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扬州博学院(1 / 1)灵山尊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稽虞家和魏家一个控制余姚县,一个控制山阳县,这次吏员大裁撤,同样波及到两家,两家人中同样有许多人被搬迁到金陵。

虞家丢掉余姚的土地,在金塘岛上的船厂还属于虞家,金陵这里的江边,将会是他家第二个大型船厂,魏家在山阴的土地被置换掉,在金陵却多了很多的粮食商铺,他们家在会稽山里的土地产出,都会通过船只运到金陵来销售。

虽然一视同仁,亲疏还是有别的。

虞魏两家也被置换到金陵从事商业生产,让扬州各郡县吏员家族跟着效仿,只是他们根基也被换掉了,到了金陵只能从头开始,好在他们不仅有余财,还有不少工商人口,到了金陵还会形成新产业。

从一开始,充实金陵城的就是豪门世族和豪强,给金陵城崛起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扬州博学院背倚钟山,位于金陵最好的地段,所在被张易命名为学府区,整个区都是学府,统称为博学院,目前只有博学院和经学院,周围还有很多空地,是留给医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和艺术院这些学府的,学府区四面都有河流环绕,桥头还有士兵驻守,外人很难进入这里。

同样背倚钟山,紧挨着学府区的是官邸区,能住在这里的,除了州府官吏和将军府军官,就是学府区的教授,高耸地势上建出的楼房,让他们坐在屋里就可以俯瞰半个城市,自然就显得高人一等,无形中提高了住这里的人物等级,也让他们潜移默化接受张易的洗脑。

人人平等在汉代是行不通的,张易可以提高医生的地位,也能改善商人的处境,却不会破坏读书人超然的地位,因为改变这个世界,还得靠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读书人是广义的概念,在金陵并不仅仅指研学经史的士子,研究格物,算术,医术,文学艺术等等,都算得上是读书人,有鸿都门学挡在前面,没人敢说张易僭越。

仅仅一年时间,张易通过权谋和霸道,不仅修筑出金陵城的雏形,还彻底掌控了扬州。

当他回到马迹岛时,翘首以盼一年的蔡邕,一把抓住张易:“你把我的书籍弄到哪里去了?”

“笑话,马迹岛就是做书籍的,这么多书,难道不够你看的?”

“我说的是我收藏的书籍,很多都是孤本。”

“原版应该已经在你家里,我这次来就是请你回家去住的。”

“我家?书在我家里?不是这里吧?”蔡邕指指他现在的住处。

他们被送到这里后,就被丢在马迹张氏大宅院里,生活条件不错,但是时间久了,还是觉得枯燥无味,因为他们只能看着张易爷爷在竹楼里给孩子启蒙,自己却没有学生可以教授。

“请你来扬州,当然要给你准备住处,我已经在金陵为你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送你们过去。”

爷爷住在马迹已经习惯,也挺享受现在的生活,并不想跟着张易去金陵,最终张易只带走两个客人家庭。

江南河流湖泊多,经过一年的疏浚,从震泽到金陵,并不需要走大江,两艘货船拉着两家人,三天就到了金陵,一直把船开到官邸区的湖面码头上。

有铁血营战士帮忙,很快就把两家人的物资分别送进府邸。

荀爽和蔡邕以后就是博学院的正副院长,他们的府邸是最靠近学府区的,出门过了桥就是学府区。

走到宽大的院门前,张易指着前后各有三层楼房,中间天井还有回廊连接,后面有花园的别墅说:“这就是本将送给你们的宅院,是给你们自己住的,荀家人多,在颍川区还建有十几套这样的宅院,那些都是他家自己出钱建筑的。”

老蔡到了家门口,哪里还会听张易啰嗦,直接奔进去,很快就冲上楼,然后就看到整个三楼都是书橱,他的万卷藏书已经整整齐齐摆在里面。

老蔡看着书橱上的标签,很快就明白这些书,一格一格都是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摆放的。很快把几本孤本找出后,验明确实没有错,蔡邕才慢慢退着走出书房。

他很喜欢现在的住宅,尤其是三层,越看越喜欢,他以前的俸禄都被用来购买这些书卷,根本没有钱来置办这些书橱,有时候为了找一卷竹简,他需要翻腾半天。现在好了,万卷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只要熟悉千字文,他很快就能找到想要的书籍,张易替他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老蔡下楼来到院子门口,张易和荀爽已经等在门口,荀爽也有很多藏书,和蔡邕相比,却不够看,仅仅上楼扫了一眼就知道没错,下来了后就感谢张易,然后一起等蔡邕。

“你至于这么小气,要挨个点数才放心,天和就是卖书的,怎么会拿你的书?”

