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回国(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狐突的死,彻底冷了众位大臣的心,也让大家认清了晋怀公阴险凶残的嘴脸。

他们内心都盼着,重耳能早日回国。

狐毛、狐偃听说父亲被杀后,痛不欲生,时刻派人打探晋国内部的消息。暗中联络了栾氏、郤氏等几大家族,准备迎接重耳回归。

秦穆公一直不出兵,就是等着晋国的内乱。

要推翻旧政权,拥立新政权,必须有内部的支持。从内部分化瓦解,辅以外部的军事压力,是获胜的最好方法。如今,这成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拿手好戏,先在内部扶植反动势力,然后外部飞机轰炸。

晋国的栾枝、郤縠等家族,都暗中派人和重耳联系,表明立场,愿意支持他回国。

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等待了。公元前636年春季正月,秦穆公当机立断,整顿大军,向晋国进发,准备护送重耳回国即位。

对于这次回国能否成功,重耳心中疑虑,他亲自用蓍草占卜算了一卦。史官看了卦象,认为闭塞不通,难以成功;但老师胥臣却认为,卦象文武兼备,都是得到国家的象征。

这让重耳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众人到了黄河边,舅舅狐偃把祭祀用的玉璧交给重耳,说道:“我跟着您周游天下,犯的过错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是您呢?请从此告别吧。”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能进能退,才是正道。

其实,狐偃也担心,当初自己谋划把重耳从齐国绑架离开,气得重耳拿戈追赶,想一想不寒而栗。《东周列国志》则记载,在黄河边,重耳仍掉了昔日的破旧用品,让狐偃寒心,只怕有朝一日,会把跟随的旧臣,也像破旧物品一样扔掉。这并非不可能,介子推就是最好的例子。

狐偃请求归隐的做法,让重耳大吃一惊。

他是重耳的亲舅舅,又是重要谋士,回国重任在肩,岂能让他突然离去。重耳并非一般人,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含义,舅父需要一个简单的承若:苟富贵,勿相忘。

于是,重耳立刻阻止狐偃,亲自把碧玉扔到河里,发誓说:“如果不能和舅父同心同德,有河神作证。”

古人很重视誓言,言出必践。话都说到这个地步,让河神来作证,狐偃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好人做到底,继续护送重耳回国吧。

面对狐偃的做法,当时有个人看在眼里,心中却发出了嘲笑,那人的名字,叫——介子推。贪天之功,以臣要君,他羞于和这些贪婪之人为伍,狐偃没有归隐,介子推却有了归隐之心。

听说秦国大兵压境,晋怀公心中忐忑,不得不派军抵御。此时,许多大臣都称病在家,不是他们没能力没水平,而是根本不愿意去卖命。

这里涉及到一个君臣名分的问题。

晋怀公虽然掌权,但还没有祭拜祖庙,没有告诉列祖列宗,更没有改元(一般第二年初),也就没有定下君臣名分。这些大臣都是老资格,可以听从他父亲晋惠公的命令,但对于这个黄口孺子,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他们还没有正式成为晋怀公的臣子,不必效忠。

所以称病的称病,装傻的装傻,反正不给他面子。

对于晋怀公来说,最信得过的,就是吕甥、郤芮,另外还有几个,都是配角。他父亲晋惠公给他留下一个庞大的晋国,不过真正用得着的,主要就那俩人。

但生死危难之时,谁敢保证别人一定可靠?这两位,都是见风使舵的高手。

秦穆公的军队渡过黄河,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令狐村)、桑泉(今山西临猗县临晋镇东北)、臼衰(今山西永济县东北)三个地方的官员,听说重耳回国,没有任何抵抗,直接投降。这一路,真是兵不血刃。

秦军真的到了家门口,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时,军队是成败的关键,失去了军队,将一无所有。

但是,军权交给谁呢?

