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申生伐东山 (一)谗言与忠谏(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时间推移,奚齐也六、七岁了,正是最可爱的年龄,骊姬铲除太子申生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要达目的,不论是阴谋还是阳谋,必须一步步实施。

铲除国家太子,谈何容易?即使骊姬容颜明媚,乱人心绪,毕竟晋献公和申生是父子,‘虎毒不食子’啊!要想让晋献公心甘情愿杀了儿子申生,不是甜言蜜语加超颜美色就能摆平的。

翻看古今中外历史,作为国君都有一个通病:害怕失去权力。对于他们来说,失去权力,就失去生命,失去一切,莫说是大臣,即使子孙也不能相信。

骊姬就抓住了这个弱点。

当然,这并非她的创意。她虽然美丽,从她的所作所为来看,却称不上聪明,甚至很愚钝。这一切的背后,难免有那个戏子优施的坏主意。

某天夜半时分,骊姬在枕席间向晋献公泣诉:“我听说申生仁慈爱民,实力强大,这是别有用心。他现在总说我惑君乱国,只怕会以国家利益为借口,武力威胁你啊!现在你还健在,准备怎么应对呢?何不杀了我,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让百姓遭难。”

这世道,用心险恶的人,往往污蔑别人心怀不轨,把好人描成坏蛋,把善念毁成恶毒,把忠谏辩成谗言。自己却表现的像个圣人一样,言辞冠冕堂皇,理直气壮。这种人,敢面对全世界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脸不红心不跳,纯粹痞子作风;但不服不行,这类人往往还能当上总统。

骊姬一句话直击要害,不相信也要产生疑惧。

晋献公虽然岁数大了,还不是老糊涂,诧异地问:“他关心百姓,难道会不爱自己的父亲吗?”

在优施的教导下,骊姬等的就是这句话,说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啊!我听说施行仁义和效忠国家不一样。施行仁义的,把爱自己的亲人称作仁;效忠国家的,把安定社稷称作仁。为了百姓而不爱私亲,大家会更加拥戴他;虽然开始有弑君的恶名,可是最终能得到忠于国家的美名,用后来的善行掩盖掉前面的罪恶。民众总是追求利的,杀了国君而让民众得到厚利,谁还会反对他呢?杀了父亲但没有施恶于他人,民众有谁还会背弃他呢?如果大家都得利而受宠,他的志向实现使大家高兴,就会更拥戴他,谁能不被他迷惑?如果纣王有个好儿子,把纣王杀了,却把国家治理的很好,这样就不会被周朝灭掉。同样是死,就不必借周武王之手了,而且商的国祚也不会中断,祖宗也得到祭祀,谁还会追讨他的大罪呢?你现在不决定,等到大祸临头就来不及了。”

这几句话,分析的头头是道,简直就是专家教授级别。

各位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吧,我猜测李世民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看过《国语》中的这段高论;剩下那百分之一的可能,就是他的谋士给他的推荐。

他杀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差点把老爸也杀了,但是没有人觉得有何不对,历史依然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因为,他是个明君,他创造了‘贞观之治’,得到了民众的认可。

身为国君,除了提防臣子谋反,最担心的就是儿子。为了早点继位,儿子害死老子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还将继续上演。

晋献公听了,感到害怕,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骊姬说:“你何不告老退位,把国政交给太子。他掌握了政权,按照自己心意行事,就会放过你。想一想,自从你的曾祖桓叔以来,谁爱过自己的亲人?正因为不爱私亲,所以才能把前晋的翼地(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北)兼并了。”

听到这些话,晋献公立刻毛骨悚然。

是啊,这个家族杀戮太重,以前的亲戚几乎被杀光,那血腥而残忍的场面,至今心有余悸,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在威胁自己。

一番长篇大论,经过细致的分析、推理、猜测,把太子申生的‘邪恶、威胁、卑鄙’,无限扩大;身为父亲,晋献公忘记了,这是他一手带大的儿子,忘记了申生童年那天真的笑容,抛弃了最后一点爱心。

他说:“不能把国政交出去。拥有国政,我才能驾驭诸侯,没死就失去国政,不能算有武功;连儿子都制服不了,不能算有威严。你不必担心,我会想办法的。”

晋献公终于下定决心,准备杀死太子申生。

看着晋献公已经动了杀机,骊姬又说:“东山皋落之狄早晚侵略边境,那里的居民不得安宁。何不派申生带兵讨伐,观察他是否能带兵,与民众的关系是否和睦。如果他失败,就可以治罪;如果他战胜,说明他善于用兵,野心就很大,必须想办法对付他。而且战胜狄国,可以威慑诸侯,充实国库,好处实在太多了。何不谋划一下?”

这个计策,一箭三雕。

晋献公已经被骊夫人迷惑的,失去了本性。他忘了父子情义,忘了那是自己的骨肉,忘了申生的一片孝心,只是对骊姬连绵的谗言感到高兴。

骊姬,真的很坏很阴险吗?有时候想一想,作为母亲,可以理解,可以原谅,这是当母亲的天分。她们不会为了天下百姓,不会为了任何人,而委屈自己的孩子,相反,她们会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生命,不求回报。

公元前660年春,晋国迎来一位稀客——虢国大臣舟之侨,这为将来消灭虢国,多了一个筹码。冬季,那位喜爱仙鹤的卫懿公被北狄杀死,卫国几乎被灭国。

同样是在冬季,晋献公派太子申生率军讨伐东山皋落氏(今山西垣曲县皋落镇)。

皋落氏是赤狄一支,实力强大。

其实,晋国已经给中原分担不少戎狄的压力。按理来说,此时的晋国,人才济济,根本不缺带兵的大将,现在却派太子出征,明显不合礼制。

大臣里克听说后,很不赞同,直接面见晋献公,说道:“太子,是祭祀宗庙或者负责国君起居饮食的,所以称作‘冢子’。国君出征,留太子监国;或者国君出征,安排好守卫,太子跟随抚慰军心。对军队发号施令,这是国君和正卿所应该策划的。率领大军在于控制命令,太子领兵,如果遇事都要请示,就失去威严;擅自发令而不请示,就是不孝,所以不该让太子带领军队。而且我听说皋落之狄将拼死作战,还是不要派太子冒险了。”

他是太子的绝对拥护者,早已看清形势,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晋献公早已被骊姬迷惑,不辨是非,这次派申生统兵作战,自然另有目的。面对里克的劝阻,他很不高兴,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我有好几个儿子,还不知道立谁为继承人呢!”

一句话,让里克彻底愣在原地,再也不敢多言。退出后,前去拜见太子申生,申生问道:“我恐怕要被废了吧?”

但凡搞政治的人,都十分敏感,会管好自己的口,可以随便吃随便喝,但绝对不能随便说。

作为重臣,里克也是个中高手,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如果像小崔那样,不顾场合实话实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离间了父子感情,自己的命都可能搭进去。

面对太子的询问,里克没有说太多,只是委婉的劝道:“命令你在曲沃治理百姓,率领下军,怕的是不能完成任务,怎么能废掉你呢?而且做儿子的,只怕不孝,不担心能否继位;修养自身,不要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祸患。努力吧!”

里克有水平、有能力、不教条,虽然替太子说话,表现了忠心,却心怀观望,不够坚决。他没有跟随太子出征,而是以生病为由,躲开了是非,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对于太子,多么至关重要。

骊姬的谗言,已经发挥威力;大臣的忠谏,却被抛于脑后。申生的处境,更加危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