“谁说吾小气,吾是太喜欢书房了,才不舍得下来。”

张易看蔡邕还盯着三楼看,立刻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另外给你的书房,比你家里的书更多。”

两人将信将疑跟着张易走过宽阔高大的木结构石板桥,顺着笔直的大道,一直来到最高大的建筑前,拾级而上,典韦上前推开一扇大门说:“主公,我就在这里等你。”

这里是扬州最高学府,典韦不爱看书,连学府的大门都不想进。

看着富丽堂皇的大殿一样的房间,蔡邕慢慢走进去,然后就看到两侧都是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都是门户。

“下面都是学子读书的地方,你们的地方都在顶楼,我们先上去看看蔡院长的房间。”张易笑眯眯引导两人走上宽大结实的楼梯,楼梯是木头搭建的,刨平后磨得很平整,还上了油漆,光可鉴人。

虽然上楼很舒服,蔡邕却觉得,张易笑起来要比板着脸更渗人,他宁愿和板着脸的张易对话,也不愿和笑眯眯的张易对视,因为张易笑眯眯眼神后面,完全就是得意,是猎人看着猎物落入陷阱的那种得意。

两人身体都很好,一直爬到六楼,六楼只有一个大门,蔡邕走过屏风就不动了,张易一把扯住蔡邕的胳膊,几下就拽到书桌边,绕过硕大的书桌,然后就把吓得木然的蔡邕按在罗圈椅上。

感觉坐在软绵绵地东西上,蔡邕刚要跳起来,又被张易按住,等蔡邕终于不挣扎了,张易才放开他。

荀爽已经在蔡邕超大办公室里转悠开了。

张易点点硕大空旷的桌面,又指指两侧成排的书柜,对蔡邕说:“这个位置以后就是你坐的,两边这些书,也都是送给你的。”

然后一指窗外,用手一划拉:“这一整片房子,都是你管辖的,你以后就是这个扬-州博学院的院长,哦,对了,也就是山长。荀师在对面那座楼上,他是副院长,还是经学院的山长,以后这个博学院就托付给你们二位了。”

蔡邕看看窗外的房子,又转头看看书柜,然后就站起来,走过去,从书架上,拿起一份礼单一样的东西,打开后,才发现上面是整整齐齐黑色隶书。

蔡邕只看内容,就知道上面的内容是《韩非子》,蔡邕很快翻到最前面,然后就看到扉页上清清楚楚写着《韩非子》三个隶书。

“这是蔡侯纸做的书?”

“哈哈,里面是蔡侯纸,外面硬壳是薄木板包着丝绸,稍微大一点点,可以保护书籍内部纸张不会损坏。”

老蔡快速翻阅一下,又拿起几本看看,就知道这砖头一样的五本书,居然是完整的《韩非子》,他藏书中也有《韩非子》,十余万字,需要一辆牛车来拉。

荀爽刚才没有动手,看老蔡激动得不像样,也顺手拿出一本书,看看里面内容后,问张易:“这是谁发明的?”

“当然是本将军,蔡中郎的万卷书籍,都被完整复制在这里,这里还包括你们没有的书籍,不比你们的藏书少。”

还在洛京时,蔡邕的万卷书籍从被辎重营装车后,就有上百人开始抄书,每天都会有快马送到江东来,到前些天才把原版书简送回他宅院里,一年下来,他的所有书籍,都被印刷了一千本,一同被刻印的,还有荀爽和张易的藏书。

老蔡办公室里的藏书,就是张氏目前能收集到的所有书籍,除了张易家还有一套,其他都在图书馆和书店里。

自从老蔡的书运到江东,张氏制书厂也进行升级换代,马迹岛的竹简还会有,更多的却是建设在大船岛上的印刷厂出品的纸质书籍。

造纸会产生大量污水,从一开始,张易就把从洛京请到的造纸工匠安排在大船岛上,岛上有大量的田地,麦秸和稻草都是造纸的原料,镇北将军府发出的借条,都是掺入蚕丝的纸张。而且印刷术直接采用铜字模的活字印刷,在海岛上才能保密。

等以后推行银本位,这里成为印制银票基地时,书籍印刷才会搬迁到内地,纸质书籍这种新奇的事物,做得很精美,定价很贵,一套《韩非子》五本书,购买费用和一套竹简相当,因为轻便,张易不怕卖不出去,必须先让张易赚足专利费,才会把制作方式泄露出去。

在大汉人传统认识中,江东是荒蛮的,扬州是落后的,张易把金陵城建设得宏大,且美奂美轮,就是要改变这种看法,纸质书籍率先在扬州博学院推广,也只会在扬州博学院内的书店发售,同样是增加扬州博学院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只有改变传统落后的面貌,才能让更多世族家族,自愿搬迁到江东来。

虽然扬州也会接纳流民,却更欢迎世族豪强带着大量钱财来投资居住,因为他们才是奢侈品的主力消费者,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