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长生者甘愿赴死(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蛮荒。

石屋之内,姜子期将背上的竹篓放下,灌下一碗汤药。

良药苦口,身为姜家主脉最为杰出的公子之一,他配的药自然是顶好的。

也是顶苦的。

“吱呀~”

门开了,有人自外头缓步走进来,捧着一口破石炉。

“姜公子,叨扰了。”

金胖子脸上堆起笑容,面相憨态,丝毫没有长生者的架子。

姜子期微微颔首,言语间并未有所敬意,却是问道:“先生是来取人性命的?”

金胖子闻言,面上笑意更甚,抚着石炉,坦然应道:“然也。”

他所在的金家一脉,本是在观今城落足,只是后来因他行事无所顾忌,得罪了城中权贵,这才迁入了月中城。

若老扒手不曾出了意外,金胖子本该成为姬家第三位当代长生者,入岐山族谱,享九城供奉。

然而,老扒手生死未卜。

邻里之人皆言,观今城之主不作为,故而四墙之内,民愤之事迭起。

百姓苦不堪言,下三流之人朝不保夕。

老扒手的生死,是他心结,也是他不喜姬家的原因之一。

“九城对姬家而言,太多了。”金胖子微微眯起眼,肃然言道,“在观今、弘道等地,城主府尚难以自顾,又谈何治政安民?不如将之让出,中州贤能者何其多也,才气可安一城者百家皆有。”

姜子期长叹一声,苦笑道:“先生有些偏执了。以现今之世道,这中州七十二城,除却接风城外,可有一城安平?百家或有能者,却多半非是贤人,所行所言,只为了一家之私利罢了。”

中州七十二城,夏商周三大皇朝得其四十二,三千年来,皇朝之人一向奉行的是权者命贵、平民命贱的规矩。

若非是接风城的那位未死,想必民间早就有人打着推覆皇权的口号,揭竿起义了。

不过,百家之人在治政方面,也并没有做到体恤百姓,甚至苛责之事犹有过之。

例如,皇朝家大业大,故而并不在意向平民收取多少赋税,毕竟,中州大小灵地十有八九是皇土,以灵地所产之丰物足够供奉一朝修行之所需。

可百家则不然,修行到了知命境界之后,若要再往前走,则需某些贵重的资源辅助修行,可这些资源大多被皇朝所垄断,百家若想要,只能以高价求购。

而大风刮不来钱财灵石,百家之人只能从治下万民手中要。

于是,百家治下之城,往往苛税重赋,民有怨恨。

金胖子自然也懂得这些,轻哼一声,冷笑道:“何人不想家传百代千秋?”

他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早些年靠着老扒手的接济勉强活了十来年,后来离家,辗转四海五山,一无金银财物,二无身份修为,苦不堪言。

他不想名垂青史,只想后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传百代,传千秋。

姜子期咳嗽了两声,将手中陶碗放下,摇头言道:“既是如此,先生又何必谓之贤人?”

贤者,当不为一己之私。

对百姓而言,皇朝与百家之争,不管是哪一方胜了,好处都落不到他们头上。

甚至,百家所作所为,还不如皇朝。

“在我姜家,有三千年前战后存下的长生底蕴,其中有一位独臂跛脚的阿婆,中州一战死了丈夫和三个儿子,折了一臂,功成之后却不受禄、不求地,只携族人归来蛮荒故土,将一众亡者埋入祖地,日夜守灵,添烛上酒。”

“千年之前,姬家存亡之际,阿婆自祖地走出,领着子孙千人蒙面,阻下骨族十万甲丁,事后,祖地添棺六百具,阿婆又瞎一目,而天下又有何人知晓吾之父祖的姓名事迹?”

姜子期嗤笑言道:“阿婆尚不自称贤者,百家,呵,百家这群不知廉耻之辈也敢称贤?”

金胖子闻言,叹息一声,诚恳言道:“吾敬重姜家,百家亦敬重姜家。”

人皆有私心,可姜家之人,心中有大公,故而可无私。

“尔等敬的是我姜家的长生底蕴,敬的是接风城那位对姜氏一脉的垂青!”姜子期拂袖背身,漠然言道,“姬玄卿之子,与我姜氏圣女早就定下了婚约,你若动他,姜家不会让你走出蛮荒。”

“金正臣,你若是死了,百家之人可会善待你之族人?”

金胖子微微蹙眉,不动声色地后移了小半步,问道:“姬周,不是与大周的某位公主指腹为婚了么,何时又与姜家攀上了姻亲?莫非,堂堂姜家圣女要给人做小?”

两年前,姬玄卿提剑上须弥,斩佛徒,取之舍利作聘,娶了周文尚公主为平妻,诞下一子,名周。

正是姬周的诞生,让百家之人又添新愁。

这些人本想在千载之期之后,谋取姬家九城,剥之底蕴,除之长生。

皇朝乐得姬家势弱,却不会坐视姬家消亡。

然而,大周此举,意味深长。

或许,这是在告诫某些人,姬家,动不得。

百家不惧大周,可牵扯到了皇朝利益,大商、大夏势必也会卷入其间,届时,三大皇朝兵锋所指的,也一定会是百家。

而百家之人,还未做好与三大皇朝同时交恶的准备。

“吾之族人,自有天数。吾身死之后,还望公子善待吾之族人,莫要牵连无辜。”金胖子抱着石炉,怅然叹道。

他生养于姬家城土,到头来虚活了千来岁,却是与姬家闹得生死相向。

他金胖子敬重姬子玄卿,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中州非是百姓之中州,那又要之何用?不如让百家之人试试,或许能让下三流之众过的更好。

而他相信,那一位,一定能够承百家之志,立圣贤之书。

这时,姜子期有意无意地提醒道:“你若死了,金家或许还会在百家之列,却也难有城土庇佑。这世间万物,唯有活着,才有资格去争。金胖子,你来这么一出,倒是让我生了兴致。既然你心存死志,不如告诉我,百家之首是哪一家?又是哪一位麒麟子,竟是能让一位长生者甘愿赴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