不上一句妙人

之所以这么说他们,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少言少语,冷静自持,行事干脆利落,动作迅速敏捷。

杜九曾怀疑过,这些莫不是什么暗卫吧

听说古代流行这个

杜九也不敢去观察他们,生怕被他们发现了,来个“为陛下除害”,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就被一刀结果了。

最后证明,杜九的担心是有必要的,那些人对杜九的目光敏感的很。

杜九正看着萧侍卫呢,没想这萧侍卫一个转头,直直的就看进了杜九的眼里。

杜九顿时被惊出一身冷汗,但好在杜九也是经历过多回这种突发状况了。

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对视回去,眼底带着无辜,又带着好奇。

杜九的那双眼睛很是清澈,仿佛杜九的本意就是这样歪着头,瞪大眼睛看着他一样。

两人就这么对视了起来,最后,杜九实在是撑不住了,将头偏转到了一边。

杜九心道,这也太特么眼酸了那萧侍卫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一眨不眨的盯上一炷香的时间

萧侍卫若是知道杜九的想法,一定会嗤笑一声,道哼,某家当初学箭的时候,可是一直盯着靶心,有一个多时辰呢

但那时,就这坚持了一个时辰的成绩,却还是让萧侍卫输了。摊手只因为他的师兄比他厉害

当然了,杜九这么菜,萧侍卫不赢都没天理了!

不过,杜九并不外乎什么输赢,那只是个借口,杜九之所以这么盯着萧侍卫看,完全是因为这样可以让萧侍卫转移注意力!

比之被发现心虚、躲闪的目光,倒不如一开始就以一个傻子的形象,盯着人看好了!

杜九的想法很不错,萧侍卫也并没有起疑,但奈何萧侍卫的脑洞太大,他愣是将杜九此举,解释出来另一个意思。

萧侍卫误会杜九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于是就一直盯着杜九看,想要等杜九发话,好能帮上忙。

但等了半天,也不见国公爷有什么吩咐,半晌,国公爷竟然直接扭过了脸。

萧侍卫心中委屈,国公爷宁可不解决问题,也不让自己出手,他一定是嫌弃我了,呜呜呜

不怪萧侍卫对杜九如此热切,想要上赶着帮忙解决问题,而是因为他们从京城而来,与攻打过吐蕃的将领、兵卒打们,都过交道。

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提起一人来,而这个人就是福将杜九。

什么三头六臂,什么九尺壮汉,什么力拔山兮,好词坏词,不管什么,一股脑儿的都往杜九的身上安去。

仿佛不将杜九的履历弄得五彩缤纷,就不是他自己了一样!

杜九的福将之名已经传开,在杜九失踪后,还未被找到前,也曾有人不屑道:

“哼,他若是福将,怎么能将他自己弄丢呢?要我说。这福将之名,只是军中收拢军心的一种手段罢了!”

这人说完,还真就有些人对杜九福将这一说产生了怀疑,并将杜九怀疑了个透!

然后,随之一些对杜九不好的言论就流传了出来,什么扰乱军心,欺君罔上,夺人战功,抢人饷银,发展邪教等等等等,将杜九说的那是十恶不赦。

正巧,那时李世民因为福星杜九的失踪,弄得每天都很是心烦。

这斗一听到有人说皇家的福星不好,当即就特意下了一道诏书,为杜九正名,道

这杜九是朕罩着的,想动他可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不说别的,这杜九的每一次战功,可都是他自己得来的,有无数人为他作证

抢人饷银就更不可能了,杜九的府里,金银已经堆成山了,何必再抢那些没什么油水的兵卒子呢

什么贪污贪污也要有个实职啊,他都不办事儿,谁傻帽啊给他送银子

陛下,您说这话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忘记,你刚刚赏他府上一万金

好吧,咱谈下一个话题

咱们就说说杜九的扰乱军心,与其相反的是,经过查证,杜九不但没有扰乱军心,他有时候还会振奋人心呐有木有

至于欺君罔上,李世民不认为有谁能骗得到他,杜九若是傻子,早就让他看出来了

呵呵,就这条罪状最真实,李世民还特么死不相信

还有最后一条,发展邪教

李世民想了想,将邪教变为国教也不无不可啊

好吧,这是气话

李世民在一众大臣又是哭,又是跪,又是劝谏的情况下,愣是将杜九弄了个不伦不类的福将称号。

满朝文武在得知李世民的打算后,顿时禁了声……

他们此时真的想吼上一句mmp,你早说啊你早说啊,不就是个虚衔吗你早说,我们还至于这么闹么

好吧,骑着马儿放肆的跑着,杜九并不知道,京中因为自己,还曾风起云涌过

萧侍卫正是那次事件后,听说了杜九的许多英勇事迹,这才对杜九心生好感

一个傻儿又如何能为国效力者寥寥,傻儿能有一番作为,更应嘉奖

不说别的,就每逢大水、大旱,这傻儿救万民于水火的举动,就值得萧侍卫一声佩服了

就是,萧侍卫看了看杜九的脸,又看了看杜九的体格,怎么与百姓门上挂的门神不一样呢

国公爷这样的体格,到底是怎样被人传成九尺大汉了呢

相差实在太多,国公爷此时就是站在门神画像旁,也不会有人认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