狐突的死,让许多大臣心灰意冷,就差明目张胆的高呼欢迎重耳回归的口号了。剩下只有吕甥、郤芮最可靠,最值得信赖,这才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最宝贵遗产。

2月的某一天,晋怀公派俩人率领大军,驻扎在庐柳(今山西临猗县西北),准备抵御秦军。

打仗靠的是士气、团结还有智慧,现在的形势,可以说内外交困。吕甥、郤芮动动嘴皮子,耍点阴谋还行,却并非带兵打仗的帅才,士兵们对晋怀公不满,晋军内部,人心惶惶,形势极端不利。

两军对垒,一场血战即将上演。

这时,秦穆公派出了一位使者,也算个说客,瞬间把这场战争,消弭于无形。此人大家也熟悉,就是前面曾让秦穆公改变主意,立了晋惠公夷吾的公子挚。

这个人很有头脑,《国语》中赞他‘敏而知礼,敬以知微’。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对于公子挚这种说客而言,只要见到吕甥、郤芮,事情就成功一半。

眼下的局势,吕甥和郤芮心知肚明,别说外有秦国大敌,内部人心涣散,身边的士兵,随时都可能哗变。他俩正在犯愁,犯愁的不是如何忠心护主,如何保卫晋国,如何杀身成仁,而是如何解开这个杀局,给自己留条后路?

未战先怯,败局已定。

公子挚来的正是时候。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答应他们,保留性命,保留爵位,保留财产等等,只要支持重耳,既往不咎。可以说连唬带骗,彻底给俩人清洗了大脑。

两个最可靠、最值得晋怀公信赖的人,就这样被公子挚几句话,忽悠的临场变节,做了叛徒。世上叛徒很多,这两位,好容易混到这一步,也只能算个小角色。

晋军立刻撤退,驻扎在郇地。这种举动,就表明放弃抵抗,允许秦国大军前进。

公元前636年2月11日,狐偃作为代表,与秦、晋的大臣在郇地(今山西临猗县西南)订立盟约。双方达成协议,支持重耳回国,吕甥、郤芮地位不变。

一切都是有条件的,用陈佩斯小品的话说:没好处谁投降啊!

晋惠公根本没想到,自己给后代挖了多么大的一个坑,想当初,他对别人不讲信义,今朝后代遭到报应。吕甥和郤芮,彻底把晋怀公卖了,没办法,生死关头,先保自己小命要紧。

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区别。君子可信,大难临头,不会独自飞走;小人难测,危急关头,难免投敌叛国。结交君子,屏蔽小人,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

晋怀公听说吕甥、郤芮叛变,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赶快逃吧。不过,逃往何方呢?没有亲人没有家,除了一条命,基本一无所有。

据说,那位披太监,此时扮演了忠臣的角色,护送他逃离。(《东周列国志》)

2月12日,重耳进入晋国军队。

当时,晋国派遣一位叫董因的人,前去迎接重耳。这位董因,史册没怎么记载,重耳问他,自己回归能否成功?董因认为,现在回国,正是上天的吉兆,将来必定称霸诸侯。

2月14日,一切安排就绪,秦穆公回国。(《国语》)

2月16日,重耳进入曲沃。那里是晋国先祖最初的封地,宗庙所在,必须祭拜。

2月17日,重耳在晋武公的庙里朝见群臣。

2月18日,重耳派人做了一件必须而紧急的事情——在高梁(今山西临汾市东北10里洰河南侧)刺杀晋怀公姬圉。有立就有废,姬圉,成为春秋时期第十四位被弑的国君。

杀死自己的侄儿,与后来的李世民杀死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大巫见小巫’而已。由于他们的英明,后世都忽略了他们的劣迹,但孔夫子不惯着,称重耳:谲而不正。

公元前649年春,也就是晋惠公即位的第二年,周襄王曾经派召武公和那位‘论神’的内史过,前往晋国,赐给晋惠公玉圭,以示荣宠。

当时,吕甥和郤芮相礼,态度不够恭敬;晋惠公跪地磕头时,脑袋没有碰到地面。

内史过是算命大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回去后对周襄王说:“晋国如果不灭亡,他们的国君一定没有后代,而且吕甥和郤芮也不免于祸。”这乌鸦嘴,说话真难听。

到如今,晋怀公姬圉被杀,晋惠公夷吾从此绝后。至于吕甥和郤芮,他们灭亡的日子也不远了。

无论当多大的官,失去也无所谓,大不了换个环境,从头再来;但是,如果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是绝对不允许再失去的,否则只能以生命来交换。

重耳回归,并没有派人通知鲁国,所以《春秋》没有记载这件事。

十九年的奔波,终于结束了,然而,回国不是目的。国内初定,人心不稳,一切,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