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曹国,重耳一行人继续南下,他们的目标是希望能有个国家,帮助他们回到晋国,掌握政权,这才是关键。
前文说过,公元前638年冬,他们来到了宋国。
宋国的大司马公孙固,与狐偃关系交好(《史记》),多次向宋襄公夸奖重耳的贤能,并且手下人才济济,希望宋襄公能以礼善待他们,将来必有善报。
此时,宋襄公在与楚国的‘泓之战’中受到箭伤,一直卧床不起。
他的为人还是很不错,可惜欠缺霸气。
见到公子重耳后,谈吐之间,很是赞赏,他学习齐桓公,赠送给重耳二十辆车,八十匹马,日常应用,无偿提供。至于嫁女结亲,这点没做到,不过已经是雪中送炭,让重耳感激不尽,比自己的亲戚都友善。
他们在宋国居住一段时间,眼看宋襄公身体一直不好,狐偃私下和公孙固谈起复国的事情。
公孙固也直言不讳:“你看我们国君都这样了,哪能帮你们复国?宋国本来就弱小,刚刚惨败给楚国,实在无能为力。提供衣食住行还可以,如果想复国,还是到大国去吧。”
这话很实在,一点儿不虚伪。由于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导致宋国如今内外交困。虽然是签订和平条约,跟投降楚国差不多,哪有能力帮助重耳回国?
于是,重耳一群人离开宋国,继续南下。
几个月后,宋襄公就伤重而亡。不过没关系,他已经结交了一个未来的霸主,将来为拯救宋国,晋军在城濮大败楚军,晋文公真正建立了自己的霸业。
说实在的,重耳的目标当然是回到晋国,夺取政权;但大国不帮忙,小国帮不上,行程似乎也没个方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甚至是南辕北辙,离晋国越来越远。
公元前637年,重耳离开宋国,来到郑国。
郑国也是姬姓,郑国的先祖,一般认为是郑桓公友(《史记》),周厉王的儿子;但后世学者经过多方考证,认为郑国先祖名叫多父(《竹本纪年》),是周厉王的孙子,他们是两个人。
我们这里还是以郑桓公友作为郑国先祖,否则一段历史就要被彻底推翻改写。咱不是专家,还没那本事,更不想制造史学界的混乱。
不过晋国、郑国都是周王室的后裔,都是姬姓,这点毋庸置疑。
重耳经过郑国,按理都是亲戚(远亲),不说资金赞助吧,至少泡杯温茶,管顿热饭,热情招待一下。大家面对面唠唠家常,谈谈周文王、周武王的功绩,顺便感慨一下今朝,很好一件事。
可惜,当时的郑文公,跟卫文公、曹共公一样吝啬无知,对重耳是不理不睬不说一句话。
‘人情势利古尤今,谁识英雄是白身’。说白了,郑文公根本瞧不起这个穷亲戚,或者说,他与卫文公、曹共公一样——有眼无珠。
面对郑文公的冷漠,落魄的重耳只能忍气吞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再说了,人家欠咱的吗?
当时,郑国‘三良’之一的叔詹,就在郑文公身边,力劝善待重耳。他说:“亲近上天,遵循教诲,对兄弟以礼相待,资助贫困之人,上天一定会保佑的。”
上天?郑文公不相信上天,他只相信自己。齐桓公鼎盛时期,‘以德服人’,郑文公依然充满不信任。甚至为了防止叛逆,杀死自己的太子姬华,赶跑所有的儿子,岂能瞧得起落魄的重耳?
叔詹接着说:“如今有三种天意吉兆,或许上天也要帮助他吧!同姓婚配,后代不昌盛。狐氏是唐叔虞的后代,狐氏生下重耳,他才华出众,举动得体,虽然困顿却没有什么过错,这是其一。
同生兄弟九人,只有重耳还活着;百姓对晋侯怨声载道,日甚一日,国内外都抛弃了他,大概是在等待公子重耳的回归,这是其二。
有三个贤臣辅佐,足以居于别人之上,重耳却有一群人才紧紧跟随,将来必能安定晋国,这是其三。”
叔詹侃侃而谈说了一大堆,郑文公很不耐烦,跟曹共公一个态度:重耳已经年近花甲,能有什么大作为?路过郑国的公子多了,岂能都要优礼相待?岂不把郑国吃穷了?
有时候,礼遇的人很多,或许就错过最重要的一个。
眼看国君不醒悟,叔詹又说:“晋、郑两国是兄弟之国,我们的先君郑武公和晋文侯,共同辅佐周平王。平王感激他们,赐给盟誓:世世代代亲善友好。如果抛弃天意,抛弃亲人,抛弃先王教导,抛弃穷困,会招致天祸,请君王好好想一想。”
可以说,叔詹已经竭尽全力,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无礼的危害,绝对尽到做臣子的义务,完全可以闭嘴,将来一切后果,也不用他负责。或许,晋文公听到这些话,也会赞他是个英明贤能之人。
郑文公知道,叔詹是位贤臣,高瞻远瞩,很多决策都要聆听他的建议。但是,这次郑文公失策了,打死他也不相信,花甲之年的重耳,会有咸鱼翻身的一天。
所以,无论叔詹怎样苦口婆心,这次他铁了心,坚决不听劝告。
叔詹真搞不明白,为何国君如此决绝。重耳虽然是落魄公子,四处碰壁,绝非池中之物。万一他回到晋国执政,必将称霸诸侯,今朝一餐宴席,能换取郑国数年的安稳。
堂堂郑国,难道就缺这一顿饭吗?成,则一本万利;不成,一顿饭而已,难道还能有什么损失吗?
然而,郑文公真的舍不得这一顿饭。
叔詹一番良苦用心,最终没有打动郑文公的铁石心肠。也是,谁愿意去结交一位六十岁的流浪汉?无奈之下,最后,他只好放出一句狠话:“君王如果不能以礼相待,不如杀了他,以绝后患。”
够狠!这一句话,差点改变晋文公的命运,也差点改写春秋历史。
如果郑文公真的杀了重耳,那么春秋第二位霸主就要换人了,晋国人也不会替他报仇。重耳的流亡生涯,算是白辛苦了,也只能成为后人笔下的无尽感慨,他也将窝囊的被史官一笔带过。
这位郑文公,虽然目光短浅,吝惜财物,却也并非心狠手辣之辈。既然不愿听从叔詹,去热情招待重耳,自然也不会听从他的狠毒建议,去杀掉重耳。
重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逃过一劫。
七年以后,即公元前630年,郑文公将为他的无礼之举,付出惨重代价。
叔詹根本不知道,这句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不仅仅差点要了重耳的老命,也差点要了自己的老命。而叔詹的结局,则变得扑朔迷离,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七年以后再谈。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郑国是没指望了,重耳一行人默默地离开,继续走下去,敢问路在何方?最后,他们决定,奔向楚国。作为‘蛮夷’之邦,楚国的国君是楚成王,正兵强马壮,能帮助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