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先祖,就是郑桓公姬友,周厉王的小儿子。
周厉王,前面大致介绍了一下,大家应该都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他的杰作。
‘国人暴动’后,周厉王被迫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州),又残喘了十余年,没被杀死,也算‘善终’。后来,儿子周宣王姬静继位,姬友作为辅佐,被封于郑地。
当时的郑国,并非位于今天河南省的新郑,应该位于现在的陕西韩城一带,靠近西都镐京。
周幽王时期,姬友被任命为司徒,负责天下狱颂,相当于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他人品端正,办案公平,所以深受百姓爱戴。
由于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朝政日趋昏乱。姬友长期在朝堂,预感到天下将有大乱,必须为子孙考虑后路,于是询问周朝的太史伯,该怎么办呢?
这位太史伯,就是预言周朝十年将亡的伯阳父,准确率挺高。
太史伯想了想,对郑桓公姬友说:“周室恐怕要衰败了,戎狄却将兴起,不能靠近他们。洛邑的南方,有蛮楚、申、邓、陈、蔡、随等九国;北方有北狄、卫、燕、徐等九国;西方有虢(西虢)、虞、晋、霍等八国;东方有齐、鲁、宋、曹、莒等八国。这些国家,不是王室的亲戚,就是蛮夷戎狄之类,不可接近。
您未来的方向,大概在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之间吧!那里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其中以虢国(东虢,河南荥阳)、郐国(河南新密)最大。虢君依仗地势,郐君凭借险峻,这两个人都傲慢奢侈贪婪,百姓不顺从。现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热爱您,如果真的请求把妻子、财物都寄存在那里,虢君、郐君看到您正当权,不敢不答应,会很容易分给您土地。
现在王室衰落,将来,您以王命率领洛邑民众讨伐他们的罪恶,没有不成功的。如果攻克两国,那里的百姓就都是您的百姓了,再凭借险峻,遵循法制,或许能安稳。”
但是,对于这个建议,郑桓公总觉得不妥。他认为南方小国众多,生产落后,更有发展前途。于是,又问道:“难道南方不可以吗?”
太史伯说:“南方的蛮楚,是重黎的后代。重黎是帝喾的火官,因能融光天下,故而称之‘祝融’。凡是能帮助天地成就大功的人,子孙后代没有不显耀的。祝融后代八姓子弟,在周朝没有做诸侯之长的,如果能够兴盛,应该是芈姓吧?处在蛮夷的芈姓,已经被蛮化了,唯独楚国还保留明德,周朝衰落,楚国必将兴起。楚国的兴起,对您没好处。”
郑桓公又问:“谢国西面的九州怎么样?”
这里的谢国,实际上就是后封的申国。当年周公旦东征,把一些小型的方国迁移到南方,谢国,被迁移到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周宣王时期,灭掉谢国,把亲信申伯迁去,建立新的‘南申’,防备南方的楚国。
九州,并非大禹时划分的九州,一般认为‘两千五百家为一州’,泛指谢国西面的一些小国。
太史伯说:“那里的百姓贪婪残忍,不可靠近。谢地和郏地之间的国家,国君奢侈骄横,百姓不服,没有忠信德义。如果换个国君教导他们,容易得到,而且能够稳定下去。”
郑桓公接着问:“周朝要衰败了吗?”
太史伯说:“差不多吧!现在的周王,抛弃有德行之人,任用奸佞之辈,亲近鄙陋之人。上天已经夺取了他的聪明,能不衰败吗?”
郑桓公继续问:“如果周朝衰败,姬姓诸侯中,哪个能兴盛?”
太史伯说:“周武王发扬了文王的功德,继承了文王的福祚。武王的后代,应候、韩候已经不存在了,剩下应该是晋国吧!晋国地势险要,周围都是小国,如果能发扬德行,应该能开疆扩土。”
郑桓公觉得太史伯的话有道理,接着问:“姜姓和嬴姓诸侯,哪个能强大?”
太史伯说:“国土广大,德行浩荡的国家,差不多都能兴盛。秦仲(当时还没列为诸侯)和齐候(齐庄公),是嬴姓、姜姓中的俊杰,他们恐怕都会兴盛吧!”(《国语》)
太史伯对天下形势的分析,真是一目了然。不仅仅为郑桓公指明了方向,几乎就是对‘春秋’前半程整体形势的概括。
先是齐桓公任用管仲,称霸诸侯;晋国在‘假虞灭虢’之后,迅速崛起,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终于开启晋国的霸业;同一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秦国甚至后来统一天下;楚国一直在壮大,到了楚庄王时期,终于问鼎中原,成为一方霸主。
姬友非常高兴,听从了太史伯的劝告,向周幽王申请,把自己的封地迁到洛水以东。由于姬友在朝中的地位,东虢、郐国的国君不敢怠慢,各自献出五座城池,作为姬友的食邑,建立了最初的郑国。
不幸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被犬戎杀害,没时间看到郑国的未来。
他的儿子郑武公掘突救驾有功,继承郑桓公职位,作为卿士辅佐周平王。后来又借助周天子的名义,讨伐罪恶,攻占了东虢和郐国,把都城迁到新郑(与旧都区别),就是现在河南省新郑市。
据《公羊传》记载,郑武公与郐国国君关系不错,暗中竟然与郐君夫人私通。后来,在郐夫人的帮助下,灭掉了郐国。
未来,并没有完全按照太史伯的设计路线发展,不过他也并非神仙,能预测这些已经不错了。
占领了虢国,郑国拥有虎牢关(位于今河南荥阳),这固然是一道天险,却也是南北争霸的咽喉要道。晋、楚争霸时期,这两大霸主对郑国争来夺去,导致郑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战争不断,几乎灭亡,可谓弄巧成拙。
郑国,如果没有贤明的君主或臣子,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