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退避三舍的故事(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得到郑国的帮助,也没有得到热情招待,连口水也没喝上,还差点儿冤死。重耳等人愤懑离去,虽然郁闷,心中也暗暗庆幸,至少没有刺客追杀,避免了许多暗藏的麻烦。

手下一群谋士,经过商议,最终一行人来到了楚国。

此时,楚国国君是楚成王芈恽,此人先期任用贤臣斗子文,把楚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原本也是雄心勃勃,可惜时运不济,先有齐桓公,后有晋文公,压得他直不起腰。

重耳来到楚国的时候,楚成王正处于辉煌时期。

当时,齐桓公已死,楚军在‘泓之战’中大败宋军,迫使诸侯臣服,几乎要称霸中原了。然而,就那一点点儿的差距,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永远没有登上霸主的宝座。

对于重耳的大名,楚成王早有耳闻。他并没有如卫文公、曹共公、郑文公那样目光短浅,而是大摆宴席,盛情款待。

要想成为枭雄,必须有一颗包容之心。

为了表达热情与重视,楚成王竟然以周王室款待‘三公’的礼节招待重耳,用‘九献’之礼,院子里陈列的酒肴礼器数以百计。

各位还记得吗?当初郑文公宴请楚成王,就是采用‘九献’之礼。

古人饮酒待客是很讲究的,并非无休无止,不醉不归。不同身份地位,有不同的待客之道。

现代人为了表达热情,酒桌上往死里劝,直到把人喝进医院,甚至喝进太平间,才追悔莫及。以至于为了警告劝酒者,不得不制定法令,劝酒者也要负民事责任——赔钱。

楚成王这样的大礼,让重耳受宠若惊,想要推辞。

他的舅舅狐偃以及谋臣赵衰都劝阻道:“您在外流亡十多年,小国瞧不起,大国却如此重视,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虚心接受吧!”

既然两大谋臣都这么坚决,重耳欣然接受‘九献’大礼。席间,酒酣耳热后,楚成王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如果公子有朝一日回到晋国,怎么来报答我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不舒服,施恩求报,思想超前。帮助落难之人,难道不应该吗?但细想一想,问题就比较尖锐了。

因为各自代表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的阵营,两位都是雄心勃勃的人物,为了称霸诸侯,难免有兵戎相见的一天。楚成王不缺少宝贝,真正要问的是:如果咱俩战场相见,你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虽然喝点儿酒,心却明镜一样,立刻明白楚成王的深刻用意。

这个问题,挺难。楚成王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打败宋襄公,争锋中原,如果将来真要战场相见,自己总不能顾念这一饭之恩,弃国家利益于不顾吧?总不能率领晋军,不战而退吧?

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坚持原则,否则,手下人都会觉得丢脸。但是,酒宴之上,主人盛情款待,也不能口出狂言,客气话还是必须有的,至少谦虚一下,给主人留几分薄面。

重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避了问题的实质,转移到其他方面。他说:“美女、宝石、丝绸,您多得是;羽毛、象牙、犀牛皮,这些都是贵国土地上的特产。那些流传到晋国的,都是君王剩下的,叫我用什么来报答您呢?”

夸奖楚国,贬低晋国,回避实质。

热情了半天,‘子女玉帛’、‘羽毛齿革’,重耳一样也不愿意赠送,而且坚决不表明态度,完全一只铁公鸡———毛不拔。

嗯!楚国不缺这些,但那是我自己的,和你报答的,是两个概念。

楚成王很不甘心,作为‘南蛮’的首领,他也耍起了蛮性子,不从重耳那里要个许诺,绝不罢休。他说:“即使这样,我还是想听听您怎样报答我。”

活了这么多年,真没见过这么赤裸裸要求回报的。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拾金不昧,不求回报;现实中,拾金者真有不昧的,回报了却也有要回的。

看看楚成王,多直爽,该张口时就张口。

当然,楚成王并非贪得无厌之人,不缺钱,不缺物,更不缺美女珍宝。这看似一句玩笑,冥冥中也预感到,眼前坐得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将来在战场上,难免有相见的一天,就想看看他的态度。

话说到这个份上,重耳也不好再回避实质问题。

他想了想,说道:“要是托您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万一将来晋、楚两国在中原战场上相见,我愿躲开君王,‘退避三舍’;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君王的谅解,那么我只好左手拿着鞭子和弓,右边挂上弓囊箭袋,和君王较量一番了。”

古代行军,一天走三十里就安营扎寨,称之‘一舍’,‘三舍’就是九十里。当然,他并非一口气撤退九十里,而是分三次退避。

成语‘退避三舍’,就出自重耳之口。

此时的重耳,可谓身处险境,说话办事,任何一点错误,都可能把命丢了。但是,他依然展示了作为未来霸主的风采,说的不亢不卑,铿锵有力。

作为回报,甘愿在战场上‘退避三舍’,可谓一份大礼。因为,打仗关系到数万战士的性命,战局瞬息万变,一次礼貌的退避,就可能导致全军溃败,风险非常大。

同时,重耳也表明,如果还得不到谅解,退无可退,对不起,那就拿起武器,开战吧!

