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仁义’之师(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抓住宋襄公后,楚成王杀气腾腾,主动执牛耳主盟,其余诸侯,莫敢不从。

说实在的,到会各位诸侯,早已料到这一天。他们对楚国太了解,没少吃亏,知道楚国最不讲信用,什么恶劣的事情都能干出来,就等着看宋襄公的笑话。

唯独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郑国、蔡国、许国,早已被折磨怕了,成了楚国的铁杆小弟,看着被抓住的宋襄公,都低头保持沉默;至于陈穆公、曹共公,国力弱小,面对此情此景,谁也不敢吱声。

危难时刻,宋襄公倒还算冷静,匆忙对身边的子鱼说:“你快想办法回去守卫国家,宋国本来就是你的。我没听你的话,落得如此下场,这是报应。”

子鱼回答:“即使您不提国家,宋国也是我的祖国。”

楚国人抓住了宋襄公,欢呼雀跃,子鱼趁人不备,急忙逃回宋国,安排守城大计。

再说宋襄公,被擒之后,毫不畏惧,满面怒容,对楚国的无德做法,痛加贬斥。此时此刻,他满身正义,并没有屈服于楚国的威压,也没有为了活命而割地赔款,展现出国君应有的风采。

已经成为阶下囚了,还一副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架势,楚成王看着他的神态,气就不打一处来。

公元前639年秋,楚国人押着宋襄公,率领诸侯大军伐宋。一路横掠一番,到达宋国都城下,楚国人威胁,不割地投降,就杀了宋襄公。

宋国人也怕楚国以宋襄公来要挟,提前立了新的国君,加强防御,绝不投降。他们对楚国人说:“我们仰赖社稷神灵,已经立了新的国君,要战就战,何惧之有?”

宋国这种无所畏惧的气势,基本贯穿整个春秋时期,值得夸奖。

楚国人一听,知道即使把宋襄公杀了,也得不到宋国,现在的宋襄公,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如何处置他呢?杀,不可,那是一方诸侯,杀了他,宋国人会记恨一辈子,诸侯也会人人自危;放,不甘心,这是一个大宝贝,可以威慑诸侯,可以要挟宋国,可以换些土地财物粮食。

现在,宋国似乎不着急救回宋襄公,更不情愿以土地财物交换,简直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打服为止。

打仗,本来就不是宋国强项,如今国君被擒,内部士气低落,没开战呢,已经输了一半。宋国人拼命防守,终究寡不敌众,被联军打得很惨重,损失不小。

打,打不过,四方也没有任何援军。关键是国君还在人家手上,嘴上说不担心,真要被楚国人杀了,也是宋国的耻辱。最后,经过权衡得失,宋国不得不同意签订城下之盟,表示顺服。

冬季,楚成王派斗宜申去鲁国献捷。

蛮夷办事,出人意料。盂地之会,鲁国并没有参加,而且鲁国距离楚国很遥远,这次突然派人来献捷,分明就是警告鲁僖公,加入我的阵营,否则军队伺候。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如果楚国有位雄心勃勃的明君,可以比秦始皇更早统一天下。

紧接着,为了欢迎宋国加入,由楚成王主持,诸侯在薄地会盟。鲁僖公不敢不去,虽然晚了,但也没有受到惩罚,能来,就是最好的。

既然宋国顺服,又参加盟会,在鲁僖公等人的请求之下,楚国释放了宋襄公。

命是保住了,心,却已经碎了。面对各路诸侯,宋襄公脸色发青,一句话也不说,这场合,不如找个地缝钻进去。偶尔有人来安慰几句,他吹胡子瞪眼,满腔悲愤无地自容。

回到宋国后,宋襄公对楚国恨恨不已。回想自己的浮沉经历,简直就是做了一场大噩梦,不仅成了诸侯的笑柄,霸业彻底东流,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

看着国君的怒意,司马子鱼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宋国的灾祸还没有结束,这些惩罚还不够啊!”

公元前638年3月,郑文公又亲自去楚国朝拜。

其实,公元前642年春季末,齐国还在内乱期间,郑国转身就投靠楚国,郑文公亲自前去朝拜。

当时楚成王喜出望外。以前劳民伤财派兵征讨,尚且得不到郑国,如今中原无主,不费一兵一卒,郑国竟然主动送上门来。兴奋之余,楚成王赐给郑国不少上等的铜。

春秋时期,铜是很好的战略物资,各国严格控制。

过后,楚成王很心疼。这么好的铜,如果他们制成兵器,对抗楚国,岂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又不好反悔,于是,就跟郑文公盟誓:不要把这些铜铸成兵器。

郑国人思索再三,把那些铜,制成三座钟,时刻敲响,警醒后人。

从齐桓公死后,郑国就倒向了楚国,没办法,害怕啊!楚国是个庞然大物,为了争霸中原,不得到郑国绝不罢休;现在,中原诸侯没人能扛起霸主大旗,没人能保护郑国,所以,最好的生存办法,就是主动投靠。

为了郑国,为了百姓,为了国家社稷,郑文公低下高贵的头,不丢人。

但是,宋襄公可不这么认为。作为王室分枝,诸侯主力,竟然向蛮夷低头,太没骨气,太没出息,太不要脸了,中原华夏,就是让这些软骨头给毁了。

原本对楚国的恨,顷刻转移到郑国身上。打不过强大的楚国,收拾一下郑国,还是没问题的。这就好比俩大人打架,打不过了,拿对方孩子出气。

子鱼多次劝谏,希望国君不要冲动。但宋襄公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劝不住。他只能叹息:“宋国的灾祸就在这里了!”

公元前638年夏,宋襄公率军伐郑,同时,邀请了卫国、许国和滕国加入他的阵营。

看看这几个国家:卫国,自从被北狄攻破后,从中等国家,瞬间跌落成为小国,至今还在恢复当中;许国,也是楚国小弟,但差点儿被郑国灭掉,双方仇深似海,故而来参加;滕国,弹丸之地,也不知是不是那位滕子执政,不敢不跟从。

宋国伐郑之举,终于引起了刀兵,灾祸,也就随之而来。

那是楚国的小弟,岂能袖手旁观?楚成王率领大军,以救郑为名,杀向宋国。冬11月初1日,宋军与楚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隔岸列阵。

当时,宋国大司马公孙固劝谏:“上天抛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您要振兴它,这是在违背上天的意志。不如赦免楚国,保存实力,不要跟他们作战。”

说是‘赦免楚国’,实际为了宋国好,因为凭借宋国的军事实力,根本难与楚国抗衡。

宋襄公恨透了楚成王,如今两军相遇,岂能退缩?

宋军早早排好队列,准备迎战。开战之前,楚人与宋襄公约定,等待楚军渡河,不许偷袭,在泓水北面交战。

好,说话算数,等你们过河。

这不是小孩子的游戏,有必要提前讲好规矩吗?盂地之盟的教训,一点儿不深刻。楚军准备渡河,渡过一半的时候,子鱼说:“他们兵多,我们兵少,趁他们没有全部过河,请君王下令攻击他们。”

‘半济而击之’,好战术,但是,宋襄公却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乘人之危,等一等。”

死教条,一次好机会,眼睁睁就这么溜走。

楚军全部渡河以后,还没有排开阵势,队形散乱,子鱼看准时机,再次请求进攻。

宋襄公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进攻没有摆开阵势的军队。”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抱着祖宗的制度不改变,如此岂能获胜?旁边的子鱼和公孙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国君啊,这是战争,要命的战争,你一念之仁,要害死多少将士。战场之上,这样好的获胜良机,少之又少,如今却连续浪费两次,要命啊!这就跟随意糟践粮食一样,上天都难以容忍。

其实,宋襄公这种态度,也可以理解。春秋之前,双方作战,都要事先约好时间地点,一般在平原上,彼此面对面交锋,也不讲究天时地利,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就是大砍大杀,谁实力强,谁更勇敢,就更容易获胜。

但时代变了,思想也要变。

宋襄公的‘仁义’,给了楚军机会。等到他们排成阵势,严阵以待,这位‘仁义’的宋襄公,终于下达命令:擂响战鼓,全线出击。

楚军在子文的调教下,训练有素,而且养精蓄锐多年,士气旺盛。

由于对楚国不讲信义的做法十分痛恨,所以,宋襄公作战身先士卒,勇往直前,要以实际行动,在战场发泄心中的郁闷。结果,他被困楚军,大腿也被射中一箭,差点把命丢了。

这一战,结果可想而知——惨败。

他这个人有一点好,对待随从嘘寒问暖,小恩小惠不断,所以深得侍卫敬重,甘愿死心塌地保护。这次作战,平日作为护卫队的贵族子弟,为了救他,全部战死。

这就是著名的‘泓之战’,以宋国惨败告终。

据《谷梁传》所说,《春秋》记载了三十四次战役,一般没有中原败于夷狄,没有人多败于人少的。如果失败,就是因为骄傲轻敌,但宋襄公例外。

现在,所有的贵族子弟战死,他们都是各家族优秀的战士,国人责怪宋襄公,没有及时出击,导致失败。

他则振振有辞:“君子不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人。古代作战,不靠关隘险阻取胜,我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人,也不进攻没有摆成阵势的军队。”

什么理论?都这样了,还在大谈自己的‘仁义’,不过,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值得佩服。

这就是宋襄公的‘仁义之师’。

好人,绝对的好人。好人一生平安,但绝对不适合领军作战。而宋国人好像真不适合打仗,后来,甚至统帅华元,还被自己的司机拉入敌人军营,没开战呢,他先成为俘虏,导致‘大棘之战’的惨败,也算开战争之先河。

子鱼听的直皱眉,反驳道:“国君真是不懂战争啊!敌人强大,由于地形狭隘没有摆成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攻击他们,还担心不能取胜;强大的敌人,即使是老头子,抓了也不能放,管什么头发白不白;教导士兵作战,目的就是为了多杀敌人;敌人受伤而没有死,为什么不可以再打击他?如果爱惜敌人伤员,一开始就不要伤害他;爱惜那些头发花白的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战鼓雷鸣,就是用来激励士气的,为什么不能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

不论怎么解释,宋襄公依然坚持自己的理论——仁义。‘仁义’,懂吗?对待敌人,也要讲究‘仁义’,要‘以德服人’。有些人,不能跟他们讲道理,讲不清。

这次泓之战,彻底打消了宋襄公称霸的念头,但是,他‘仁义之师’的名声却更响亮。后来司马迁的《史记》,把他归于‘五霸’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仁义’。

我们评价宋襄公:作为人,他绝对是好人;作为国君,他也合格;但是,作为霸主,他名不副实。

‘仁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间大道。不论称王定霸,一统天下或统一地球,唯一离不开的,就是‘仁义’。历史告诉我们,光凭武力,不修仁政,必将以失败告终。

宋襄公败了,败得很彻底,但是,‘仁义’,永远不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