做人,可以默默无闻保持低调,但关键时刻,不能失去尊严,即使很落魄,很穷困,很受伤,甚至丢掉性命,也要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因为,走出国门,尊严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是民族的,是千千万万百姓的。

命可以丢,尊严不能丢。这并非死要面子,而是宁死不屈,这是那个时代做人的基本原则。

当放弃尊严的那一刻,生命,就没有了意义。

更关键的是,这两个人,不仅仅代表着两个国家,而是代表着两个集团。一个是未来的中原霸主,要统领诸侯;一个是南方的现任首领,要争锋中原。

如果重耳不顾尊严,一味的谄媚讨好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就丧失了国格,丧失了人格,恐怕会被晋国人的口水淹死。

对于重耳后面的冒犯之言,作为一国之君,楚成王心胸宽广,并不介意,至少他得到了想要的回报,虽然只是一句空口的许诺。但是,这句许诺,价值无限,潜力无穷。

他们此时绝对没想到,一语成谶。五年以后,即公元前632年,楚成王终于得到‘退避三舍’的回报。不过,令尹子玉不知进退,在随后的‘城濮之战’损失惨重,彻底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也让楚成王的霸主之梦永远成空。

重耳的话,楚成王不介意,但是,他手下的人可不这么想。

特别是新上任的令尹成得臣,非常气愤。令尹是楚国官职的名称,相当于中原诸侯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回看春秋的历史,只有楚国有‘令尹’这个职务,别的国家都没见到;另外,楚国还有‘左尹’、‘右尹’(令尹辅佐)、‘箴尹’(谏官)、‘宫厩尹’(管马)、‘卜尹’(占卜)等。

此人是楚国贵族,芈姓,成氏,字子玉,属于莫敖家族重要人物。有才干,年轻好胜,因败宋有功,被前任令尹子文推荐给楚成王,继任令尹之职。

重耳的话,深深地刺激了他。落魄之人,也敢对楚王不敬?杀了他,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何必多费口舌。

他看出重耳不善,未来必将成为楚国的劲敌,于是私下里跟楚成王建议,杀死重耳,免除后患。

楚成王什么人,作为一代枭雄,岂能干这趁人之危的龌龊勾当?杀死重耳,简单,自己将承担嫉贤妒能的罪责,留给天下以及后世的,是畏惧重耳,丢人现眼。

所以,对于成得臣的建议,他当时就拒绝了,没有一点犹豫。

楚成王说:“不可。楚军即使有担心的,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德行不够,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如果上天保佑,谁能威胁楚国?如果上天不保佑,难道晋国就没有其他的贤明国君嘛?而且晋公子通达节俭,虽然穷困,却并不谄媚;有三位卿相之材侍奉,这是上天在保佑他啊!天意要让他复兴,谁能够毁掉呢?”

宁可放过一个神一般的对手,绝不滥杀无辜,让天下人耻笑。正如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知道刘备是位英雄,与他青梅煮酒,宁可放过,绝不杀害,其胸怀,让人钦佩。

对于楚成王,虽然有不讲究的地方,也没有登上霸主的宝座,但是,作为国君,此刻展示出君王的气度,这点值得钦佩。如果说,评价春秋时期的人物,原来给楚成王打五分,现在则可以增加到七分。

相对而言,成得臣就缺乏一种豁达的胸怀,没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缺少高瞻远瞩的眼光。他的这个缺点,是致命的,最终被狐偃等人所利用,导致后来悲惨的结局。那都是后话。

紧接着,成得臣又建议,扣留狐偃等人,放重耳独自离去。

这种做法,颇有‘南蛮’的风格,更有点儿黔驴技穷的味道。重耳不过是个穷途末路的公子,带着几个心腹,没有军队,没有后台,双方还没开战,成得臣已经有了恐惧之心,将来的结局,基本注定。

既然决定善待重耳,岂能扣留他的手下?那样更丢人。

楚成王断然否决:“不行。明知道错的,却还要去做,那就是错上加错。这不合礼制啊!”

作为‘南蛮’的首领,楚成王知道,要想争锋天下,必须修德守礼,发奋自强。而不是去杀戮,去破坏道德,毁灭礼法,或者扣押几个人就能解决的,这点难能可贵。

楚成王最终没有杀掉重耳,没有扣留狐偃等人。将来‘城濮之战’后,南北格局改变,不知他是否为自己的做法而后悔?估计不会吧!

重耳在楚国安心做客的时候,晋国发生了內变。

当时,由于晋惠公夷吾病重,他的儿子姬圉在秦国做人质,私自从秦国逃回。这惹怒了秦穆公,认为父子都是忘恩负义之人,后悔当初没有安排重耳归国即位。

所以,秦穆公派人邀请重耳去秦国,愿意支持他回国。

毕竟,楚国离晋国太遥远,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数重国,甚至还有周王室。楚国大军,难以北上。

楚成王知道,只有秦国能够帮助重耳复国,来时热烈欢迎,走时厚礼相送,对重耳仁至义尽。他成全了重耳,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同时,也得到后人的尊重。将来重耳‘退避三舍’,以报答他的恩情,但是,双方终究难免一战。

没关系,英雄,永远是惺惺相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